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名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1-10-17 类型:开学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
1. 考古发现西周时期的一些异族贵族群体的墓葬同西周贵族墓葬相比,墓地在墓向、墓葬形制、葬式以及殉葬习俗等方面存在较多相似之处。这表明当时( )A、墓葬制度凸显了贵族特权 B、分封体制巩固了中央集权 C、宗法制保障了政权的稳定 D、礼乐制度传播了西周文化2. 战国时期,包括秦在内的边地逐渐繁荣,在郡下分设若干县。一些诸侯国新税制的推广使得地方有了多余的财力扩充机构。这表明( )A、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成为时代发展趋势 B、社会改革推动了新的行政管理体制的诞生 C、兼并战争促使各国纷纷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D、生产力发展推动地方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3. 表1
内容 文献 鲁国大臣臧文仲闻六与蓼灭时说:“德之不建,民之无援,哀哉。” 《左传·文公五年》 齐国大臣管仲答桓公道:“齐国百姓,公之本也。” 《管子·霸形》 虢国的史官嚣曰:“虢其亡乎!吾闻之: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 《左传·庄公三十二年》 表1是先秦时期文献的一些记载,其反映了这一时期( )
A、当政者注重个人品格养成 B、执政为民的价值观念形成 C、朴素的民本思想受到推崇 D、儒家仁政思想已渐入人心4. 古代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以宗法血缘关系为基础,通过层层分封,权力分散在各级贵族中,并世袭享有特权。战国时代魏国和楚国通过变法削弱世袭特权,秦国通过军功爵制取消世卿世禄制度,强调军功而淡化世袭身份。这些做法( )A、标志着世卿世禄制走向消亡 B、推动了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 C、促进了小农经济形成和发展 D、标志着人类历史进入到封建社会5. 汉代官秩仅六百石的十三州刺史,可监督秩三千石的郡守,秩仅千石的御史中丞可察官秩万石之丞相;唐代官仅七品的察院长,可察尚书省。隋、唐时期监察御史也称巡按使主要掌分察州县,还“分察尚书六司,纠其过失,及知太府司农出纳”。可见古代中国( )A、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监察体系 B、监察官员位高权重 C、重视监察官员的素质和选任 D、形成了“以卑察尊”的监察制度6. 二十四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人依据黄河流域的气候、物候建立起来的补充历法。战国末期《吕氏春秋》一书记载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两汉时期二十四节气完全确立并写入历法且沿用至今。这反映出中国古代( )A、北方经济的持续领先 B、天文历法科学严密 C、农耕文明的积淀传承 D、农学研究因循守旧7. 先秦至西汉前期,山东东部地区得“鱼盐之利”,总体上是商业活跃的地方。西汉中期以后,这一地区的商人活动开始步入低谷。这是由于西汉政府( )A、重视关中地区经济发展 B、强化了经济控制 C、开通了丝路贸易 D、以儒家义利观教化百姓8. 孔子是无神论者,他曾说子不语怪力乱神。而董仲舒结合阴阳家学说创造性的提出: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等学说。这一变化反映了( )A、董仲舒的学说背离儒家思想 B、儒学已不再适应时代的要求 C、孔子的思想不被当时所认可 D、儒学适应社会发展做出调整9. 魏晋期间,门阀政治形成以后,士族地主内部的高下序列,由于相互之间为各自利益的政治争斗不断,仍有升降,可以说门阀士族在相互斗争中发展,而竞争使其在一定时期内的统治得以维持。据此可知,门阀政治 ( )A、推动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B、客观上维护了统治秩序 C、加剧了士庶之间的对立 D、维护了社会的长治久安10. 汉武帝时期,发生灾异时君主发表“罪己诏”成为一项制度。