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期中复习专题一 无脊椎动物

试卷更新日期:2021-10-11 类型:复习试卷

一、单选题

  • 1. 福建三明自然保护区发现一个新物种,以发现者的姓名命名为“郭亮珠步甲”(如图)。根据其形态特征判断,这应是一种( )

    A、爬行动物 B、蜘蛛 C、软体动物 D、昆虫
  • 2. 春天来临,晓杰在校园的花从中观察到一些小动物,其中不属于昆虫的是(  )
    A、 B、       C、 D、
  • 3. 在“观察蚯蚓”实验中,要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主要目的是(   )
    A、防止蚯蚓窒息死亡 B、有利于蚯蚓的运动 C、保持蚯蚓身体的柔韧性 D、防止蚯蚓体壁干裂
  • 4. 在观察蚯蚓时,区分蚯蚓前端和后端的标志是(  )
    A、体节 B、刚毛 C、环带 D、环节
  • 5. 观察下列四种动物,结合所学知识,尝试判断以下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体表均有坚韧的外骨骼,作用完全相同 B、附肢位置和数量不同,但都分节 C、瓢虫和蝗虫相似度最高,亲缘关系最近 D、身体呈两侧对称,由多个体节构成
  • 6. 蝗虫能适应陆地生活,其形态结构的特点是( )

    ①气门用于呼吸

    ②胸部有三对足、两对翅

    ③有外骨骼,可防止水分蒸发

    ④身体不随环境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 7. “章鱼哥”是动画片《海绵宝宝》中的动画角色,它与下面哪种“鱼”属于同一类生物(  )

    A、娃娃鱼 B、鲨鱼 C、鲍鱼 D、甲鱼
  • 8. 下列关于软体动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所有软体动物都生活在水中 B、有柔软的身体,大多用鳃进行呼吸 C、有的软体动物有药用价值,如鲍鱼的贝壳 D、河蚌、乌贼、海蜇都属于软体动物
  • 9. 蚯蚓、沙蚕等动物没有发达的骨骼,但也能灵活运动,主要原因是(    )
    A、身体分节 B、体表有黏液 C、体壁有刚毛 D、肌肉发达
  • 10. 动物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药品的原料来源于环节动物的是    (   )
    A、蛭素 B、蟾酥 C、海螵蛸 D、蝉蜕
  • 11. 蛔虫和绦虫都是常见的肠道寄生虫。它们的共同特征是        (   )
    A、有口无肛门 B、运动器官发达 C、生殖器官发达 D、消化管结构复杂
  • 12. 以下是蝴蝶、水螅、蜗虫、熊猫四种动物,身体结构呈辐射对称的是(   )
    A、 B、 C、 D、
  • 13. 蛔虫是寄生在人体小肠内的一种线形动物。下列有关蛔虫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身体细长 B、体表有角质层 C、有口有肛门 D、运动器官发达
  • 14. 下列不属于腔肠动物的是(   )
    A、水母 B、水螅 C、蛔虫 D、珊瑚虫
  • 15. 涡虫和水螅这两种动物的共同特征是(   )
    A、体表有刺细胞 B、有口无肛门 C、身体呈辐射对称 D、身体呈两侧对称
  • 16.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出自毛泽东诗词《七律二首·送瘟神》中的句子。这里的“小虫”指的是血吸虫,下列关于血吸虫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血吸虫属于扁形动物 B、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的中间寄主 C、血吸虫的消化器官很简单,但生殖器官却特别发达 D、血吸虫的雌,雄成虫在水中交配、产卵,并孵化成幼虫
  • 17. 下列关于水螅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是海洋腔肠动物②身体辐射对称   ③利用刺细胞捕获猎物       ④有口无肛门⑤有内,中,外三个胚层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 18. 蛔虫和蚯蚓分属不同的动物类群,下述各项特征,哪项是蚯蚓具有而蛔虫不具有的(  )
    A、身体细长 B、身体呈两侧对称 C、身体分节 D、有口有肛门
  • 19. 蝗虫能适于陆地生活,其形态结构特点有(     )

    ①用气管呼吸  ②胸部有三对足、两对翅  ③有外骨骼,防止水分蒸发④视力发达,有一对单眼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 20. 你捉到了一些蚯蚓,但明天上实验课时才会用。那么今天晚上你用下列哪种处理方法能够让蚯蚓存活时间最长(  )
    A、将蚯蚓放在装有干木屑的烧杯中,用纱布盖上 B、将蚯蚓放在留有少量水的矿泉水瓶中,并拧紧瓶盖 C、将蚯蚓放在装有小石子的花盆中,并喷洒大量的水 D、将蚯蚓放在装有湿润土壤的烧杯中,用纱布盖上

