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生物全国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8 实验设计和实验分析

试卷更新日期:2021-11-10 类型:二轮复习

一、实验探究题

  • 1. 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疾病。疟原虫为单细胞生物可在按蚊和人两类宿主中繁殖。我国科学家发现了治疗疟疾的青蒿素。随着青蒿素类药物广泛应用逐渐出现了对青蒿素具有抗药性的疟原虫。

    为了研究疟原虫对青蒿素的抗药性机制,将一种青蒿素敏感(S型)的疟原虫品种分成两组:一组逐渐增加青蒿素的浓度,连续培养若干代,获得具有抗药性(R型)的甲群体,另一组为乙群体(对照组)。对甲和乙两群体进行基因组测序,发现在甲群体中发生的9个碱基突变在乙群体中均未发生,这些突变发生在9个基因的编码序列上,其中7个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发生了改变。

    为确定7个突变基因与青蒿素抗药性的关联性,现从不同病身上获取若干疟原虫样本,检测疟原虫对青蒿素的抗药性(与存活率正相关)并测序,以S型疟原虫为对照,与对照的基因序列相同的设为野生型“+”,不同的设为突变型“-”。部分样本的结果如表。

    疟原虫

    存活率(%)

    基因1

    基因2

    基因3

    基因4

    基因5

    基因6

    基因7

    对照

    0.04

    +

    +

    +

    +

    +

    +

    +

    1

    0.2

    +

    +

    +

    +

    +

    +

    -

    2

    3.8

    +

    +

    +

    -

    +

    +

    -

    3

    5.8

    +

    +

    +

    -

    -

    +

    -

    4

    23. 1

    +

    +

    +

    +

    -

    -

    -

    5

    27.2

    +

    +

    +

    +

    -

    -

    -

    6

    27.3

    +

    +

    +

    -

    +

    -

    -

    7

    28.9

    +

    +

    +

    -

    -

    -

    -

    8

    31.3

    +

    +

    +

    +

    -

    -

    -

    9

    58.0

    +

    +

    +

    -

    +

    -

    -

    回答下列问题:

    (1)、连续培养后疟原虫获得抗药性的原因是 , 碱基突变但氨基酸序列不发生改变的原因是
    (2)、7个基因中与抗药性关联度最高的是 , 判断的依据是
    (3)、若青蒿素抗药性关联度最高的基因突变是导致疟原虫抗青蒿素的直接原因,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手段,将该突变基因恢复为野生型,而不改变基因组中其他碱基序。经这种基因改造后的疟原虫对青蒿素的抗药性表现为
    (4)、根据生物学知识提出一条防控疟疾的合理化建议:
  • 2. 使酶的活性下降或丧失的物质称为酶的抑制剂。酶的抑制剂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可逆抑制剂(与酶可逆结合,酶的活性能恢复);另一类是不可逆抑制剂(与酶不可逆结合,酶的活性不能恢复)。已知甲、乙两种物质(能通过透析袋)对酶A的活性有抑制作用。

    实验材料和用具:蒸馏水,酶A溶液,甲物质溶液,物质溶液,透析袋(人工合成半透膜),试管,烧杯等为了探究甲、乙两种物质对酶A的抑制作用类型,提出以下实验设计思路。请完善该实验设计思路,并写出实验预期结果。

    (1)、实验设计思路

    支试管(每支试管代表一个组),各加入等量的酶A溶液,再分别加等量 , 一段时间后,测定各试管中酶的活性。然后将各试管中的溶液分别装入透析袋,放入蒸馏水中进行透析处理。透析后从透析袋中取出酶液,再测定各自的酶活性。

    (2)、实验预期结果与结论

    若出现结果①:

    结论①:甲、乙均为可逆抑制剂。

    若出现结果②:

    结论②:甲、乙均为不可逆抑制剂。

    若出现结果③:

    结论③:甲为可逆抑制剂,乙为不可逆抑制剂。

    若出现结果④:

    结论④:甲为不可逆抑制剂,乙为可逆抑制剂。

  • 3. 水稻为二倍体雌雄同株植物,花为两性花。现有四个水稻浅绿叶突变体W、X、Y、Z,这些突变体的浅绿叶性状均为单基因隐性突变(显性基因突变为隐性基因)导致。回答下列问题:
    (1)、进行水稻杂交实验时,应首先除去未成熟花的全部 , 并套上纸袋。若将W与野生型纯合绿叶水稻杂交,F1自交,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2)、为判断这四个突变体所含的浅绿叶基因之间的位置关系,育种人员进行了杂交实验,杂交组合及F1叶色见下表。

    实验分组

    母本

    父本

    F1叶色

    第1组

    W

    X

    浅绿

    第2组

    W

    Y

    绿

    第3组

    W

    Z

    绿

    第4组

    X

    Y

    绿

    第5组

    X

    Z

    绿

    第6组

    Y

    Z

    绿

    实验结果表明,W的浅绿叶基因与突变体的浅绿叶基因属于非等位基因。为进一步判断X、Y、Z的浅绿叶基因是否在同一对染色体上,育种人员将第4、5、6三组实验的F1自交,观察并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不考虑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互换,预测如下两种情况将出现的结果:

