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宁德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1-09-30 类型:期末考试
一、语文基础知识(14分,每小题2分)
-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疟疾(nüè) 朱拓(tuò) 逦迤(yí) 繁芜丛杂(wú) B、福祗(zhǐ) 疏朗(shū) 杜撰(zhuàn) 浑身解数(jiè) C、言筌(quán) 间或(jiàn) 蹙缩(cù) 脊梁骨(jǐ) D、衰颓(tuí) 刨烙(páo) 相悖(bèi) 刽子手(kuài)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快节奏的信息时代,人们难以进入长久阅读状态。电子阅读看似零碎,但却使我们在浅尝辄止中一点一滴地润泽着荒漠化的阅读生活。 B、高考越考越细,为迎合高考,一部分教师也越教越碎,其后果是肢解了一篇篇完整的文章。长此以往,学生自然目无全牛 , 只见一斑而不见全豹。 C、鲁迅定居上海的时候虽已50多岁,但还是少不更事 , 童心未泯,曾经一路转着圈踏着华尔兹的舞步入座吃饭,逗引得满桌哈哈大笑。 D、面对信息,先辨真伪,再论是非,这样的顺序才会让公共空间更有效率。否则沸反盈天的讨论、义正词严的批判,很容易徒然消耗公众情绪和社会资源。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必浚其泉源(疏通) 宫中尚促织之戏(崇尚,爱好)
不胜杯杓(尽) 吴楚东南坼(分裂)
B、则纵情以傲物(人) 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肃爽,天高气爽)又欲肆其西封(扩张) 着这楚州亢旱三年(极度)
C、始速祸焉(加速) 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计划)族庖月更刀(一般的) 吾何爱一牛(喜爱)
D、留待限期,以塞官责(充抵)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宠幸)卒不忍独善其身(最终) 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施与)
4. 下列各句中都不含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 )A、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B、思厥先祖父 韩、魏之经营 C、能克终者盖寡 劳苦而功高如此 D、成不敢敛户口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5. 下列对加点词语的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②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
③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④越国以鄙远
⑤六王毕,四海一 ⑥取儿藁葬
⑦项伯杀人,臣活之 ⑧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
A、①③⑦/②⑧/④⑥/⑤ B、①③/⑤/②⑦/④/⑥⑧ C、①②/③④/⑤⑦/⑥⑧ D、①③⑤/②⑦/④⑧/⑥6. 下列各项中的句子,文言特殊句式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A、洎牧以谗诛 戍卒叫,函谷举 B、受命于人主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C、莫之能御也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D、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为击破沛公军7. 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先生认为悲剧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窦娥的善良、鲁侍萍的真情、哈姆莱特的理想都是有价值的东西,但都遭遇现实的摧毁,展现了悲剧的力量。 