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德阳市什邡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1-10-09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奇妙的物质世界在不断变化,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干冰升华 B、冰雪融化 C、香水挥发 D、葡萄酿酒
  • 2. 新冠疫情期间,我们通常用84消毒液对教室、寝室、食堂等场所进行消毒杀菌。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化学式为NaClO,下列物质中的氯元素与NaClO里的氯元素化合价相同的是(  )
    A、KClO4 B、KClO3 C、CaCl2 D、Cl2O
  • 3.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过滤操作 B、倾倒液体 C、验满二氧化碳 D、测定溶液的pH
  • 4. 2020年6月23日,我国北斗三号全国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完美收官。该导航系统应用了星载氢原子钟和铷原子钟。下列有关铷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属于金属元素 B、元素符号是Rb C、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 D、R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7
  • 5. 学化学、用化学。生活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电器着火时,首先应切断电源 B、夜晚发现家中燃气泄露,立即开灯检查 C、室内着火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贴近地面逃离现场 D、炒菜时发现燃气灶火焰呈黄色,锅底出现黑色物质,可调大燃气灶的进风口
  • 6. 从下图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

    A、参加反应的一种物质的化学式为C2H4 B、该反应的生成物为混合物 C、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 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6:1
  • 7. 花清瘟胶囊具有清瘟解毒,宣肺泄热的功效,其成分中含有一种名为绿原酸的物质,下列有关绿原酸(C16H18O9)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绿原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54g B、绿原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绿原酸由16个碳原子、18个氢原子和9个氧原子构成 D、绿原酸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可生成CO2和H2O
  • 8. 氧烛是一种用于缺氧环境中自救的化学氧源,广泛用于航空、航海等领域,其主要成分为NaClO3 , 还含有适量的催化剂、成型剂等。氧烛通过撞击火帽引发反应后,能持续放出高纯氧气,主要反应原理为 2NaClO3__2NaCl+3O2 ,一根氧烛大约可以供100个人呼吸1小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氧烛中添加催化剂不能增加生成氧气的量 B、NaCl中Na+的结构示意图为 C、氧烛分解产生的高纯氧气不仅可以供给呼吸,还可以用作高能燃料 D、从实验室制O2的原理推测氧烛中的催化剂可能为MnO2
  • 9.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或操作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在氧气里点燃细铁丝,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而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C、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时必须在烧杯中先加入水后加浓硫酸 D、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煽动,让极少量的气体飘入鼻孔
  • 10. 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中,得出的结论错误或通过实验不能得出该结论的是(    )

    A

    B

    C

    D

    实验设计

    实验结论

    空气中氧气体积约占五分之一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分子在不断运动

    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A、A   B、B   C、C   D、D
  • 11. 下列有关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的实验中,只和它的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
    A、 B、 C、 D、
  • 12. 下列实验操作中(括号内为待检验物质或杂质)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物质

    目的

    主要实验操作

    A

    NH4NO3固体和NaCl固体

    鉴别

    分别加水溶解,测温度变化

    B

    氮气(氧气)

    提纯

    将气体缓缓通过足量的灼热铜网

    C

    MnO2固体(KMnO4固体)

    除杂

    加热固体至不再产生气体

    D

    NaCl固体(泥砂)

    除杂

    溶解、过滤、蒸发

    A、A   B、B   C、C   D、D
  • 13. 下列判断或解释错误的是(    )
    A、在一氧化碳、铁和硫酸钠三种物质中只有一氧化碳是由分子构成的 B、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可选用含氢氧化钠的药品 C、液化石油气可加压后储存在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隙 D、生活中用含洗洁精的水清洗油污是利用了乳化作用
  • 14. 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a、b、c、d四种物质,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40

    60

    10

    30

    反应后的质量/g

    64

    x

    10

    51

    A、x等于20 B、c一定是催化剂 C、b可能是单质 D、生成的a与d的质量比为8:7

二、填空题

  • 15. 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氩气
    (2)、氧炔焰中的燃料
    (3)、氢氧化钾中钾元素的化合价
    (4)、2个铁离子
    (5)、碳酸氢铵区别于其他氮肥的重要特点是在常温下就能闻到强烈的氨味,其反应原理是: NH4HCO3=NH3+CO2+X ,X的化学式是 , CO2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16. 将纯净的氯化钠配制成溶液20℃时,向4个盛有2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氯化钠并充分溶解,4组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序号

    加入氯化钠的质量/g

    9

    36

    81

    90

    溶液质量/g

    209

    236

    272

    272

    回答下列问题:

    (1)、4组实验所得溶液是不饱和溶液的是(填序号),把它们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说出一种)。
    (2)、从①组中取出100g溶液,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3)、400g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钠的质量是
  • 17. 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欲配制90g质量分数为12%的氢氧化钠溶液来制作“叶脉书签”。
    (1)、需要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为g。
    (2)、称量时,氢氧化钠固体应放在(填“滤纸”或“烧杯”)中。
    (3)、下列说法或操作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配制该溶液时所需的玻璃仪器中不包括玻璃棒 B、用量程为100mL的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 C、将称量好的固体倒入装有水的量筒中溶解
    (4)、在量取水的体积时,若采用仰视的方法读数,则所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填“偏大”或“偏小”)。
    (5)、该兴趣小组的同学提出还可以用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进行中和反应实验,具体操作如图:

    在烧杯中加入10mL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此时溶液呈色。接着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用玻璃棒搅拌后发现溶液为无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此时(填“能”或“不能”)得出两者恰好中和的结论,能证明加入的盐酸为过量的方法是。(用简要的文字说明)

三、综合题

  • 18. A-K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已知②反应生成的气体D和K的质量比为8:1,③反应为光合作用,Ⅰ的水溶液是实验室检验气体E的常用试剂,J是黑色固体,其转化关系如图(有些反应条件省略)。

    根据上面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B在①反应中的作用是
    (2)、F的组成元素有 (填元素符号);
    (3)、G物质属于 (填“氧化物”、“酸”、“碱”或“盐”);
    (4)、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I与Na2CO3反应属于 反应(填“化合”“分解”、 “置换”或“复分解”)。
  • 19. 验室制取气体时需要的一些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的名称:①;②
    (2)、实验室使用氯酸钾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填装置代号)。
    (3)、若用C装置收集O2 , 结果发现收集到的气体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原因可能是

    A药品不足

    B开始收集时,倒置于水槽中的集气瓶未装满水

    C实验所用的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太小

    D导管口一出现气泡就立即收集

    (4)、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连接B、G装置进行实验。若实验时G装置中燃着的蜡烛燃烧更旺,则B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实验时G装置中燃着的蜡烛熄灭,则B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使用B装置制取气体的优点是

四、计算题

  • 20. 铜锌合金又叫黄铜,外观酷似黄金,极易以假乱真。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图I所示装置测定黄铜中锌的含量。将足量的稀硫酸全部加入锥形瓶中,充分反应后天平示数的变化如图Ⅱ所示,(已知:铜不与稀硫酸反应)请计算:

    (1)、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生成氢气g。
    (3)、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