    ①若突变体X、Y、Z的浅绿叶基因均在同一对染色体上,结果为

    ②若突变体X、Y的浅绿叶基因在同一对染色体上,Z的浅绿叶基因在另外一对染色体上,结果为

    (3)、叶绿素a加氧酶的功能是催化叶绿素a转化为叶绿素b。研究发现,突变体W的叶绿素a加氧酶基因OsCAO1某位点发生碱基对的替换,造成mRNA上对应位点碱基发生改变,导致翻译出的肽链变短。据此推测,与正常基因转录出的mRNA相比,突变基因转录出的mRNA中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 4. 生物入侵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入侵种一般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繁殖能力和扩散能力,而且在入侵地缺乏天敌,因而生长迅速,导致本地物种衰退甚至消失。回答下列问题:
    (1)、入侵种爆发时,种群增长曲线往往呈“J”型从环境因素考虑,其原因有(至少答出两点)。入侵种的爆发通常会使入侵地的物种多样性 , 群落发生演替。
    (2)、三裂叶豚草是辽宁省危害较大的外来入侵植物之一,某锈菌对三裂叶脉草表现为专一性寄生,可使叶片出现锈斑,对其生长有抑制作用为了验证该锈菌对三裂叶豚草的专一性寄生,科研人员进行了侵染实验。

    方法:在三裂叶草和多种植物的离体叶片上分别喷一定浓度的锈菌菌液,将叶片静置于适宜条件下,观察和记录发病情况。

    实验结果是:

    (3)、为了有效控制三裂叶豚草,科研人员开展了生物控制试验,样地中三裂叶豚草初始播种量一致,部分试验结果见下表。

    组别

    三裂叶豚草生物量(kg·m-2

    第1年

    第2年

    第3年

    A:三裂叶豚草

    8.07

    12.24

    12.24

    B:三裂叶豚草+锈菌

    7.65

    6.43

    4.77

    C:三裂叶豚草+广聚萤叶甲

    8.10

    12.43

    12.78

    D:三裂叶豚草+野艾蒿

    4.89

    4.02

    3.12

    注:野艾蒿一植物,锈菌一真菌,广聚萤叶甲一昆虫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除锈菌外,可用于控制三裂叶豚草的生物是 , 判断依据是

    (4)、根据研究结果分析,在尚未被三裂叶豚草入侵但入侵风险较高的区域,可以采取的预防措施是;在已经被三裂叶豚草入侵的区域,为取得更好的治理效果可以采取的治理措施是
  • 5. 过度紧张、焦虑等刺激不仅会导致毛囊细胞数量减少引起脱发,也会导致黑色素细胞减少引起头发变白。利用黑色小鼠进行研究得出的相关调节机制如图所示。

    (1)、下丘脑通过垂体调节肾上腺分泌 G 的体液调节方式为
    (2)、研究发现,NE 主要通过过程②影响 MesC,过程①作用很小。两过程中,NE作用于 Mesc 效果不同的原因可能是。(答出 3 种原因即可)
    (3)、已知长期束缚会引起小鼠过度紧张、焦虑。请设计实验验证上述调节机制中长期束缚及肾上腺对黑毛小鼠体毛的影响。

    实验思路:

    实验现象:

  • 6. 为研究降水量影响草原小型啮齿动物种群密度的机制,科研人员以田鼠幼鼠为材料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其中,野外实验在内蒙古半干旱草原开展,将相同体重的幼鼠放入不同样地中,5个月后测定相关指标,部分结果见下图。

    (1)、由图1可知,组田鼠体重增幅更大。田鼠体重增加有利于个体存活、育龄个体增多,影响田鼠种群的 , 从而直接导致种群密度增加。
    (2)、由图2可知,增加降水有利于生长,其在田鼠食谱中所占比例增加,田鼠食谱发生变化。
    (3)、随后在室内模拟野外半干旱和增加降水组的食谱,分别对两组田鼠幼鼠进行饲喂,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田鼠体重增幅。该实验目的为.
    (4)、进一步研究发现,增加降水引起田鼠食谱变化后,田鼠肠道微生物组成也发生变化,其中能利用草中的纤维素等物质合成并分泌短链脂肪酸(田鼠的能量来源之一)的微生物比例显著增加。田鼠与这类微生物的种间关系为。请在图中用箭头标示肠道微生物三类生物之间的能量流动方向。

  • 7. 阿卡波糖是国外开发的口服降糖药,可有效降低餐后血糖高峰。为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同类型新药,我国科研人员研究了植物来源的生物碱NB和黄酮CH对餐后血糖的影响。为此,将溶于生理盐水的药物和淀粉同时灌胃小鼠后,在不同时间检测其血糖水平,实验设计及部分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每组10只)

    给药量(mg/kg体重)

    给药后不同时间血糖水平(mmol/L)

