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2年地理高考复习专题30——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试卷更新日期:2021-10-22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区域内部特征具有      性。区域之间的特征具有明显的      性。
    A、差异 整体 B、绝对一致 相对一致 C、相对一致 差异 D、地带 非地带
  • 2. 下列区域中,具有明确边界的是(   )
    A、热量带 B、行政区 C、干湿地区 D、珠江三角洲
  • 3. 云南元阳地区出现“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原因是跟(   )有关系。
    A、地形和海陆的位置 B、季风和地形 C、纬度与经度 D、海拔高低
  • 4. 下列文化景观中,属于黄土高原文化的是(   )

    ①秦腔 ② 窑洞 ③评剧 ④吊脚楼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5. 有关农业社会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类的主要生活来源是采集和狩猎的果实和动物 B、只有在少数动植物资源丰富的地区,人类的繁衍生息才比较活跃 C、人类的主要生活来源是栽培的作物和驯化的禽畜 D、世界最早的农业文明出现在欧洲
  • 6. 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较,其相似点与相异点是(    )

    ①地势平坦,但海拔高度差异大  ②同属于中纬度,但海陆位置差异大 

    ③湖泊众多,但湖泊性质和类型差异大    ④受季风影响显著,但季风来源差异大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 7. 下列区域中,水田农业分布广泛的是(    )
    A、黄土高原文化区 B、华北平原文化区 C、江南水乡文化区 D、东北黑土文化区
  • 8. 下列各组区域单元中,可以按照同一类指标归类的是(    )
    A、黄河流域、东南丘陵、寒带 B、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C、热带、温带、江南丘陵 D、广东省、广州市、云贵高原
  • 9. 下列关于区域开发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粗放型的区域开发方式,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规模小 B、粗放型的区域开发方式,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小 C、高水平的区域开发方式,资源和环境的代价小 D、高水平的区域开发方式,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慢
  • 10. 我国地理诗词、谚语众多,如:①“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②“黄梅时节家家雨”,③“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④“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等等。

    据此回答下题。

    ①②③④依次反映我国地理特征的地区顺序是( )

    A、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四川盆地  四川九寨沟 B、内蒙古高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塔里木盆地  广西桂林 C、东北平原  青藏高原  珠江三角洲  浙江杭州 D、柴达木盆地  云贵高原  黄河三角洲  西双版纳
  • 11. 我国陕西省有一些老四合院民居图(如下图),其房屋的屋脊由外向内单向倾斜,用当地话说叫“肥水不流外人田”。“肥水不流外人田”反映出(    )

    A、陕西人自私自利的思想 B、陕西水资源较少,居民对其十分珍惜 C、陕西降水多,人们喜欢水 D、陕西人认为水中含有矿物质,需保存
  • 12. 中国山水画家多师法自然,其作品往往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下列四幅图中描绘江南丘陵景观的是(    )
    A、 B、 C、 D、
  • 13. 西亚和北非地区的大多数房屋墙壁厚、窗户小,色浅,这是因为(   )
    A、气候炎热干燥、多风沙 B、传统文化的影响 C、宗教 D、冬季的寒冷
  • 14. 下图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图中传统民居特点形成与当地环境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

          

    ①陕北传统民居    ②东南亚传统民居    ③伊朗传统民居       ④英国传统民居

    ①窑洞——黄土区地下水位高        ②房屋高架——风暴海啸多发

    ③墙厚窗小——炎热干燥光照强      ④顶尖坡陡——冬季降雪量大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 15.

    下图中①②③④为内蒙古自治区的四个特色旅游规划区,读图回答下题。

    图中数码与旅游规划区匹配正确的是(  )

    A、①—草原、民俗和辽文化旅游区 B、②—沙漠和历史文化遗址旅游区 C、③—都市圈旅游区 D、④—森林、草原、冰雪旅游区

二、综合题

  • 16.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云南省的哀牢山中,一层层梯田不停息地漫向四野,朝着天际跋涉。它的形象莽然巨大,占据天地,却宁静安详,无声无息,精致到绝美,那磅礴大气与细腻爽洁的点线相谐,堪称真正的世界奇迹。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红河州哈尼族多处于封建领主制经济和封建地主制经济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哈尼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1)、在哈尼梯田(元阳梯田)这个环境中有哪些环境要素?
    (2)、哈尼地区的自然环境要素给当地的农业生产带来了哪些不利影响?
    (3)、哈尼地区的哪些社会环境因素对人类的生活产生了有利影响?
  • 17. 读某区域发展变化图,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该区域大致可划分为 , 其中面积不断扩大的是 , 这两类地域类型关系是
    (2)、从空间分布形态来看,农业表现为 , 交通运输线路表现为 , 城市和工业表现为
    (3)、在区域发展的早期,该地经济比重大;在区域发展的晚期,三大产业的产值比重一般呈现出“”的格局。
  • 18. 材料 甲乙两图分别是黄河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略图。

    (1)、说出黄河和长江两河流水文特征的主要差异。
    (2)、说出黄河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这两个区域的地理环境的异同点。
    (3)、比较两三角洲农业生产。

    项目

    黄河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

    粮食作物

    油料作物

    耕地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