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林甸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1-10-08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在生活和工作中经常进行估测.以下估测比较接近实际的是(  )

    A、学生课桌的高度大约在1.2m﹣1.5m之间 B、一百元人民币的长度约15cm C、这张试卷的厚度大约为2cm D、新的2B铅笔的长度为30mm
  • 2. 看电视转播的百米赛跑时,我们常感觉运动员跑得很快,但实际上他们始终处于屏幕上。“他们始终处于屏幕上”和“我们感觉运动员跑得很快”所选的参照物正确的是(   )
    A、运动员所在的跑道  电视机屏幕 B、运动员      我们 C、现场观众  电视机前观众 D、电视机屏幕  运动员所在的跑道
  • 3. 甲、乙两辆汽车通过的路程之比是2∶1,运动时间之比是3∶4,则两辆汽车的运动速度之比是(   )
    A、3∶2 B、2∶3 C、8∶3 D、3∶8
  • 4. 如图所示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5s时,物体通过的路程为2.5m B、整个20s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0.2m/s C、物体在20s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物体在0~5s时间内的速度比10~20s内的速度大
  • 5. 白天你的邻居装修房子十分吵闹,干扰你的学习和生活,下列措施中哪一个是合理可行的( )
    A、叫邻居不装修房子 B、将家中音响声音开到最大 C、赶快将家中的门窗关闭 D、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 6. 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干净又舒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B、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C、超声波的频率低于20赫兹 D、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 7. 中国的诗词歌赋蕴含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酒中明月倒影是光的折射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 B、“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阴晴圆缺的月亮是自然光源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共赏的天上明月是平面镜所成的像
  • 8. 如图,小强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他得到以下结论,你认为正确的是(    )

    A、蜡烛置于c点时,在光屏上能成一个放大的像 B、蜡烛置于b点时,在光屏上能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 C、蜡烛从a点向b点移动,光屏上的像逐渐变大 D、蜡烛从b点向左移动,光屏上的像逐渐变大
  • 9.

    如图所示,人眼在A点看见河里B点有一条小鱼,若从A点射出一束激光,要使激光能照射到小鱼,该激光应射向(  )

    A、B点 B、B点上方 C、B点下方 D、B点左方或右方
  • 10. 关于密度公式 ρ=mV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公式可知ρ与m成正比,m越大ρ越大 B、由公式可知ρ与V成反比,V越大ρ越小 C、由公式可知ρ与m成正比,ρ与V成反比 D、由公式可知,物质的质量m与物质的体积V的比值是定值
  • 11. 一根粗细均匀的铜棒(如图所示),截去一段后,则(   )

    A、质量变小,体积变小,密度也变小了 B、质量变小,体积变小,密度不变 C、质量不变,体积变小,密度变小 D、质量、体积和密度都不变
  • 12. 如图所示,由不同物质制成的甲、乙两种实心球的体积相等,此时天平平衡。则制成甲、乙两种球的物质密度之比为(    )



    A、3︰4 B、4︰3 C、2︰1 D、1︰2
  • 13. 如图所示,甲、乙、丙是三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将质量相等的酒精、水和盐水分别装在这三个容器中,ρ盐水酒精 , 甲、乙、丙三个容器依次分别装的是(   )

    A、酒精 盐水 水 B、盐水 水 酒精 C、酒精 水 盐水 D、盐水 酒精 水
  • 14. 如图所示实验,表示力的作用效果与(   )

    A、力的大小有关 B、力的方向有关 C、力的作用点有关 D、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有关
  • 15. 在研究摩擦力时,小明同学用一块各侧面光滑程度完全相同的木块,在同一水平桌面上进行了三次实验.如下图所示,当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三次示数 F1F2F3 的大小关系为(   )

    A、F1>F2>F3    B、F2>F1>F3 C、F1<F2=F3 D、F1=F2>F3

二、填空题

  • 16. 一根钢管,已测得管的内直径为7.2 mm;现用三角板和刻度尺量钢管的外径,如下图所示.由此得钢管外径是cm,钢管壁的厚度是mm.