    0分钟

    30分钟

    60分钟

    120分钟

    生理盐水

    -

    4.37

    11.03

    7.88

    5.04

    阿卡波糖

    4.0

    4.12

    7.62

    7.57

    5.39

    NB

    4.0

    4.19

    x1

    6.82

    5.20

    CH

    4.0

    4.24

    x2

    7.20

    5.12

    NB+CH

    4.0+4.0

    4.36

    x3

    5.49

    5.03

    (1)、将淀粉灌胃小鼠后,其在小鼠消化道内水解的终产物为 , 该物质由肠腔经过以下部位形成餐后血糖,请将这些部位按正确路径排序:(填字母)。

    a.组织液b.血浆c.小肠上皮细胞d.毛细血管壁细胞

    血糖水平达到高峰后缓慢下降,是由于胰岛素促进了血糖合成糖原、、转化为脂肪和某些氨基酸等。

    (2)、本实验以作对照组,确认实验材料和方法等能有效检测药物疗效。
    (3)、该研究的结论为:NB和CH均能有效降低餐后血糖高峰,且二者共同作用效果更强。下列对应表中x1、x2、x3处的数据排列中符合上述结论的是___________。
    A、7.15     7.62      6.37 B、7.60     7.28     6.11 C、7.43      6.26     7.75 D、6.08     7.02     7.54
  • 8. 胰岛素是调节血糖的重要激素,研究者研制了一种“智能”胰岛素(IA)并对其展开了系列实验,以期用于糖尿病的治疗。
    (1)、正常情况下,人体血糖浓度升高时,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多,经运输到靶细胞,促进其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使血糖浓度降低。
    (2)、GT是葡萄糖进入细胞的载体蛋白,IA(见图1)中的X能够抑制GT的功能。为测试葡萄糖对IA与GT结合的影响,将足量的带荧光标记的IA加入红细胞膜悬液中处理30分钟,使IA与膜上的胰岛素受体、GT充分结合。之后,分别加入葡萄糖至不同的终浓度,10分钟后检测膜上的荧光强度。图2结果显示:随着葡萄糖浓度的升高,。研究表明葡萄糖浓度越高,IA与GT结合量越低。据上述信息,推断IA、葡萄糖、GT三者的关系为

    (3)、为评估IA调节血糖水平的效果,研究人员给糖尿病小鼠和正常小鼠均分别注射适量胰岛素和IA,测量血糖浓度的变化,结果如图3。

    该实验结果表明IA对血糖水平的调节比外源普通胰岛素更具优势,体现在

    (4)、细胞膜上GT含量呈动态变化,当胰岛素与靶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后,细胞膜上的GT增多。若IA作为治疗药物,糖尿病患者用药后进餐,血糖水平会先上升后下降。请从稳态与平衡的角度,完善IA调控血糖的机制图。(任选一个过程,在方框中以文字和箭头的形式作答。)
  • 9. 学习以下材料,回答(1)~(4)题。

    光合产物如何进入叶脉中的筛管

    高等植物体内的维管束负责物质的长距离运输,其中的韧皮部包括韧皮薄壁细胞、筛管及其伴胞等。筛管是光合产物的运输通道。光合产物以蔗糖的形式从叶肉细胞的细胞质移动到邻近的小叶脉,进入其中的筛管-伴胞复合体(SE-CC),再逐步汇入主叶脉运输到植物体其他部位。

    蔗糖进入SE-CC有甲、乙两种方式。在甲方式中,叶肉细胞中的蔗糖通过不同细胞间的胞间连丝即可进入SE-CC。胞间连丝是相邻细胞间穿过细胞壁的细胞质通道。在乙方式中,蔗糖自叶肉细胞至SE-CC的运输(图1)可以分为3个阶段:①叶肉细胞中的蔗糖通过胞间连丝运输到韧皮薄壁细胞;②韧皮薄壁细胞中的蔗糖由膜上的单向载体W顺浓度梯度转运到SE-CC附近的细胞外空间(包括细胞壁)中;③蔗糖从细胞外空间进入SE-CC中,如图2所示。SE-CC的质膜上有“蔗糖-H+共运输载体”(SU载体),SU载体与H+泵相伴存在。胞内H+通过H+泵运输到细胞外空间,在此形成较高的H+浓度,SU载体将H+和蔗糖同向转运进SE-CC中。采用乙方式的植物,筛管中的蔗糖浓度远高于叶肉细胞。

    研究发现,叶片中SU载体含量受昼夜节律、蔗糖浓度等因素的影响,呈动态变化。随着蔗糖浓度的提高,叶片中SU载体减少,反之则增加。研究SU载体含量的动态变化及调控机制,对于了解光合产物在植物体内的分配规律,进一步提高作物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1)、在乙方式中,蔗糖经W载体由韧皮薄壁细胞运输到细胞外空间的方式属于。由H+泵形成的有助于将蔗糖从细胞外空间转运进SE-CC中。
    (2)、与乙方式比,甲方式中蔗糖运输到SE-CC的过程都是通过这一结构完成的。
    (3)、下列实验结果支持某种植物存在乙运输方式的有_________。
    A、叶片吸收14CO2后,放射性蔗糖很快出现在SE-CC附近的细胞外空间中 B、用蔗糖跨膜运输抑制剂处理叶片,蔗糖进入SE-CC的速率降低 C、将不能通过细胞膜的荧光物质注射到叶肉细胞,SE-CC中出现荧光 D、与野生型相比,SU功能缺陷突变体的叶肉细胞中积累更多的蔗糖和淀粉
    (4)、除了具有为生物合成提供原料、为生命活动供能等作用之外,本文还介绍了蔗糖能调节SU载体的含量,体现了蔗糖的功能。
  • 10. 北大西洋沿岸某水域生活着多种海藻和以藻类为食的一种水虱,以及水虱的天敌隆头鱼。柏桉藻在上世纪末被引入,目前已在该水域广泛分布,数量巨大,表现出明显的优势。为探究柏桉藻成功入侵的原因,研究者进行了系列实验。
    (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划分,柏桉藻属于
    (2)、用三组水箱模拟该水域的环境。水箱中均放入柏桉藻和甲、乙、丙3种本地藻各0.5克,用纱网分区(见图1);三组水箱中分别放入0、4、8只水虱/箱。10天后对海藻称重,结果如图2,同时记录水虱的分布。

