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四校联考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1-11-08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春秋战国时期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有: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突出人的地位;在社会关系方面,强调民的作用。下列观点中,对应两者的是( )A、“齐物”;“逍遥” B、“天行有常”;“仁政” C、“法古无过,循礼无邪”;“非攻” D、“制天命而用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2.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说:“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所以明易姓,非继人,通以己受之于天也。”材料主要体现了董仲舒 ( )A、“大一统”思想 B、君权神授思想 C、天人感应思想 D、“三纲五常”思想3. 陆九渊认为:“虽然本心即理,心中之理本无少欠,但由于气禀物欲的遮蔽,需要用功夫洗涤刮磨;人心有病,须是剥落,剥落得一番,即一番清明……须剥落得净尽方是。”其“剥落”的方式是( )A、向内探索 B、格物致知 C、向外探索 D、内外探索4. 《明夷待访录》中写道“天下不能一人而治,则设官以治之,是官者,分身之君也……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则天子亦不失传贤之意。”由此可知黄宗羲主张( )A、君臣关系平等 B、恢复官僚政治 C、限制君主权力 D、改革选官制度5. 顾炎武在《顾亭林诗文集中》说道:“君子之为学也,非利己而已也,有明道淑人之心,有拨乱反正之事,知天下之势之何以流极而至于此,则思起而有以救之。近世,号为通经者,大都皆口耳之学,无得于心,既无心得,尚安望其致用哉?”。这表明他( )A、倡导正心诚意 B、否定传统儒学 C、批判君主专制 D、主张经世致用6. 李约瑟在《中华文明科学史》中说:“中国之所以未能发展出现代的科技,问题不在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缺乏逻辑推论思维),而在于中国传统上以儒士大夫为首,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文化。”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儒家思想重人伦不重实用是中国现代科技落后的主要原因 B、缺乏逻辑推论思维是中国未能发展出现代科技的主要原因 C、思想文化专制禁锢中国文人的思想导致中国现代科技未能形成 D、科举、四民观念等使中国人轻视科技进而导致现代科技未能形成7. 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 )
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 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8. 1898年,严复翻译的《天演论》一经出版,即让国人心理产生震憾性效应,以至一纸风行、洛阳纸贵。物竞天择、优胜劣败等词,也成为当时人们的口头禅。这主要是因为该书内容( )A、揭示了自然界发展变化规律 B、指导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 C、适应了当时救亡图存的需要 D、宣传了天赋人权的思想主张9. 近代学者王韬认定“中国为西土文教之先声”;李鸿章、奕诉等人反复论证西方算术中的“借根方”脱胎于中国“四元之学”;郑观应也以“西学中源说”力证西学乃中华古文化西传所成。材料折射出( )A、中国人的盲目自大 B、中西文化联系紧密 C、学习西方阻力很大 D、全面西化思潮出现10. 据革命老人吴玉章回忆,1903年他在日本曾读过宣传社会主义的书籍,“感到这种学说很新鲜,不过那时候一面在学校紧张地学习,一面着重从事革命的实际活动,对这种学说也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就放过去了”。这反映了( )A、社会主义理论尚未成熟 B、社会主义制度已成为青年追求目标 C、中国革命理论已经形成 D、先进理论付诸实践要适应时代要求11. 1919年4月,蔡元培说:“北大不但未提倡‘铲伦常’,而且大倡父子有亲,兄弟相连,夫妇有别,朋友有信;言仁爱、言自由、言秩序、戒欺诈。”据此可知,蔡元培 ( )A、 主张大力弘扬封建礼教 B、仍受旧思想的严重束缚 C、并未全盘否认传统文化 D、发现西方文化存在缺陷12. 周恩来说:“共产国际的领导同志都还担心我们离工人阶级太远了。我说我们在农村里经过长期斗争的锻炼,有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完全可以无产阶级化。共产国际的一些同志听了之后大哗,不以为然。”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 )
A、中国工人阶级尚未登上政治舞台 B、共产国际反对农民参加中国革命 C、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二、非选择题
-
