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古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1-10-15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本题共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 1. 孟子曾批判某家学说:“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司马迁也说它:“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也。”他们批判的是(    )
    A、儒家的“仁政”思想 B、荀子的“性恶论”思想 C、法家的“刑不避大夫”思想 D、墨家的“兼爱”思想
  • 2. 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段话体现的是(   )
    A、民主思想 B、仁政思想 C、礼法并重 D、礼治为先
  • 3. 古代某思想家认为:臣民只有将自己依附于君王,融化于群体之中,个体的生命才有价值、有意义。怎样才能做到呢?他进一步回答说:崇教化、立官学、察举征辟、建立文官之制。这位思想家很可能是(   )
    A、韩非 B、朱熹 C、董仲舒 D、黄宗羲
  • 4. 战国时期某思想流派主张“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下列言论与之属于同一流派的是(    )

    A、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 B、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C、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 D、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 5. 儒家学说在秦朝遭到沉重打击,在汉代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这种变化同它自身的与时俱进有密切关系。同先秦儒学相比经董仲舒改造之后的儒学(    )
    A、坚决排斥了阴阳五行之说 B、从批判时政转为维护现实统治 C、提出“为政以德”的观点 D、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精华
  • 6. “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超过)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该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突出影响表现在(   )

    A、重建儒学的价值信仰 B、成为封建统治工具 C、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 D、促进文化教育普及
  • 7. 长期以来,儒学是一种士大夫之学。明代思想家李贽则提出要正视“世间惟下下人最多”的现实,强调“我为下下人说,不为上上人说”。这说明李贽(  )
    A、反对儒家的正统思想 B、倡导只为下下人说 C、批判地发展传统儒学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 8. “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以前所未有的犀利笔锋对正统儒学做出了总结性批判,从儒学内部逐渐发展出一个脱离程朱理学樊篱的、异质的新思想系统。”材料中的“异质”(    )
    A、彻底否定传统儒家思想    B、体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诉求    C、蕴含了近代“民主、法制”思想    D、抨击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政体
  • 9. 明朝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东林党人顾宪成在无锡重修东林书院,撰写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并在此聚众讲学,倡导“读书、讲学、爱国”的精神,引起全国学者普遍响应,一时声名大著,有“天下言书院者,首东林”之赞誉。这种现象表明当时(   )
    A、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结果 B、反对空谈提倡经世致用影响广泛 C、王阳明心学空谈玄说进一步传播 D、政府重视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 10. 普罗泰戈拉在其著作《论神》中说:“我不能断定神是否存在,认识神障碍众多,第一是对象不明,第二是人生短暂。”下列对这一思想理解正确的是(    )
    A、宣扬相对主义认识论 B、实际提倡运用人自己的理智 C、反对雅典的民主政治 D、肯定人性,反对基督教神学
  • 11. 对于雅典民主,柏拉图认为(和绝大多数的希腊哲学家相同):“闲暇乃是智慧的主要条件,而智慧又是与统治能力成正比的。”在柏拉图看来( )
    A、雅典民主的弱点在于片面强调平等 B、绝对自由影响到法律的尊严和权威 C、雅典直接民主制导致行政效率低下 D、哲学家都因不满民主制而反对民主
  • 12. 伊拉斯谟借“愚人”之口说道:“如果你把生活中的快乐去掉,那么生活成了什么?它还配得上称作生活吗?”根据这句话,伊拉斯谟本意是要(   )