    ①图2结果说明水虱对本地藻有更强的取食作用,作出判断的依据是:与没有水虱相比,在有水虱的水箱中,

    ②水虱分布情况记录结果显示,在有水虱的两组中,大部分水虱附着在柏桉藻上,说明水虱对所栖息的海藻种类具有

    (3)、为研究不同海藻对隆头鱼捕食水虱的影响,在盛有等量海水的水箱中分别放入相应的实验材料,一段时间后检测,结果如图3(甲、乙、丙为上述本地藻)。

    该实验的对照组放入的有

    (4)、研究发现,柏桉藻含有一种引起动物不适的化学物质,若隆头鱼吞食水虱时误吞柏桉藻,会将两者吐出。请综合上述研究结果,阐明柏桉藻成功入侵的原因
  • 11. 近年来发现海藻糖-6-磷酸(T6P)是一种信号分子,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重要调节作用。研究者以豌豆为材料研究了T6P在种子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1)、豌豆叶肉细胞通过光合作用在中合成三碳糖,在细胞质基质中转化为蔗糖后运输到发育的种子中转化为淀粉贮存。
    (2)、细胞内T6P的合成与转化途径如下:

    底物 S T6P P 海藻糖

    将P酶基因与启动子U(启动与之连接的基因仅在种子中表达)连接,获得U-P基因,导入野生型豌豆中获得U-P纯合转基因植株,预期U-P植株种子中T6P含量比野生型植株 , 检测结果证实了预期,同时发现U-P植株种子中淀粉含量降低,表现为皱粒。用同样方法获得U-S纯合转基因植株,检测发现植株种子中淀粉含量增加。

    (3)、本实验使用的启动子U可以排除由于目的基因对种子发育产生的间接影响。
    (4)、在进一步探讨T6P对种子发育的调控机制时,发现U-P植株种子中一种生长素合成酶基因R的转录降低,U-S植株种子中R基因转录升高。已知R基因功能缺失突变体r的种子皱缩,淀粉含量下降。据此提出假说:T6P通过促进R基因的表达促进种子中淀粉的积累。请从①~⑤选择合适的基因与豌豆植株,进行转基因实验,为上述假说提供两个新的证据。写出相应组合并预期实验结果。

    ①U-R基因    ②U-S基因    ③野生型植株④U-P植株    ⑤突变体r植株

  • 12.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研究种子发育的机理对培育高产优质的玉米新品种具有重要作用。
    (1)、玉米果穗上的每一个籽粒都是受精后发育而来。我国科学家发现了甲品系玉米,其自交后的果穗上出现严重干瘪且无发芽能力的籽粒,这种异常籽粒约占1/4。籽粒正常和干瘪这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孟德尔的定律。上述果穗上的正常籽粒均发育为植株,自交后,有些植株果穗上有约1/4干瘪籽粒,这些植株所占比例约为
    (2)、为阐明籽粒干瘪性状的遗传基础,研究者克隆出候选基因A/a。将A基因导入到甲品系中,获得了转入单个A基因的转基因玉米。假定转入的A基因已插入a基因所在染色体的非同源染色体上,请从下表中选择一种实验方案及对应的预期结果以证实“A基因突变是导致籽粒干瘪的原因”

    实验方案

    预期结果

    I.转基因玉米×野生型玉米

    II.转基因玉米×甲品系

    III.转基因玉米自交

    IV.野生型玉米×甲品系

    ①正常籽粒:干瘪籽粒≈1:1

    ②正常籽粒:干瘪籽粒≈3:1

    ③正常籽粒:干瘪籽粒≈7:1

    ④正常籽粒:干瘪籽粒≈15:1

    (3)、现已确认A基因突变是导致籽粒干瘪的原因,序列分析发现a基因是A基因中插入了一段DNA(见图1),使A基因功能丧失。甲品系果穗上的正常籽粒发芽后,取其植株叶片,用图1中的引物1、2进行PCR扩增,若出现目标扩增条带则可知相应植株的基因型为
    (4)、为确定A基因在玉米染色体上的位置,借助位置已知的M/m基因进行分析。用基因型为mm且籽粒正常的纯合子P与基因型为MM的甲品系杂交得F1 , F1自交得F2。用M、m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对F1植株果穗上干瘪籽粒(F2)胚组织的DNA进行PCR扩增,扩增结果有1、2、3三种类型,如图2所示。

    统计干瘪籽粒(F2)的数量,发现类型1最多、类型2较少、类型3极少。请解释类型3数量极少的原因。

  • 13. 为探究酒精对动物行为的影响,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系列实验。

    实验材料: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间脑蟾蜍,小滤纸片,任氏液,0.1% 、0.2%和 1%酒精,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A),酚妥拉明(phentolamine,PT),1%硫酸溶液等。

