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初中地理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模拟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1-11-08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我国三级阶梯划分的依据是(    )
    A、山脉走向 B、地理位置 C、地形类型 D、平均海拔
  • 2.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位于地势三级阶梯分界线上的山脉(   )
    A、①和③ B、②和④ C、①和④ D、②和③
    (2)、下面剖面图中,与我国地势特点最为接近的是(   )
    A、 B、 C、 D、
  • 3. 下列省级行政区域中,陆上邻国最多的是(   )
    A、吉林省 B、云南省 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内蒙古自治区
  • 4. 在吐鲁番我们可以看到晾房,在江苏我们可以看到砖墙斜顶房,这是因为(    )
    A、我国气候北温南热 B、东温西热 C、北湿南干 D、东湿西干
  • 5. 读下列四省轮廓图。

    关于图中数字代表的四省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四川省 B、②省简称鄂 C、③省行政中心是太原 D、④省是我国每天最早见到日出的省
  • 6.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我国民族最多的省是云南省 B、我国最北端和最东端都位于黑龙江省 C、简称为琼的省是海南省 D、江苏省的行政中心位是杭州
  • 7. 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
    A、东南、东北、西北 B、西南、西北、东北 C、西南、东南、东北 D、东南、东北、西北
  • 8. 吴丽假期经常和父母出去旅游,下列关于她去过的地形区,描述正确的是    (     )
    A、世界屋脊,地表崎岖不平——青藏高原 B、冰川广布,沟壑纵横——黄土高原 C、我国最大盆地,沙漠广布——塔里木盆地 D、湖泊众多,天府之国——长江中下游平原
  • 9. 我国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是( )
    A、西部人口多,东部人口少 B、山区人口多,平原地区人口少 C、黑河一腾冲一线以西人口密度大 D、季风区比非季风区人口多
  • 10. 我国在人口方面的基本国策是(    )
    A、积极增加人口数量 B、降低人口死亡率 C、实行计划生育 D、积极鼓励生育
  • 11. 下图中的A、B、C、D四列山脉为我国地形区的天然界线,其中不是第二三阶梯分界线的是(  )
    A、  B、  C、  D、 
  • 12. 《中国诗词大会》成了一档全民节目,诗词的背后,浸透着中国古人对自然、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观察和时刻,不少诗词蕴含有丰富的地理知识,例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从地理意义上讲是指(    )
    A、东风 B、西风 C、夏季风 D、冬季风
  • 13. 下列关于我国四大高原特征的描述,与对应的高原组合正确的是(   )

    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云贵高原 B、地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黄土高原 C、地势坦荡,东部和中部多草原——内蒙古高原 D、沟壑纵横,支离破碎——青藏高原
  • 14. 胡焕庸(1901﹣1998),地理学家和地理教育家,他在1935年提出“自黑龙江之瑷珲,向西南作“一直线”,至云南腾冲为止,分全国为东南与西北两部。”(注:瑷珲后称黑河)这里“一直线”是指我国(   )
    A、人口地理分界线 B、东部地区的自然地理分界线 C、农耕区与畜牧区的分界线 D、水田与旱地分布区的分界线
  • 15. 四川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相比,共同点是(    )
    A、都属季风区 B、都是绿洲农业 C、都在第二级阶梯上 D、都分布有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
  • 16. 我国民族分布特征是(   )
    A、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B、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没有汉族居住 C、汉族主要分布在中西部 D、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部
  • 17. 关于地势对于我国的影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A、便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带来丰沛的降水 B、使众多大河滚滚向东流,沟通了东西部交通 C、在阶梯交界处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便于水能的开发 D、阶梯交界处存在着巨大的落差,便于发展内河航运
  • 18. 读“中国部分民族、部分河流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的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流,反映了中国的       (  )
    A、地势特点            B、城市分布特点 C、气候类型            D、河流水文特征
    (2)、下列关于中国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内流河都是靠雨水补给 B、外流河分布在西北地区 C、没有注入大西洋的河流 D、所有河流都有结冰期
  • 19. 玲玲长到8岁还从未见过下雪,下列城市最有可能是她生活的城市的是(    )
    A、北京 B、武汉 C、乌鲁木齐 D、海口
  • 20. 根据下图图示,既与我国陆上相邻又与我国隔海相望的两个国家是( )。

