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测试模拟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1-10-26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动物属于扁形动物的是        (   )
    A、海葵 B、线虫 C、血吸虫 D、蜗牛
  • 2. 做实验时,区别蚯蚓前端和后端的主要依据是蚯蚓的(  )
    A、体节 B、尾端 C、体带 D、环带
  • 3. 蛔虫适应寄生生活的特点是(   )
    A、体表包裹着一层角质层,起保护作用 B、消化管的结构简单,仅由一层细胞组成 C、生殖器官发达 D、以上三项都对
  • 4. 以下节肢动物不是昆虫的是(   )
    A、蝗虫 B、 C、蜘蛛 D、瓢虫
  • 5. 夏天下雨前蚂蚁大军有组织地迁往高处属于动物行为中的(   )
    A、取食行为 B、社会行为 C、节律行为 D、攻击行为
  • 6. 如图中河蚌的运动器官和呼吸器官分别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7. 海葵是海边常见的动物,下列关于海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身体由外、中、内三个胚层构成 B、身体呈圆筒状,两侧对称 C、体表有用于攻击和防御的刺细胞 D、有口有肛门
  • 8. 观察下列四种动物,结合所学知识,尝试判断以下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体表均有坚韧的外骨骼,作用完全相同 B、附肢位置和数量不同,但都分节 C、瓢虫和蝗虫相似度最高,亲缘关系最近 D、身体两侧对称,由多个体节构成
  • 9. 下列水生动物中,属于鱼类的一组是(  )

    ①娃娃鱼 ②鲍鱼 ③海马 ④章鱼 ⑤鳄鱼 ⑥中华鲟 ⑦鳝鱼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③⑥⑦ D、④⑥⑦
  • 10. 鲫鱼的运动方式是游泳,游泳主要靠(   )
    A、尾的作用 B、胸鳍和腹鳍的摆 C、各种鳍的共同作用 D、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及鳍的协调作用
  • 11. 鳄鱼比青蛙更适应陆地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

    ①体表覆盖角质鳞片②幼体和成体都用肺呼吸③生殖和发育离开了水④卵表面有坚韧的壳⑤有脊柱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⑤
  • 12. 蛙是变态发育,它的幼体区别成体的显著特征是(   )
    A、陆生、用肺呼吸、无尾、有四肢 B、陆生、用鳃呼吸、有尾、无四肢 C、水生、用肺呼吸、有尾、无四肢 D、水生、用鳃呼吸、有尾、无四肢
  • 13. 如图是家兔和狼的牙齿结构示意图,家兔a与狼b相比较,家兔口腔内没有(   )

    A、1-门齿 B、2-犬齿 C、3-犬齿 D、3-臼齿
  • 14. 下列动物中,属于恒温动物的是(   )
    A、青蛙和蜥蜴 B、鲸鱼和企鹅 C、扬子鳄和蝉 D、燕子和蚯蚓
  • 15. 端午节赛龙舟是南方地区普遍存在的节日民俗活动之一,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队员在屈肘划桨时,上肢的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B、队员通过反复训练不断提高划船技能,这是一种学习行为 C、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牵动骨绕关节活动,完成划桨动作 D、人的运动所着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会
  • 16. 一项关于“跑步真的伤膝盖吗?”的大数据调查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被调查人群