    (要求与说明:间脑蟾蜍是指切除了大脑和部分间脑、相关机能正常的蟾蜍;任氏液为两栖类的生理盐水;3 种酒精浓度分别对应人血液中轻度、中度和重度酒精中毒的浓度;酒精、NA和 PT均用任氏液配制;NA是一种神经递质;PT是NA受体的抑制剂。实验条件适宜)

    实验过程与结果或结论:

     

    过程

    结果或结论

    实验1

    ①取蟾蜍坐骨神经-胖肠肌标本,分别检测动作电位大小、动作电位传导速率和肌肉收缩张力;②以1%酒精连续滴加标本5min 后,再分别检测上述指标。

    结果: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2

    ①用1%硫酸刺激间脑蟾蜍一侧后肢的中趾趾端,测定屈反射时长,然后用任氏液清洗后肢和间脑断面;②分别用含有50 μL的任氏液、不同浓度酒精的小滤纸片处理间脑断面,每次处理后重复①。

    结果的记录表格:________________。

    结论:酒精会显著延长屈反射时长,其数值随酒精浓度升高而变大。

    为了进一步研究酒精延长屈反射时长的机理,选取实验2中某一浓度的酒精用于实验3。

    实验3

    ①取5组间脑蟾蜍,用任氏液、NA、PT 和酒精等处理;②用1%硫酸刺激间脑蟾蜍一侧后肢的中趾趾端,测定屈反射时长

    结论:NA 与其受体结合,显著延长间脑蟾蜍的屈反射时长;酒精通过NA受体参与的途径,显著延长间脑蟾蜍的屈反射时长。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
    (2)、设计用于记录实验2 结果的表格:
    (3)、依据实验2、3 的结论,实验3 的分组应为;

    A组:任氏液;    

    B组:;    

    C组:

    D组:;   

    E组:

    (4)、酒后驾车属于危险的驾驶行为,由本实验结果推测其可能的生物学机理是
  • 14. 图a为叶绿体的结构示意图,图b为叶绿体中某种生物膜的部分结构及光反应过程的简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b表示图a中的结构,膜上发生的光反应过程将水分解成O2、H+和e- , 光能转化成电能,最终转化为和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若CO2浓度降低.暗反应速率减慢,叶绿体中电子受体NADP+减少,则图b中电子传递速率会(填“加快”或“减慢”)。
    (2)、为研究叶绿体的完整性与光反应的关系,研究人员用物理、化学方法制备了4种结构完整性不同的叶绿体,在离体条件下进行实验,用Fecy或DCIP替代NADP+为电子受体,以相对放氧量表示光反应速率,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叶绿体A:双层膜结构完整

    叶绿体B:双层膜局部受损,类囊体略有损伤

    叶绿体C:双层膜瓦解,类囊体松散但未断裂

    叶绿体D:所有膜结构解体破裂成颗粒或片段

    实验一:以Fecy为电子受体时的放氧量

    100

    167.0

    425.1

    281.3

    实验二:以DCIP为电子受体时的放氧量

    100

    106.7

    471.1

    109.6

    注:Fecy具有亲水性,DCIP具有亲脂性。

    据此分析:

    ①叶绿体A和叶绿体B的实验结果表明,叶绿体双层膜对以(填“Fecy”或“DCIP”)为电子受体的光反应有明显阻碍作用,得出该结论的推理过程是

    ②该实验中,光反应速率最高的是叶绿体C,表明在无双层膜阻碍、类囊体又松散的条件下,更有利于 , 从而提高光反应速率。

    ③以DCIP为电子受体进行实验,发现叶绿体A、B、C和D的ATP产生效率的相对值分别为1、0.66、0.58和0.41。结合图b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

  • 15. 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油菜株高适当的降低对抗倒伏及机械化收割均有重要意义。某研究小组利用纯种高秆甘蓝型油菜Z,通过诱变培育出一个纯种半矮秆突变体S。为了阐明半矮秆突变体S是由几对基因控制、显隐性等遗传机制,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试验,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F2表现型及数据分析,油菜半矮杆突变体S的遗传机制是 , 杂交组合①的F1产生各种类型的配子比例相等,自交时雌雄配子有种结合方式,且每种结合方式机率相等。F1产生各种类型配子比例相等的细胞遗传学基础是
    (2)、将杂交组合①的F2所有高轩植株自交,分别统计单株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分为三种类型,全为高轩的记为F3-Ⅰ,高秆与半矮秆比例和杂交组合①、②的F2基本一致的记为F3-Ⅱ,高秆与半矮秆比例和杂交组合③的F2基本一致的记为F3-Ⅲ。产生F3-Ⅰ、F3-Ⅱ、F3-Ⅲ的高秆植株数量比为。产生F3-Ⅲ的高秆植株基因型为(用A、a;B、b;C、c……表示基因)。用产生F3-Ⅲ的高秆植株进行相互杂交试验,能否验证自由组合定律?
  • 16. 生长激素对软骨细胞生长有促进作用,调节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示意图,可以确定软骨细胞具有(填“GH受体”“IGF-1受体”或“GH受体和IGF-1受体”)。
    (2)、研究人员将正常小鼠和IGF-1基因缺失小鼠分组饲养后,检测体内GH水平。据图预测,IGF-1基因缺失小鼠体内GH水平应(填“低于”“等于”或“高于”)正常小鼠,理由是
    (3)、研究人员拟以无生长激素受体的小鼠软骨细胞为实验材料,在细胞培养液中添加不同物质分组离体培养,验证生长激素可通过IGF-1促进软骨细胞生长。实验设计如表所示,A组为对照组。