B、《谏逐客书》中李斯劝说君王,直言利弊,文章铺张扬厉,气势雄浑;而《与妻书》中林觉民诀别爱妻,倾诉衷肠,全文低回哀婉,缠绵悱恻。两“书”呈现出了不同的文学美感。 C、《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中对科学研究的艰辛探索,《中国建筑的特征》《说“木叶”》中严谨准确的阐释说明和缜密有序的逻辑推理,都是科学精神的具体表现。 D、《促织》是中国古代文言小说,《变形记》是西方现代派小说,而他们都讲了一个“人化为虫”的幻化故事,在荒诞中批判现实,揭示社会问题和人生困境。二、古诗文阅读(37分)
-
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季布者,楚人也。为气任侠 , 项籍使将兵。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及三族。季布匿濮阳周氏,乃髡钳季布,衣褐衣,之鲁朱家所卖之。朱家心知是季布,乃见汝阴侯滕公曰:“季布何大罪,而上求之急也?”滕公曰:“布数为项羽窘上,上怨之,故必欲得之。”朱家曰:“君视季布何如人也?”曰:“贤者也。”朱家曰:“臣各为其主用,季布为项籍用,职耳。项氏臣可尽诛邪?今上始得天下,独以己之私怨求一人,何示天下之不广也!且以季布之贤而汉求之急如此,此不北走胡即南走越耳。夫忌壮士以资敌国,此伍子胥所以鞭荆平王之墓也。君何不从容为上言邪?”滕公果言如朱家指。上乃赦季布。当是时,诸公皆多季布能摧刚为柔,朱家亦以此名闻当世。季布召见,谢,上拜为郎中。
孝惠时,为中郎将。单于尝为书嫚吕后,不逊,吕后大怒,召诸将议之。上将军樊哙曰:“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诸将皆阿吕后意。季布曰:“樊哙可斩也!夫高帝将兵四十余万众,困于平城,今哙奈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且秦以事于胡,陈胜等起。于今创痍未瘳 , 哙又面谀,欲摇动天下。”是时殿上皆恐,太后罢朝,遂不复议击匈奴事。
季布为河东守,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至,留邸一月,见罢。季布因进曰:“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上默然惭,良久曰:“河东吾股肱郡,故特召君耳。”布辞之官。
楚人曹丘生,与窦长君善,欲得书请季布。窦长君曰:“季将军不说足下 , 足下无往。”固请书,遂行。使人先发书,季布果大怒,待曹丘。曹丘至即揖季布曰楚人谚曰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仆游扬足下之名于天下顾不重邪何足下距仆之深也季布乃大说,为上客。季布名所以益闻者,曹丘扬之也。
(选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曹丘至/即揖季布曰/楚人谚曰/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仆游扬足下之名/于天下顾不重邪/何足下距仆之深也/ B、曹丘至/即揖季布曰/楚人谚曰/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仆游扬足下之名/于天下顾不重邪/何足下距仆之深也/ C、曹丘至/即揖季布曰/楚人谚曰/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仆游扬足下之名于天下/顾不重邪/何足下距仆之深也/ D、曹丘至/即揖季布曰/楚人谚曰/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仆游扬足下之名于天下/顾不重邪/何足下距仆之深也/(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任侠,指凭借权威、勇力或财力等手段扶助弱小,帮助他人,朱家可谓任侠之士。 B、孝惠,即西汉第二位皇帝刘盈,“孝惠”是其谥号,“惠”有“仁慈、柔顺”之意。 C、股肱,原指大腿和胳膊,比喻左右得力的帮手,文中用以强调河东郡的地位重要。 