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盐城、淮安、宿迁等地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第一次联考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1-10-28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宁波某学校在西北地区的敦煌研学时,拍摄到了“太阳能塔”,如下图所示。这是一种最新的能源生产概念,由许多台大型太阳能反射镜将太阳光反射集中到高塔顶部的接收器上,并将吸收的太阳光能转化成热能,带动发电机输出电能。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该地建设太阳能电站的原因是(   )
    A、人口较多,用电量大 B、气候干燥,太阳辐射强 C、科技发达,用电量大 D、纬度较低,太阳辐射强
    (2)、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会(   )
    A、提升地表温度 B、干扰飞机电子导航 C、误伤途经的飞鸟 D、提高作物产量
  • 2. 2017年5月24日,中国科学家针对寒武纪早期三叶虫--宜良红石崖虫的一项研究表明,三叶虫与节肢动物门有颚类的亲缘关系更近。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三叶虫属于(   )
    A、原始的脊椎动物 B、古老的两栖类 C、古老的爬行动物 D、古老的无脊椎动物
    (2)、人类研究和还原地球的历史,主要依据的是(   )
    A、岩石中的放射性元素 B、各地层的海陆分布状况 C、地层的排列顺序和生物化石的结构复杂程度 D、各地层形成的地理环境
  • 3. 2021年4月26日,我国自然资源部公布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地形地貌调查报告》,补充完善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基础地理数据体系。图a为钓鱼岛附属岛屿北小岛的地貌简图,图b为北小岛的景观照片。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据图a估算北小岛的面积最接近(   )
    A、0.031km2 B、0.31km2 C、3.1km2 D、31km2
    (2)、要拍摄图b所示北小岛景观照片,需位于该岛外(   )
    A、西南海域 B、东南海域 C、西北海域 D、东北海域
  • 4. 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面积1060平方千米,14座新老时期火山的喷发年代跨越200多万年,被誉为“天然火山博物馆”和“打开的火山教科书”。五个火山堰塞湖连在一起,被称为五大连池。结合“五大连池(局部)景观图”和“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从火山口喷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   )
    A、地壳 B、上地幔 C、下地幔 D、地核
    (2)、五大连池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   )
    A、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 B、图中各圈层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 C、图中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 D、图中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
    (3)、大气中长期滞留的火山灰会影响当地乃至全球气温,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使当年全球平均气温下降0.5℃,导致气温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地表气压升高 B、地表气压降低 C、地表获得的太阳辐射减少 D、地表大气获得的太阳辐射增多
  • 5. 下图示意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的爬升沙丘。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沙丘的泥沙来源于( )
    A、流水沉积 B、风力侵蚀 C、冰川堆积 D、风力沉积
    (2)、下图中能正确示意沙丘剖面及其外力作用主要方向的是( )
    A、 B、 C、 D、
  • 6. 崩岗是我国南方红壤坡地一种特殊的水土流失地貌,主要发生在山地南坡。崩岗复杂的地形及其动态变化是监测的难点,传统的监控方法主要采用人工调查。近年来,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开始应用于大范围的崩岗群动态监测。下图示意我国南方某地崩岗景观。在崩岗群的动态监测中,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比人工调查(   )

    A、时效性低 B、监测范围小 C、安全方便 D、人力成本高
  • 7. 土壤有机碳是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其累积量主要取决于有机质的输入数量及其周转速度。福建省西北部的武夷山,其主峰黄岗山海拔高2158米,植被垂直带谱分布完整。下图示意武夷山不同海拔高度有机碳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有关武夷山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同海拔高度中,海拔越高,含量越少 B、不同海拔高度中,海拔越高,含量越高 C、同一海拔高度中,土层越深,含量越少 D、同一海拔高度中,土层越深,含量越高
    (2)、武夷山植被垂直带谱中,土壤有机碳累积量最高的植被类型是(   )
    A、常绿阔叶林 B、针阔混交林 C、针叶林 D、高山草甸
    (3)、能够使武夷山山麓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的人类活动是(   )

    ①过度放牧②种植速生丰产林③秸秆还田④免耕制度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 8.   9月份,在一个晴朗的周六下午2时,在学校的地理专用教室,济南某普通高中的小李和小王两位同学结合所学的大气知识设计了下面两个实验来探讨热量在大气和不同下垫面之间的传递过程及其差异。实验过程Ⅰ可简要描述如下:(1)取甲、乙两个同样的空密闭容器,且两者内部均为10℃的干空气。(2)接下来,在甲、乙两容器内分别加入同体积的水和干沙子;并将完全相同的两个温度计(已清零)分别固定在水和干沙子内的相同深度上。(3)将两个密闭容器在同一时间并列放置在太阳下。(4)前半小时内,持续观察并描述温度计读数的变化情况;1小时内,每隔10分钟进行观察并记录温度计度数。(5)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并与所学的相关结论进行对照。

    结合以上描述和下面的图片信息,思考并回答问题。

    (1)、下面关于前半小时内,甲、乙两容器内温度计读数变化情况的描述合理的是(   )
    A、同步升温 B、无明显变化 C、甲升温快于乙 D、甲升温慢于乙
    (2)、在数据分析的时候,两位同学发现甲容器内温度计的读数均低于乙容器,原因可能是(   )