    组别

    A

    B

     C

    D

    E

    培养液中添加物质

    GH

    IGF-1

    正常小鼠去垂体后的血清

    实验结果预测及分析:

    ①与A组比较,在B、C和D组中,软骨细胞生长无明显变化的是组。

    ②若E组培养的软骨细胞较A组生长明显加快,结合本实验目的,推测E组培养液中添加物质是

  • 17. [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稀野生动物,每只成年大熊猫每日进食竹子量可达12~38kg。大熊猫可利用竹子中8%的纤维素和27%的半纤维素。研究人员从大熊猫粪便和土壤中筛选纤维素分解菌。回答下列问题:

    (1)、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它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为筛选纤维素分解菌,将大熊猫新鲜粪便样品稀释液接种至以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该培养基从功能上分类属于培养基。
    (2)、配制的培养基必须进行灭菌处理,目的是。检测固体培养基灭菌效果的常用方法是
    (3)、简要写出测定大熊猫新鲜粪便中纤维素分解菌活菌数的实验思路
    (4)、为高效降解农业秸秆废弃物,研究人员利用从土壤中筛选获得的3株纤维素分解菌,在37℃条件下进行玉米秸秆降解实验,结果如表所示。在该条件下纤维素酶活力最高的是菌株 , 理由是

    菌株

    秸秆总重(g)

    秸秆残重(g)

    秸秆失重(%)

    纤维素降解率(%)

    A

    2.00

    1.51

    24.50

    16.14

    B

    2.00

    1.53

    23.50

    14.92

    C

    2.00

    1.42

    29.00

    23.32

  • 18. 我国科学家利用栽培稻(H)与野生稻(D)为亲本,通过杂交育种方法并辅以分子检测技术,选育出了L12和L7两个水稻新品系。L12的12号染色体上带有D的染色体片段(含有耐缺氮基因TD),L7的7号染色体上带有D的染色体片段(含有基因SD),两个品系的其他染色体均来自于H(图1)。H的12号和7号染色体相应片段上分别含有基因TH和SH。现将两个品系分别与H杂交,利用分子检测技术对实验一亲本及部分F2的TD/TH基因进行检测,对实验二亲本及部分F2的SD/SH基因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以带型表示(图2)。

    回答下列问题:

    (1)、为建立水稻基因组数据库,科学家完成了水稻条染色体的DNA测序。
    (2)、实验一F2中基因型TDTD对应的是带型。理论上,F2中产生带型Ⅰ、Ⅱ和Ⅲ的个体数量比为
    (3)、实验二F2中产生带型α、β和γ的个体数量分别为12、120和108,表明F2群体的基因型比例偏离定律。进一步研究发现,F1的雌配子均正常,但部分花粉无活性。已知只有一种基因型的花粉异常,推测无活性的花粉带有(填“SD”或“SH”)基因。
    (4)、以L7和L12为材料,选育同时带有来自D的7号和12号染色体片段的纯合品系X(图3)。主要实验步骤包括:①;②对最终获得的所有植株进行分子检测,同时具有带型的植株即为目的植株。
    (5)、利用X和H杂交得到F1 , 若F1产生的无活性花粉所占比例与实验二结果相同,雌配子均有活性,则F2中与X基因型相同的个体所占比例为
  • 19. [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葡萄酒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酿酒残渣(皮渣)。目前这些皮渣主要用作饲料或肥料,同时研究者也采取多种措施拓展其利用价值。

    回答下列问题:

    (1)、皮渣中含有较多的天然食用色素花色苷,可用萃取法提取。萃取前将原料干燥、粉碎的目的分别是 , 萃取效率主要取决于萃取剂的。萃取过程需要在适宜温度下进行,温度过高会导致花色苷。研究发现,萃取时辅以纤维素酶、果胶酶处理可提高花色苷的提取率,原因是
    (2)、为了解皮渣中微生物的数量,取10g皮渣加入90mL无菌水,混匀、静置后取上清液,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将0.1mL稀释液接种于培养基上。104倍稀释对应的三个平板中菌落数量分别为78、91和95,则每克皮渣中微生物数量为个。
    (3)、皮渣堆积会积累醋酸菌,可从中筛选优良菌株。制备醋酸菌初筛平板时,需要将培养基的pH调至性,灭菌后须在未凝固的培养基中加入无菌碳酸钙粉末、充分混匀后倒平板,加入碳酸钙的目的是。培养筛选得到的醋酸菌时,在缺少糖源的液体培养基中可加入乙醇作为
    (4)、皮渣堆积过程中也会积累某些兼性厌氧型乳酸菌。初筛醋酸菌时,乳酸菌有可能混入其中,且两者菌落形态相似。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区分筛选平板上的醋酸菌和乳酸菌。(简要写出实验步骤和预期结果)
  • 20. 人体缺乏尿酸氧化酶,导致体内嘌呤分解代谢的终产物是尿酸(存在形式为尿酸盐)。尿酸盐经肾小球滤过后,部分被肾小管细胞膜上具有尿酸盐转运功能的蛋白URATL和GLUT9重吸收,最终回到血液。尿酸盐重吸收过量会导致高尿酸血症或痛风。目前,E是针对上述蛋白治疗高尿酸血症或痛风的常用临床药物。为研发新的药物,研究人员对天然化合物F的降尿酸作用进行了研究。给正常实验大鼠(有尿酸氧化酶)灌服尿酸氧化酶抑制剂,获得了若干只高尿酸血症大鼠,并将其随机分成数量相等的两组,一组设为模型组,另一组灌服F设为治疗组,一段时间后检测相关指标,结果见下图。