    适度跑步者

    久坐者

    职业竞技跑步运动员

    关节炎发病率

    3.5%

    10.2%

    13.3%

    A、久坐能保护人的关节 B、与久坐相比,适度跑步能降低关节炎的发病率 C、运动员过度运动可能会损伤关节 D、关节腔内的滑液能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 17. 孔雀开屏、乌贼喷墨的行为分别是(   )
    A、繁殖行为、攻击行为 B、节律行为、防御行为 C、繁殖行为、防御行为 D、攻击行为、繁殖行为
  • 18. 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先天性行为能使动物适应环境,有利于生存和繁殖 B、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C、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是两种截然不同、互不相关的行为类型 D、学习行为可以不受遗传因素的限制,使动物适应更为复杂的环境
  • 19. 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①母狮收养了一只幼狒狒  ②猴子吃红薯前用水洗掉红薯表面的泥  ③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  ④海狮顶球表演  ⑤刚出生的幼蛛自行结网捕食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④⑤
  • 20. 下列有关动物运动与行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的( )
    A、“狗怕弯腰,狼怕摸刀”,这种行为属于条件反射且该行为的形成与遗传有关 B、暴雨前,蚁群叼着卵茧、食物等有序的往高处转移,说明蚂蚁具有社会行为 C、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适应环境的能力也越强 D、小动物闻到老虎的气味纷纷逃跑,这属于动物之间的信息交流
  • 21. 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这是因为(  )
    A、动物可以帮助植物传粉或传播种子,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 B、动物使食物网复杂化,使生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C、动物的遗体或粪便经分解者分解后,可以被生产者利用 D、动物种类繁多,其中很多动物具有食用、药用等价值
  • 22. 下列有关动物在促进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并通过消化与吸收后转变为自身组成物质 B、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并通过消化与吸收后有的被分解为二氧化碳、尿素等物质并释放能量 C、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并通过消化与吸收后有的转变为自身组成物质 D、动物粪便及遗体也能被分解者分解,释放二氧化碳、含氮无机盐等物质而被生产者利用
  • 23. 如图是某同学用两片长方形的木板(1、2)、两条橡皮筋(3、4)和一颗螺丝(5)制作的肌肉牵拉骨运动的模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1][2]相当于两块骨 B、若[5]表示肘关节,则该模型模拟的是屈动作      C、人在完成屈动作时,图中[3][4]处于收缩状态      D、人通过骨骼肌的收缩牵引骨绕着关节来完成运动
  • 24. 生物兴趣小组利用甲、乙、丙三种动物探究动物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得到的结果如下表所示,分析数据可知,三种动物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是( )

    动物

    完成取食的尝试次数

    265

    15

    112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甲、丙、乙
  • 25. 下列表示骨、关节和骨骼肌关系的模式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 26. 下列动物都属于脊椎动物的一组是(  )

    ①青蛙②蚯蚓③蜥蜴④水螅⑤丹顶鹤⑥蜗牛

    A、②④⑥ B、①②③ C、②③⑤ D、①③⑤
  • 27. 夏天,蚊子和苍蝇经常给人们的生活造成困扰,它们具有的共同特征不包括(  )
    A、一对触角,两对翅,三对足 B、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C、体表具有外骨骼 D、身体表面具有刺细胞
  • 28. 2021年4月宜昌市渔政部门拍摄到一只江豚,关于江豚的说法:①江豚的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少在水中运动的阻力;②江豚依靠鳃呼吸;③江豚的生殖方式为胎生;④近几年江豚频繁出现是长江大力保护的成果,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9. 慢跑是一项很受大家喜爱的运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慢跑时关节起到了支点的作用 B、慢跑时主要依靠大脑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 C、慢跑时的动力来自于肌肉的收缩 D、仅靠运动系统是无法完成慢跑的
  • 30. 豹猫是一种哺乳动物,近年来相继在北京松山和野鸭湖地区被监测发现。豹猫的下列行为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习惯昼伏夜出,活动比较隐蔽 B、经过多次试探后不再害怕监测设备 C、幼崽一出生就会吮吸乳汁 D、通常在每年的春夏两季进行繁殖

二、非选择题

  • 31. 波澜壮阔的海洋,波涛汹涌的江河,波光粼粼的湖泊,流水潺潺的小溪,本来都是水生动物的乐园。由于人类的活动,地球上水污染日趋严重,动物联合会决定召集广大鱼类成员开会,一起商议来的生存大计。章鱼、鱿鱼、带鱼、娃娃鱼(大鲵)、比目鱼、乌龟、鲸鱼、鳄鱼纷纷游来,连企鹅也匆匆赶来……请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鲨鱼发现,来参加会议的这些动物不都是鱼类,你认为有资格进入会场的真正的鱼类有(    )
    A、娃娃鱼 (大鲵)、鲸鱼 B、带鱼、比目鱼 C、鲸鱼、鳄鱼 D、企鹅、乌龟
    (2)、鳄鱼与门卫争论得面红耳赤:“我的名字里有鱼字,为什么不让我进去,我要和鲨鱼讨个说法。”亲爱的同学们,你能帮鳄鱼解开困惑吗?鳄鱼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用肺呼吸,卵生,所以它不属于鱼类家族,而是动物。跟鳄鱼一个家族的动物还有
    (3)、联合会成员商定,既然大家的生活都与水有关,留下来一起商议也可以,但必须自报家门,如果能说出自己属于哪一类动物就可以作为特邀嘉宾共议对策,于是不属于鱼类的动物也纷纷报出自己的家门:

