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1-10-20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20年是人类首次从北坡成功登顶珠峰60周年,2020年12月8日,中国、尼泊尔两国互致信函,向全世界共同宣布最新的基于全球高程基准的珠穆朗玛峰雪面高程,这是中尼两国团队克服重重困难、通过开展扎实工作最终确定的,这个最新高程是(   )
    A、8848.86km B、8848.86m C、8848.86dm D、8848.86cm
  • 2. 2020年11月24日,我国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发射成功,如图甲所示;经过了数天的遥远旅程及工作,于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土壤样品,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如图乙所示;下列是同学们有关的热列议论,其中错误的是(   )

    A、火箭发射时,底座周围出现大量的“白气”,这是液化现象 B、当运载火箭和“嫦娥五号”脱离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 C、嫦娥五号返回器返回地面在大气中飞行时,其外表面温度可达几千摄氏度,但其外表面特殊涂层在高温下熔化并汽化吸热,起到了保护返回舱内部的作用 D、如图乙所示,嫦娥五号返回器内的月球土壤样品若以国旗为参照物,是运动的
  • 3. 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都正确的一组是(   )

    ①前10s内甲车运动的路程大于乙车运动的路程

    ②甲车达到600m处所用时间大于乙车到达此处所用时间

    ③乙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④甲、乙两辆车在这40s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A、①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 4. 如图所示,用硬纸片把一个音箱糊起来,做成一个“舞台”,台上的小“人”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这一现象说明了(   )

    A、声可以传递信息 B、传声不需要介质 C、响度与频率有关 D、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 5. 如图是探究声现象的四个情景,下列对这些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图: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罩内空气,铃声逐渐减小到几乎听不到,这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B、乙图:拨动刻度尺既可以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也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C、丙图:实验中乒乓球的作用是放大音叉的微小振动,用到了转换法 D、丁图:用相同大小的力敲击装有不同高度水的瓶子,最左边音调最高
  • 6. 如图所示是四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和乙的音调相同 B、乙和丙的响度相同 C、在空气中,丙的传播速度比甲快 D、甲、乙、丙是乐音的波形图,丁是噪声的波形图
  • 7. 在学校、医院或科研部门附近,经常有如图所示的禁止鸣笛的标志,通过禁止鸣笛减少噪声污染。下列措施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   )

    A、在教室周围多植树 B、参加会议时手机调成静音 C、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 D、学生戴上防噪声耳罩
  • 8. 盛一盆水,在盆里放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比盆小一点的篮子。篮子里有剩饭、剩菜,再把一个纱布袋罩在篮子上,并使袋口的边缘浸入水里,如图所示,这就做成了一个简易冰箱。把它放在通风的地方,即使经过一天时间里面的饭菜也不会变质。下列对有关简易冰箱问题讨论中,正确的是(   )

    A、纱布的作用是可以隔热 B、纱布上的水蒸发时会吸热,就可以使食物的温度较低 C、这种简易冰箱跟电冰箱一样都消耗能量 D、吃冰棒解热与此简易冰箱的工作原理是相同的
  • 9. 下列图中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冰棒周围的“白气”是水蒸发形成的 B、 窗户上的冰花是凝华形成的 C、 草叶上的露珠是熔化形成的 D、 美丽的雪景是凝固形成的
  • 10. 寒冷的冬天,戴眼镜的小枫同学发现戴上口罩后眼镜更容易起“雾”,口罩内侧也更容易变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口罩内侧变湿是因为水蒸气遇冷液化 B、从室内到室外,眼镜起“雾”是因为室外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从室外到室内,眼镜起“雾”是因为室内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一段时间后眼镜上的“雾”消失是因为发生了汽化现象
  • 11. 如图所示,下列光学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
    A、 图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 图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C、 图中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 D、 图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 12. 关于光现象的相关知识:

    ①小孔成像,皮影戏都可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解释;

