八年级上学期语文专题练习:文言文之周亚夫军细柳
试卷更新日期:2021-11-17 类型:复习试卷
一、基础
-
1. 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B、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 C、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D、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
2. 对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的划分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上自/劳军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B、天子/先/驱至 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 C、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既出/军门 D、将以下骑/送迎 祝/兹侯徐厉/为将军
-
3. 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要求断两处。
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
4. 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甚矣,汝之不惠 B、军士吏被甲 C、曾益其所不能 D、称善者久之
-
5. 下列加点字注音、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A、绛侯(jiàng) 军士吏被甲(bèi) 都尉(dū) B、棘门(jí) 可得而犯邪(yé) 驱驰(qū) C、按辔(pèi) 曩者(náng) 介胄(zhòu) D、彀弓驽(nǔ) 持兵揖(yī) 嗟乎(jiē)
-
6. 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军霸上 上自劳军 B、介胄之士不拜 不闻天子之诏 C、上自劳军 劳其筋骨 D、居无何 居天下之广居
-
7. 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已而之细柳军 称善者久之 B、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使人称谢 C、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 天子为动 D、吾欲入劳军 军细柳
-
8. 下列句子中划线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匈奴大入边:大规模; 见日出入时大 , 日中时小也:大,与小相对 B、军霸上:驻军; 军中闻将军令:军队 C、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使者;使臣 使人称谢:派遣 D、已而之细柳军:到; 介胄之士:的
-
9. 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没有差别的一组是( )A、使人称谢 非常感谢 B、明日 , 徐公来 明日这班车才能到达 C、天子先驱至 李大钊是红色革命的先驱者 D、上自劳军 他是个军人
-
10.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请以军礼见 B、使人称谢 C、壁门士吏 D、若儿戏耳
-
11. 指出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词语的意思。
①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
②介胄之士不拜。
③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二、课文理解
-
12. 解释下面划线的词。
①军士吏被甲
②天子且至
③居无何
④将军约
⑤按辔徐行
⑥介胄之士不拜
⑦天子为动
⑧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
13.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使: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使人称谢
②之:文帝之后六年
已而之细柳军
称善者久之
③为:天子为动
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
-
14.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特殊用法。
①介胄之士不拜
②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
15. 下面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先点明背景:匈奴大举入侵,边关吃紧,这样就将守边将领周亚夫置于矛盾冲突之中,更有利于表现人物性格。 B、周亚夫是文中的主人公,可全文并没有过多描写他,而是通过对比和衬托来突出他的性格特点的。 C、皇帝赞周亚夫为“真将军”的含义是:周亚夫军纪严明,令行禁止,治军有方,是值得信赖的守边大将军。 D、皇帝“改容式车,使人称谢”是迫于周亚夫的军威。
-
16. 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记载了周亚夫为河内守时驻守细柳营的一段事迹。 B、本文重在刻画周亚夫,故花了大量的笔墨描写周亚夫。 C、文帝对治军有方、忠于职守的周亚夫赞赏有加,对霸上及棘门的将军提出了批评。 D、本文人物刻画鲜明生动,主要是因为采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
