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教研联盟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1-10-29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19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编制元素周期表的俄国科学家是(   )
    A、侯德榜 B、屠呦呦 C、门捷列夫 D、拉瓦锡
  • 2. 《天工开物》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智慧结晶,书中描述的下列制瓷工序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烧裂矿石 B、粉碎矿石 C、淘洗矿粉 D、取泥制坯
  • 3. 智能手机是一种多功能通讯工具,一款智能机通常含有 41 种以上的化学元素.手机屏幕大部分用的是硅酸铝玻璃,下列关于硅酸铝玻璃性质的推测正确的是(   )
    A、透光性好 B、常温下易与氧气反应 C、易溶于水 D、见光易分解
  • 4. 下列图示中不符合题意操作与对应后果不一致的是()
    A、 读数偏大 B、 液体喷出 C、 液体污染 D、 酒精溅出
  • 5. 2020年6月23日,我国“长三乙”火箭将第55颗北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完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组网。该火箭第三级的推进剂为液氢和液氧组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氢气液化过程中,氢分子之间的间隔保持不变 B、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液氧的过程中,氧分子静止不动 C、液氧变成气态氧时,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D、氢气与氧气反应的本质是氢、氧原子的重新组合
  • 6. 洁净的空气对于人类和其它动植物都非常重要,下列气体目前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是(   )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氮 C、臭氧 D、一氧化碳
  • 7. 为区分一瓶氧气和一瓶空气,下面四个同学分别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其中错误的是( )
    A、 B、 C、 D、
  • 8.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雾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红光,有黑色固体生成 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 9. 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曾为少年儿童做了一个有趣的“子母火焰”实验。如图所示,用导管从母火焰的中心部位引出一缕“白烟”,点燃形成子火焰。据此实验,分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子火焰中燃烧的物质是液态石蜡 B、子火焰处生成的气体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要使实验成功,导管不宜过长 D、导管的一端要插入母火焰的中心部位是因为该处氧气充足
  • 10. 如图为某原子结构模型的示意图,其中a、b、c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决定该原子种类的粒子是b B、原子中b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 C、原子中a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 D、原子的质量集中在a和c上
  • 11. 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化学模型中正确的是( )
    A、 空气的成分 B、 物质分类 C、 物质的三态 D、 化学反应模型
  • 12. 在化学变化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原子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②原子核不能被创造但能被消灭

    ③分子既可以被创造也可以被消灭       ④电子不能被创造但能被消灭

    A、②④    B、①④    C、①③    D、②③
  • 13. 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A、 B、    C、 D、
  • 14. 用如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处理浑浊的河水。下面分析正确的是(   )

    A、该净水器能杀菌消毒 B、小卵石和石英砂可以重复使用 C、小卵石和石英砂的位置调换对净水效果没有影响 D、该净水器能将硬水变为软水
  • 15. 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

    A、①加热分解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B、②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C、③固体质量相等,A为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B为纯氯酸钾 D、④利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二、填空题

  • 16. 生活离不开化学,学好基础是进入化学大门的钥匙。
    (1)、用化学符号填空:

    ①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②3个铁原子

    n个铝离子;④氩元素

    ⑤2个氧气分子;⑥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

    (2)、图①、②是钙元素、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 B C 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I.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碘元素为元素 ( 填“金属”或“非金属” )

    II.图B中x=。A和B的化学性质(填“相似”、或“不相似”)。

    III.A、B、C、D中属于离子的微粒的符号是 ( 填离子符号)。

  • 17. 小刚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他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其实验过程如下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操作①②③分别对应下图的装置(将字母按顺序填写)。

    (2)、操作①的名称是 , 若经过操作①后,所得液体C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填写序号)。

    a.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  b.漏斗下端未靠在烧杯内壁  c.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

    (3)、小刚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 , 振荡,发现产生泡沫较少,并且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液体D是硬水,生活中常用的方法将硬水转化成软水。
    (4)、化学课上,张老师展示出“你们都来污染我!”的图片(如图所示),引起全班同学的深思。课后,同学们围绕“水的污染与防治”的主题进行了探究性学习。

    ①节约用水人人有责,写出一条你在生活中的节水措施

    ②调研后,同学们提出下列预防和治理水污染的建议,其中合理的是(填字母)。

    A.科学使用高效低毒的农药、化肥

    B.禁止在所有水域内养殖

    C.禁止在饮用水的水源保护区设置排污口

三、综合题

  • 18. 图甲装置是实验室常用装置,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仪器 a的名称
    (2)、实验室可用氯酸钾制取氧气,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欲用该方法制取一瓶较纯净的氧气,要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填字母序号)。
    (3)、实验室能用F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 , 若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实验过程中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红色,这是因为
    (4)、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和水反应制取乙炔气体,由于该反应十分剧烈,实验必须严格控制反应速率,你认为图甲中最适宜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序号)。
    (5)、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连接好仪器装置,在装入药品前要检查装置的;实验结束时要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理由是。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该(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
    (6)、如图所示装置具有多种用途,下列有关它的用途说法中,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该装置用于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气体应从a端管口通入 B、瓶内装满水,用于收集氧气时,气体应从a端管口通入 C、瓶内装满氧气,要将氧气排出,水应从a端管口通入
  • 19. 科学家本杰明荣膺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以表彰他们对不对称有机催化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为了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以过氧化氢分解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三个小组均可采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记录收集10mL氧气的时间,实验室可供选择的试剂有:2.5%、5%、10%三种浓度的H2O2溶液、MnO2、CuO、红砖粉末。

    (1)、A组:探究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取5mL10%H2O2溶液,三次实验分别加入0.5gMnO2、红砖粉末、CuO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如下:

    试剂

    MnO2

    红砖粉末

    CuO

    t/s

    10

    60

    20

    由此可出结论:MnO2、CuO对H2O2分解有催化作用,红砖粉末无催化作用,某同学对该结论提出疑问。

    补充对比实验,操作为: , 记录收集10mL氧气的时间。

    (2)、结果:长时间(大于100s),收集到很少量气体。

    更正结论:红砖粉末(选填“有”、“无”)催化作用,三者中催化效率最高。

    (3)、B组: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甲同学:取10mL5%H2O2溶液,加入0.5g为催化剂,进行实验,记录时间t1

    乙同学:取10mL2.5%H2O2溶液,加入0.5gMnO2为催化剂,进行实验,记录时间t2

    实验结果t1t2(填“>”“<”或“=”)。

    结论:当催化剂相同时,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C组:探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取10mL5%H2O2溶液和0.5gCuO为催化剂进行实验,两次实验分别将试管置于冰水浴和50℃热水浴记录时间t4、t5 , 实验结果:t4>t5

    结论:当反应物浓度和催化剂相同时,

    写出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的符号表达式

    (4)、反思交流:以上实验对于反应速率的数据,除了测量收集等体积氧气所需的时间外,还可以测量
  • 20. A、B、C、D、E、F、G、H八种物质,有如图所示的反应关系,其中A是一种暗紫色固体,B、G都是黑色固体,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E、F是无色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H是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试推断:

    (1)、请写出下列各物质的化学符号:

    A;B;D;E;H

    (2)、B在反应 ②中所起的作用是
    (3)、写出反应 ① ③的文字表达式,并在括号中注明基本反应类型:

     ① , 属于 反应;

     ③ , 属于 反应。

四、计算题

  • 21. 计算
    (1)、已知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一个镁原子的质量为3.986×10-26kg,试计算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要求写出主要计算过程)
    (2)、已知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已知铁原子核中的质子数为26,则铁原子核中的中子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