D、足下,敬辞,旧时用于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相当于“您”,与“阁下”“在下”同义。(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季布摧刚为柔,最终得到赦免。他藏身周家,被剃发束颈,扮作奴仆卖给朱家;后经朱家游说,滕公向高祖进言,高祖赦免了他,并任命他为郎中。 B、季布胆识非凡,阻止用兵匈奴。吕后欲报单于侮辱之仇,樊哙夸言愿意领兵横扫匈奴,众臣附和;季布廷折樊哙,厉陈用兵之害,吕后最终改变主意。 C、季布刚直无畏,敢于直谏皇帝。孝文帝听说他是贤者,召他入京,想让他担任御史大夫,但又因他人毁谤而作罢;季布直言孝文帝错误,愤而辞官。 D、季布一诺千金,受到曹丘宣扬。季布原本不喜曹丘,曹丘想方设法结识他;季布原本重诺,但后来名声越来越大,则是曹丘替他到处宣扬的结果。(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高祖购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及三族。
②于今创痍未瘳,哙又面谀,欲摇动天下。(5)、为了让滕公在刘邦面前替季布求情,朱家陈述了哪几条理由?请简要概括。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狂夫①
杜甫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②娟娟净,雨裛③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注释】①杜甫客居成都之时,曾靠朋友接济,分赠禄米。②筱(xiǎo):同“筿”,小竹,细竹。③裛(yì):同“浥”,沾湿。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从“万里桥”“草堂”到“百花潭”,描写一路风光,为下文写“狂”作铺垫。 B、颔联出句写翠竹轻摇,明媚可爱,风中有雨;对句写红荷娇艳,清香可闻,雨中有风。 C、颈联有举一反三之效:故人音信全无,何况新交;幼子尚且面带饥色,家人更不必说。 D、本诗情感基调低沉幽怨,前四句写草堂及百花潭的美丽景色,目的是以乐景衬哀情。(2)、诗人为何自谓“狂夫”?请简要分析。10.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季氏将伐颛臾》)(2)、 , 凭轩涕泗流。(杜甫《登岳阳楼》)(3)、在《谏逐客书》中,李斯认为如果秦穆公等四君却客疏士,那么结果可能就会“”。(4)、在《六国论》中,苏洵认为齐国灭亡的原因是“”。(5)、杜牧《阿房宫赋》借古讽今,其中“ , ”向当朝统治者敲响了警钟。(6)、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告诫太宗不要因为自己的喜恶而赏罚不公的句子是“ , ”。三、整本书阅读(7分)
-
11. 下列对《红楼梦》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抄检大观园”时,在探春的贴身婢女司棋的箱子里发现了她与表弟潘又安的信物,探春表示“或打或杀或卖一概不管”,任司棋被逐出大观园,足见其性格中冷血绝情的一面。 B、宝玉生日,众人掣花名签,湘云掣得一枝海棠,黛玉调侃应将“只恐夜深花睡去”中的“夜深”改为“石凉”,因湘云潇洒不羁、豪迈旷达,此前曾醉卧青石凳,芍花落满身。 C、“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这是袭人的判词,其中“优伶”指蒋玉菡,“公子”指贾宝玉。袭人、蒋玉菡两人无意之间因“汗巾”结缘。 D、“金玉良缘”指薛宝钗有金锁,贾宝玉有宝玉,二人应结成姻缘;“木石前盟”指林黛玉前生为绛珠仙草,贾宝玉前生为神瑛侍者,二者有恩有义,促成入世还泪的俗世因缘。12.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这句话比喻大贵族官僚家庭虽已衰败,但表面仍能维持繁荣之假象。在《红楼梦》中探春和冷子兴都说过这句话。二人分别是在什么样的情境下说的?各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四、现代文阅读(24分)
-
1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林黛玉是中国小说塑造的最为经典的女性形象之一。概括来看,其构成有三个基本面:草木之人,性灵之诗,清虚之美,三者相辅相成,共同塑造了这一形象。
