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37 环境保护

试卷更新日期:2021-10-22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决定将福岛核电站事故处置产生的核废水排入到大海中,截至目前日本储存的核废水总量达125万吨之巨,预计到2023年3月前后,核废水总量将会达到137日万吨的水箱容量极限。这些核废水的产生主要来自于持续冷却核电站堆芯而注入的水,以及大量渗入反应堆的地下水和雨水。这些核废水虽然经过处理,但是依旧含有氚、锶、铯、碘等放射性核元素。下图为日本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分析人士指出,福岛核污水排放入海对中国北影响较小,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①东海相对封闭            ②排放地在日本东海岸,中国在日本西侧

    ③受洋流因素影响小        ④日本无鱼类洄游入东海、黄海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2)、附近海域鱼类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处高纬度,温度适宜 B、火山喷发物中含有营养物质 C、海岸线平直提供天然栖息地 D、寒暖流交汇,饵料丰富
  • 2. 下图为某地甲湖水系分布图。甲湖水生植物是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部分鱼类的繁殖及肥育场所。一般情况下,湖泊枯水季节的“露滩”和“晒滩”利于水生植物种子的萌发。1962年,甲湖湖口水闸建成后,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甲湖蓝藻、水华频发,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20世纪80年代以来,甲湖蓝藻、水华频发的主要原因是( )
    A、湖口水闸建成使水生植物、食藻鱼类减少 B、湖口水闸建成使“露滩”“晒滩”时间延长 C、气候趋于温暖,湖泊蒸发量增多 D、耕地规模扩大,引大量湖水灌溉
    (2)、甲湖水体富营养化带来的不利影响是( )
    A、水体缺氧,影响生产生活用水 B、释放有害气体,造成大气污染 C、水温下降,酸碱度发生改变 D、水质恶化,生物多样性受损
  • 3. 中国曾是世界第一大“洋垃圾”进口国。2018年1月,我国正式施行禁止“洋垃圾”入境新规;2021年1月1日起,中国全面禁止进口“洋垃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中国曾大量进口“洋垃圾”的主要原因(   )
    A、废弃物处理能力强 B、弥补工业原料短缺 C、产业结构调整需要 D、环境承载力较大
    (2)、我国禁止“洋垃圾”入境的主要意义有(   )

    ①降低环境污染风险  ②增加国内就业机会  ③提高资源利用率  ④促进垃圾分类回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4. 生态环境质量是指生态环境的优劣程度,它反映人口、经济、环境三者之间的协调关系。下图示意我国生态环境质量重心移动轨迹。据此定成下列小题。

    (1)、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最优区域分布在(   )
    A、华东地区 B、西北地区 C、西南地区 D、东北地区
    (2)、引起我国生态环境质量重心移动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生态立法 B、全球气候变暖 C、经济发展水平 D、环境污染
  • 5.     我国每年产生畜禽粪污总量达到近40亿吨,是造成农业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下图为某地区畜禽粪污处理的工艺流程图。完成下面小题。

    (1)、畜禽粪污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水资源短缺 B、水体污染 C、酸雨 D、水土流失
    (2)、图示处理模式的优点是(   )
    A、改善农业结构 B、减少能源消耗 C、减少土地占用 D、提高经济效益
  • 6. 2021年4月,日本政府基本决定将福岛核电站罐存的100多万吨核废水倒入太平洋,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担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可能将核污水带至美国西海岸的洋流是(   )
    A、北赤道暖流 B、北太平洋暖流 C、北大西洋暖流 D、西风漂流
    (2)、日本向太平洋倾倒核废水,反映了环境问题中的矛盾是(   )
    A、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 B、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 C、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 D、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
  • 7. 农业生产在获得人类所需产品的同时,也强烈地改变着环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造成土壤污染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土壤污染主要是由自然界的原因造成的

