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复习专题:02蜡烛燃烧、吸入和呼出气体

试卷更新日期:2021-11-01 类型:复习试卷

一、单选题

  • 1. 人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相比,明显增加的是(   )
    A、O2 B、CO2和H2O C、N2 D、O2和CO2
  • 2. 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成分比较,量变少的是( )
    A、氧气 B、水蒸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 3. 把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装有人呼出的气体和普通空气的集气瓶内,观察到木条在盛有空气的集气瓶内燃烧更旺,由此说明( )
    A、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 B、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小 C、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比空气中大 D、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 4. 点燃蜡烛时,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 C、固体蜡烛受热熔化成液体滴下 D、火焰分为三层,焰心最暗
  • 5. 化学实验是研究物质性质的重要手段,根据实验现象,可推断出物质的性质。下列实验中,根据实验现象作出的推断有误的是(   )
    A、石蜡屑放入水中,石蜡屑浮于水面:石蜡密度小于水 B、吹灭燃着的蜡烛,可观察到一缕白烟,用火柴去点,蜡烛重新燃烧:白烟的主要成分是石蜡小颗粒 C、毛玻片放在石蜡火焰上不久后变黑:石蜡不完全燃烧后产生了炭黑 D、石蜡火焰上罩上干冷烧杯后内壁出现水雾:石蜡中含有水
  • 6. 几位同学对蜡烛燃烧火焰的焰心进行了以下探究。点燃蜡烛,向焰心斜向插入一支细短玻璃管,发现玻璃管中无明显现象(如图),将玻璃管的上口处的物质点燃,上口产生火焰,下面关于焰心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具有可燃性 B、液态 C、具有助燃性 D、沸点很高
  • 7. 利用如图1装置探究物质燃烧,点燃蜡烛后立即塞紧橡胶塞,待蜡烛熄灭后,将滴管中的水全部滴入集气瓶中,生石灰遇水放出大量的热,使铝盒中的白磷立即燃烧。如图2是瓶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含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曲线①是二氧化碳变化,曲线②是氧气变化 B、t1t2时间段内蜡烛已熄灭而白磷还没有开始燃烧 C、该实验证明了蜡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仍能支持白磷的燃烧 D、该实验证明了不同物质的燃烧对氧气的质量分数需求不同
  • 8. 下列有关蜡烛燃烧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A中蜡烛火焰逐渐变小至熄灭 B、实验 B中的白瓷板表面无明显变化 C、实验 C中外焰部分火柴梗最先炭化 D、实验 D中的“白烟”可再次被点燃
  • 9. 蜡烛(足量)在如图1密闭装置內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蜡烛熄灭时,装置内二氧化碳的含量为84.04% B、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C、反应过程中装置内物质总质量不断减少 D、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和氮气
  • 10. 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曾为少年儿童做过“母子火焰”实验。据此实验,下列有关分析说法错误的是(   )

    A、导管的一端插入母火焰的中心部位是因为该处氧气很充足 B、子火焰中燃烧的物质是石蜡蒸气 C、这一现象说明蜡烛中的石蜡沸点较低,受热易成气态 D、要使实验成功,导管不宜过长
  • 11. 足量蜡烛在密闭集气瓶内(起始时常压)燃烧至熄灭,瓶内氧气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结合教材实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起始阶段蜡烛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

    ②燃烧过程中瓶内物质发生了化合反应

    ③蜡烛熄灭是由于瓶内氧气浓度过低

    ④蜡烛燃烧的产物中只有二氧化碳

    A、③④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二、实验探究题

  • 12. 小文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 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a处最先碳化。

    结论:蜡烛火焰的层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蜡烛燃烧生成
    (4)、蜡烛燃烧后有白烟产生,白烟能够点燃。

    结论:白烟有性。

  • 13. 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如下探究。请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1所示),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处最先炭化。结论:蜡烛火焰的温度最高。
    (2)、点燃蜡烛后,把一只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现象是 , 说明;再把一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现象是 , 说明
    (3)、蜡烛燃烧是变化,理由是 , 同时还伴随有物理变化,对应物理变化观察到的现象是
    (4)、李明同学在做蜡烛燃烧的探究实验时,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如图2所示),他惊奇地发现蜡烛又能重新燃烧起来。由此,他大胆地做了一个推测,此白烟是______。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水蒸气 D、石蜡的固体小颗粒
  • 14. 化学小组受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所著《蜡烛的化学史》的启发,对蜡烛进行了探究。
    (1)、(查阅资料)硫酸铜是一种白色粉末,具有吸水性,吸水后变为蓝色。

    序号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用小刀从蜡烛上切一块石蜡,放入水中

    石蜡浮在水面上,且石蜡块无明显变化

    石蜡硬度 小,密度比水小,难溶于水

    外焰处的铁沙窗出现红热的环,内焰及焰心处的铁沙窗无明显变化

    伸入焰心的导管引出白烟,且

    焰心处有可燃物

    澄清石灰水 , 硫酸铜粉末

    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2)、结论: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
    (3)、为探究实验Ⅲ引出的白烟的成分,小组同学将导管加长,用冷的湿毛巾裹在导管外壁,一段时间后打开,发现导管内有白色固体析出。得出结论:该白烟含有
  • 15. 探究课题: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提出问题: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

    提出假设:

