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历史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单元测试卷A

试卷更新日期:2021-10-13 类型:单元试卷

一、单选题

  • 1. “在一家面摊前,人们踊跃争先剪辫子,旁边告示牌上的大字十分醒目:剪辫者免费供肉面一碗以示奖励。”材料中的情景,最有可能发生在(    )
    A、洋务运动之后 B、义和团运动之后 C、辛亥革命之后 D、新文化运动之后
  • 2. 1912—1919年,中国新建的民族厂矿企业达370多家,投资近1亿元,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新增资本达到1.3亿元以上,相当于辛亥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以上数据说明( )
    A、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开始起步 B、中国开始迈向工业化强国 C、列强扩大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D、近代民族工业迎来“短暂的春天”
  • 3. 观察下图,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外国人纷纷在华开设工厂 B、政府颁布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 C、列强忙于战事,暂时放松侵略 D、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
  • 4. 下表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企业注册数量统计表。该表说明了(    )

    时间

    注册工厂数(家)

    1913—1915

    124

    1916—1919

    375

    A、列强加快了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B、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开始起步 C、中国重工业获得了初步发展 D、民族工业获得快速发展
  • 5. 如图的示意图反映了某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情况,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   )

    ①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掠夺    ②海外华侨的竞相投资

    ③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    ④清政府推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6. 张謇15岁中秀才,41岁中状元。办厂遭遇困境后,(清政府)翰林院催他回京任职,他固辞道:“愿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不愿居八命九命可耻之官。”下列表述与他的事迹不相符的是(   )
    A、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 B、创办了大生纱厂 C、创办了南通博物苑 D、一边做官,一边办实业,所以称他为状元实业家
  • 7. 1922年,北京、上海报纸举办了成功人士民意测验,投票选举“最敬仰之人物”,晚清状元张謇得票最高。张謇高票当选的最重要因素应该是(   )
    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C、对近代民族工业贡献大 D、近代报纸非常普及
  • 8. 1931年,帝国主义在中国投资已达32亿美元,开设洋行商店8 000多家。到1936年帝国主义投资额更高达43亿美元,占整个中国工业资本的71.6%。这说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障碍是(   )
    A、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B、帝国主义的压迫 C、封建主义的压迫 D、中国处于内战状态
  • 9. 观察如图,指出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外国人纷纷在华开设工厂 B、政府颁布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 C、列强忙于战事,暂时放松侵略 D、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思路导析
  • 10. 利用帝国主义忙于一战之机,1913年-1921年,我国创办了123 家面粉厂。1914年我国面粉人超(指一定时期内,外贸进口总值超过出口总值。反之则称为出超)200万担以上。从1915年起开始出超,1920年达到300多万担。而随着帝国主义卷土重来,面粉业再度受挫。这表明当时(   )

    ①一战客观上有利于我国面粉业发展

    ②我国面粉业发展曲折

    ③一战时期内我国面粉大量销往海外

    ④我国面粉生产技术领先世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1. 毛泽东说:“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讲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下列表格中的哪项组合能充分印证这一观点(    )

    张之洞

    张謇

    A

    江南制造总局

    大生纱厂

    B

    汉阳铁厂

    福新面粉公司

    C

    江南制造总局

    福新面粉公司

    D

    汉阳铁厂

    大生纱厂

    A、A    B、B    C、C    D、D
  • 12. 荣宗敬和荣德生兄弟创办的荣氏企业是近代中国著名的企业之一。他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以经营福新面粉公司起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荣氏兄弟建立起以纺织业和面粉业为主的庞大家族企业。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的面粉和棉纱开始大量进入中国市场,荣氏企业陷入困境。抗战胜利后,荣氏家族企业虽然有所恢复,但远未达到战前水平。从这段叙述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有(    )

    ①荣氏企业兴起于洋务运动时期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侵略,有利于中国民族企业的发展

    ③日本的侵略对荣氏企业造成很大冲击

    ④抗战胜利后荣氏企业重回巅峰时期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 13. 1912年3月5日《时报》上题为《新陈代谢》的文章曾这样生动地描述:“剪发兴,辫子灭;……天足兴,纤足灭;放足鞋兴,菱鞋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引起上述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  洋务运动的兴起 B、辛亥革命的推动 C、新文化运动解放了思想 D、中国共产党的提倡
  • 14. 百年老课本系列: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如下图)是由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出版的教科书。该出版机构是(    )

