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历史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单元测试卷A
试卷更新日期:2021-10-09 类型:单元试卷
一、单选题
-
1. “我们抛弃了之乎也者,学作白话文。我们也把红楼水浒当作圣经宝典来研究,又竭力阅读西洋名著。”这种状况始于( )A、太平天国运动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2. 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如果你想更多地了解当时的情况,下列刊 物中你首先应该查阅的是( )A、 B、 C、 D、3. “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认定民主与科学“可以教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最早提出该主张的是( )A、陈独秀 B、蔡元培 C、鲁迅 D、胡适4. 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连续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论文。这体现新文化运动( )A、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 B、积极倡导文学革命 C、对传统文化存在绝对否定偏向 D、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5. 陈独秀等人领导了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的思想解放运动,他们倡导( )A、自强、求富 B、君主立宪 C、民主、科学 D、实业救国6. 新文化运动是由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蔡元培、钱玄同等一些受过西方教育(当时称为新式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革新运动。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说法错误的是( )A、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B、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C、新文化运动发生于20世纪末期 D、新文化运动推动了文化事业的发展7. 陈独秀、李大钊等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了新文化运动。下列对于新文化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A、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B、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C、客观上对资本主义的产生起到了促进作用 D、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8. 《新青年》在1915—1918年总篇数共1 274篇,其中“社会主义”一词一共有20篇文章使用,使用了34次,平均每篇使用1.8次;而从1919—1922年,总篇数1 026篇,其中使用篇数达145篇,使用次数1 292次,平均每篇使用7.75次。这种变化反映了( )A、新文化运动主流思想发生转变 B、民众普遍拥护国民革命运动 C、中国政府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性改变9. 史论结合是阐释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对应正确的是( )
史实
结论
A
洋务运动
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B
戊戌变法
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C
新文化运动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
五四运动
动摇了封建礼教的统治地位
A、A B、B C、C D、D10.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代表顾维钧先生说:“我很失望!最高委员会无视中国人民的存在,出卖了作为战胜国的中国,我很愤怒!我很愤怒!你们凭什么?凭什么把中国的山东省送给日本人?中国人已经做到了仁至义尽,我想问问这份丧权辱国的和约,谁能接受?所以,我们拒绝签字!”这份“丧权辱国的和约”直接导致了( )A、五四运动的爆发 B、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C、辛亥革命的爆发 D、护国战争爆发11. “口号"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和传递着历史信息。下列不属于五四运动的口号的是( )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废除二十一条” C、“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D、“民主科学”12. 1919年6月5日,上海发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声援学生的爱国运动。至此,五四运动的主力转为( )A、工人阶级 B、资产阶级 C、爱国商人 D、知识分子13. 5月4日是中国的青年节,对五四运动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A、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B、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C、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最先由工人掀起的全国规模的群众运动14. 《北京学生界宣言》中写道:“山东亡,是中国亡矣!"“我同胞有不忍于奴隶牛马之痛苦,极欲奔救之者乎?则开国民大会,露天演讲,通电坚持,为今日之要着。”从上述宣言发表开始的运动( )A、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 C、发展成为波及全国的爱国浪潮 D、将辛亥革命推向高潮15. 人们通常把标志性事件作为定位历史的坐标,下列事件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
事件
结论
①
洋务运动
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②
戊戌变法
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性质
③
新文化运动
前期宣传了马克思主义
④
五四运动
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6. 20世纪初期《北京学界全体宣言》:“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该材料最能体现( )A、反对封建军阀的斗争性 B、各阶层抵制侵略的一致性 C、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决性 D、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17. “五四运动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这一论断揭示五四运动( )A、打开了进步潮流的闸门 B、促进了广大民众的觉醒 C、挽救了中华民族的危亡 D、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18. 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其孕育的精神被称为( )A、五四精神 B、红船精神 C、长征精神 D、延安精神19. 在中国共产党诞生100周年之际,让我们重温鲁迅先生对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咏赞:“它是远方地平线上已经看得见桅杆的那一航轮船,是挣脱母腹的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是林中的响箭,是报春 的惊雷。”由此可见中共的诞生( )A、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D、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20. 习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反响巨大。中国共产党不忘的“初心”是( )①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②追求“三民主义”的资产阶级革命目标
③代表中华民族利益的赤胆忠心
④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⑤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梦想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⑤21. 浙江是中国革命红船的起航地。1921年,中共一大的代表们在嘉兴南湖红船上( )A、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B、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 C、确立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核心地位 D、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纲22. 他在《革命军》一书中盛赞革命,旗帜鲜明地宣传反清革命。他是( )A、章炳麟 B、孙中山 C、邹容 D、陈天华23. 习近平主席曾经把“红船精神”概括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红船精神”发祥于( )A、北京、江西南昌 B、上海、浙江嘉兴南湖 C、广州、江西井冈山 D、湖北武昌、河南郑州24. 从1922年初到1923年春,全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其中,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顶峰的是( )A、香港海员大罢工 B、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C、开滦煤矿工人大罢工 D、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二、材料分析题