    ②湖水中出现“鱼在云中游”的奇异现象,水中的“鱼”和“云”都是光的反射造成的;

    ③彩虹是太阳光在传播中遇到空气中的水滴,经反射、折射后产生的现象;

    ④红外线可用来测体温,紫外线可用来灭菌。

    上述判断中,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 13. 如图所示,是一副眼镜放到物理书上一定距离时观察到的现象,由此可以判断镜片是(   )

    A、凸面镜 B、凹面镜 C、凹透镜 D、凸透镜
  • 14. 蜡烛的烛焰发出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传播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0cm B、烛焰通过透镜不能成像 C、烛焰通过透镜后成的是放大的实像 D、眼睛在A处还能观察到烛焰在凸透镜上有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
  • 15. 如图所示,手机扫描物品上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了一张照片,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品上的二维码是光源 B、要使屏幕上二维码的像变小,需将手机远离二维码 C、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 D、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实像
  • 16. 如图甲所示为水的密度在0~10℃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图像,图乙为北方冬天湖水温度分布示意图,根据图像以及水的其他性质,下列分析判断错误的是(   )

    A、在0~4℃范围内,水具有温度升高收缩温度降低膨胀的性质 B、温度等于4℃时,同体积水的质量最大 C、示意图中从上至下A,B,C,E处的温度分别为0℃、1℃、2℃、3℃、4℃ D、湖水的温度只要达到0℃,就会凝固成冰
  • 17. 以下是测定菜油密度的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出空矿泉水瓶的质量m;(2)在矿泉水瓶中装满水,用天平测出总质量m1;(3)在矿泉水瓶中装满菜油,用天平测出总质量m2;(4)将菜油全部倒入量筒中,用量筒测出矿泉水瓶里所盛菜油的体积V1;(5)将菜油倒入量筒中,测出剩余菜油和瓶的总质量m3;(6)读出量筒中所盛菜油的体积V2;(7)计算菜籽油的密度。有三个实验小组分别选用其中部分实验步骤测量出菜油的密度,并写出表达式:①ρ= m2mm1m ρ②ρ= m2mV1 ③ρ= m2m3V2 ,你认为较合理的表达式有:(ρ为已知)(   )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 D、①②

二、多选题

  • 18. 下列估测中明显不符合实际的是(   )
    A、物理老师的正常讲课声大约为70dB B、一块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所用的时间约0.5s C、让人感觉到比较舒适的气温约为37℃ D、一元硬币约6g

三、作图题

  • 19. 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请画出其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并在图中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四、实验题

  • 20. 小红同学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斜面的一端用木块垫起,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先放在斜面底端后来移至斜面的中部,顶端、中部、底端三点在米尺上对应的位置如图所示,小红同学用电子停表记下了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时对应的时刻,如图所示。

    (1)、斜面的一端用木块垫起,使它保持(选填“较大”或“较小”)的坡度。放置金属片的作用是
    (2)、如图,用刻度尺测量s1 , 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则s1的读数是cm,小车在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v1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如图像中能够较准确反应小车运动情况的是

  • 21. 小枫同学做了“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实验时,用“水浴法加热”,试管里装有适量的(选填“冰块”或“碎冰”),这样做的目的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如图乙图象,由图象段可以推知冰是晶体;图甲中还有实验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此时的温度为℃;
    (2)、试管中的冰完全熔化后,若持续加热得到图象中的DE段,DE段对应的温度叫做水的 , 这段时间内图甲试管中的水(选填“能”或“不能”)沸腾;
    (3)、结合两次实验图象可知:冰的熔化过程和水的沸腾过程具有的共同特点是
  • 22. 如图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平面镜的上方竖直放置一块粗糙的白色的纸板做成的光屏,它由可以绕ON折转的E、F两块纸板组成。