    回答下列问题:

    (1)、与分泌蛋白相似,URATI和GLUT9在细胞内的合成、加工和转运过程需要及线粒体等细胞器(答出两种即可)共同参与,肾小管细胞通过上述蛋白重吸收——尿酸盐。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的功能特性,原尿中还有许多物质也需借助载体蛋白通过肾小管的细胞膜,这类跨膜运输的具体方式有
    (2)、URAT1分布于肾小管细胞刷状缘(下图示意图),该结构有利于尿酸盐的重吸收,原因是

    (3)、与空白对照组(灌服生理盐水的正常实验大鼠)相比,模型组的自变量是 , 与其它两组比较,设置模型组的目的是
    (4)、根据尿酸盐转运蛋白检测结果,推测F降低治疗组大鼠血清尿酸盐含量的原因可能是 , 减少尿酸盐重吸收,为进一步评价F的作用效果,本实验需要增设对照组,具体为
  • 21. 用一段由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DNA片段可以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某研究人员使用放射性同位素32P标记的脱氧腺苷三磷酸(dATP,dA-Pα~Pβ~Pγ , )等材料制备了DNA片段甲(单链),对W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进行了研究,实验流程的示意图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该研究人员在制备32p标记的DNA片段甲时,所用dATP的α位磷酸基团中的磷必须是32p,原因是
    (2)、该研究人员以细胞为材料制备了染色体样品,在混合操作之前去除了样品中的RNA分子,去除RNA分子的目的是
    (3)、为了使片段甲能够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与染色体样品中的W基因结合,需要通过某种处理使样品中的染色体DNA
    (4)、该研究人员在完成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又对动物细胞内某基因的mRNA进行了检测,在实验过程中用某种酶去除了样品中的DNA,这种酶是
  • 22. 植物的性状有的由1对基因控制,有的由多对基因控制。一种二倍体甜瓜的叶形有缺刻叶和全缘叶,果皮有齿皮和网皮。为了研究叶形和果皮这两个性状的遗传特点,某小组用基因型不同的甲乙丙丁4种甜瓜种子进行实验,其中甲和丙种植后均表现为缺刻叶网皮。杂交实验及结果见下表(实验②中F1自交得F2)。

    实验

    亲本

    F1

    F2

    甲×乙

    1/4缺刻叶齿皮,1/4缺刻叶网皮

    1/4全缘叶齿皮,1/4全缘叶网皮

    /

    丙×丁

    缺刻叶齿皮

    9/16缺刻叶齿皮,3/16缺刻叶网皮

    3/16全缘叶齿皮,1/16全缘叶网皮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实验①可判断这2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均符合分离定律,判断的依据是。根据实验②,可判断这2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是
    (2)、甲乙丙丁中属于杂合体的是
    (3)、实验②的F2中纯合体所占的比例为
    (4)、假如实验②的F2中缺刻叶齿皮∶缺刻叶网皮∶全缘叶齿皮∶全缘叶网皮不是9∶3∶3∶1,而是45∶15∶3∶1,则叶形和果皮这两个性状中由1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是 , 判断的依据是
  • 23.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加酶洗衣粉是指含有酶制剂的洗衣粉。某同学通过实验比较了几种洗衣粉的去渍效果(“+”越多表示去渍效果越好),实验结果见下表。

    加酶洗衣粉A

    加酶洗衣粉B

    加酶洗衣粉C

    无酶洗衣粉(对照)