    A、朝鲜、越南 B、蒙古、印度 C、日本、巴西 D、日本、俄罗斯
  • 21. 贴春联是我国的传统民俗。春联“苗寨黔山黄果树,酒乡赤水”、“沃野龙江稻谷香,林海雪原”和“石林自有高材生,群峰拔地”反映的省区分别是(  )

    A、①②③ B、②④① C、③④① D、④③①
  • 22. 我国最大的气候资源是:

    A、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B、冬冷夏热 C、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D、全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
  • 23.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民族文化丰富多彩。下图中信息搭配正确的是(   )

    A、①-新-蒙古族-手鼓 B、②-滇-傣族-孔雀舞 C、③-内蒙古-维吾尔族-摔跤 D、④-吉-回族-跳板

二、综合题

  • 24. 读“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纬度位置看,(重要纬线)穿过我国南部,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带,南部一小部分地区位于带,没有寒带。
    (2)、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大陆的东部,世界最大的大洋洋的西岸,受海陆位置的影响,我国气候显著。
  • 25.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知,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总人数为 , 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增长速度很(快/慢)。20世纪70年代后,为控制人口增长,我国政府把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2)、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并不均衡。黑河—腾冲一线以东部分地区的面积是全国面积的43%,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 %;该线以西部分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57%,人口只占全国总人口 %。这说明我国人口的分布特征是:
    (3)、人口增长过快带来诸多问题,例如存在等社会问题和等环境问题。(各举一例即可)
  • 26.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1,北京、武汉、广州和哈尔滨四个城市均位于我国区(填季风或非季风);由于夏季风不稳定,往往发生灾害。
    (2)、读图2,四城市降水季节分配的共同特点是多集中在季。
    (3)、A,B,C,D四城市中,表示北京的是(填字母)。
    (4)、根据图2分析,我国气温分布特点是:冬季南北气温差异 , 越往北气温越低,主要原因是受的影响;夏季除外,全国
  • 27. 读“长江流域水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发源于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流经的直辖市有①市和④市, 最后注入东海。
    (2)、长江上、中、下游划分点分别为宜昌和
    (3)、长江的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是我国巨大的“”。长江干流横贯东西,宜宾以下四季通航,通航里程占全国内河航道总里程的三分之二,因此,人们把长江称为“”。
  • 28. 读图,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一A山脉一巫山一雪峰山,A山脉以西的地形区B是高原,A山脉以东的地形区C是平原,该平原是我国第二大平原。
    (2)、C区域主要的农业部门是(种植业/畜牧业),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小麦),这里大部分地区农作物的熟制是(填序号)。

    ①一年一熟  ②两年三熟  ③一年两熟或三熟

  • 29.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耕地资源北方比南方相对较 (多/少) ;水资源北方比南方相对较 (多/少),由此可知,我国水土资源的地区匹配(合理/不合理)。
    (2)、南水北调工程可以解决水资源(时间/空间)分配不均的问题,该工程是把长江流域的水资源调到缺水严重的和西北地区 。
    (3)、黄河流经我国地势的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填写下列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A山脉     B山脉     C山脉

  • 30. 长征是红军战略性转移的壮丽史诗,是党的历史上光辉而重要的一笔。毛主席曾写下《长征》来纪念长征的艰辛:“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阅读红一方面军长征路线图(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题目。

    (1)、长征起点于都县位于武夷山脉以西,该山脉以东省的简称是
    (2)、“五岭逶迤腾细浪”中的“五岭”就是图中山脉①,它就是我们常说的(填山脉名称)。
    (3)、图中②所在的省区主要的少数民族是
    (4)、遵义会议是长征途中重要的转折点,会址所在省地貌典型。
    (5)、“更喜岷山千里雪”,岷山(图中③处)的走向是。从气候的影响因素分析,岷山有“千里雪”的原因是
    (6)、1935年10月19日红一方面军到达④处吴起县,与刘志丹领导的陕甘宁红军胜利会师,当地代表性的传统文化有(列举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