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 复习基础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1-10-25 类型:单元试卷

一、单选题

  • 1. 如图所示,小明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同时观察鼓面上纸屑跳起的高度。小明发现第二次敲鼓时纸屑跳起的高度比第一次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探究的是声音产生的原因 B、第二次发声音调高 C、第二次发声响度大 D、小明探究的是音调与振幅的关系
  • 2. 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后,传播速度不变 B、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也能在液体中传播 C、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一定大于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 D、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 3. 如图所示,将悬挂的乒乓球移近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到乒乓球被音叉弹开。此现象表明(   )

    A、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B、声音能通过固体传播 C、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D、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
  • 4. 为庆祝建党100周年,师生合唱《我的祖国),歌声响彻礼堂。“响彻礼堂”描述的是声的(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频率
  • 5. 同学们进入图书馆都会自觉地轻声细语,从物理的角度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减小声音的响度 B、降低声音的音调 C、改变声音的音色 D、减小声带振动的频率
  • 6. 图示的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显示了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先进水平。用相同的力度敲击大小不同的钟能改变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速度
  • 7. 二胡是我国传统拉弦乐器,拉二胡时,手按压琴弦不同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
  • 8. 在“中国好声音”总决赛颁奖活动中,主持人对某选手的评价是:“她以优美、洪亮的嗓音征服了所有评委,是非常优秀的女高音歌手”。主持人用“优美、洪亮、高音”描述了选手声音的特性,分别对应的物理概念是(  )
    A、音色、音调、响度 B、音色、响度、音调 C、音调、响度、音色 D、音调、音色、响度
  • 9. 下列例子中,说明声能传递能量的是(  )
    A、汽车修理师傅听发动机声音判断故障 B、孕妇做B超检查了解胎儿情况 C、超声波可用于清洗钟表、眼镜 D、听到隆隆的雷声,可猜测大雨将至
  • 10. 跳摆手舞时,很远处能听到鼓声,是因为鼓声(   )
    A、响度大 B、音调高 C、音色独特 D、声速快
  • 11.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击鼓时,看到鼓面上泡沫跳动,跳动的越高,声音音调越高 B、乙图中两列声波的音调相同,该特性由振动频率决定 C、丙图演凑者通过手指在笛子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笛声的音色 D、丁图扬声器对着烛焰发声,烛焰在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 12. “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这一规定得到我市市民的一片叫好,它不仅保护了自然环境,也还给了市民一个清静的居住环境。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是(   )
    A、从人耳处减弱噪声 B、从传播途径中减弱噪声 C、从声源处减弱噪声 D、以上三种减弱噪声的方法都用了

二、填空题

  • 13. 在物理课堂上,老师正在讲解例题,老师发出的声音是由声带的产生的。同学们通过听课,了解了解题思路,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 14. 某市规定在广场使用音响设备活动时,声音应控制在60dB以内,且活动时间最晚不超过21时30分。这一规定能有效在处减弱噪声;"60dB"是指控制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 15. 地震时会伴有声波的产生;人耳(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这种声波。
  • 16. 用大小相同的力分别敲击频率256Hz和440Hz的音叉得到的波形图如图所示,其中图(选填“甲”或“乙”)是敲击频率256Hz的音叉得到的波形。

  • 17. 小明同学做的水瓶琴如图所示,调节瓶中的水量使它们形成七种音阶,然后用筷子敲击瓶口来“演奏乐曲”,其中调节瓶中的水量可以改变声音的 , 改变敲击瓶口的力度可以改变声音的。(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 18.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我市各地都开展了唱红歌比赛活动,男女演唱者时而“引吭高歌”,时而“低声吟唱”,十分感人!这里的“高”“低”描述的是声音的(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 19. 寒假期间,小辰通过网络直播进行学习,他通过播放出来的声音就辨别出是王老师在授课,他是根据声音的去判断的;电脑音箱的音量不能放得太大,否则会使耳膜受损,这说明声音能够传递(选填“信息”或“能量”)。

三、实验探究题

  • 20. 如图是探究声现象的三个实验情景,它们分别研究什么问题:

    (1)、甲实验说明发声的音叉在
    (2)、乙实验说明音叉的振幅越大,越大;
    (3)、丙实验说明声波能传递
  • 21. 小强同学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这说明了声音是由发声体而产生的;
    (2)、如图乙所示,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将听到响铃的声音 , 并由此推理可以得出不能传声;
    (3)、将正在响铃的闹钟用塑料袋包好。放入水中,仍可以听到铃声,说明水可以
  • 22. 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让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

    (1)、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动幅度有关系,实验时应保持钢尺不变,改变拨动钢尺的力度,经多次实验发现:钢尺振动的幅度越大,其响度越
    (2)、实验时每次拨动钢尺的力度大致相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这是为了探究声音的与振动快慢的关系,物理学用来(选填“振幅”或“频率”)反映物体振动的快慢。

四、计算题

  • 23. 在海面上,探测船上的工作人员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已知此处海水的深度为4500m,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求发出声波后,要经过多长时间才能收到回波?
  • 24. 利用声呐系统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2s后收到回波,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
    (1)、此处海水的深度为多少米?
    (2)、利用声呐系统能不能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请简述理由。
  • 25. 向前传播的声音遇到障碍物能反射回来。小明向着远处的山崖大喊一声,约1.6s后听到回声,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求:
    (1)、喊声从小明处出发到山崖反射回来经过的总路程;
    (2)、小明与山崖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