    A.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

    B.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汽

    C.白烟是石蜡蒸气凝结的石蜡固体

    实验探究:

    (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填序号),但是这样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① , ②
    (2)、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水雾,说明白烟不是
    (3)、吹灭蜡烛,立即将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假设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假设 , 因为
  • 16. 某兴趣小组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进行探究。
    (1)、小明进行了实验并得出结论如下表,请补充完整。

    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解释与结论

    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

    /

    /

    向其中一瓶气体中加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

    消石灰水变

    化学方程式为

    向另一瓶气体中插入燃着的木条

    燃着的木条熄火

    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高,导致木条熄灭

    (2)、小红认为实验③的结论不正确,并查阅到相关资料。

    (资料卡片)

    Ⅰ.经测定,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大约是:

    气体成分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水蒸气

    其他气体

    吸入的空气(%)

    78

    21

    0.03

    0.07

    0.9

    呼出的气体(%)

    78

    16

    4

    1.1

    0.9

    Ⅱ.用氧气、二氧化碳传感器在烧杯顶部测量杯内两支蜡烛从点燃到全部熄灭后,杯内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变化如图。

    Ⅱ.将燃着的木条插入含20%氧气和80%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木条能正常燃烧。

    请结合以上资料,简述小红认为实验③结论错误的理由。

  • 17. 用下列实验研究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成分。

    (1)、实验1能证明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低的现象是
    (2)、实验2能证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高。

    步骤Ⅰ:从导管口(填“a”或“b”)连续吹气10秒,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步骤Ⅱ:另取相同装置和药品,从导管口(补全实验操作),未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 18. 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过程:
    (1)、一组的同学经过探究发现他们小组的蜡烛是:①白色圆柱形固体②有轻微的气味③质地较软④密度比水小⑤有可燃性⑥受热易熔化⑦燃烧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上述描述中属于蜡烛的物理性质的是(填序号)。
    (2)、二组同学将一根木条放到蜡烛火焰中,2秒后取出,发现从焰心到外焰木条碳化程度逐渐增大,这说明
    (3)、三组同学对蜡烛燃烧的产物进行了探究,请你帮他完成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

    有水生成

    2

    有二氧化碳生成

    写出蜡烛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 在这个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形式是能转化为能和能。小敏发现蜡烛燃烧时还流烛泪,蜡烛“流泪”属于变化。

    (4)、四组同学在熄灭蜡烛后,发现有一股白烟产生,立即用火柴去点燃,结果看到白烟燃烧并沿着烛芯将蜡烛引燃。

    (提出问题)这股白烟是什么物质?

    (做出猜想)①白烟是蜡烛燃烧生成的水蒸气。

    ②白烟是蜡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

    ③白烟是石蜡蒸汽凝结成的固体石蜡小颗粒。

    经过讨论后,排除了①②两种猜想,他们的依据是

    (5)、(反思)小明发现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了,你认为他应该
  • 19. 兴趣小组想深入探究人体呼出气体的成分,进行如下活动:

    (1)、(活动一)探究人体呼出气体中是否含有CO2

    向装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滴加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后观察到

    (2)、(活动二)探究人体呼出气体中CO2的体积分数(已知:CO2能与NaOH反应)

    兴趣小组同学用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锥形瓶内充满人体呼出的气体)实验前注射器内液体体积为50mL,向锥形瓶内注入少量液体后,注射器内的液体开始被自动吸入锥形瓶,完全反应后,注射器内NaOH溶液的体积为30mL。

    结论:人体呼出气体中CO2的体积分数为

    (3)、(活动三)探究人体呼出气体中O2的体积分数

    兴趣小组同学用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注射器及玻璃管内充满人体呼出的气体)

    1实验中需反复推拉注射器的目的是

    2在操作中如何判断装置中的O2是否反应完?

    结论:人体呼出气体中O2的体积分数为16%。

    (4)、(实验反思)①活动三所用方法与教科书上“测定空气里O2的含量”的方法相比,优点是: (答一点即可)。

    ②小组同学准确测量人体呼吸前后气体的体积分数如下表所示: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其他

    呼入气体

    78%

    21%

    0.03%

    0.06%

    0.91%

    呼出气体

    75%

    15%

    3.68%

    5.44%

    0.88%

    你认为呼吸过程中,氮气含量减少的原因是

  • 20. 某兴趣小组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进行探究。

    (1)、小明进行了实验并得出结论:

    ①首先用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以下操作正确的顺序是

    a 将集气瓶充满水;

    b 把集气瓶连同玻璃片一起倒立在水槽内;

    c 向集气瓶内缓缓吹气;

    d 在水下立即用玻璃片将集气瓶的瓶口盖好;

    e 取出集气瓶放在实验桌上;

    ②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解释与结论

    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空气样品和呼出气体的样品中

    空气中木条

    呼出气体中木条

    呼出气体比吸入空气

    向空气样品和呼出气体的样品中滴入相同滴数的澄清石灰水

    空气中

    呼出气体中

    呼出气体比吸入空气

    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一块哈气

    哈气的玻璃片

    呼出气体比吸入空气

    水蒸气含量多

    (2)、经测定,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大约是

    气体成分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水蒸气

    其他气体

    吸入的空气(%)

    78

    21

    0.03

    0.07

    0.9

    呼出的气体(%)

    78

    16

    4

    1.1

    0.9

    由图表可知呼出气体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填气体的化学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