    A、抨击愚昧 B、倡导平等 C、讽刺贪淫 D、推崇人性
  • 13. 布克哈特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中说道:“通过它(文艺复兴),欧洲第一次被鲜明地分成有教养的阶级和没有教养的阶级。”这说明文艺复兴的不足之处在于(   )
    A、造成阶级分化 B、阻碍文化发展 C、缺乏群众基础 D、造成文化断层
  • 14. 马克思在评价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时说:“他打破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树立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神职人员)变成了俗人,是因为他把俗人变成了僧侣。”下列对宗教改革的相关评述,不正确的是(   )
    A、打破了罗马天主教会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 B、树立信仰本身为权威,只要虔诚信仰,灵魂即可得救 C、试图清除宗教对个人生活的影响,开启了人类理性的光芒 D、改变了过去通过神职人员与上帝沟通的惯例,人人可以同上帝直接对话
  • 15. “它对于整个中世纪神权的精神统治,都是一次强力反动。这个时代的理论家同时做起了实干家,思辨与实验、理论与实际开始,也正是这种结合后来敲开了科学革命的大门。”材料中的“这个时代” (    )
    A、推翻了基督教会神权统治 B、深刻地感悟到了人的伟大 C、描绘了资产阶级理性王国 D、直接引发了近代科技革命
  • 16. 在审判国王查理一世时,代表议会的审判长布拉德肖说:“…这就好像一条纽带.纽带的一头是君主对国民应尽的保护义务,另一头是国民对君主应尽的服从义务。先生,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这段话主要体现的是(   )

    A、君主立宪的主张 B、自由平等的学说 C、社会契约的理念 D、议会至上的特点
  • 17. 启蒙思想家有许多共同主张,但也存在着很大的分歧,其中伏尔泰与卢梭的某些主张可以说“水火不容”“势不两立”。最主要表现在(   )
    A、是否信仰上帝 B、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C、是否反对君主制 D、是否反对私有财产
  • 18. 启蒙运动在许多方面都明显超载了文艺复兴运动。其“超越”主要表现在(   )
    A、批判教会的宗教专制 B、宣扬人文主义的精神 C、提出民主政体的构想 D、倡导追求现世的成功
  • 19. 某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就我国古代科技成就进行讨论,下列结论明显错误的是(   )
    A、《九章算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 B、《石氏星表》——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 C、《齐民要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农书 D、《授时历》——我国现存最早的历法
  • 20.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之学,重视实地考察和试验观察。徐霞客的地理之学,全由亲身旅行各处,实际观察之后的记录。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徐光启的《农政全书》,都有工艺器械的制作过程,并有实绘的图样,还介绍了一些外来技术。这表明,他们都( )
    A、具有理性主义学风 B、强调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C、力图总结传统科技 D、受到西方自然科学的影响
  • 21. 唐代主要是以诗取士,促进了诗歌在唐朝的发展;宋代注重策论,文学体裁—词大大发展起来;元代科举制度带有明显的民族歧视特点,有力地推动了元杂剧的成熟和兴盛。这主要说明( )
    A、文化政策影响文化形态 B、科举制逐渐走向衰落 C、政治状况决定文化水平 D、传统文化发展到顶峰
  • 22. 古代中国文学主流表达形式经历了赋一诗一词一曲一小说的变化过程。变化反映了(   )

    ①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②通俗文学的蓬勃发展

    ③科举考试内容的变化     ④城市经济的繁荣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④
  • 23. 某同学自诩尊重史实,酷爱续写武侠名著。下列续写情节符合历史常识的是(   )

