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嫩江市八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9月联合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1-11-12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 1. 2019 年,在河南淮阳发掘出一处距今约 4000 年的龙山文化遗址,其中有各种形制的圆形遗存分布于人工建筑的台基之上,经考古专家初步判断,很可能是当时粮仓的遗迹。如判断无误,这一遗存可实证(    )
    A、原始农业的发展 B、贫富分化的出现 C、社会阶级的产生 D、早期国家的形成
  • 2. 《说文解字》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书中,“兄”字意为祭祀时排在前面且能开口向祖先说话的人;弟通“第”,即除兄之外的依次排列次序。下列制度中,与这两个字内涵相关的是(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礼乐制 D、井田制
  • 3. 春秋时期,孔子周游列国,宣扬德治;孟子游说诸侯,推行仁政;墨子聚众讲学,抨击暴政;韩非著书立说,开创法家;孙武远徙吴国,大展治军之才。他们共同的出发点是(   )
    A、顺应变革潮流厚古薄今 B、铲除周制弊端加强集权 C、辅佐各国诸侯富国强兵 D、出谋划策改善君王统治
  • 4. “夷夏之辨”在春秋时期曾经是诸侯争霸的舆论利器,而在战国晚期秦与六国的殊死较量中,已经完全被遗弃了,这主要反映了先秦时期(    )
    A、华夏文化的认同加强 B、农耕文明的扩展 C、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D、三公九卿制的施行
  • 5. 先秦时期流行的一项体育运动“乡射礼”对于射手的评价包括三个方面:能否射中靶心、形体能否合于音乐节奏、能否礼让对手。只有符合全部条件的射手,才能成为获胜者。据此可知,“乡射礼”(    )
    A、保证了人才的全面发展 B、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演变 C、蕴含了中华文化的精神 D、契合了战乱频繁的时代
  • 6. 上计制度是将地方上的各级官吏所管辖的在一定时期的人口、财物和土地的变动数量以及税收、支出的数量上报给相关官吏接受审计的思想。由此可见,秦朝实施上计制度的目的是(  )
    A、规范官吏考核 B、增加政府收入       C、强化中央集权 D、加强君主权力
  • 7. 汉初的人口较秦代大为减少,许多大城市的人口只剩下十分之二三,如在秦代有三万户的曲逆县,到汉初只有五千余户,而这在当时已算得上是人口大县。这种状况可用于说明汉初(   )
    A、赋税负担过于沉重 B、经济发展水平倒退 C、人口政策成效显著 D、休养生息的必要性
  • 8. 司马迁著《史记》,有关战国时期东方六国的史实多有错误,而秦国的历史就相对精确详实,这是由于有关东方六国的史料缺失所致。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可能是(   )
    A、东方六国文化相对落后 B、秦朝统一焚烧诗书 C、百家争鸣导致学术分歧 D、汉武帝时独尊儒术
  • 9. 汉武帝实行盐铁专营,在全国设立铁官49处,垄断铁器的生产与买卖。时人评论说:“农,天下之大业也;铁器,民之大用也。”“盐铁价贵,百姓不便,贫民或木耕手耨”。材料认为,盐铁官营(   )
    A、阻滞了铁农具的推广运用 B、促进了家庭手工业的发展 C、造成了官府管理的不方便 D、推动了盐铁的生产与买卖
  • 10. 陆俟(本姓步六孤)是北魏鲜卑八大贵族之一,他的第二代陆丽“好学爱士”;第四代陆恭写文章诗赋一千多篇;第六代陆卬“在席赋诗,卬必先成”;卬子 “于五经最精熟”,许多汉族士大夫也不及他。陆氏家族的发展反映了(   )
    A、汉族精英文化日趋衰落 B、科举考试推动文学发展 C、民族交往交融深入发展 D、世卿世禄制度逐步确立
  • 11. 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比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哪一幅图反映了三国鼎立的形势(   )
    A、 B、 C、 D、
  • 12. 据西晋的史料记载,内迁的少数民族主动认同中原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如鲜卑说自己是黄帝之子的后裔,匈奴的铁弗部自称是大禹的后代。这种现象说明(   )
    A、汉族人已全部被赶出中原 B、西晋对内迁各族实行了仁政 C、内迁民族全部被汉族同化 D、民族交融的趋势进一步加强
  • 13. 北魏孝文帝向拓跋澄征询迁都之事的意见时,拓跋澄说:“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 )
    A、解决平城粮食供应困难的问题 B、革除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 C、防止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骚扰 D、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 14. 阅读下表材料,可以比较出长城和大运河的共同点是( )