-
17. 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课文原句填空。(1)、文中点明故事背景的句子是:。(2)、皇帝来到三军驻地遇到的情形不同,霸上及棘门军:。细柳军:、。(3)、皇帝“使人称谢”的原因是:。
-
18. 阅读课文,完成小题。(1)、文中哪句话表现了细柳军时刻有备,训练有素?(2)、文中把文帝在细柳营和霸上、棘门军遇到的不同情况加以对比,刻画了周亚夫的形象,请指出三处对比,并作分析。(3)、最后一段说“群臣皆惊”,一个“惊”字,含义丰富,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
19. 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匈奴大入边。译文:匈奴大规模侵入边境。 B、军士吏被甲,锐兵刃。译文:军中将士披着铠甲,拿着锋利的兵器。 C、将军亚夫持兵揖曰。译文:将军周亚夫手拿兵器说道。 D、介胄之士不拜。译文:穿戴着盔甲之将不行跪拜礼。
-
20. 翻译下列句子(1)、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2)、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3)、嗟乎,此真将军矣!(4)、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
三、综合题
-
21.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礼仪,班级拟开展以“见面有礼”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现在请你参加并解决后面的问题。(1)、阅读下面材料,说出中国古代礼仪的两个特点。(每个特点限用四字回答)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记录礼仪制度的书籍。书中这样说:“古之道,五十不为甸徒,颁禽隆诸长者。”这句话的意思是五十岁以上的老人不必亲自打猎,但分配猎物时要得到优厚的一份。古籍《养蒙便读》也说:“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叫。”《礼记》中还记载:“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这就是说交往要对等,只有单方面的行为,就不算有礼,所以接受别人的好意,必须报以同样的好意;同时,古人认为,往来之礼应适度,要通过适合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情感。
特点:① ②
(2)、阅读下面两则材料,说说马龙·白兰度为什么行拱手礼。(材料一)
马龙·白兰度是美国的影坛巨星,被称为20世纪世界最伟大、最具影响力的演员之一。1998年,葛优在美国拍摄电影,通过介绍,他见到了这位德高望重的前辈。葛优回忆说,当时马龙·白兰度已经是74岁高龄的老人了,我们一见面,他就用中国的礼仪,对我抱拳作揖,这让我吃了一惊。
(材料二)
拱手礼也叫作揖礼,是同辈人见面时采用的礼节。行礼时,左手在前,右手握拳在后,两手合抱于胸前,有节奏地晃动两三下,并微笑着说出问候。这种礼仪,以自谦的方式表达对他人的敬意。拱手礼在西周时就开始使用,距今已有两三千年的历史。它不仅散发着典雅的气息,也符合现代卫生的要求。很多礼学专家认为,拱手礼是最能体现中国文化,最具中国特色的见面礼节。近年来,在一些正式场合,我国国家领导人也喜欢行拱手礼。
原因:
(3)、下列关于礼貌用语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初次见面称“久仰”,好久不见称“久违”。 B、求人原谅称“包涵”,求人方便称“借光”。 C、受人之礼称“笑纳”,赠人书画题“惠存”。 D、客人到家称“光临”,归还原物说“奉还”。
四、语言表达
-
22. 一位同学拟写了一副对联的下联,请结合下面的资料对出上联。(宽对即可)
司马迁为李陵事上奏武帝,获罪下狱,受腐刑。他受到如此奇耻大辱,忍辱含垢,发愤著书。出狱后为中书令,继续写作,终于完成《史记》。
上联:
下联:周亚夫恪尽职守扬军威
-
23. 谈到将军周亚夫,有的同学说:“周亚夫这人太死板,他的那一套在今天根本就行不通,迟早会被‘下岗’!”也有的同学说:“周亚夫这样做,只是为了迎合当时皇帝的心理,从而引起皇帝的注意,以达到自己升迁的目的。”你怎样看待周亚夫这个人?他的精神在今天还有现实意义吗?
-
24. 课文重在刻画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但直接描写周亚夫的地方并不多,而是把大量笔墨用在霸上、棘门军与细柳军的对比上,用在描写细柳军的严明军纪上,这些侧面描写有力地烘托了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请你也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写一个作文片段。
-
25. 找出描写周亚夫下属的语句,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
26. 课文《周亚夫军细柳》中,周亚夫“请以军礼见”,文帝“成礼而去”。“礼”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知书达礼是学校的育人目标之一。学校在打造“礼仪校园”的过程中,准备开展以“学礼·明礼·守礼”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你所在班级的研究选题是“学生校园礼仪规范”。请你分条列举《学生校园礼仪规范》应该包含的具体内容。(写出三条即可)
(2)、在以“做知书达礼的中学生”为主题的班会上,同学们正在热烈讨论遵守《学生校园礼仪规范》的意义。现在该你发言了,你将说点什么呢?请用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写下你要说的话。(100~12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