    A、中华书局 B、商务印书馆 C、开明书店 D、生活书店
  • 15. 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表现了“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奋斗精神”的伟大作品是(    )
    A、《毕业歌》 B、《黄河大合唱》 C、《渔光曲》 D、《义勇军进行曲》
  • 16. 近代中国,海禁大开。外来事物从四面八方滚滚而来,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下列关于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描述,不准确的是(   )
    A、当时使用的课本和字典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B、轮船只是在沿海沿江的口岸城市出现 C、电影和报纸已经很普遍,不管在城市还是在农村都能看到 D、照相只是极少数有钱人家的奢侈享受
  • 17. 1909年,《大公报》载文宣传一种时 髦的文化娱乐方式:“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见的一样。”该文化娱乐方式是(   )
    A、听京剧 B、看电影 C、赏花灯 D、看皮影戏
  • 18. 学习了中国近代“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一课,判断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A、《申报》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短的中文报纸 B、商务印书馆是近代外商创办的文化和出版机构 C、《狂人日记》是鲁迅先生讨伐封建主义的檄文 D、《定军山》是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有声电影
  • 19. 报纸是我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传媒工具之一 。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是(   )
    A、《中外纪闻》 B、《国闻报》 C、《民报》 D、《申报》
  • 20. 1902年,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在山西大学堂创办西式专斋,使山西大学堂与当时的京师大学堂、北洋大学堂齐名。这三所学堂所产生的最重要影响是(   )
    A、推动了中国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 B、掀起了介绍西方学术著作的高潮 C、引起了近代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 D、开创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新纪元
  • 21. 优秀的文艺作品是时代的缩影,动荡的时代诞生伟大的作品。下列中国近代文艺作品及其作者的搭配,错误的是(   )
    A、《义勇军进行曲》——聂耳 B、《愚公移山》——齐白石 C、《狂人日记》——鲁迅 D、《小二黑结婚》——赵树理
  • 22. 有关近代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的成就,以下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解放日报》——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B、《定军山》——中国自行拍摄的第一部有声电影 C、《黄河大合唱》——表现出中华民族的伟大、独立与坚强 D、《愚公移山》——无情批判吃人的封建礼教
  • 23. 1905年我国拍摄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由京剧名家谭鑫培主演,京剧这一艺术表现形式(   )
    A、乾隆时期正式形成 B、剧目单一脱离现实 C、具有北京地方特色 D、仅受统治阶层喜爱
  • 24. 20世纪30-40年代初期,著名画作《田横五百士》《愚公移山》等在全国传播;优秀歌曲《毕业歌》《黄河大合唱》等在全国传唱;“国人爱国,请用国货”“挽回利权,振我中华”等成为商业广告炙手可热的用语。这些(   )
    A、反映商业和文艺空前发展和繁荣 B、表明实业救国开始成为主流 C、说明广告策划和营销有新的创意 D、凸显了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
  • 25. 中国近代教育和文化事业得到很大发展。以下史实不能反映这种变化的是(   )
    A、英国商人美查在上海创办《申报》 B、落第举人王长益到京师大学堂报名 C、商务印书馆出版《最新教科书》 D、滨州杜氏家族-一门十二进士

二、材料分析题

  • 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广东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是近代广东所产生的著名的民族企业,其创建者简照南1870年生于广东南海县。青年时期曾经从事过陶瓷业,开设过轮船公司,并于1906年进军烟草业,在香港设立了“广东南洋烟草公司”。出产的“双喜”牌香烟,很快成为畅销产品。

    ——《岭南经济史》

    材料二:20世纪初的中国烟草市场完全被英美的烟草公司所垄断。英美烟草公司利用黑社会威吓烟贩,不准他们销售南洋公司的香烟,南洋公司因此陷入困境,不得不宣布破产拍卖,而价值9万元的机器原料居然没有人敢承买。简照南只好重操旧业,一边经营土洋杂货,一边推销香烟。

    ——《岭南经济史》

    材料三:以下是与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同一时期(1895-1913年)民间资本厂矿企业地域分布情况:

     

    总计

    上海

    武汉

    天津

    广州

    杭州

    无锡

    其他

    厂矿数

    549

    83

    28

    17

    16

    13

    12

    380

    资本额(千元)

    120288

    23879

    17240

    4219

    5719

    1552

    1422

    66185

    ——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材料四:1912年后,南洋公司慢慢走出了困境,1912年-1914年共获利30万元。此时英美烟草公司提出以100万元的价格收购南洋烟草公司,被简照南断然拒绝。此后,英美公司又提出与南洋公司的合并方案,也遭到了简照南的拒绝。1919年春,五四运动爆发,抵制日货使用国货浪潮兴起,南洋公司得到了社会的广泛支持。此后,南洋连续4年年盈利400余万元,处于“国烟地位之首席”,英美公司再也难以撼动南洋了。