    ①水与干沙子的热力性质差异 ②水与干沙子的热量传递方式相同,但同体积水的热容量更大③水与干沙子的透明度差异大④水体存在蒸发散热的现象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3)、上面的实验结束后,两位同学通过改变实验设计进行了第二个实验。实验过程Ⅱ的简要描述:除了“将温度计放置在水和干沙子上方的相同高度处”之外,其他实验步骤均与实验过程Ⅰ一致。实验的模拟图如下。下面关于前半小时内,丙、丁两容器内温度计读数变化情况的描述合理的是

    A、同步升温 B、无明显变化 C、丙升温快于丁 D、丙升温慢于丁
    (4)、丙、丁两容器内的干空气,从初始状态下的10℃到实验Ⅱ过程中两温度计均出现了显著的读数增大情况(干沙子上部温度计的读数更高)。在此过程中,下面关于热量传递过程的推断合理的是
    A、大气直接吸收太阳辐射能而升温 B、温度计通过直接吸收太阳辐射能而升温 C、主要因水和干沙子对上部空气加热的结果 D、水和干沙子主要通过热传导的方式将热量传递给了大气
    (5)、实验Ⅱ过程中,丙、丁两容器内的空气在气压(P)指标上发生的变化最可能为
    A、与初始状态一致 B、P丙=P丁 C、P丙>P丁 D、P丙<P丁
  • 9. 下图为我国东北某地某年3月积雪深度、日平均气温、 地表温度及地气温差(地表温度与气温之差)的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1)、表示气温的是(   )
    A、 B、 C、 D、
    (2)、积雪对土壤起保温作用主要是因为(   )
    A、积雪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大 B、积雪阻碍地气之间的能量交换 C、积雪融化吸收热量使大气降温 D、积雪吸收太阳辐射使地面增温
  • 10. 下图是甘肃省南部某山地不同海拔带上不同坡向的土壤有机质含量统计表。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海拔

    坡向

    2420米

    2640米

    3580米

    4050米

    半阴坡

    41

    24

    120

    半阳坡

    23

    62

    阴坡

    181

    阳坡

    20

    90

    (1)、该山地阳坡有机质含量相对阴坡低的原因主要是(   )
    A、阳坡降水少,植被覆盖率低 B、阳坡降水多,气温高,土壤有机质淋溶、分解作用强 C、阳坡人类活动强度大,植被破坏严重 D、阳坡光照强,蒸发旺盛,土壤水分少
    (2)、阴坡在3580米海拔上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的原因最可能是(   )
    A、坡度较小 B、降水量大 C、太阳辐射强 D、气温较低

二、综合题

  • 11. 读“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图和“世界太阳总辐射量”图,思考下列问题。

    (1)、C地区太阳辐射总量大于B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①、②两个区域的太阳辐射强度均高于赤道地区,其共同原因是
    (3)、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最丰富地区在哪里?请说明丰富的原因。
  • 1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东北平原某地地势起伏较大,黑土广布,局部地区春季融雪造成的水土流失甚至比夏季更为严重。该地春季融雪期一般为3~4月份,白天均温约7℃,夜间均温约-3℃.某科研机构在该地进行融雪侵蚀实验,模拟相同融雪径流量为3.7L/min条件下,土壤解冻深度分别为1cm、2cm、3cm的三次融雪实验侵蚀率(一定的径流量条件下,单位时间土壤的侵蚀量,下图).近年来,该地采取横坡垄作(沿等高线起垄耕作)、留茬耕作和秸杆覆盖等措施,以减轻融雪对黑土的侵蚀。

     

    (1)、据图归纳不同解冻深度土壤开始大量侵蚀的先后顺序,并简述其原因。
    (2)、若要模拟3cm解冻深度侵蚀率超过1cm、2cm解冻深度侵蚀率,推测需改变的实验条件。
    (3)、与夏季雨水侵蚀相比,简析该地局部地区春季融雪侵蚀更严重的自然原因。
    (4)、简述横坡垄作和留茬耕作对减轻黑土侵蚀的作用。
  • 13.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9年7月下旬以来(7月21日至11月13日)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偏少、气温偏高,鄂湘赣苏皖浙闽7省大部地区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2~8成,江西中东部地区偏少8成以上;七省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普遍偏高1~2℃,湖北东部的部分地区偏高2~4℃;七省区域平均气温为24.2℃,较常年同期偏高1.4℃,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高,其中湖北、湖南、江西均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高,安徽为第三高,福建、江苏为第四高。

    材料二:下图为2019年10月以来安徽省气象干旱监测图

    材料三:下图为2019年7月下旬以来南方七省气象干旱面积逐日变化图

    (1)、据材料二描述2019年10月以来安徽省干旱程度空间分布规律。
    (2)、简析2019年7月下旬以来鄂湘赣苏皖浙闽7省大部地区干旱严重的自然原因。
    (3)、列举7月下旬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严重干旱带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