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历史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单元测试卷A
试卷更新日期:2021-10-08 类型:单元试卷
一、单选题
-
1. 1905年,某人在加入某革命政党时郑重宣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他加入的是( )A、 中国同盟会 B、中国国民党 C、中国共产党 D、兴中会2. 20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里,中国出现了一大批仁人志士,它们呼号奔走,著书立说(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猛回头》和《警世钟》等)。他们号召人们( )A、引进西方技术实现自强求富 B、进行变法改革实现救亡图存 C、推翻清朝统治建立民主共和 D、宣传民主科学进行思想改造3. 孙中山评价某一起义“是役也……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A、萍浏醴起义 B、安庆起义 C、广西起义 D、黄花岗起义4. “从实力上讲,孙中山比起洪秀全来,相差不知几千万里,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却被孙文几个口号叫垮了,何哉?”最确切的回答是( )A、清政府舆论管制不成功 B、洪秀全不注意斗争策略 C、革命成功重在舆论宣传 D、三民主义符合历史潮流5. 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出现了许多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下列著作与作者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邹容《革命军》 B、康有为《猛回头》 C、陈天华《变法通议》 D、章炳麟《警世钟》6. 1906年至1911年4月,革命党人先后发动了萍浏醴起义、镇南关起义、黄花岗起义等10多次起义。这些起义( )A、宣告清朝专制统治结束 B、结束了军阀割据混战局面 C、推翻了袁世凯独裁统治 D、推动了革命形势日益成熟7. 状元实业家张謇认为“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对其中“国体之改革”理解不正确的是( )A、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 B、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 C、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D、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8. 如图所示辫子的留与去反映了社会的变迁。与剪辫子形成社会风潮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1861年改革9. 1912年,孙中山在给上海中华国货维持会的复函中说:“礼服在所必更,常听民自便……去辫之后,亟于易服,于是争购呢绒,竞从西制,致使外货畅销,内货阻滞。”由此可见辛亥革命( )A、传播民主科学观念,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 B、促进中国服饰近代化,冲击传统生活习俗 C、传入西方思想观念,中国服饰开始近代化 D、开始机器化生产服装,加剧崇洋媚外现象10. “中国历史上的多次革命,唯有辛革命在破旧与立新两方面,堪称历史性的首创之举。”辛亥革命在“破旧”方面的“首创之举”是( )A、创立了中华民国 B、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C、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11. 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发动的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是为了维护( )A、辛亥革命的成果 B、新文化运动的成果 C、维新变法的成果 D、国共合作12. 孙中山曾提及,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时,“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 ;到1900年惠州起义失败时,“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息"。人们对革命党人态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维新变法运动失败 B、对清政府失去信心 C、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D、革命党人势力壮大13. 据统计,从武昌起义爆发至1913年,以“民主”“民权”“民国”和“国民”等命名的报纸明显增加。这表明当时( )A、报刊以政治舆论导向为主 B、民主共和观念影响扩大 C、政治民主化进程加快发展 D、三民主义得到普遍认同14. “这是时间意义上一个新年的开始,更是历史意义上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在那个元旦,‘民国’取代了‘帝国’,皇帝,也永远成为写在史书上的历史名词。”文中“那个元旦”指的是( )A、1911年1月1日 B、1912年1月1日 C、1913年1月1日 D、1927年1月1日15.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912 年2月12日,清宣统帝溥仪下诏退位,成为末代皇帝。这一历史事件的深远意义在于中国( )A、终结君主专制制度 B、开启了近代化探索 C、改变了社会性质 D、摆脱了殖民统治16. 如图中的时间轴中方框处应填入的历史事件是( )A、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B、国民党发动“二次革命” C、袁世凯复辟帝制 D、护国战争爆发17. 下列选项中,为限制袁世凯的权力而采取的措施有( )
①清帝必须退位 ②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③临时大总统到南京就职 ④临时政府设在北京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18. 如图反映的是发生于1915年底,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护国战争。这场战争首先爆发于( )A、广东广州 B、云南昆明 C、贵州贵阳 D、湖北武昌19. 小明看了《伟人孙中山》一书后,感触颇深,在网上发表了一篇《孙中山的革命生涯》的文章,以下是四幅相关的图片,请根据所学知识重新排列这些图片的顺序( )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④③②① D、④②①③20. “前年杀吴禄贞,去年杀张振武,今年杀宋教仁;你说是应桂馨,他说是赵秉钧,我说是袁世凯。”“宋教仁被害”从本质上看反映了( )A、统治集权内部权力之争 B、民主共和与专制独裁的矛盾 C、帝国主义与中国的矛盾 D、国民党与北洋军阀的矛盾21. “前年杀吴禄贞,去年杀张振武,今年又杀宋教仁。你说是应桂馨,他说是洪述祖,我说确是袁世凯”。这副对联提及的事件最终引发了( )A、戊戌变法 B、义和团运动 C、二次革命 D、护国战争22. 他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参与建立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华兴会,孙中山曾为其题词“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他发动护国战争,功勋卓著,被孙中山称为“再造民国第-人”。 材料中的两个“他"分别是( )A、黄兴陈天华 B、宋教仁黄兴 C、宋教仁蔡锷 D、黄兴蔡锷23. 军阀混战时期,控制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掌握北京政府实权的军阀为( )A、直系军阀 B、奉系军阀 C、皖系军阀 D、桂系军阀24.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妄(忘)共和,即称民贼。吾侪昔以大仁大义铸此巨错,又焉敢不犯难,哲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材料中的“民贼……铸此巨错”指的是( )A、袁世凯就任总统 B、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 C、袁世凯复辟帝制 D、袁世凯镇压护国运动二、材料分析题
