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佳木斯实验重点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政治10月月考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1-11-09 类型:月考试卷
一、在以下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共60分)
-
1. 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金属工具、牛耕等新的生产工具的发明,直接促进了相对剩余产品的出现,对于剩余产品的不公平分配就是私有制的最早形式。下列对私有制的出现认识正确的是( )
①生产力的发展是私有制产生的根源 ②个体劳动的出现是私有制产生的标志
③私有制的出现是剥削社会产生的前提 ④私有制的出现是阶级分化的根本因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 据1934年对22个省中789个县的调查,货币租占21%,实物租占79%。有些地区还程度不同地保留着劳役租残余,在某些少数民族地区劳役租甚至还占优势。农民缴纳地租的根源是( )A、封建土地所有制 B、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封建的等级制度 D、封建“君权神授”思想3. 某一历史时期,豪强势力膨胀,建立起有权势的坞堡庄园。劳动者有自己的财产且不可以被买卖,但被迫依附在庄园中,“父子低首,奴事富人”。从这段文字的描述中,我们可以判断这段历史时期( )①存在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生产关系
②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了文明时代
③代替奴隶社会是人类历史的进步
④存在奴隶和奴隶主阶级的主要矛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 与封建社会相比,资本主义显示了巨大的历史进步性。下面表述正确的是( )①科学技术发展在资本主义的历史条件下只起微小作用
②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在压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③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开始为所有大众服务
④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5. 关于原始社会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始社会是一个没有贫富差别的幸福社会 B、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历史上第一个社会阶段 C、原始社会处于靠采集天然食物为生的旧石器时代 D、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高于奴隶社会6. 人类社会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在这一发展中,属于用一种剥削制度代替另一种剥削制度的是( )①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
②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
③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社会
④社会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7. 在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时期,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狄更斯的《雾都孤儿》和《大卫·科波菲尔》等作品,都无情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贪婪、凶残描写了下层民众的悲惨处境,反映了劳苦大众的抗争。这表明( )①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
②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决不是一个田园诗般的过程
③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使新兴资产阶级在经济上显示出很大的优势
④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即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法、英、德等国无产阶级开展了独立的政治运动,主要表现就是发生了著名的三大工人运动。三大工人运动( )①表明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②为马克思、恩格斯进行理论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③表明空想社会主义者建立理想社会的思想是错误的
④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思想和理论源泉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9. “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这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如此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共产党宣言》的这一论述主要表明( )A、资产阶级在历史上的进步性和革命性 B、资本主义社会无法解决自身的基本矛盾 C、无产阶级进行革命的条件已经成熟 D、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社会是人类的倒退10. 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的是( )A、马克思和恩格斯 B、空想社会主义 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D、德国古典哲学和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11. 恩格斯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指出:“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这里的两个“发现”是指( )A、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B、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C、阶级斗争学说和剩余价值学说 D、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学说12.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斗争的过程充满了曲折和反复。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主义最终会取代资本主义的原因是( )①随着生产社会化发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日趋尖锐化
②随着生产的无限扩大,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经济危机的弊端
③随着阶级斗争的激化,资产阶级会主动放弃统治地位
④随着经济危机的爆发,生产资料会逐步向工人阶级转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 1917年11月7日,俄国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是( )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②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③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思想 ④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 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巨大进步。下列有关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C、十月革命的胜利,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历史性飞跃 D、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15. 下列关于中华民族的复兴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描述正确的有( )①其内容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创设前提、开辟道路
③两大任务相互独立,无必然联系
④表明中国人民的救亡图存必然要经历艰辛的探索历程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16. 将下列选项按时间先后排序,依次为( )①中国共产党诞生 ②五四运动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④鸦片战争
A、④①②③ B、④③②① C、④②①③ D、④①②③17.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是因为( )①帝国主义势力同封建势力相勾结 ②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尚未产生
③帝国主义要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半殖民地 ④帝国主义不许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8. 1840—1949年中国的反帝反封建革命,以五四运动为界限,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于旧民主主义革命之处在于它( )①不是由无产阶级领导,而是由资产阶级领导
②前途最终不是建立资本主义制度,而是建立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③不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而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④不是改良旧的政治体制,而是结束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9. 马克思指出:“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从生产力的角度来看,近代中国遭受侵略和压迫的原因是( )A、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B、中外各种反动势力的联合 C、多次帝国主义侵华战争对清政府的打击 D、中国落后的农业国与西方先进的工业国之间的实力差距20. 有人说: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1949年,中国实现了伟大飞跃。下列对这句话中所蕴含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①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并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②资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也不能救中国
③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1. 决定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的根本原因是( )A、我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封建势力过于强大 B、我国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势力太过强大 C、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D、当时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22.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斗,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于1949年10月1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由此可见( )①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②中国人民成为了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③工人阶级一直都是反帝反封建的领导力量 ④中国实现了由社会主义向新民主主义的过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3.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政协礼堂召开。这次大会最重要的贡献是( )①为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②对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规定
③确立了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指导方针
④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24. 党的八大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论述,正确的是( )①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仍然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②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③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④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25. 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 )①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②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③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积极性
④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26.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为此中国共产党提出“一化三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其中“三改”是指( )①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②对公私合营的社会主义改造
③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④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27. 2021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说法正确的是( )①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政治前提
②标志着社会主义革命在中国已经取得胜利
③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④中国人民从此富起来了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8.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中国共产党艰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独创性理论成果,为在新的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 )①宝贵经验 ②物质保障 ③经济基础 ④理论准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9. 到1956年底,加入合作社的农户达到全国农户总数的96.3%;参加合作社的手工业人员已占全体手工业人员的91.7%;全国私营工业户数的99%、私营商业户数的82.2%,分别纳入了公私合营或合作社的轨道。材料表明( )①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②我国人民开始过上幸福生活
③我国建立了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④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0. 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标志着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并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是在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形成的:人民有了主心骨
④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经得起历史检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材料分析题
-
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条小船,诞生一个大党。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后称“红船”)上胜利闭幕,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此,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有了坚强的领导者——中国共产党。它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诞生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在奴隶社会,奴隶主占有大量奴隶,他们可以任意买卖奴隶,可以把奴隶当作财产转让、赠送,也可以把奴隶作为遗产继承。奴隶主像对待牛马那样强制奴隶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如果发现奴隶稍有懈怠,就用皮鞭和木棒毒打他们,若有反抗,就要处以各种酷刑。
材料二 据清代文学作品和史书的描述,地主郝氏,一次待客就用去白银10万两;道光皇帝的御膳房”,有金银器皿3000多件,仅皇帝一顿饭的花费,就相当于5000个农民一天的生活费用。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封建社会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种田的,吃米糠;纺织工人没衣裳;建筑工人住窑房。”
(1)、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知识,区分奴隶制和封建制生产关系的异同。(2)、分析说明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都是人类历史的进步。33. 中共八大召开之际,中国刚刚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如何尽快建成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自然成为中共和中国人民最主要的历史任务。与此同时,先于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苏联和东欧诸国,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问题和困难。如何汲取苏东国家的教训,是中共八大面临的一个挑战。中共八大指出: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国内的主要矛盾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制定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党的中心工作。
1956~1966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大庆油田的建成实现了原油和石油全部自给;新兴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初步改善了工业格局。农业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大规模展开,并逐步收到成效,科学技术工作取得比较突出的成果。
(1)、依据材料概括八大路线形成的重要背景?(2)、八大的最重要贡献是什么?(3)、据你了解,八大后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哪些重要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说明了什么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