    a说:“我有胎生、哺乳的特征,我属于哺乳动物。”

    b娃娃鱼(大鲵)说:“我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腮呼吸,经发育为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属于动物。”

    c企鹅说:“我虽然无法展翅飞翔,但我前肢特化为翼,能辅助肺呼吸,我属于鸟类。”

    d章鱼、鱿鱼异口同声地说:“我属于动物。”

    (4)、判断:章鱼、比目鱼、鳄鱼都属于鱼类(    )
    (5)、章鱼、鱿鱼、带鱼、娃娃鱼(大鲵)、比目鱼、乌龟、鲸鱼、鳄鱼这些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有(    )
    A、鲸鱼、鳄鱼 B、企鹅、乌龟 C、娃娃鱼(大鲵)、鲸鱼 D、章鱼、鱿鱼
  • 32. 资料分析:小刚无意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他喂养的小鸡会把地上的砂粒吃进肚里,他很好奇。于是,他继续观察小鸡进食。结果令他兴奋不已,小鸡并非不小心误食了地上的砂粒,而是有意吞食小的、较圆的砂粒。小刚查找了有关介绍鸟类的书籍,了解到鸟类没有牙齿,而消化道上有一个特殊的结构—砂囊,该结构的壁上有一层角质膜。鸟类吞进的许多砂粒都成装在砂囊内,而且鸟类消化道的直肠很短。
    (1)、鸟类虽然有 , 但是鸟类可以通过消化道上的肌胃磨碎食物,便于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
    (2)、食物是被砂囊中的磨碎的,所需的动力来自的收缩。
    (3)、砂囊肌肉内壁上的角质膜的作用是防止砂粒磨损肌肉。若砂囊内的砂粒数量不够时, 鸟类又会。所以,小刚发现的这种现象对鸟类来说是。(填“有利的”或“不利的”)
    (4)、小刚通过查找资料发现鸟类直肠的特点是 , 这有利于 , 减轻 , 适于鸟类的生活。
  • 33. 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读图,填出各部分名称:

    (图甲)F

    (图乙)3   4   6

    (图丙)1

    (2)、骨骼肌中部较粗大是 , 具有收到刺激后的特性。
    (3)、关节对运动的意义是:在运动中起到的作用。
    (4)、屈肘和伸臂不是由一块骨骼肌收缩就能完成的,而是由成对的肌肉完成的。
    (5)、骨通过联系起来,组成骨骼。骨骼对动物体及其运动具有作用。
    (6)、骨含有比例适当的无机物和使骨具有一定的硬度和弹性。
  • 34. 实验探究

    当动物和它所发现的食物之间设有障碍物时,它可能会经过若干次尝试与错误,学会绕道取食。某学习小组以下表中的动物为研究对象,在这些动物和食物之间设置障碍,实验时进行观察和记录。得到如下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动物名称

    尝试与错误的平均次数

    A组

    小鸡

    24次

    B组

    小鸭

    26次

    C组

    小乌龟

    65次

    D组

    小狗

    5次

    (1)、动物的绕道取食,按行为获得途径来分,是一种行为,要完成这种行为,需要通过和学习而获得。
    (2)、为了让动物有取食的欲望,实验前要将动物进行处理,实验时,各组动物与食物之间设置的屏障应 (填相同或不同)
    (3)、从表格中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研究对象中哪种动物最高等?。原因是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 , 学会某种行为的过程中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
    (4)、实验结果取平均值的目的是
    (5)、以上研究动物的行为时,应用的方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