    ①续写《寻秦记》:(战国)赵盘怀疑《清明上河图》里隐藏着武功秘籍

    ②续写《神雕侠侣》:(南宋)杨过和小龙女行侠仗义救出理学大师程颐

    ③续写《大唐双龙传》:(隋末)寇仲利用火炮攻打扬州

    ④续写《七剑下天山》:(清初)韩志邦很欣赏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A、③④ B、 C、②④ D、①②③
  • 24. 曾祖荫教授在《中国古代美学范畴》一书中写到“针对中国历代美学中情、理的观念与发展作分析,宋元时期的绘画属于情理平衡时期,达到了感性和理性的平衡。”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宋元绘画深受理学影响表现形式趋于单一 B、中国画起源于秦汉,在宋元时期达到顶峰 C、宋元绘画兼具“穷理”的写实性和“尽性”的写意性 D、儒学在宋元时期的变革和转型是中国画发展的必要条件
  • 25.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   )
    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 B、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 C、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 D、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
  • 26. 伽利略通过梁的弯曲试验和分析,指出对长度相似的圆柱形梁,抗弯力矩和半径立方成比例;1685年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有引力,弓I力和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和两个物体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从中可以看出近代自然科学的特征之一是()
    A、实验是近代科学研究的方法 B、物理学居于核心和基础地位 C、侧重于逻辑推理和理论概括 D、数学成为其主要的表达方式
  • 27. 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命进化规律。随后,很多西方宣扬白人种族优越的人用此理论来解释社会发展,并在西方政界和学界形成了风靡一时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这种解释社会发展的理论(    )
    A、鼓舞了北美人民的抗英斗争 B、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C、是资本主义国家侵略扩张的说辞 D、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 28. 19世纪中期以后,“造物主”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最终被驱逐出去,主要是因为(   )
    A、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精神的进一步发展 B、启蒙思想和唯物主义哲学的迅速推广 C、人猿同祖学说普遍得到了人们的认可 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进化观点提出
  • 29. 有学者在一次演讲中提到,过去二百多年中,人类经历的三次工业革命的特征: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机械化,第二次工业革命是规模化;第三次工业革命则是深度全球化背景下的“个性化”,关于三次工业革命,下面论述正确的是(   )
    A、“机械化”是指世界范围内机器广泛应用 B、“规模化”是指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 C、“个性化”是指科学和技术开始紧密结合 D、三次工业革命都依赖新能源开发和利用
  • 30. 中华文化悠远浩博,从孕育产生到恢宏壮大,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不同时期的文化体现了不同的特征,下列对明清文化概括最为妥帖的是(   )
    A、集成与转型 B、奠基与经典 C、鼎新与革新 D、经世与玄思

二、材料解析题

  • 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李贽提出“无私则无心”,信奉李贽之学的冯梦龙,在“三言”中把社会上一切过分的贪欲的行为都当成自己批判的对象,但又未回到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老路上,认为人们的私欲,只要不损人不贪心不欺诈,实在就有该满足的必要。后来的王夫之、戴震等思想家提出“以欲为本”的理欲观,一方面肯定人欲的合理成分,一方面强调“理重于欲”,反对认欲为理。

    ——摘编自温孟孚《理学的发展与“三言”中的人欲观》

    材料二:中世纪初期的欧洲基督教宣扬禁欲主义。中世纪后期,奢侈之风悄悄地席卷西欧大陆,禁欲主义渐成为人们嘲弄的对象。他们在废墟中发现伟大的罗马建筑,同时在古老的拉丁文典籍中发现了伟大的希腊、罗马文明。于是开始宣传满足人欲是正当需求的观点。

    ——摘编自林仁川、徐晓望《明末清初中西文化冲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末清初思想家们的人欲观,并分析其产生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明末清初同一时期西方的人欲观,并分析其意义。
  • 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10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

    时间

    欧洲

    时间

    中国

    10—15世纪

    远洋航海技术

    明前期

    印刷术、指南针和火

    药的划时代发展

    远洋航海技术

    16 世纪

    哥白尼太阳中心说

    明中期

    李时珍《本草纲目》

    17世纪

    伽利略天文望远镜、哈维血液循环学说

    波义耳近代化学、笛卡尔解析几何

    牛顿力学体系

    明后期

    徐光启《农政全书》

    徐霞客《徐霞客游记》

    宋应星《天工开物》

    18至19世纪

     中叶

    瓦特蒸汽机、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

    细胞学说、分子一原子结构学说

    进化论

     

    材料二:恩格斯指出,工业的巨大工作为力学、化学、物理学提供了大量可供观察的材料、试验手段和工具,“真正有系统的试验科学,这时候才第一次成为可能”。

    恩格斯还认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10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材料三:清雍正皇帝反复强调“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清世宗实录》

    (1)、根据材料一,说明在10至19世纪中叶,与欧洲相比,中国科技水平所处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元明前期中国的科技对欧洲产生了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指出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并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三个方面,分析欧洲近代科技迅速发展的原因。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代(鸦片战争前)中国科技发展停滞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