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宝坻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1-10-26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呦呦(āo)    缭倒(1iáo) 羁鸟(jī)   荻(dí)花 B、天姥(lǎo) 霜鬓(bìn) 红绡(xiāo) 东船西坊(fǎng) C、剡溪(shàn)  木履(jī) 迁谪(dí)   樊笼(fàn) D、樯橹(qiáng) 佛狸祠(bì) 纶巾(guān) 守拙(zhuō)
  • 2.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少无适俗韵(韵:韵律)  羁鸟恋旧林(羁:约束) B、契阔谈讌(讌:同“宴”,宴席,宴会)  天姥连天向天横(横:横跨) C、一去三十年(去:离开)  枉用相存(存:问候、探望) D、海不厌深(厌:讨厌)  何时可掇(掇:拾取,摘取)
  • 3. 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大江东去 B、千古风流人物 C、明年秋,送客湓浦口 D、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 4. 下列关于修辞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两句诗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赋予动物以人的情感和动作,抒发了诗人对恬淡自由生活的赞美。 B、“呦呦鹿鸣,食厨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四句诗,引用《诗经》成句,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期盼之情。 C、“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两句诗,巧妙运用比喻修辞,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诗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 D、“大弦嘈嘈如急雨”用比喻把大弦弹奏的“嘈嘈”的声音比作“急雨”,显示乐音的粗重急促。
  • 5. 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一项的是(   )
    A、栗深林兮惊层巅 B、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C、铁骑突出刀枪鸣 D、潦倒新停浊酒杯
  • 6.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一个人成功是需要机遇的,白居易出生时,李白和杜甫都已去世。时代需要大诗人,白居易正好适逢其时。 B、杜甫的诗歌在格律上,具有炼字精到,对仗工整,符合中国诗歌的“建筑美”。 C、白居易之所以能在诗歌创作上登上峰巅,青史留名,是因为离不开他的一身正气。 D、纪录片《白居易在龙门》以白居易晚年在洛阳的生活状态、情感变化等为主线,以旁白介绍加配乐的形式展现了他坎坷多难、跌宕起伏的一生。
  • 7. 下列各句中,加点内容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对这项“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拆迁政策,村民依然很不满意,看来政策的制定还是没有从村民的角度出发。 B、他们都是匆匆过客,“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使得每一个漂泊者都感受着同样的悲欢离合。 C、混迹官场十多年,绞尽了脑汁,费尽了心思,到如今,依然是“司马青衫”,连个七品芝麻官都没有混上。 D、面对仇敌,打不能打,杀不能杀,他牙关紧咬,两眼喷火,却一言未发,只把扣住扳机的手指松开按上,按上松开。《我的兄弟叫顺溜》一剧中,对于这场戏的处理可以说做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完全靠演员的表情、动作来凸显人物内心。
  • 8. 下列对《声声慢》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词艺术地表现了作者晚年的生活状况和失落、孤单、凄凉、悲哀的心灵世界。 B、词的上片写秋天里气候多变、酒难御寒和北雁南飞等,是对开头的阐释与补充。 C、词的下片写菊花“如今有谁堪摘”,表现作者因郁闷已不再为花凋谢感到惋惜。 D、作者的生活遭遇,能让人产生深深的理解与同情,这是本词动人的重要的原因。
  • 9. 下列各句中,不是特殊句式的一项是(    )
    A、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B、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C、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D、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 10. 下列有关诗词知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多数通篇是五言或七言句,平仄没有严格规定,用韵比较自由,篇幅一般较长。《诗经》《楚辞》及乐府民歌都属于古体诗范畴。 B、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它的句数、字数、平仄、押韵、对仗方面有严格规定。篇幅虽小,却同样可以显示诗人的独特风格,如李白的清俊飘逸,杜甫的沉郁雄浑等。 C、古体诗、近体诗的划分一般是从产生的时间方面考虑,所以唐代以后的诗歌都被称为近体诗。 D、词,又称曲、杂曲、曲子词或长短句。唐、五代已经出现,盛行于宋。起初它是一种可配乐歌唱的诗体,按字数多少分为小令、中调、长调。
  • 11.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李白所写的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这首诗又叫《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B、李白很善于写歌行体的诗,歌行体流转自然,音节、格律自由。 C、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最鲜明的艺术特色,作为现实主义诗人,李白调动一切现实主义手法,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D、李白是站在盛唐诗坛高峰之巅的大诗人,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堪称中国诗坛第一人。

