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点江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调研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1-10-20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人的正常体温为39.5℃ B、某同学1分钟心跳75次 C、一名普通中学生体积为1m3 D、让人感觉舒适的环境声级为60dB ~ 70dB
  • 2. 在风驰电掣的列车上,妈妈对孩子说“坐着别动”,其所选的参照物是(  )

    A、铁轨 B、路边的树林 C、小孩的座位 D、车厢里的流动服务车
  • 3.

    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

    A、 B、 C、 D、
  • 4. 小明想利用家里的暖水瓶来探究真空能否传声。如图所示是暖水瓶的简易剖面图。他把音乐贺卡里的电子发生器放入瓶中,根据听到的声音进行判断。下列是他设计的几组比较因素,其中合理的是(   )

    A、将同一个暖水瓶塞上瓶塞和不塞瓶塞进行比较 B、用一个完好的和一个已经漏气的瓶胆进行比较 C、将音量大小不同的电子发声器先后放入瓶胆中进行比较 D、把同一个暖水瓶的瓶胆放在近处和远处进行比较
  • 5. 清晨,小鸟清脆的叫声让我们心情舒畅,关于小鸟的叫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鸟的叫声是由它的发声器官振动产生的 B、小鸟的叫声属于噪声 C、口技演员主要模仿的是小鸟叫声的响度 D、推开窗户后听到小鸟的叫声变大,是因为音调变高了
  • 6. 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B、“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 C、“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D、“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 7. 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沸腾时的温度一定是100 ℃ B、水沸腾时,停止对水加热,水仍能继续沸腾 C、水沸腾时,继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会再升高 D、水沸腾时,继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保持不变
  • 8. 以下情景中,不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是(   )
    A、影子的形成 B、日食和月食的形成 C、水中筷子弯曲了 D、小孔成像
  • 9. 某同学突然以很快的速度向平面镜跑去,他在镜中像的大小及像与人间的距离将(  )

    A、像变大,人和像间的距离变大 B、像变大,人和像的距离变小 C、像大小不变,人和像间的距离不变 D、像大小不变,人和像间的距离变小
  • 10. 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与镜面成30°角射到平面镜上时,其反射角为30° B、验钞机是利用红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从而辨别钞票的真伪的 C、“坐井观天,所见甚小”是光直线传播的结果 D、筷子斜插入装满水的碗中,我们可以观察到筷子在水中的部分会向下偏折
  • 11.

    如图,是物体A通过凸透镜(透镜未标出)成像的示意图.当凸透镜放在哪点时,才能产生图中所成的像A′(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 12. 李老师戴着眼镜正在批改作业,听到远处有学生叫她,为了看清该学生的容貌,李老师立即摘下眼镜跟这位学生打招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李老师所戴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 B、李老师是近视眼 C、李老师不戴眼镜看近物时,物体的像会成在视网膜前方 D、李老师眼睛的晶状体太厚
  • 1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登月舱从地球到月球质量变小 B、玻璃打碎后,形态发生了变化,但质量不变 C、1kg铁比1kg棉花的质量大 D、一杯水凝固成冰后体积变大,质量也变大
  • 14. 一个最多能装5kg水的塑料桶,它可以装下下列哪些物体(   )
    A、5kg 的煤油 B、5kg 的水银 C、5kg 的酒精 D、5kg 的植物油
  • 15. 小明同学用托盘天平测一圆柱体铁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他用了50 g,20 g和5 g砝码各一个,游码位置如图所示.测量完毕后才发现错误地将物体放在了右盘,而将砝码放在了左盘,则该圆柱体铁块的质量为( )

    A、73.0 g B、77.0 g C、77.5 g D、72.5 g

二、填空题

  • 16. 如图所示,用甲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是cm,用乙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是cm.