孝文帝是北魏首位下发“罪己诏”的皇帝,并先后五次颁发“罪己诏”检讨过失。孝文帝多次颁发“罪己诏”说明北魏( )A、灾异现象频发 B、天人感应学说深入人心 C、政权实现汉化 D、治国理念深受儒学影响11. 隋唐时期,御史与谏官相辅相成的监察制度体系臻于完备。宋以后,谏官制度逐渐衰微,明清时期逐渐形成以御史与谏官制度合一的、以都察院为主体的单一监察制度体系。可见古代监察体系的演变( )A、缓和了官员内部的矛盾 B、保障监察权力的高效运作 C、提高了中央的行政效率 D、与专制权力的强化相一致12. 魏晋南北朝时期,工匠们都有专门的匠籍,一人匠籍便终身不得改业;唐代,“纳资代役”(缴纳一定量的货币代替服役)逐渐普遍化,“和雇制”(官府出钱雇用技工、民匠从事劳役制作)得到推广。 这一变化( )A、扩大了官营手工业的规模 B、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C、提高了私营手工业的地位 D、反映出重农政策的松动13. 唐代见于史志的羁縻府州有856个,“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少数民族)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同时,又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置都护府,由中央任命长史、司马等官员,负责管理边防、行政和民族事务。唐代的这些举措( )A、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B、体现了君主专制制度的发展 C、消除了各民族间的文化差异 D、导致了地方官员职权的混乱14. 宋仁宗曾说:“措置天下事,正不欲专从朕出。若自朕出,皆是则可,有一不然,难以遽改。不若付之公议,令宰相行之。行之而天下不以为便,则台谏公言其失,改之为易。”该言论反映出宋代( )A、君主专制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强化 B、君主专制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削弱 C、君主专制下的理性精神 D、相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君权15. 宋代保留隋唐传统官称,仅代表资历、俸禄高低。文官有称为“职”的衔号,如殿阁学士、修撰等,其实际工作、权力则有差遣决定,多称为权知(或提举、提点)某机构事、充(或判、行等)某职之类,表示为临时委派之职事。此举意在( )A、继承隋唐政治传统 B、防止官员专擅权力 C、提高士人政治地位 D、创新官员监察机制16. 唐代有“出将入相”的惯例,人们认定“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宋代民间则流行“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的俗语,宋人认为“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强敌于穷漠,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矣。”这表明( )A、唐朝的大多数官员来源于武将 B、宋代文化相对于唐代更为发达 C、社会观念与政治环境关系密切 D、科举制度提高了文人社会地位17. 北宋末年庄季裕的《鸡肋编》载:平江府洞庭东、西二山在太湖,菲舟楫不可到,……地方共几百里,多种柑橘桑麻,糊口之物,尽仰商贩。绍兴二年(1132年)冬,忽大寒,湖水遂冰,米船不到山中,小民多饿死。这则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宋代( )A、民众生活受气候的影响大 B、民众生活与市场联系紧密 C、舟楫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 D、经济作物的种植日益广泛18. 从汉朝到唐朝,土地兼并被视为国之大害,千方百计加以抑制。宋朝开历史之先河,采取“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但农作物产量倍增,工商业盛况空前,市民阶层壮大。其原因是( )A、土地兼并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剥削 B、租佃经营方式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 C、不抑兼并政策导致了贫富分化严重 D、放任土地兼并导致了政府税源锐减19. 