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宝鸡市陇县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1-11-04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关于化学、物质、人类活动和环境问题的认识,合理的是(   )
    A、化学是环境污染的主因,没有化学,就不会产生环境问题 B、有毒的化学物质是环境污染的主因 ,应禁止使用 C、化工生产是环境污染的主因,化工生产一定会导致环境污染 D、解决环境问题,应从源头禁止排放污染物,而不是先排放后治理
  • 2. 具备基本的实验技能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保证,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称量氯化钠固体 B、点燃酒精灯 C、闻气体的气味 D、加热液体
  • 3.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D、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 4. 下列描述属于氧气化学性质的是(   )
    A、氧气不易溶于水 B、氧气能支持燃烧 C、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D、通过低温加压,可使氧气液化成淡蓝色的液体
  • 5. 防止空气污染,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中一项十分迫切而且意义重大的课题。以下不列为空气质量检测标准项目的是(   )
    A、氮气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PM2.5
  • 6. 我国宋代诗人陆游《卜算子·咏梅》中写道:“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能说明诗人表达情景科学道理的是(   )
    A、分子很小 B、分子在不停运动 C、分子可分 D、分子间有间隔
  • 7.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的核心素养之一、对下列事实或做法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同种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种分子 B、分子可分、原子不能再分 C、原子可构成分子,不可直接构成物质 D、化学变化中分子、原子的种类不发生变化
  • 8. 1932年,美国化学家H.C.尤里等发现了一种质子数与氢原子相同,但中子数比氢原子多一个的新原子,关于这种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是与氢原子相同的原子 B、是氢元素的另一种原子 C、是一种新元素 D、是与氢元素不同类的原子
  • 9. 硒元素具有抗衰老、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功能,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硒原子核内有34个质子 B、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g C、硒属于非金属元素 D、硒原子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
  • 10.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B、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为淡蓝色,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水生成
  • 11. X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它的阴离子Xm- 与阳离子Yn+ 的电子层结构相同,Y原子核电荷数是(   )
    A、a-m-n B、m+n+a C、m+n-a D、m-n-a
  • 12. 2020年5月12日是第12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高层楼房着火,乘电梯逃生 B、燃气泄漏时,点火检查 C、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前行 D、加油站内可拨打或接听电话
  • 13. 笑气是人类最早应用于医疗麻醉剂之一、笑气是氮的一种氧化物,该氧化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1,则笑气的化学式为(   )
    A、N2 B、NO2 C、N2O3 D、N2O
  • 14. 青蒿素(C15H22O5)是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荣获诺贝尔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青蒿素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 B、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5 :22 :5 C、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g D、青蒿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 1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催化剂的作用是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 B、一种元素在同一种化合物中,只能有一种化合价 C、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D、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不与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 16. 将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

    物质

    反应前的质量/g

    6

    3

    17

    25

    反应后的质量/g

    待测

    11

    34

    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与丙变化的质量之比为11∶34 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反应后甲的质量为8g D、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 17. 下列物质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
    A、金刚石C B、氧化铁FeO C、干冰CO D、硫酸钠Na2SO3
  • 18. 长期饮用硬水会在人体内产生结石。下列关于硬水、软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硬水是混合物,软水是纯净物 B、生活中通过加热煮沸降低水的硬度 C、过滤不能降低水的硬度 D、工业锅炉使用硬水可能引起锅炉爆炸
  • 19.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过程中元素的种类发生变化 B、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放出热量 C、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 D、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放热
  • 20. 近段时间几乎笼罩全国连续多日的雾霾天气给人们的生活、工农业生产都带来的极大的影响,为了减轻这一天气对人类的危害。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举行“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 B、雾霾天出门戴N95专业口罩(过滤孔径在0.1微米左右) C、严格要求各企业一定要达标排放,特别是高能耗企业 D、为了减小PM2.5对环境的影响,禁止家庭使用私家车

二、填空题

  • 21. 用化学用语填空
    (1)、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2)、天然气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3)、3个氢原子
    (4)、4个水分子
    (5)、5个氢氧根离子
    (6)、硫酸
  • 22. 如图是五种粒子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或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填序号)。
    (2)、铝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 在反应中倾向于失去电子,形成的离子符号写作
    (3)、五种粒子中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是(填元素符号)。
  • 23. 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1)、b分子中该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2)、保持d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4. 火箭使用的推进剂是液氢和液氧,液氢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根据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可以判断氢气是理想能源的依据之一是(填序号)。

    A、氢气便于储存和运输

    B、氢气资源丰富

    C、氢气燃烧产物不污染环境

    D、氢气获得成本低

三、综合题

  • 25. 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①仪器名称是
    (2)、以上装置A~F中有一处明显不正确,请加以改正 , 利用改正后的装置完成后面的实验。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用装置G收集氧气,气体从(选填“a”或“b”)端通入,若用装置E收集氢气,当时,开始收集气体。
    (4)、若用装置B、D、G制取并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正确的组装顺序为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装置G中加入的液体试剂是(填名称)。
    (5)、用装置B、C都能用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相对于装置B,装置C的突出优点是

四、计算题

  • 26. 在一次实验课上,同学们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他们取了24.5g的混合物,其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为20%,加热到完全分解.通过计算,得出他们制得氧气的质量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