-
25. 近代的民主思想和科学精神从欧洲兴起后,传播到全世界。1915年,在民主和科学的大旗下,中国新文化运动拉开了序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吾之信仰共和 、必排孔教……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陈独秀
材料二:吾国之社会,其隆盛耶?抑将亡耶?……惟属望於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青年乎!其有以此自任者乎?……谨陈六义……一,自主的而非奴隶的……二,进步的而非保守的……三、进取的而非退隐的……六、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陈独秀《敬告青年》(1915年9月)
材料三: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杂志上连续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颂扬了十月革命,他宣称:“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1919年又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几十篇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新文化运动已发展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中心的思想运动。
——改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材料一中陈独秀信仰的“共和政体”是代表哪个阶级的主张?为改变国民思想冷漠的这种现状,陈独秀把斗争的矛头首先指向了哪里?(2)、根据材料二,指出陈独秀期望培育的“新青年”“新”在哪里?它宣传了什么时代精神?(3)、从材料二到材料三,新文化运动宣传内容有何变化?(4)、综合上述材料,新文化运动在当时有哪些作用?26. 所谓近代化是指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和思想上的理性化。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不同阶级、阶层的代表人物先后提出了自强求富、君主立宪、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等口号和主张,体现了时代的变化和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面对内忧外患,李鸿章、曾国藩等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有识之士,主张学习西方器物,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掀起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自救运动,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材料二: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宣告封建地主阶级自救运动的破产,使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单凭引进外国器物已不能挽救民族危机。于是,康有为、孙中山等人相继领导了谋求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的政治变革运动。
材料三: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但新生的国家政权很快陷入政治混乱的局面之中。面对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一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认为,仅有政治制度的变革不足以救中国,必须进行文化革新才能挽救民族危亡。于是,一场高举“民主”与“科学”口号的新文化运动应运而生。
(1)、材料一中李鸿章、曾国藩等掀起的“自强”“求富”运动是哪一历史事件?该运动的作用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孙中山谋求“民主共和”政治变革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什么?(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位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物,并概括这场运动的历史意义?(4)、纵观上述材料,你从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中得到什么认识?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北京“六三”大逮捕消息传到上海后,经上海学联的联络,实现了商店罢市、工人罢工、学生罢课的“三罢”斗争,……罢工斗争不断扩大……进入最高潮,以致上海市外市内、上海陆上交通和电话通讯等均告断绝。与此同时,全国30多个城市,也卷入到斗争中来,五四爱国运动已成为燎原之势。……在这种巨大压力之下,北京政府开始动摇,终于恐慌……五四运动取得史无前例的胜利。
——摘编自金冲及《20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五四”胜利以后,反帝斗争与反军阀斗争结合在一起,一浪接着一浪,表明全国反帝爱国.运动在继续发展。宣传新文化、新思想的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进步社团也在各地大量涌现。……青年学生的思想获得了极大的解放,出现了一个介绍和宣传社会主义的热潮。
——摘编自王桧林、郭大钧主编《中国现代史》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这场运动的先锋是哪个群体?后来成为运动主力的是哪个群体?(2)、根据材料二,概括五四运动取得胜利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19年6月5日起,五四运动发生了那些新变化?(3)、根据材料三,归纳五四运动产生的重要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五四运动的认识。28.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材料一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和仁人志士进行了一系列挽救国家危亡的斗争……19世纪末20世纪初,改良派和革命派发起的政治运动都归于失败,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没有改变,救国的任务历史性地落到了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中国工人阶级的身上。
——曲青山《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
材料二
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自6月5日起的几天内,上海就有六七万工人举行声援学生的罢工。随后,北京、汉口、南京等地工人相继罢工,工人阶级成为斗争的主力。面对工人声援带来的强大压力,北洋政府不得不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工人阶级在五四运动中表现出的伟大力量,使一些革命知识分子开始同工人建立联系。这一联系,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三
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个党纲,写明:
⑴本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
⑵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支援工人阶级,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灭为止;
⑶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
⑷消灭资本家私有制,……归社会公有。
——《中共中央文件选编》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归于失败”的政治运动有哪些?这些政治运动都是由哪个阶级领导的?作者认为它们“归于失败”的理由是什么?(2)、据材料二,概括“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在五四运动中表现出的伟大力量。说明这伟大力量所产生的影响。(3)、材料三中通过“第一个党纲”的大会是什么?概括该党纲所确定的奋斗目标。(4)、综合上述材料,概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必然性。2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材料二:
材料三:6 月5日,上海日商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紧接着,机器纺纱、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行业的工人相继罢工。
材料四:为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某学校历史兴趣小组利用暑假,组织了一次红色旅游活动“重访纪念地”,走访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发生地,其中包括上海、南昌、井冈山、遵义、延安。
(1)、材料一中的“两位先生"是哪场运动的口号?这场运动最重要的宣传阵地在哪里?(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说出这场运动发生的时间。这次运动中最能体现运动性质的口号是什么?对中国革命产生的划时代意义是什么?(3)、结合材料三思考,这场运动在6月5日以后发生了什么变化?(4)、在革命洪流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何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