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柳州市三江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1-10-11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请从下面列举的四组中,选出都是生物的一组(   )
    A、宝石、宝石花 B、鹅、鹅卵石 C、烟草花叶病毒、烟草 D、河水、河虾
  • 2. “人的皮肤出汗”“植物落叶”,这些现象说明生物具有以下哪一特征(   )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D、具有生长和繁殖现象
  • 3. 下列关于“校园生物调查”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调查生物可不必太注意草丛和落叶里的小生物,只须注意较大的生物就行 B、调查时,全组的同学要集体行动,不要攀爬高处 C、调查到的生物可以按照某种共同的特征进行简单的分类 D、对看上去差别明显的生物,要注意它们相同之处;对相似的生物要注意不同之处
  • 4. 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下列哪一项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   )
    A、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B、鱼儿离不开水 C、秋风扫落叶 D、秋水共长天一色
  • 5. 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的是(   )

    A、“春来江水绿如蓝” B、“草盛豆苗稀” C、“雨露滋润禾苗壮”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 6. 下列有关描述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浔江 B、浔江里所有的鱼 C、浔江里所有的生物 D、浔江里所有的植物
  • 7. 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在某草原生态系统中,下列符合能量流动过程的是(  )

    A、草→食虫鸟→兔→鹰 B、草→食草昆虫→青蛙→蛇 C、鹰→食虫鸟→食草昆虫→草 D、草→食草昆虫→鼠→青蛙
  • 8.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这类生物在生物圈中可以充当(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以上三项都对
  • 9. 有四个同学对生物圈的组成和生物分布进行了描述,谁的不准确 (  )
    A、生物圈的组成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B、岩石圈的表面大多有土壤,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C、水圈包括全部的海洋和江河湖泊。但大多数生物生活在水中150米以内的范围 D、在大气圈中生活的主要是能飞的昆虫和鸟及细菌等生物
  • 10. 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功能,有“绿色水库”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
    A、淡水生态系统 B、海洋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湿地生态系统
  • 11. 下面有关显微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目镜和物镜都能放大物像 B、低倍镜换上高倍镜后视野内细胞数目增多 C、对光时光线太暗应选用凹面镜、大光圈 D、如果视野中物像模糊不清,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使像清晰
  • 12. 徐芮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发现视野内有一污点,转动目镜和移动装片时,污点均不动,你认为污点最可能位于下列哪一结构上(  )
    A、物镜 B、目镜 C、反光镜 D、装片
  • 13. 印在载玻片上的图象是“6<9”,那么在显微镜下观察,你看到的是(  )
    A、“9<6” B、“6<9” C、“9>6” D、“6>9”
  • 14. “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和“练习徒手切片”是初中阶段非常重要的两个实验。以下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操作方式是(  )
    A、盖盖玻片时,要让盖玻片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慢慢放下盖玻片 B、滴加碘液的目的是为了更清楚的看清细胞中细胞壁的结构 C、在练习徒手切片时,可以选取叶片任意部位,切取合适大小即可 D、切片后,用镊子镊取培养皿中最薄、完整的材料,制作成临时切片
  • 15. 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   )
    A、线粒体 B、细胞膜 C、细胞核 D、叶绿体
  • 16. 口腔上皮细胞不放在清水中,而是用生理盐水的目的是(  )
    A、使口腔上皮细胞分散开 B、杀死细胞 C、保持细胞湿润 D、保持细胞形态,防止吸水胀破
  • 17. 在用低倍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中,四位同学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分别如下图所示。你认为观察效果最好的是(    )