二、文言文阅读

  • 1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陶渊明,浔阳柴桑人也。曾祖侃,晋大司马。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

    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梁肉,麾而去之。

    后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公田悉令吏种秫,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

    义熙末,征著作部,不就。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渊明尝往庐山,弘命渊明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粟里要之。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與篮與,既至,欣然便共饮的,俄顷弘至,亦无迕也。

    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浔阳,与渊明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浔阳,日造渊明饮焉。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无酒,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郡将尝候之,值其酿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漉毕,还复著之。

    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与其同志。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自宋高祖王业渐隆,不复肯仕。元嘉四年,将复征命,会卒,时年六十三,世号靖节先生。

    (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颖脱不群   群:合群 B、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   聊:无聊 C、于半道粟里要之   要:邀请 D、使一门生二儿與篮與   與:抬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博学,善属文   属文:写文章 B、躬耕自资,遂抱羸疾   躬:亲自 C、妻子固请种粳   固:顽固 D、义熙末,征著作郎,不就   就:接受、就职
    (3)、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 B、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 C、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 D、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
    (4)、以下各句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陶渊明“有骨气”的一组是(   )

    ①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 ②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 ③即日解绶去职

    ④义熙末,征著作郎,不就 ⑤我醉欲眠,卿可去 ⑥“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③④⑥ D、②⑤⑥

三、古代诗歌阅读

  • 13.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夜筝

    白居易

    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闇低容。

    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

    (1)、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中的“紫袖”“红弦”分别代指弹筝人与筝,暗示了弹筝女子形象的美好;“明月”照应了题目中的“夜”。 B、次句写弹筝,连用两个“自”字,写出了女子全神贯注于筝乐的神态。 C、三、四句采用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写法,写筝声传达出的情感和感人效果,含蓄蕴藉,给人遐想。 D、这首诗写到了月亮,采用了“以哀景写哀情”的正衬手法,借景物传达情思。
    (2)、有人认为,《夜筝》是《琵琶行》的一个精妙的缩本。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与《琵琶行》在写法上的不同。

四、句子默写

  • 14. 默写下列语句的上句或下句。
    (1)、千岩万转路不定,
    (2)、 , 不尽长江滚滚来。
    (3)、 , 百年多病独登台。
    (4)、人生如梦,
    (5)、羽扇纶巾,谈笑间,
    (6)、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7)、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8)、 , 悠悠我心。
    (9)、 , 使我不得开心颜?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

  • 15.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童年随之而去(节选)

    木心

    节略部分内容提示:

    母亲、姑妈等人在睡狮庵请和尚做佛事。“我”随着在山上呆了一段时间后,天天吵着要回家,终于——

    回家啰!

    回望了一眼——睡狮庵,庵是小的啊,怎么有这样大的庵呢?这些人都不问问。

    家庭教师是前清中举的饱学鸿儒,我却是块乱点头的顽石,一味敷衍度日。背书,作对子,还混得过,私底下只想翻稗书。那时代,尤其是我家吧,“禁书”的范围之广,连唐诗宋词也不准上桌,说:“还早。”所以一本《历代名窑释》中的两句“雨过天青云开处,这般颜色做将来”,我就觉得清新有味道,琅琅上口。某日对着案头一只青瓷水盂,不觉漏了嘴,老夫子竟听见了,训道:“哪里来的歪诗,以后不可吟风弄月,丧志的呢!”一肚皮闷瞀的怨气,这个暗趸趸的书房就是下不完的雨,晴不了的天。我用中指蘸了水,在桌上写个“逃”,怎么个逃法呢,一点策略也没有。

    满船的人兴奋地等待解缆起篙,我忽然想着了睡狮庵中的一只碗!那碗却有来历。——我不愿吃斋,老法师特意赠我一只名窑的小盂,青蓝得十分可爱,盛来的饭,似乎变得可口了。母亲说:

    “毕竟老法师道行高,摸得着孙行者的脾气。”

    我又诵起:“雨过天青云开处,者般颜色做将来。”母亲说:

    “对的,是越窑,这只叫盌 , 这只色泽特别好,也只有大当家和尚才拿得出这样的宝贝,小心摔破了。”

    每次餐毕,我自去泉边洗净,藏好。临走的那晚,我用棉纸包了,放在枕边。不料清晨被催起后头昏昏地尽呆看众人忙碌,忘记将那碗放进箱笼里,索性忘了倒也是了,偏在这船要起篙的当儿,蓦地想起:

    “碗!”