  • 17. 如图是一款电子噪声监测器,此时的噪声是62.7 , 这个数字表示的是当时环境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 18. 在《爸爸去哪儿》的电视节目中,很多场景是由无人机在空中拍摄的。被拍摄的景物通过摄像机的镜头成(填“实”或“虚”)像。当无人机下降时,拍摄的景物。(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9. 某种昆虫飞行时,翅在 4s 内振动了1400次,则昆虫的振翅频率是 Hz ,人类(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这种振翅声。
  • 20. 点燃两支长度不同的蜡烛,将其固定在桌面上,如图所示。如果用玻璃烧杯将两支蜡烛罩在里面,发现较长的一支蜡烛先熄灭,这是由于燃烧产生的高温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空气密度,从而 (选填“上升”或“下降”)造成的。

  • 21. 爱吃冰棍的小华发现,从冷冻室刚拿出来的冰棍,剥去包装纸后,表面很快会出现许多“白色粉末”,还会冒“白气”,用舌头舔冰棍时,开始舌头会被牢牢的“粘住”,但让舌头和冰棍接触一段时间后,它们又会自动“脱离”,请你写出加引号部分的现象所对应的物态变化的过程.
    (1)、出现“白色粉末”:
    (2)、冒“白气”:
    (3)、被“粘住”:
    (4)、自动“脱离”:

三、作图题

  • 22. 如图,光斜射到空气和玻璃的分界面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在图中标出反射角 并用箭头标出折射光线的传播方向.

四、实验题

  • 23. 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萘的温度上升速度较(选填“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2)、除如图所示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火柴和
    (3)、萘加热一段时间后,可看到烧杯中有“白气”冒出,“白气”是_____(填序号).
    A、水蒸汽 B、小水珠
    (4)、如图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分钟
  • 24. 小明同学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光具座等器材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为了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小明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用一个光屏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直到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说明凸透镜对光具有作用(选填“会聚”或“发散”),测出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0 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指出其中一条可能的原因:
    (3)、重新调整后,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8 cm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实像(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 
    (4)、实验中,屏上已成清晰的像,此时固定蜡烛,换用一个焦距略小一些的凸透镜进行实验,则将光屏需向(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
  • 25. 测量植物油的密度时,小刚同学选用了如下器材:一小瓶植物油、一个量筒、天平与砝码、一个空杯A。小刚同学采用了如下步骤:①测出空杯A的质量m0;②倒入少量油进入杯A中,测出总质量m1;③把A杯的油倒入量筒,读出体积V
    (1)、以小刚同学现有的测量,可以写出计算植物油密度的表达式为ρ=
    (2)、按小刚同学的方法测得的植物油密度比真实值要偏 , 其原因是
    (3)、小刚同学要改进测量方法,减小误差,不必重新实验,只需要在最后补充一个步骤,即测量
    (4)、改进后的植物油密度表达式应为ρ=

五、综合题

  • 26. 宜昌至喜长江大桥,沿线跨江南大道、318线、长江、西坝区、三江、沿江大道,止于西陵区西陵二路,全长3234.7m 。投资27.5亿元,其中大江桥为主跨838米的悬索桥,是世界上第二座钢板混合梁悬索桥,也是宜昌的第6座长江大桥。设计速度为60km/h,2016年7月18日,至喜长江大桥正式通车,通车后大桥上限速60km/h 。(最后结果小数点后保留俩位)

    (1)、限速60km/h是指行驶过程中的(填:平均速度或最大速度)
    (2)、速度60km/h合多少m/s?以设计速度行驶,轿车通过大江悬索桥需多少秒的时间?

六、计算题

  • 27. 有一只玻璃瓶,它的质量为0.1kg,当瓶内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为0.4kg,用此瓶装金属粒若干,瓶和金属颗粒的总质量为0.8kg,若在装金属颗粒的瓶中再装水时,瓶、金属颗粒和水的总质量为0.9kg,

    求:

    (1)、玻璃瓶的容积;
    (2)、金属颗粒的质量;
    (3)、金属颗粒的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