  • 17. 如下图所示是于2019年5月正式通车的重庆万州长江三桥,一辆汽车正在三桥上向北行驶,则以该汽车为参照物,司机是(填“运动”或“静止”,下空同)的,以长江三桥为参照物,该司机是的,以为参照物,桥上路灯是运动的。

  • 18. 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而在旷野中要“高声”呼喊才能让远处的人听见。这里的“轻声”和“高声”是指声音的;“男低音”和“女高音”歌手同台演出,这里的“低”、“高”是指声音的;“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依据讲话人的来分辨。(填写声音的相关牲征)。
  • 19. 某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距u和像距v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由图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cm;当把物体放到距凸透镜15cm处时,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 20. 如图所示,表示小欣同学用激光分别射向甲、乙两透镜后光的传播路径,由图可知甲透镜应是 透镜,乙透镜应是 透镜.(两空选填“凹”或“凸”)

  • 21. 小明从汽车的后视镜里看见驾驶员的眼睛,此时驾驶员通过车内后视镜(填“一定”“不一定”或“一定不”)能看见小明;小明在后视镜里看到的驾驶员的像是(填“虚”或“实”)像.
  • 22. 在没有其他光照射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红光照在穿蓝色裙子的演员身上,观看到她的裙子呈色.观众从各个角度都能看到演员是由于光照到演员身上发生了(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三、作图题

  • 23. 如图所示,平面镜前有一点光源S,S发出的一束光被平面镜反射后经过P点,请作出该光线的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

  • 24. 如图所示,作出光线通过透镜的光路图(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

  • 25. 请在图中画出小球所受弹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题

  • 26. 小明想知道酱油的密度,于是他和小华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处,发现指针在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调;托盘天平调节好以后,在称量物体质量时,发现在右盘中放入最小的砝码后指针尖指在分度盘正中刻度线的右方,这时应当。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4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中酱油的质量为g,酱油的密度为 kg/m3
    (2)、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酱油密度会(填“偏大”或“偏小”)理由
    (3)、小华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老师说只用天平也能测量出酱油的密度。于是小华添加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

    ⒈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0

    ⒉将一个烧杯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

    ⒊用另一个烧杯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m2

    ⒋则酱油的密度表达式为ρ=

  • 27. 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保持不变,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小华在实验中发现,随着蜡烛的燃烧,光屏上依然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但光屏上像的位置却偏高,为了使像仍成在光屏的中央,则应向调节凸透镜;
    (2)、小华调整后,如图甲,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就是利用此成像原理制成的。若固定凸透镜的位置不动,将蜡烛向左移动少许,则应将光屏向(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像的大小比刚才的要些;
    (3)、透镜位置不变,小明将甲图中蜡烛移到标尺45cm处,此时应站在透镜(填“左”或“右”)侧观察蜡烛的像,当观察到像时(填“有”或“没有”)光进入人眼;
    (4)、如图乙所示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将光源“F”移至15cm处,其大小如图丙(A)所示。如果用遮光罩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罩住,则光屏上所成的像是 (选填丙图中B,C,D,E)。

五、计算题

  • 28. 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公路上以5m/s的速度匀速行驶800 s,紧接着又以15m/s的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了3000m求:
    (1)、该汽车在前800s行驶的路程是多少? 
    (2)、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 29. 一空心铜球体积是 30cm3 ,质量是178g。
    (1)、求空心部分的体积?
    (2)、若空心部分装满水,球的总重力为多少?
  • 30. 已知一个空瓶子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300g,在装满水的瓶子中放入一个小石块,溢出水后其总质量为320g,取出石块后,剩余的水和瓶子的总质量为290g。(不计取出石块的过程中带走的水)

    求:

    (1)、石块的质量;
    (2)、石块的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