在小说中,黛玉说道:“我没这么大福禁受,比不得宝姑娘,什么金什么玉的,我们不过是草木之人!”“草木之人”,并非林黛玉一时不平而自我贬低,这正是她的本质,是她命运、痴情乃至言行举止的根由。首先,草木、石头都和天地有关。《红楼梦》展现的是一种广大的天地境界,所以开篇即是大荒无稽,炼石补天。石头坚硬长久,在中西神话中都有石头崇拜、石头生人等传说。石头之外,小说提到的便是仙草即草木。天地、石头、草木三者隐约构成一个系统。其次,草木和石头都代表着自然性、民间性。石头、草木俱是自然界中常见之物,中国文化中多以木石作为民间的代表与象征,和庙堂对立,并由此生发出超越或淡泊名利之意。张九龄《感遇》诗:“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广为流传,尤其契合黛玉形象。草木也常常传递离愁别恨、人世沧桑、凄凉伤感、时光易老等情绪。林黛玉敏感多疑的特点常受到批评,然而从草木之人的角度,林黛玉此举却是自然的,甚至是必然的。林黛玉之所以独特,便在于作为草木之人,始终是真实的自然的,真实性情,不假伪饰。这样的为人处世,不谐于俗是必然的结果。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林黛玉曾如此感叹。如果仅为草木之人,林黛玉并无太多独特之处。让林黛玉在文学史上鸿鶱凤立的是她的诗才。相较于美和美感的不可捉摸和因人而异,林黛玉的诗才有充分展现并得到普遍赞誉。有学者认为《红楼梦》中有两个世界,大观园是理想的世界,大观园以外则是现实的世界。这一观点是非姑且不论,对于林黛玉来说,也有两个世界,一个是现实世界,一个是诗歌世界。在贾府这个现实世界,林黛玉是一个孤独无依的亲戚少女,敏感多疑,抑郁寡欢;在诗社这个相对理想的审美世界,林黛玉则是平和洒脱的潇湘妃子,文采飞扬,尽显风流。在诗社内外,林黛玉的性情表现有所差异,诗歌风格则基本如一,即风流别致,抒发性灵。黛玉诗歌的风流别致,既包括形式之新美,同时兼有真情实感和风骨。黛玉形象之所以经典,诗情洋溢、才思敏捷、为情而死是重要方面,更重要的是保持清净本色、高洁品格,“质本洁来还洁去”,有一种“宁可枝头抱香死”,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不屈服、不妥协的骨气和精神。这是黛玉诗歌风流别致的内在精神,也是黛玉虽然有争议,但依然长期深受读者喜爱的根本原因。
此外,林黛玉还具有清虚之美。草木之人、性灵之诗,让林黛玉超出众人,但只有加上清虚之美,林黛玉这一形象才完整,才如山水有了光色,形貌有了神韵,才真正不朽。如果说警幻仙子是美人如花隔云端,薛宝钗具俗世丰腴之美,那么林黛玉就介于二者之间,有意无意,若淡若疏,呈清虚之美。仙草幻化,以泪报恩,因情而生,为情而死,林黛玉这一形象时虚时实,似真似幻,仿佛在以生命来形象化演绎刘勰《文心雕龙·情采》所说的“以草木之微,依情待实”。在林黛玉形象中,中国美学中的清、老之美【注】 , 文学创作与批评中一些基本关系,如情与理、形与神、意与象、虚与实等,都有了新的展现和突破。
人物过虚则缥缈,刻画过实则凡俗,林黛玉恰在虚实之间,在自然和社会之间,在梦幻和现实之间,兼具草木之性、性灵之诗、清虚之美。她生动鲜活、丰富深刻,超越了具体时空,是一种诗意和情感的审美的存在。
(摘编自杨子彦《林黛玉因何经典:草木之人、性灵之诗、清虚之美》)
【注释】清、老之美:清即清灵自然,老即处世老到。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林黛玉这一经典的女性形象由三个基本面构成:草木之人,性灵之诗,清虚之美。三者使其成为生动鲜活、丰富深刻、超越具体时空,兼具诗意和情感的审美存在。 B、林黛玉称自己为“草木之人”,是因为她认识到草木之质正是她的本质,是她命运、痴情乃至言行举止的根由。 C、林黛玉作为草木之人,与大观园中的其他女性形象相较,并无太多独特之处,但她诗情洋溢、品格高洁,故饱受争议又深受读者喜爱。 D、林黛玉的清虚之美兼具警幻仙子的飘渺虚幻和薛宝钗的现实可亲,这一形象是如实的形貌刻画与疏淡的神韵虚写的巧妙结合。(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先总说论题,再分而析之,最后总结观点,是“总—分—总”的论证思路。 B、文章第二段多角度探讨木石的文化意义,论述了林黛玉不谐于俗的必然性。 C、文章第三段引用他人诗文和观点,既巧妙衔接上下文,又有力地支撑了自己的观点。 