据史料记载唐朝前期,73.02%的水灾都发生在北方,南方多雨区仅占9.8%。仅关内道、河南道水灾频次占唐前期总数的50%以上。安史之乱后,淮南道、江南道水灾频次记载明显增加,史书中还多次出现江南西道暴雨山洪的记录。据此可知( )A、经济严重衰退 B、土地政策调整 C、经济重心南移 D、政府管理失控20. 宋真宗咸平五年,政府以汴京城“衢巷狭隘”为由对坊墙整修,并设置了咚咚鼓以警昏晓。到仁宗景佑年间,开始允许居民临街开设邸店,到宋神宗年间,汴京城已是“不闻金鼓之声了”。这说明了在宋代( )A、政府态度决定“市”能否突破时空限制 B、商业活动已经不再受到政府的任何监管 C、政府调整管理制度以适应新的经济形势 D、汴京城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21. 朱熹反复提到:“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王阳明则强调:愚夫愚妇只要在日常行为的“事上磨练”,同样可以成为圣人。从中可以得知( )
A、儒学思想家提倡“经世致用” B、儒学呈现出世俗化特点 C、伦理道德是儒学的主要内容 D、成圣是理学的终极目标22. 宋朝建立以后,朝廷多次进行宫廷雅乐改革,以求“用乐以合《周礼》”,但均收效甚微。从北宋周敦颐到南宋朱熹,理学家们批评这些改革“求古乐太深”,而主张追求“古乐之意”,将音乐纳入心性修养和天理的范畴,赋予雅乐以新的内涵。这表明当时( )A、理学和心学的社会竞争加剧 B、对音乐的理学化解释逐渐形成 C、传统雅乐的思想资源被摈弃 D、雅乐已经丧失社会和政治功能23. 元代规定行中书省为地方行政机构。行省“军国重事,无不领之”。行省高级长官由蒙古人、色目人担任,中下级官员由汉人担任。行省官员每日“早聚圆坐,参议词讼,理会公事”。据此可知,元代行省制( )A、扩大了对地方监察权 B、弱化了其政权的民族色彩 C、有效制约了君主专制 D、有利于集思广益制定决策24. 据史籍所载,元朝把没收来的契丹和南宋的官田全部分给蒙古贵族,少的二十顷、三十顷,多的五百顷、五千顷。又在各地收夺农民耕地,拨给驻军屯田或赏易寺院,元顺帝在位时,一次赐给大承天护圣寺的田,多达十六万二千余顷。这种行为( )A、消除了封建地方割据的基础 B、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C、成为元政府敛财的重要手段 D、制约了自耕农经济的发展25. 元朝共举行科举考试17次,只设进士一科,后16次仅登科进士1135人,而且进士分配名额极不公平,蒙古、色目、汉人的人口基数相差极端悬殊,但名额却一样。据此可推知,元代的科举制度在客观上有利于( )A、戏曲艺术的发展 B、民族凝聚力增强 C、科举制度的完善 D、元朝统治的强化26. 明朝宦官专权的局面更甚于唐朝。熹宗时宦官魏忠贤炙手可热,权倾朝野,“自内阁六部,四方总督巡抚,遍置死党”,人们“只知有太监,不知有天子”。这从本质上反映出明朝( )A、皇权被严重削弱 B、君主专制更趋强化 C、宦官凌驾于皇上 D、内阁制名存实亡27. 雍正时期的朝廷规定,军机大臣昼夜轮替值班,随时以供召对,军机章京必须每日凌晨五点当值,确保当日谕旨当日发出。这反映出军机处( )A、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B、促进了清朝统治吏治清明 C、提高了中枢机关行政效率 D、强化了皇帝对官员的控制28. 明清时期,农业继续发展,棉、麻、桑等作物种植日益广泛,产品大量流入市场但是清朝人口猛增,经营规模进一步变窄,牛耕普及程度逊于前代,精耕细作越来越偏向“多劳”倾向。这一现象导致( )A、农业难以实现转型 B、农业发展停滞 C、农产品日趋商品化 D、人地矛盾突出29. 明清时期,松江府及其周边地区出现了早期的“工业化”,使农业经济与农家经营发生了革命性变革,棉花种植超过了传统的稻米种植,甚至达到了“棉九稻一”,乃至专种棉花不种稻米的程度。这一现象( )A、助推了当地经济结构的变化 B、反映了早期资本主义的萌芽 C、促进了全国经济重心的南移 D、是劳动力市场化的直接体现30. 有学者指出,明清时期的一些江南市镇,出现了土地所有权分散化的趋势,地主所有土地占全部耕地的30%左右,富农、中农、贫农所有土地占全部耕地的70%左右。这种现象反映出当时江南一些地方( )A、财富观念发生了变化 B、政府抑制兼并的措施得力 C、小农经济发展较快 D、有很强的均贫富观念31. 古代有学者认为,周孔与宋儒的根本区别在于:宋儒“只教人明理”,而“孔子则教习事”;他还认为只有“能斡旋乾坤,利济苍生,方是圣贤”。据此可知,该学者( )A、主张重建儒家伦理规范 B、倡导经世致用的思想 C、力图冲破周孔儒学束缚 D、推崇重利轻义价值观32. 清政府对商业戏园的管制极为严格,北京内城严禁出现商业戏园,八旗和高级官员禁止入园看戏。但朝廷禁令却无法阻挡戏曲演出的巨大魅力,戏园不断潜入以满人为主的内城,更有八旗达官显贵入外城看戏。这种变化反映了( )A、大众娱乐化解民族矛盾 B、早期启蒙思想推动文化繁荣 C、市民文化冲击社会秩序 D、文化专制政策淡出历史舞台二、非选择题。(共52分)