    长城

    大运河

    秦汉时期,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保护了中原北部地区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

    隋唐时期,成为联系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交流

    A、抵御了匈奴侵扰 B、有利于巩固统一 C、促进了南北交流 D、削弱诸侯国势力
  • 15. “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或父死子握其兵而不肯代;或取舍由于士卒,往往自择将吏,号为‘留后’,以邀命于朝。”这段话反映了( )
    A、宗法血缘关系得到强化 B、郡国并行威胁中央集权 C、君主专制制度遭到破坏 D、藩镇割据削弱中央集权
  • 16. 有学者指出,可将中国历史的社会政治形态发展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个阶段。从封建转向帝制是第一次转型,下列选项属于这一历史时期转型特征的是(   )
    A、由“公天下”至“家天下” B、专制社会向民主社会转型 C、集权政治向分权政治转型 D、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7题14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2分,共52分)

  •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过去有人认为,与黄河流域相比,长江流域对中国文明的发展影响不大,然而近年来大量的发现说明并非如此。约五千年前的良渚文化分布于浙江北部和江苏南部,以环太湖地区为主。该文化于1936年首次在杭州附近的余杭县良渚镇发现。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了200多处良渚遗址,遗址中的大部分小墓没有随葬品,大型墓葬则往往随葬数百件玉器和陶器。在以余杭莫角山为中心的遗址群片区内,相继发现良渚文化的高等级贵族墓地、良渚古城的夯土城墙、祭坛以及手工业生产中心。2009年以后,在这片区域清理出稻田遗迹,发现大量碳化稻米,并探明良渚古城外围上游的11条水坝,与先期发现的长堤遗址共同构成了良渚古城的治水体系。良渚文化的考古学研究对探索中华文明起源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摘编自刘莉等《中国考古学: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早期青铜时代》

    (1)、据材料,概括良渚文化的特点。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良渚文化的发现在考古学上的价值。
  • 18. 儒、佛、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流派,三者之间的关系经历了漫长演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孟子曰:“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荀子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故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

    材料二: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

    ——摘编自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三:周道衰,孔子没,火于秦,黄老于汉,佛于晋、魏、梁、隋之间。其言道德仁义者……不入于老,则归于佛。……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老者曰:“孔子,吾师之弟子也。”佛者曰:“孔子,吾师之弟子也。”为孔子者,习闻其说,乐其诞而自小也,亦曰“吾师亦尝师之云尔”。

    ——韩愈《原道》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孟子、荀子的共同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家这些思想主张在当时的政治地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汉朝儒家思想的基本主张。并结合材料一,指出汉朝与战国时期儒家思想政治地位不同的原因。
    (3)、材料二中,“火于秦,黄老于汉,佛于晋、魏、梁、隋之间”各指什么历史事件或现象?
  •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西周时期秦国的祖先非子活跃在汧水、渭水之间,西有戎狄侵扰,东有列强虎视眈眈,秦人和西戎时战时和,久而久之,二者关系也日趋密切。地处边陲,俗近西戎,使秦国与中原诸侯国产生了地理和文化上的隔阂,因而备受鄙视。秦孝公继位后,对此深感耻辱,发出了“诸侯卑秦,丑莫大焉”的感叹,发出求贤令,任用商鞅变法。商鞅坚信“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事异则备变”,上台后用“徙木立信”取得秦国民众广泛支持。他通过“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復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来发展生产;对全民的编制有明确的规定,把他们编为“三军”;用“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革新秦人家庭制度。战国晚期,秦国实力不断壮大,取代周室、吞灭群雄的战略意图越来越明显。

    ——摘编自《史记》

    (1)、根据材料,分析秦国商鞅变法的背景。
    (2)、依据材料概括秦国商鞅变法的内容。
  • 20. 下面是唐朝人口数量统计表,根据表格内容完成下列要求。

    年号

    公元

    人口数量

    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

    649年

    约1900万

    唐玄宗开元十四年

    726年

    约4241万

    唐玄宗天宝元年

    742年

    约4531万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

    755年

    约6291万

    唐肃宗上元元年

    760年

    约1699万

    唐穆宗长庆元年

    821年

    约1576万

    根据统计表的信息,归纳唐朝人口数量变化的趋势,并分析原因、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