    “什么?”母亲不知所云。

    “那饭碗,越窑盌。”

    “你放在哪里?”

    “枕头边!”

    母亲素知凡是我想着什么东西,就忘不掉了,要使忘掉,唯一的办法是那东西到了我手上。

    “回去可以买,同样的!”

    “买不到!不会一样的。”我似乎非常清楚那盌是有一无二。

    “怎么办呢,再上去拿。”母亲的意思是:难道不开船,派人登山去庵中索取——不可能,不必想那碗了。

    我走过正待抽落的跳板,登岸,坐在系缆的树桩上,低头凝视河水。

    满船的人先是愕然相顾,继而一片吱吱喳喳,可也无人上岸来劝我拉我,都知道只有母亲才能使我离开树桩。母亲没有说什么,轻声吩咐一个船夫,那赤膊小伙子披上一件棉袄三脚两步飞过跳板,上山了。

    船里的吱吱喳喳渐息,各自找乐子,下棋、戏牌、嗑瓜子,有的开了和尚所赐的斋佛果盒,叫我回船去吃,我摇摇手。这河滩有的是好玩的东西,五色小石卵,黛绿的螺蛳,青灰而透明的小虾……心里懊悔,我不知道上山下山要花这么长的时间。

    鹧鸪在远处一声声叫。夜里下过雨。

    是那年轻的船夫的嗓音——来啰……来啰……可是不见人影。

    他走的是另一条小径,两手空空地奔近来,我感到不祥——碗没了!找不到,或是打破了。

    他憨笑着伸手入怀,从斜搭而系腰带的棉袄里,掏出那只盌,棉纸湿了破了,他脸上倒没有汗——我双手接过,谢了他。捧着,走过跳板……

    一阵摇晃,渐闻橹声欸乃,碧波像大匹软缎,荡漾舒展,船头的水声,船梢摇橹者的断续语声,显得异样地宁适。我不愿进舱去,独自靠前舷而坐。夜间是下过大雨,还听到雷声。两岸山色苍翠,水里的倒影鲜活闪袅,迎面的风又暖又凉,母亲为什么不来。

    河面渐宽,山也平下来了,我想把碗洗一洗。

    人多船身吃水深,俯舷即就水面,用碗舀了河水顺手泼去,阳光照得水沫晶亮如珠……我站起来,可以泼得远些——一脱手,碗飞掉了!

    那碗在急旋中平平着水,像一片段梗的小荷叶,浮着,氽着,向船后渐远渐远……

    望着望不见的东西——醒不过来了。

    对母亲怎说——那船夫。

    母亲出舱来,端着一碟印糕艾饺。

    我告诉了她。

    “有人会捞得的,就是沉了,将来有人会捞起来的。只要不碎就好——吃吧,不要想了,吃完了进舱来喝热茶……这种事以后多着呢。”

    最后一句很轻很轻,什么意思?

    现在回想起来,我的一生中,确实多的是这种事,比越窑的盌,珍贵百倍千倍万倍的物和人,都已一一脱手而去,有的甚至是碎了的。

    那时,那浮氽的盌,随之而去的是我的童年。

    (注)①盌(wǎn),一种敞口而深的食器。也作“碗”。

    (1)、文章以为叙事线索;第3自然段在文章的记叙顺序上属于
    (2)、分析文中画波浪线段落景物描写手法。
    (3)、“有人会捞得的,就是沉了,将来有人会捞起来的,只要不碎就好——吃吧,不要想了,吃完了进舱来喝热茶…… 这种事以后多着呢。”“最后一句很轻很轻,什么意思?”什么意思呢?谈谈你的理解。
    (4)、综合全文,从情节的发展分析“我”的心理变化。

六、填空题

  • 16. 请写出下面对联颂的是哪一位人物

    ①世上疮痍 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 笔底波澜

    ②大明湖畔 趵突泉边 故居在绿杨深处

    漱玉集中 金石录里 文采有后主遗风

    ③枫叶四弦秋 根触天涯迁谪恨

    浔阳千尺水 勾留江山别离情

    ④铜板铁琶 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

    美芹悲黍 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七、材料作文

  • 17.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人海茫茫,尘世纷繁,总会有一些拐角,总会有一些瞬间,让人驻足,回望,沉思,请寻找人生的一个或几个令你有感触的拐角或瞬间,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