    ②污染物一旦进入土壤后很难清除

    ③土壤污染直接影响植物,不会危及人类健康

    ④我国广大农村耕地污染严重,尤其是城郊、工矿区周围土壤污染较重

    A、①②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④
    (2)、有关农业生产对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类进行农业生产就会导致自然环境的破坏 B、生物多样性的破坏与农业生产活动无关 C、滥垦草原、过度放牧是造成土壤盐渍化的主要原因 D、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会给生态系统带来负面影响
  • 8. 生态承载力是指某区域在一定条件下区域资源与环境的最大供应能力,生态足迹是指某区域满足人口生存所需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面积。生态承载力与生态足迹之间的差值可以反映生态环境压力。下图为不同地区的人均生态承载力与生态足迹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生态环境压力最大的区域是(   )
    A、 B、 C、 D、
    (2)、下列措施有助于减轻生态环境压力的是(   )
    A、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B、工业密度大 C、限制公共交通发展 D、建筑密度大
  • 9. 生态保护红线是指在自然生态服务功能、环境质量安全、自然资源利用等方面,实行严格保护的空间边界和管理限值,以维护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下图为江苏省生态保护红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有关江苏省生态保护红线分布特点,叙述错误的有(   )
    A、陆上水域面积小于海上水域面积 B、山地丘陵区面积大于平原面积 C、盐城等地滩涂面积占比较高 D、林地主要集中江苏南部地区
    (2)、苏南地区保障生态保护红线的措施有(   )
    A、确保人口、经济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 B、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实现可持续经济产出能力 C、涉及的生态系统各部门各自采取分块式管理方式 D、通过GIS加强对生态红线动态监管和监测
  • 10. 据报道,陕西省2017年第三季度全省环境质量状况监测显示,第三季度省内6条主要河流:渭河、延河、无定河、汉江、丹江、嘉陵江的44个断面水质总体呈轻度污染。但是,渭河干流的14个水质断面以劣V类水质为主,为重度污染,同比水质有所下降。如图为黄河中游某支流一水文站流量和污染程度的实测结果。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造成渭河干流污染较重的主要原因,下列有关选项错误的是(   )
    A、工业企业向河流中排放大量的废水 B、流域内人口密度大 C、农药、化肥等进入河流 D、居民生活废水排放到河流
    (2)、下列有关减轻该地的水污染措施,正确的是(   )

    ①清洁生产,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使污水达标排放

    ②农业生产中合理施用化肥、农药,减少化肥、农药的污染

    ③对生活污水集中净化处理

    ④实施生态移民,减少生产、生活用水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11. 下图为“华东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城市大气PM2.5和S02多年平均浓度日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两地区的城市大气PM2.5浓度一般在10时以后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
    A、户外活动减少,利于污染物沉降 B、降水频率增加,有利于空气净化 C、热岛效应增强,利于污染物扩散 D、汽车流量减少,尾气排放量减少
    (2)、华东地区大部分时段大气S02浓度低于东北地区,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能源结构 B、人口密度 C、资源条件 D、出行方式
  • 12. 2009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中国政府宣布,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到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这一目标意味着中国将进入低碳经济模式。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环境破坏及不合理的发展方式最终将使人类的发展不可持续,下列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澳大利亚引进观赏兔,导致兔灾,破坏草原 B、毁林开荒和轮耕制度使黄土高原千沟万壑 C、推广犁耕、无节制开垦,导致古楼兰被风沙湮没 D、哈尼人在元阳山区丘陵林地开辟梯田,种植水稻
    (2)、植树成为实现低碳和保持物种多样性的重要手段之一,原因是森林(  )
    A、可以提供木材作为原料,有利于经济发展 B、能够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C、可以降低大气中碳浓度,提供物种栖息环境 D、能够吸烟滞尘、降低噪声,美化环境
    (3)、下列经济发展模式属于“推行低碳经济”行为的是(  )
    A、发展清洁生产,实现“零排放” B、高资源消耗,高经济增长 C、发展石油农业,提高生产规模 D、发展粗放农业,改善环境

二、综合题

  • 13. [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太湖平原湖泊星罗棋布,水产养殖历史悠久,水污染较为严重。近年来,新的生产方式生态围坝推广应用,实现了湖泊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双重目标。图中的弹性填料(浮床)内有大量的微生物。

    (1)、人工打造的生态围坝,是由植物浮床、弹性填料(浮床)、等组合而成的透水围坝,能有效将围坝内与坝外湖区隔开,形成湖中湖(坝内养殖区),但能进行
    (2)、水产养殖造成的水体污染主要就是氮、磷营养盐污染,尤其是随着水产业的产业结构逐渐向大型集约化方向发展,养殖废水大量排放,致使湖泊富营养问题日益严重。指出生态围坝在改善湖泊水质方面的作用。
  • 14.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青藏高原戈壁遍布,草场脆弱,亩产草量仅为内地平原的1/40,当地牧民“春放水边夏放山,秋放山坡冬放滩”,换着地方交替放牧。

    1980年以来,西藏旅游年接待人次从3500增长到2500多万,游客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也留下了大量的垃圾,这些垃圾仅靠当地环境和居民无法清除。

    (1)、指出当地牧民交替放牧的好处。
    (2)、分析仅靠当地无法清除大量垃圾的原因。
  • 15. (拓展探究)读我国部分环境问题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图例A、B分别表示的环境问题。
    (2)、简述图例C所表示的环境问题造成的主要危害。
    (3)、简述中国实施的环境管理政策。
  • 16. (拓展探究)雾霾天气会使大气混浊、大气能见度降低。近年来与空气质量相关的呼吸道疾病病例增多,引发了民众的“空气焦虑”。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雾霾天气主要是由空气中的固体颗粒物增多造成的。简述我国中东部地区这种大气污染物增多的主要原因。
    (2)、简述雾霾天气的危害。
    (3)、简述减少雾霾天气应该采取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