二、判断题

  • 21. 涡虫吃进去的食物在小肠内消化后,残渣由肛门排出体外。
  • 22. 大多数软体动物都有贝壳。
  • 23. 软体动物大多数在身体腹面有块状肌肉足,体外被覆坚硬的外骨骼。
  • 24. 蝴蝶、蜈蚣、蚂蚁和会织网的蜘蛛都是自然界中的节肢动物。
  • 25. 大雨过后,蚯蚓爬到地面主要是为了寻找食物。
  • 26. 水螅的身体能分出上下、左右和背腹.(判断对错)
  • 27. 蛔虫因为有角质层所以能够在人体小肠内生活。(判断对错)
  • 28. 河蚌、蚯蚓、蜗牛等动物都有柔软的身体,所以它们都是软体动物.(判断对错)

  • 29. 刺细胞是腔肠动物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利器.

  • 30. 身体由环状体节构成的蚯蚓属于环节动物,蜈蚣的身体也由体节组成,所以蜈蚣也是环节动物.(判断对错)

三、实验探究题

  • 31. 同学们对蝗虫的呼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出现了意见分歧,有些同学认为其气体出入的门户—气门在头部,有些同学则认为在胸腹部。他们最终决定通过探究实验来解决这一难题,请你帮助他们共同完成探究。

    实验材料用具:试管、虫、清水。

    ( 1 )提出问题:蝗虫的气门在头部还是在胸腹部?

    ( 2 )作出假设:

    ( 3 )实验步骤:

    ①取两支试管,编号为甲、乙,并放入清水。

    ②把两只大小相同的活蝗虫放入甲、乙试管中,甲蝗虫的浸入水中,露出部;乙试管中蝗虫的部浸入水中,露出头部。

    ③一段时间后,观察两只蝗虫的存活情况。

    ( 4 )结果预测:甲试管内的蝗虫存活,乙试管内的蝗虫死亡。

    ( 5 )实验结论:

    ( 6 )表达与交流:同学们还发现,蝗虫体表有坚韧的 , 该结构既可保护体内柔软的器官,又可防止体内水分散失,应陆地生活身体分为头部、胸部,三部分。蝗虫既能跳跃,又能飞行,运动能力强,其运动器官都着生于

    ( 7 )有同学认为该实验结论不具有说服力,原因是虫的数量太少了,实验存在 , 应该增加虫的数量。

四、连线题

  • 32. 连线:

    腔肠动物

    A身体扁平,有口无肛门

    扁形动物

    B身体分节,运动器官为刚毛或疣足

    线形动物

    C身体表面有外套膜

    环节动物

    D身体和附肢都分节,有外骨骼

    软体动物

    E身体表面有刺细胞

    节肢动物

    F身体不分节,体表有角质层

五、综合题

  • 33. 下图为河蚌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1)、[2]是河蚌的器官,进行气体交换。[1]是河蚌的运动器官。
    (2)、[3]受异物刺激时,能分泌大量的把异物包裹起来,从而形成珍珠。
  • 34. 下面是“观察蚯蚓”的实验过程,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取一条活蚯蚓,观察发现,靠近1(填名称)的一端是蚯蚓的前端。它的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形构成。蚯蚓属于动物。
    (2)、用手指从前到后、从后到前触摸蚯蚓腹面,用放大镜观察,发现有许多小突起,这些小突起就是 , 它与肌肉配合完成运动。
    (3)、实验结束后,对蚯蚓的处理方法是
  • 35. 观察下列水螅和涡虫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为水螅结构示意图,水螅属于动物。
    (2)、甲图中[1]触手上面分布有很多的 , 这是攻击和防御的利器。
    (3)、水螅捕获的猎物在[  3 ] 消化。
    (4)、乙图中[ B ]所指的一面为该生物体的(选填“背面”或“腹面”)
  • 36. 请根据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蝗虫的身体分为三部分:[一]、[二]和[三]
    (2)、[5]是气体进出蝗虫身体的门户。
    (3)、“头上两根感觉须,两对翅膀三对足,身体分为头胸腹,里头是肉外是骨”描写的是昆虫的特征,还是节肢动物的特征?。其中的“骨”指的是

    图分别为涡虫结构示意图和显微镜下的华枝睾吸虫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4)、涡虫的口长在腹面,口内有一管状的[2] , 可以伸出口外捕食。
    (5)、华枝睾吸虫因[4]呈树枝状而得名,可见其器官特别发达。
    (6)、涡虫和华枝睾吸虫都是背腹扁平,身体呈对称,属于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