-
25. 鸦片战争失败后,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挽救终华民族的危亡,提出了种种救国方案和 实现中国富强的理想,并为此奋斗不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曾国藩,湖南湘乡人(今双峰县人),晚清重臣。故居内有如下事迹记载:
材料二:1895年10月,康有为离京南下,在南京会见张之洞。在得到张之洞的资助后,创办了上海强学会,并于1896年1月创办《强学报》。
——岳麓书社《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三:“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辛亥革命一度成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立后,孙中山认为民族、民权两主义已经实现,唯有民生主义尚未着手。
——摘自臧运祜《20世纪的中国与世界》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曾国藩创办洋务企业的历史背景。(2)、据材料二指出维新派为宣传变法采取的方式有哪些?由此在哪一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认为民族、民权两主义已经实现”的理由。26. 武汉既是一座英雄的城市,也是一部中国近代史的缩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武汉的昨天)
材料— 1858年6月《天津条约》签订,规定增开汉口、九江、镇江、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材料二 1890年2月,张之洞奏请建设湖北炼铁厂和湖北枪炮厂。3月,湖北织布局在武昌兴建。
材料三 汉阳、汉口的革命党人闻风而动,分别于1911年10月11日夜、1911年10月12日光复汉阳和汉口。起义军掌控武汉三镇后,湖北军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举为都督。
材料四 此战,中国军队浴血奋战,大小战斗数百次,以伤亡40余万人的代价,毙伤日军25万余人,大大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日军虽然攻占了武汉,但其速战速决、逼迫国民政府屈服以结束战争的战略企图并未达到。此后,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武汉的今天)
材料五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2020年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省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指出,在这场严峻斗争中,武汉人民识大体、顾大局,不畏艰险、顽强不屈,自觉服从疫情防控大局需要,主动投身疫情防控斗争,作出了重大贡献,让全国全世界看到了武汉人民的坚韧不拔、高风亮节。
(1)、材料一中的《天津条约》是在哪一次战争中签订的?这次战争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2)、为了寻求救国之路,张之洞在哪一时期创办了材料二中的这些企业?这些企业中哪些是民用工业?(3)、材料三描写的是我国近代史上发生在武汉的哪一场革命?这次革命在民主法制建设中所取得的重要成果是什么?(4)、材料四中“此战”的名称是什么?它发生在哪一次战争中?(5)、综合上述材料,从近代到今天,那些奋战在武汉第一战线的前辈和英雄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青少年学习?27. 纪年是人们给年代起名的方法,我国历史上主要使用四种纪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干支纪年法是中国历法运用天干和地支进行纪年 的方法。“十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干支顺序相配正好六十为一周,周而复始,循环记录。(如1898年、2018年均是戊戌年)
材料二:历法和纪年是国家通过行政权力向全社会 推行的基础性时间制度。民国政府采用西方通行的阳历,废帝王纪年而为国家纪年,这一变化从时间制度的层面反映了近代变革的深入。
——摘编自湛晓白《时间的社会文化史》
材料三:民国到现在为止,还只有二十几年,过去的时代都得改用民国纪元前多少年,这实在不见得有多大的方便。但这还算是小事,最大的困难,是我们不能与西洋各国隔绝起来,我们必须明白整个世界的历史,以及中国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用了民国纪元,凭空又添了公元纪年与民国纪元纪年相互换算的麻烦。
——易贯《谈谈纪年》
材料四:“公元纪年” 在近代中国社会时间计量体系中主导地位的确立,这既是中国被动融入世界的过程,也是时人追求“西方”现代性的必然结果,却使得近代中国的时间为“世界时间"的一部分。
——朱文哲《清末民初的纪年变革与历史时间的 重构》
(1)、2021年是辛丑年。请列出中国近代史上某一辛丑年及其所签订的条约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纪年方式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3)、根据材料三,指出作者认为使用民国纪年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民国到现在为止,还只有二十几年”时的中日关系。(4)、综合四则材料,你从我国纪年方式演变中能获得哪些启示?28. 某班同学以“辛亥革命的成果”为主题展开了如下探究,请你参与。(结束帝制)
材料一: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摘编自金冲及《辛亥革命的前前后后》
(有名无实)
材料二:辛亥革命后时人创作了一幅漫画,讽刺政府虽有“共和”之名,实际却是“猿(袁)之天下”
(共和遗珠)
材料三:“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摘编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为推翻君主专制政体所进行的斗争事例。(2)、该政府所在地位于何处?为何说这一临时政府虽有“共和”之名却无“共和”之实?(3)、材料三中设置“国务员”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最大的历史意义是什么。(4)、通过上述探究,谈谈你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