    (1)、每次实验时,都是使一束光贴着纸板沿着某一个角度射向O点,“光贴着纸板”的目的是 , 实验中,光在纸板上发生的是(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2)、转动F板,当它与E板共面时,F板上才可找到反射光线,它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ON的两侧,这时将F板向前或后折,在F板上(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
  • 23. 如图是小枫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竖直立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支外形完全相同的(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蜡烛B竖直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平面镜成像与物体等大,实验中若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看到的像的大小将(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不能呈现蜡烛A的像,但人眼能在A的(选填:“同侧”或“异侧”)可以看到一个由光的(选填:“直线传播”或“反射”或“折射”)形成的(选填:“实”或“虚”)像。
  • 24. 如图所示,是小枫同学测量某石块的密度的情形,他进行了以下操作:

    (1)、将天平放在桌面上,把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指针静止后的情形如图(甲)所示,要使横梁平衡,应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直至天平平衡;接着将石块放在天平的左盘,在右盘加减砝码、移动游码直到天平重新恢复平衡,所加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被测石块的质量为g;
    (2)、因可供选择的量筒口径较小,石块无法放入,小枫自制了一个溢水杯,采用如图(丙)所示的方法测量石块的体积,其具体做法是:先在溢水杯中加水,直到水面恰好与溢水口相平,再把量筒放在溢水口下方,将石块慢慢放入溢水杯中,石块最终沉入水底,量筒收集完从溢水杯溢出的水后,示数如图(丙)所示,则被测石块的密度为kg/m3
    (3)、实验中,若石块会吸水,则所测密度会(选填“偏大”“偏小”或“一样”)。

五、填空题

  • 25. 如图所示,是小红同学利用光具座“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实验室里的凸透镜有焦距分别为2cm、10cm和30cm的三种,为了便于根据现有的器材完成全部实验,应选择的凸透镜的焦距最合适的是(填答案序号)______;
    A、2cm B、10cm C、30cm D、都可以
    (2)、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还应调整烛焰的中心、凸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
    (3)、器材处于如图甲所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这与(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成像特点相同;将老花眼镜的镜片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若此时使光屏(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
    (4)、如图乙所示,当蜡烛移动到B点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的像,这时,通过透镜向烛焰方向观察能看到烛焰的虚像,把B点的蜡烛向其(选填“左”或“右”)移动,可以看到虚像变大;
    (5)、实验中,当小红用白纸遮掉凸透镜的下半部分时,光屏上成像的情况是______;
    A、只出现烛焰的上半部分的像 B、只出现烛焰的下半部分的像 C、成像情况像不受任何影响 D、仍然是完整的像,只是变暗些
    (6)、随着蜡烛燃烧而变短,光屏上的像不在正中间,为了便于观察,使像呈现在光屏中央,下列最合理的调整是______。
    A、只需将凸透镜向上移动一些 B、只需将光屏向上移动一些 C、只需将蜡烛向下移动一些 D、以上三种方法均可

六、计算题

  • 26. 冬季来临,武汉市疾控中心向广大市民发出提醒:要提高防病意识,继续保持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等良好卫生习惯;小红同学的妈妈准备步行去离家1.8km的某大型超市买一些抗疫物品,已知小红妈妈步行的速度约1m/s,买回的物品中有一壶75%、2500mL的酒精消毒液,如图甲所示,产品详情如图乙所示,小红通过查资料知道,“75%”是指酒精体积与酒精消毒液总体积的百分比,已知壶中酒精消毒液的质量为2.12kg(忽略水与酒精混合后总体积的变化)。

    (1)、小红妈妈从家里步行到该大型超市所需时间约多少min?
    (2)、这壶酒精消毒液的密度是多少kg/m3
    (3)、小红同学阅读乙图标定的产品详情得知:酒精消毒液中的酒精含量应该在75%±5%之间(即其所含酒精的体积应占酒精消毒液总体积的70%~80%),请通过计算说明:小红家买的酒精消毒液中的酒精含量是否与乙图上标定的规格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