D、文章用比喻论证的方法,突出了清虚之美对于林黛玉形象塑造的重要意义。(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初入贾府,林黛玉“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她敏感的个性和如履薄冰的处世态度,是草木之人的本质决定的。 B、《葬花吟》《咏白海棠》《咏菊》等诗印证了作者关于林黛玉在诗社中平和洒脱、尽显风流的评价,也展现了她不屈服、不妥协的内在精神。 C、“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林黛玉的肖像描写与宝钗等人的描写不同,重写神韵,似真似幻,强化了她的清虚之美。 D、鲁迅先生曾说:“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这与作者认为黛玉形象在中国美学、文学创作与批评中有所突破的观点相通。1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栊翠庵品茶
曹雪芹
当下贾母等吃过茶,又带了刘姥姥至栊翠庵来。妙玉忙接了进去。至院中见花木繁盛,贾母笑道:“到底是他们修行的人,没事常常修理,比别处越发好看。”一面说,一面便往东禅堂来。妙玉笑往里让,贾母道:“我们才都吃了酒肉,你这里头有菩萨,冲了罪过。我们这里坐坐,把你的好茶拿来,我们吃一杯就去了。”妙玉听了,忙去烹了茶来。
宝玉留神看他是怎么行事。只见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捧与贾母。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说:“知道。这是老君眉。”贾母接了,又问是什么水。妙玉笑回:“是旧年蠲的雨水。”贾母便吃了半盏,笑着递与刘姥姥说:“你尝尝这个茶。”刘姥姥便一口吃尽,笑道:“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浓些更好了。”贾母众人都笑起来。然后众人都是一色的官窑脱胎填白盖碗。
那妙玉便把宝钗、黛玉的衣襟一拉,二人随他出去,宝玉悄悄的随后跟了来。只见妙玉让他二人在耳房内,宝钗便坐在榻上,黛玉便坐在妙玉的蒲团上。妙玉自向风炉上扇滚了水,另泡了一壶茶。宝玉便走了进来,笑道:“偏你们吃体己茶呢。”二人都笑道:“你又赶了来飺茶吃!这里并没你吃的。”妙玉刚要去取杯,只见道婆收了上面的茶盏来,妙玉忙命:“将那成窑的茶杯别收了,搁在外头去罢。”宝玉会意,知为刘姥姥吃了,他嫌脏不要了。
又见妙玉另拿出两只杯来。一个旁边有一耳,杯上镌着“分瓜 瓟斝”三个隶字,后有一行小真字是“晋王恺珍玩”,又有“宋元丰五年四月眉山苏轼见于秘府”一行小字。妙玉便斟了一斝,递与宝钗。那一只形似钵而小,也有三个垂珠篆字,镌着“点犀 ”。妙玉斟了一 与黛玉。仍将前番自己常日吃茶的那只绿玉斗来斟与宝玉。
宝玉笑道:“常言‘世法平等’,他两个就用那样古玩奇珍,我就是个俗器了。”妙玉道:“这是俗器?不是我说狂话,只怕你家里未必找的出这么一个俗器来呢。”宝玉笑道:“俗语说‘随乡入乡’,到了你这里,自然把这金玉珠宝一概贬为俗器了。”妙玉听如此说,十分欢喜,遂又寻出一只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蟠虬整雕竹根的一个大 出来,笑道:“就剩了这一个,你可吃的了这一海?”宝玉喜的忙道:“吃的了。”妙玉笑道:“你虽吃的了,也没这些茶你糟蹋。岂不闻‘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骡了。’你吃这一海便成什么?”说的宝钗、黛玉、宝玉都笑了。妙玉执壶,只向海内斟了约有一杯,宝玉细细吃了,果觉轻浮无比,赏赞不绝。妙玉正色道:“你这遭吃的茶是托他两个福,独你来了,我是不给你吃的。”宝玉笑道:“我深知道的,我也不领你的情,只谢他二人便是了。”妙玉听了,方说:“这话明白。”
黛玉因问:“这也是旧年的雨水?”妙玉冷笑道:“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开了。我只吃过一回,这是第二回了。你怎么尝不出来?隔年蠲的雨水那有这样轻浮,如何吃得。”黛玉知他天性怪僻,不好多话,亦不好多坐,吃完茶,便约着宝钗走了出来。