    A、 B、 C、 D、
  • 18.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有的结构是(  )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细胞质  ④线粒体  ⑤液泡  ⑥细胞核  ⑦叶绿体.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⑥ C、④⑤⑥⑦ D、①③⑤⑦
  • 19. 切开熟透的西瓜,流出的浅红色的汁液主要来自(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核 D、液泡
  • 20. 控制玫瑰花颜色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的(   )
    A、细胞质内 B、细胞膜内 C、细胞核内 D、细胞壁内
  • 21. 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植物体内,分生组织的细胞能分化形成其他组织 B、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C、高温下,细胞膜不再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D、动、植物细胞共有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和叶绿体
  • 22. 动物细胞分裂时最先发生的变化是(   )
    A、细胞核一分为二 B、细胞质一分为二 C、细胞膜从细胞中部逐渐向内凹陷 D、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新的细胞壁
  • 23. 以下关于细胞分裂和分化过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细胞分裂的结果是形成组织 B、细胞分化后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 C、细胞在分裂过程中会出现染色体 D、人体由小长大是受精卵分裂、分化、生长的结果
  • 24. 小明同学生病发烧,到医院检查确诊为扁桃体发炎。从人体的结构层次讲,扁桃体属于(    )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 25. 扬子鳄的结构层次是(  )
    A、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B、细胞→组织→个体 C、细胞→器官→组织→系统→个体 D、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 26. 一个完整的苹果可以保存很长时间,而破坏了表皮的苹果很容易腐烂,说明表皮属于(   )
    A、保护组织 B、机械组织 C、输导组织 D、营养组织
  • 27. 你认为与番茄果实的表皮属于同一种组织的是(  )
    A、番茄的果肉 B、洋葱鳞片叶表皮 C、菊花茎的顶端 D、西瓜瓤
  • 28. 关于如图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乙所示的胃在结构层次上属于器官 B、丙中叶片的上、下表皮属于保护组织 C、丙和丁的生物体结构层次是相同的 D、甲中的细胞壁和液泡是植物细胞具有而动物细胞不具有的结构
  • 29. 下列关于单细胞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草履虫、酵母菌、衣藻都是单细胞生物 B、草履虫对外界的刺激能做出一定的反应 C、草履虫、衣藻都能独立生活 D、衣藻不能完成呼吸、繁殖等复杂的生命活动
  • 30. 如下图是在同一玻片上相互连通的草履虫培养液。若在A端滴入肉汁,则草履虫将如何运动(   )

     

    A、从B到A

    B、在A、B之间 C、不动  D、从A到B

二、综合题

  • 31. 如图为某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在生物学上,把图中阳光等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统称为
    (2)、该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是(填字母)。
    (3)、请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4)、若植物被施用农药DDT,一段时间后,DDT 含量最高的生物是(填字母)。
    (5)、如果人们大量捕杀鸟,短期内虫的数量会增多,但一段时间后,各组成成分数量会逐步恢复至相对稳定的状态,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能力。
  • 32. 光学显微镜是中学生物实验室里常用的重要仪器之一,下列是使用光学显微镜过程中的有关问题,请回答:
    (1)、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时,若是在光线很强的条件下,为了控制进光量,应选用较小的光圈和(填“平面”或“凹面”)反光镜.
    (2)、有一台显微镜,它有两个目镜和两个物镜,目镜的放大倍数分别为5×和15×,物镜的放大倍数分别为10×和40×。请问,这台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是。假如现在观察一个标本,需要放大150×,应该选用的目镜为 , 物镜为
    (3)、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如图A所示,则在载玻片上的字母是 . 若要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载玻片应向(填“右上”或“左下”)方向移动。

    (4)、操作显微镜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倍镜对准
    (5)、当显微镜物镜由图B换成图C后,视野亮度比原来(填“亮”或者“暗”)。
  • 33. 下列两组图表示两类生物细胞的分裂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可以判断出来图甲是细胞的分裂过程,图乙应该是 细胞分裂过程。(填“植物”或“动物”)而细胞的分裂过程中,的变化最明显。
    (2)、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这是因为细胞使细胞的数目增多,细胞使细胞的体积增大。

三、实验探究题

  • 34. 堿市环境好,很难找到鼠妇,黄粉虫便成了探究“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时常选的实验材料。同学们进入实验室,看到杯子中的黄粉虫都躲藏在食物(麦麸)下面。因此他们提出了要探究的问题:

    光会影响黄粉虫的分布吗?

    ( 1 )你的假设是:

    ( 2 )制定并实施方案:取方形铁盘,在两侧的中央各放入10只等大的黄粉虫,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

    ( 3 )观察和记录5分钟内两侧黄粉虫的数量,某小组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环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明亮

    4只

    4只

    3只

    2只

    2只

    阴暗

    16只

    16只

    17只

    18只

    18只

    ( 4 )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若全班有10个小组进行了该探究实验,则应取10组数据的作为得出结论的依据。

    ( 5 )实验中在铁盘的两侧的中央各放入10只黄粉虫而不是1只,目的是

    ( 6 )如果要继续进行“探究湿度对黄粉虫幼虫生活的影响”,则实验的变量是 , 需要给黄粉虫幼虫提供两种环境。

  • 35. 下图是某兴趣小组为研究鼠妇分布的影响因素而设计的实验装置。请回答问题:

    (1)、该小组设计的实验装置是为了研究对鼠妇分布的影响,A区和B区的光照处理应(填“一半遮光,一半不遮光”或“保持一致”)。
    (2)、通气孔开在A区和B区的中间原因是:
    (3)、隔周,该小组同学再次进行实验,发现有1只鼠妇总停留在B区,实验结束后用解剖针轻触,它可以自由活动。该情况应该(填“舍弃该数据”或“如实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