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124年,汉武帝兴办太学,讲授儒家经典。汉代中央官学有太学、宫邸学和鸿都学门。太学学生入学的年龄没有严格的限制。汉代太学允许自费求学,采用大班上课的形式,高年级辅导低年级,高材生辅导差等生。以自学为主,提倡在自学基础上相互讨论磋商,相互辩论,共同研究,以求得学业上的进步。地方官学则主要是郡国学校。鸿都门学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第一所文学、艺术专科学院。汉代的官学制度,奠定了以后中国封建官学发展的基本格局。
——摘编自肖世民《论汉代学校教育》
材料二 1904年1月公布《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对学校体系、课程设置、管理通则等作了具体规定。癸卯学制共22个章程,不仅包含了各级各类学堂,使学堂环环相扣,级级递升,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癸卯学制”周详全面、灵活实用便于现实操作;中体西用符合统治阶级的思想,又使西学的合法性得到公认;学制系统与行政系统分开使分工与责权明确,便于学务的发展;第一次把女子教育列为教育改革的内容之一;后来,更是直接把“尚武”与“忠君”“尊孔”“尚公”“尚实”定为教育之宗旨。
——摘编自黄加文、曾绍东《论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及其影响》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官学兴办的背景及特点。(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癸卯学制”与汉代官学的不同之处,并说明其原因。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民族国家观念逐渐形成并发展,其实践活动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时期
民族国家观念的演进及其实践
19世纪40—50年代
传统“天下观”开始动摇:林则徐具有了朴素的民族意识和近代国家主权观念,打破了中国是世界中心的神话;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强调这是中国发展的“根本之图”。
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派代表人物提出“中体西用”,并主办洋务运动,以“自强”“求富”为口号为中国走上近代化发展之路做了铺垫。
郑观应等早期维新派在爱国基础上“究心泰西政治实业之学”,主张建立民主政治。
19世纪末20世纪初
康有为提出在中国建立起一个近代化民族国家。
粱启超提出“中华民族”概念,并形成了“国家”取代“天下”、“民族国家”替代“封建王朝”的近代民族国家观,以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为目标的戊戌变法运动成为中国政治近代化的里程碑。
20世纪初
孙中山完整提出了建设民族国家、国民国家和社会国家的思想。因辛亥革命而建立起来的中华民国是拥有独立主权民族国家的雏形,开启了近代以来建设中国民族国家的进程。
20世纪上半叶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及其国家学说与中国实际结合,经过国民革命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使民族国家最终实现了独立自主。
——据陈艳《近代中国民族国家观念研究》等
(1)、依据材料,围绕“近代中国民族国家观念”提炼一个观点,结合中国近代史相关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1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917年《新青年》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首次提出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作为写作工具。“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文学革命目标的落实,教育是关键环节,白话文进入中学教科书作为国民教育的工具成为必然。胡适提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的思路,首先是创造具有生命活力的白话文学即“国语的文学”,然后将新创造的白话文学大量引入中小学国语教材,使其成为现代民族国家统一的语言。于是白话文教科书的编写,成为《新青年》与教育界热议话题。蔡元培主持编写的白话教科书《国语读本》,将教科书改革引入实质性阶段。1919年,教育部附设机关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成立,1920年,教育部通令全国:“自本年秋季起,凡国民学校一二年级,先改国文为语体文。凡用文言文编的教科书一律废止”,白话文教科书的地位得到了正式确认,中小学国文教育改革跨出了决定性的一步,白话文作为新思想的载体进入课堂,成为青少年思维、表达、交流的工具,这是一次空前的精神大解放,被压抑的创造力得到了空前释放。后来,先驱者们又把中小学国文教育改革提到了“自由发表思想”、“个性健全发展”,加强“教授法”的重视和国文教育理论建设的高度,使教育改革真正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
——摘编自《论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文学革命的关系》
(1)、根据材料,概括“文学和教育”改革的内容。(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文学和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