    ——《岭南经济史》

    (1)、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材料一中1906年简照南创办烟草公司的有利历史条件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所述,指出南洋公司在发展过程中所受到的挫折,并分析产生这些挫折的根源。
    (3)、根据材料三,归纳1895年至1913年民间厂矿企业分布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造成这种分布特点的原因。
    (4)、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1912年以后南洋公司逐渐走出困境的主要原因。
  • 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电视剧《大染坊》主题曲《把感动留在人间》唱道:“总以为泪水早已擦干……总以为彩虹就在眼前,我却在风雨中越走越远,这一场荣华富贵好心酸,这一场锦绣年华欲说无言……该剧讲述了主人公陈寿亭在20世纪初从一个乞丐到拥有雄厚资产的印染厂主再到破产的历程。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高潮出现在哪一期间?指出这一时期出现发展高潮的原因。(至少两点)
    (2)、史学家费正清把上述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费正清为什么这么说。
    (3)、要改变陈寿亭“心酸”与“无言”的命运,你认为关键在于什么?
  • 28. 中国近代教育的变革和文学艺术的演进是我们认识时代嬗变的窗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严复曾经对废除科举制做过这样的评 价: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

    材料二:革命的谣言传到了村子里,引起了村里的不安,阿Q看过革命党被杀,觉得自己也成了革命党,村子里的人也开始讨好阿Q这个“革命党”。阿Q相信革命党一定会来找他,他做着抢到好多东西的美梦睡过去了。

    ——鲁迅《阿Q正传》

    材料三: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河西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

    ——《黄河大合唱》

    材料四:下图是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一幅漫画

    (1)、科举制始创于我国哪个朝代?废除科举制对我国社会发展有何意义?
    (2)、《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以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农村为背景而创作的。从材料二中你能认识到辛亥革命有何局限性?
    (3)、《黄河大合唱》是在什么背景下创作的?表现了中国人民的什么精神?
    (4)、漫画中的“刘邓”代表什么事件?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5)、综合上述内容,谈谈你对教育、文学艺术与社会发展之间关系的认识。
  • 2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39年,林则徐在广州组织人翻译澳门出版的英文报纸《广州周报》和《广东纪录报》,广东巡抚怡良,并择其要者附奏,呈道光皇帝参阅。……《述报》于1884年创办,是广州第一家由国人自办的报纸,新闻内容丰富、言论大胆犀利,曾公开推崇西方政体模式,认为广开言路、尊重言论自由,才能走上文明富强之路。

    ——摘编自《中国新闻传播史》

    材料二: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变法通议》,强调“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严复等主持的《国闻报》以“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为目的,号召变法图强。

    ——摘编自统编教材《中国历史》

    (1)、据材料一,指出近代新闻报刊发生了什么变化?
    (2)、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新闻报刊的历史作用。
    (3)、新闻报刊深刻影响了近代社会发展,请根据所学知识选取相关史实一例并加以说明。
  • 30. 近代中国的教育发展史,可以说就是一部中西新旧交融,并不断推动社会进步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间

    事件

    创办人

    备注

    1839年

    马礼逊学堂

    传教士马礼逊

    澳门

    1843年

    英华学院

    传教士爱礼逊

    从印尼迁至香港

    1844年

    宁波女塾

    传教士爱尔德赛

    宁波

    1861年

    京师同文馆

    恭亲王奕

    北京

    1864年

    广州同文馆

    谈文和

    广州

    1898年

    京师大学堂

    张百熙等

    北京

    1903年

    《奏定学堂章程》

    张之洞等

    建立初等、高等学堂的教育体系

    材料二:清末的教育宗旨是传统的“忠君”、“尊孔”。民国元年所公布的教育宗旨为:“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并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民国元年所公布“民主学制”即“壬子学制”。此外,在教育立法机构的建立、义务教育立法等方面也有重大的变革。

    ——摘编自秦凌《民国时期的教育立法研究1912—1949年》

    材料三:1938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三校在昆明联合组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在民族存亡之际,他们赓续文化,弦歌不辍……在这里,走出了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71位两院院士、832名从军的英雄……无论是投笔从戎走上抗战前线,还是在校园继续刻苦学习,都是一种爱国……

    ——中国教育报《西南联大——抗战烽火中的不辍弦歌》

    (1)、根据材料一,概括1839—1903年近代教育发展的特点,京师大学堂创办于哪个事件期间?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国初年的教育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说明民国教育改革产生的社会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南联合大学成立的背景,概括西南联大在此时期发挥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