-
3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朝时期政府实行贸易的双轨制度,将贸易分为官方的“朝贡贸易”和民间贸易。明初政府颁布禁令:“非入贡即不许其互市”“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原因是政府考虑到沿海居民的胡作非为,“倭居十三,而中国叛逆者居十七”。但官方的“朝贡贸易”却十分兴盛,“五方之贾,熙熙水国,异物不足述,而所贸金钱,岁无虑数十万”。前来朝贡的国家有十多个,如暹罗、占城、扶桑、琉球、朝鲜等。每次使团前来带来的都是该国的贵重礼物,但因生产力落后,“进贡之物,大都草率不堪,甚者尤极不堪,而朝廷所赐缯、帛、靴、帽之属……”明朝采取“厚往薄来”的原则,回赠的物品价值往往超过对方数倍。
——摘编自李凤琼、秦超超《明朝与清朝前期的对外贸易情况比较》
材料二:明初统治者反对对外贸易,建朝以后的142年里,朝贡贸易是唯一的合法外贸途径。15世纪初郑和下西洋,除宣扬国威外,大量采购西洋(马六甲海峡以西的印度洋地区)物产亦是重要目的。……1509年,明廷开放广东开展特定的民间贸易。1514年,葡萄牙人来到中国并逐渐取得在澳门的居住权。1567年,朝廷开放福建省一港口供中国商人对外贸易并对进口贸易征税。之后,西班牙、荷兰、英国商人相继东来。与此同时,中国的民间海外贸易活动活跃,逐渐形成了以闽粤为中心、澳门为核心的亚太经贸网络,中国的瓷器、茶业等物品大量流向西方。中国的商人、工匠遍布南洋各个群岛,大量白银流入中国。……在明末清初的几十年里,郑氏海商集团操控着东亚、东南亚的海上贸易。
——摘编自(美)易劳逸《家族、土地与祖先:近世中国四百年社会经济的常与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初对外贸易的特点并进行简要评价。(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从明朝前期到后期贸易出现的变化,并说明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3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以下是卜正民教授领衔主编《哈佛中国史》(全六卷)的分卷书目:
卷目
书名
第一卷
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
第二卷
分裂的帝国:南北朝
第三卷
世界性的帝国:唐朝
第四卷
儒家统治的时代:宋的转型
第五卷
挣扎的帝国:元与明
第六卷
最后的中华帝国:大清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选择任一分卷,为该分卷写一个内容简介。(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不少于200字。)
3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章学诚(1738—1801),字实斋,清代史学家、思想家。他在深入反思宋明理学和乾嘉经学(考据学)的基础上提出“六经皆史”说,进而在刘知几“史才三长(史才、史学、史识)”之外明确提出了“史德”的概念。“何为史德?谓著书者之心术也。”史家的心术有两类:一是史家心术之邪正,二是史家心术之修养程度。章学诚主张史家著史要尽量尊重客观史实,不要随心所欲地将主观意图掺杂其中。只要抱着这个态度去努力,即使还有不足之处,也可以称得上有“著书者之心术”了,即具备了“史德”。他劝诫史家应当“气平”“情正”,以理性来制约自己的感情,尽量避免“因事生感”,这样才不至于“发为文辞,至于害义而违道”。他还主张“通六义比兴之旨”来培养“心术”。章学诚的“史德”论受到梁启超、胡适等人的肯定和赞扬。
——据瞿林东《中国史学史教程》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章学诚“史德”论的主要内容。(2)、根据材料并结合学知识,简评章学诚的“史德”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