宝玉和妙玉陪笑道:“那茶杯虽然脏了,白撂了岂不可惜?依我说,不如就给了那贫婆子罢,他卖了也可以度日,你道可使得?”妙玉听了,想了一想,点头说道:“这也罢了。幸而那杯子是我没吃过的,若是我吃过的,我就砸碎了也不能给他。你要给他,我也不管你,只交给你,快拿了去罢。”宝玉笑道:“自然如此。你那里和他说话授受去,越发连你也脏了。只交与我就是了。”妙玉便命人拿来递与宝玉。
宝玉接了,又道:“等我们出去了,我叫几个小幺儿来河里打几桶水来洗地如何?”妙玉笑道:“这更好了,只是你嘱咐他们,抬了水只搁在山门外头墙根下,别进门来。”宝玉道:“这是自然的。”说着,便袖着那杯,递与贾母房中的小丫头子拿着,说:“明日刘姥姥家去,给他带去罢。”交代明白,贾母已经出来要回去。妙玉亦不甚留,送出山门,回身便将门闭了。
(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一回)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妙玉拉宝钗、黛玉二人单独去喝“体己茶”,是因为觉得她二人品味高雅,不同流俗,结果黛玉品错茶水,招致妙玉讽刺。 B、栊翠庵这个相对独立的所在,既是事件的发生地,又是妙玉的心灵庇护所,妙玉“回身便将门闭了”有隔绝人世的意味。 C、妙玉给钗黛二人泡茶的水,取自五年前梅花上收的雪,口味轻浮无比。用物如此讲究,展现了妙玉品味不凡、高雅脱俗的个性。 D、宝玉建议妙玉将杯子送给刘姥姥,是因为他见妙玉那上好的杯子被刘姥姥这个没见识的乡野村妇用脏了,不忍妙玉沾染不洁。(2)、妙玉判词的前两句“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点明了她的矛盾:她追求“洁”“空”,但实际上却是“何曾洁”“未必空”。请结合选文简要分析这两个方面。(3)、《红楼梦》一书交替使用全知视角与限知视角进行叙事。在选文中,作者选择透过宝玉的眼睛来写妙玉的一些言行,以限知视角进行叙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选文简要分析。五、语言文字运用(8分)
-
15. 下面文段有四处表达不恰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人口共141178万人,②人口增速放缓。③这一趋势的出现是由于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④这不仅是世界尤其是发达国家普遍面临的状况,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结果。⑤从年龄构成看,我国少儿人口比重回升,⑥这说明生育政策调整取得了积极成就。⑦我国18-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为8.8亿人,⑧劳动力资源依然充沛。⑨全国超2.18亿人具有大学文化程度;⑩31个省份中,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10年以上的省份有13个。
16.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5月15日7时18分,中国第一辆火星车“祝融号”成功登陆火星。着陆期间,通讯信号以光速传到地球需要十几分钟, , 期间着陆器无法人工操控,只能依靠自己。所以这一过程被称为“恐怖八分钟”。此次“祝融号”成功着陆,意味着无论是千米之厚的地下、万米之深的海底, , 中国在深地深海深空中都构筑了科学探索创新集群的深度。
六、写作(60分)
-
17.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今年五一期间,一段“倒奶”视频在网络上热传。粉丝们为了给自己喜欢的偶像助力,大量购买用来兑换助力值的酸奶,扫完瓶盖里的二维码,就将酸奶直接倒入沟渠。
近日,几位流量明星前往南京大学拍戏,工作人员提前安排了许多保安在现场维护秩序。但出乎意料的是,现场并没有出现所谓的追星场面,学生们也没有因为明星的到来而变得狂热,仍旧秩序井然地学习、上课。
2019年,袁隆平院士在武汉大学开设讲座,原本准备在一个礼堂内举行,但没想到,学生热情高涨,连楼道里都站满了人。最后,袁隆平院士在操场上完成了演说。
以上三则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综合三则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