    血渍

    +++

    +

    +++

    +

    油渍

    +

    +++

    +++

    +

    根据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加酶洗衣粉A中添加的酶是;加酶洗衣粉B中添加的酶是;加酶洗衣粉C中添加的酶是
    (2)、表中不宜用于洗涤蚕丝织物的洗衣粉有 , 原因是
    (3)、相对于无酶洗衣粉,加酶洗衣粉去渍效果好的原因是
    (4)、关于酶的应用,除上面提到的加酶洗衣粉外,固定化酶也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应用,如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已经用于高果糖浆生产。固定化酶技术是指。固定化酶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优点是(答出1点即可)。
  • 24. 在自然界中,竞争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竞争排斥原理是指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中,两个或两个以上受资源限制的,但具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物种不能长期共存在一起。为了验证竞争排斥原理,某同学选用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为材料进行实验,选择动物所遵循的原则是。该实验中需要将两种草履虫放在资源(填“有限的“或“无限的“)环境中混合培养。当实验出现的结果时即可证实竞争排斥原理。
    (2)、研究发现,以同一棵树上的种子为食物的两种雀科鸟原来存在竞争关系,经进化后通过分别取食大小不同的种子而能长期共存。若仅从取食的角度分析,两种鸟除了因取食的种子大小不同而共存,还可因取食的(答出1点即可)不同而共存。
    (3)、根据上述实验和研究,关于生物种间竞争的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
  • 25. 生活在干旱地区的一些植物(如植物甲)具有特殊的CO2固定方式。这类植物晚上气孔打开吸收CO2 , 吸收的CO2通过生成苹果酸储存在液泡中;白天气孔关闭,液泡中储存的苹果酸脱羧释放的CO2可用于光合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1)、白天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光合作用所需的CO2来源于苹果酸脱羧和释放的CO2
    (2)、气孔白天关闭、晚上打开是这类植物适应干旱环境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既能防止 , 又能保证正常进行。
    (3)、若以pH作为检测指标,请设计实验来验证植物甲在干旱环境中存在这种特殊的CO2固定方式。(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
  • 26. 果蝇的灰体对黄体是显性性状,由X染色体上的1对等位基因(用A/a表示)控制:长翅对残翅是显性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1对等位基因(用B/b表示)控制。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用灰体纯合子雌果蝇和黄体雄果蝇为实验材料,设计杂交实验以获得黄体雌果蝇。(要求:用遗传图解表示杂交过程。)
    (2)、若用黄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XAYBB)作为亲本杂交得到F1 , F1相互交配得F2 , 则F2中灰体长翅:灰体残翅:黄体长翅:黄体残翅= , F2中灰体长翅雌蝇出现的概率为
  • 27. 回答下列(1)、(2)小题:
    (1)、某环保公司从淤泥中分离到一种高效降解富营养化污水污染物的细菌菌株,制备了固定化菌株。

    Ⅰ.从淤泥中分离细菌时常用划线分离法或法,两种方法均能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对分离的菌株进行诱变、和鉴定,从而获得能高效降解富营养化污水污染物的菌株。该菌株只能在添加了特定成分X的培养基上繁殖。

    Ⅱ.固定化菌株的制备流程如下;①将菌株与该公司研制的特定介质结合;②用蒸馏水去除;③检验固定化菌株的。菌株与特定介质的结合不宜直接采用交联法和共价偶联法,可以采用的2种方法是

    Ⅲ.对外,只提供固定化菌株有利于保护该公司的知识产权,推测其原因是

    (2)、三叶青为蔓生的藤本植物,以根入药。由于野生三叶青对生长环境要求非常苛刻,以及生态环境的破坏和过度的采挖,目前我国野生三叶青已十分珍稀。

    Ⅰ.为保护三叶青的多样性和保证药材的品质,科技工作者依据生态工程原理,利用技术,实现了三叶青的林下种植。

    Ⅱ.依据基因工程原理,利用发根农杆菌侵染三叶青带伤口的叶片,叶片产生酚类化合物,诱导发根农杆菌质粒上vir系列基因表达形成和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等,进而从质粒上复制并切割出一段可转移的DNA片段(T-DNA)。T-DNA进入叶片细胞并整合到染色体上,T-DNA上rol系列基因表达,产生相应的植物激素,促使叶片细胞持续不断地分裂形成 , 再分化形成毛状根。

    Ⅲ.剪取毛状根,转入含头孢类抗生素的固体培养基上进行多次培养,培养基中添加抗生素的主要目的是。最后取毛状根转入液体培养基、置于摇床上进行悬浮培养,通过控制摇床的和温度,调节培养基成分中的 , 获得大量毛状根,用于提取药用成分。

  • 28.    1897年德国科学家毕希纳发现,利用无细胞的酵母汁可以进行乙醇发酵;还有研究发现,乙醇发酵的酶发挥催化作用需要小分子和离子辅助。某研究小组为验证上述结论,利用下列材料和试剂进行了实验。

    材料和试剂:酵母菌、酵母汁、A溶液(含有酵母汁中的各类生物大分子)、B溶液(含有酵母汁中的各类小分子和离子)、葡萄糖溶液、无菌水。

    实验共分6组,其中4组的实验处理和结果如下表。

    组别

    实验处理

    实验结果

    葡萄糖溶液+无菌水

    葡萄糖溶液+酵母菌

    葡萄糖溶液+A溶液

    葡萄糖溶液+B溶液

    注:“+”表示有乙醇生成,“-”表示无乙醇生成

    回答下列问题:

    (1)、除表中4组外,其它2组的实验处理分别是:。本实验中,这些起辅助作用的小分子和离子存在于酵母菌、
    (2)、若为了确定B溶液中是否含有多肽,可用试剂来检测。若为了研究B溶液中离子M对乙醇发酵是否是必需的,可增加一组实验,该组的处理是
    (3)、制备无细胞的酵母汁,酵母菌细胞破碎处理时需加入缓冲液,缓冲液的作用是 , 以确保酶的活性。
    (4)、如何检测酵母汁中是否含有活细胞?(写出2项原理不同的方法及相应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