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1-09-30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32 的计算结果为(    )
    A、6 B、19 C、16 D、9
  • 2. 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 3. 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
    A、a2+a=a3 B、a5a2=a10 C、(a2)3=a8 D、(ab2)2=a2b4
  • 4. 如图,在 ABCDEF 中, C=F=90° ,添加下列条件,不能判定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是(    )

     

    A、A=DB=E B、AC=DFAB=DE C、A=DAB=DE D、AC=DFCB=FE
  • 5. 化简分式 xy+xx2 的结果是(    )
    A、yx B、y+1x C、y+1 D、y+xx
  • 6. 如果 m2+m=5 ,那么代数式 m(m2)+(m+2)2 的值为(    )
    A、14 B、9 C、1 D、6
  • 7. 已知一次函数 y=kx6 ,且y随x的增大而减小.下列四个点中,可能是该一次函数图象与x轴交点的是(    )
    A、(00) B、(20) C、(20) D、(60)
  • 8. 如图,在 ABC 中,点D,E分别在边 ABBC 上,点A与点E关于直线 CD 对称.若 AB=7AC=9BC=12 ,则 DBE 的周长为(    )

    A、9 B、10 C、11 D、12
  • 9. 在学校组织的秋季登山活动中,某班分成甲、乙两个小组同时开始攀登一座 450m 高的山.乙组的攀登速度是甲组的1.2倍,乙组到达顶峰所用时间比甲组少 15min .如果设甲组的攀登速度为 xm/min ,那么下面所列方程中正确的是(    )
    A、450x=450x+15+1.2 B、4501.2x=450x15 C、450x=1.2×450x+15 D、4501.2x=450x+15
  • 10. 如图1,四边形 ABCD 是轴对称图形,对角线 ACBD 所在直线都是其对称轴,且 ACBD 相交于点E.动点P从四边形 ABCD 的某个顶点出发,沿图1中的线段匀速运动.设点P运动的时间为x,线段 EP 的长为y,图2是y与x的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则点P的运动路径可能是(    )

         

    A、CBAE B、CDEA C、AECB D、AEDC

二、填空题

  • 11. 若分式 1x4 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
  • 12. 点 A(13) 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13. 计算: 10a2b3÷(5ab3)=
  • 14. 如图, ABCADE ,点D在边 BC 上, EAC=36° ,则 B= °.

  • 15. 已知小腾家、食堂、图书馆在同一条直线上.小腾从家去食堂吃早餐,接着去图书馆查阅资料,然后回家.下面的图象反映了这个过程中小腾离家的距离y(单位:m)与时间x(单位: min )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图象可知,小腾从食堂到图书馆所用时间为 min ;请你根据图象再写出一个结论:

  • 16. 如图1,先将边长为a的大正方形纸片 ABCD 剪去一个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 EBGF ,然后沿直线 EF 将纸片剪开,再将所得的两个长方形按如图2所示的方式拼接(无缝隙,无重叠),得到一个大的长方形 AEGC .根据图1和图2的面积关系写出一个等式: . (用含a,b的式子表示)

     

  • 17. 如图, ABC 是等边三角形, ADBC 于点D, DEAC 于点E.若 AD=12 ,则 DE= EDCABC 的面积关系是: SEDCSABC=

  • 18. 如图,一次函数 y=ax+by=cx+d 的图象交于点P.下列结论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b<0 ;② ac<0 ;③当 x>1 时, ax+b>cx+d ;④ a+b=c+d ;⑤ c>d

  • 19. 我们可以将一些只含有一个字母且分子、分母的次数都为一次的分式变形,转化为整数与新的分式的和的形式,其中新的分式的分子中不含字母,如: a+3a1=(a1)+4a1=1+4a12a1a+1=2(a+1)3a+1=23a+1 .参考上面的方法,解决下列问题:
    (1)、将 aa+1 变形为满足以上结果要求的形式: aa+1=
    (2)、①将 3a+2a1 变形为满足以上结果要求的形式: 3a+2a1= ;②若 3a+2a1 为正整数,且a也为正整数,则a的值为

三、解答题

  • 20. 分解因式:
    (1)、x325x
    (2)、m(a3)+2(3a)
  • 21. 计算: 1a1+a3a2+2a+1÷a1a+1 .
  • 22. 小红发现,任意一个直角三角形都可以分割成两个等腰三角形.

    已知:在 ABC 中, ACB=90°

    求作:直线 CD ,使得直线 CDABC 分割成两个等腰三角形.下面是小红设计的尺规作图过程.

    作法:如图,①作直角边 CB 的垂直平分线 MN ,与斜边 AB 相交于点D;②作直线 CD .所以直线 CD 就是所求作的直线.根据小红设计的尺规作图过程,

    (1)、使用直尺和圆规,补全图形(保留作图痕迹);
    (2)、完成下面的证明.

    证明:∵直线 MN 是线段 CB 的垂直平分线,点D在直线 MN 上,

    DC=DB .()(填推理的依据)

    =

    ACB=90°

    ACD=90°DCB

    A=90°

    ACD=A

    DC=DA .()(填推理的依据)

    DCBDCA 都是等腰三角形.

  • 23. 解方程: xx3+x+8x(x3)=1
  • 24. 如图, AB//CD ,点E在 CB 的延长线上, A=EAC=ED

    (1)、求证: BC=CD
    (2)、连接 BD ,求证: ABD=EBD
  • 25.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直线 l1y=23x+43 与x轴交于点A,直线 l2y=2x+b 与x轴交于点B,且与直线 l1 交于点 C(1m)

    (1)、求m和b的值;
    (2)、求 ABC 的面积;
    (3)、若将直线 l2 向下平移 t(t>0) 个单位长度后,所得到的直线与直线 l1 的交点在第一象限,直接写出t的取值范围.
  • 26. 给出如下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已知点 P1(ab)P2(cb)P3(cd) ,这三个点中任意两点间的距离的最小值称为点 P1P2P3 的“最佳间距”.例如:如图,点 P1(12)P2(12)P3(13) 的“最佳间距”是1.

    (1)、点 Q1(21)Q2(41)Q3(44) 的“最佳间距”是
    (2)、已知点 O(00)A(30)B(3y)

    ①若点O,A,B的“最佳间距”是1,则y的值为

    ②点O,A,B的“最佳间距”的最大值为

    (3)、已知直线l与坐标轴分别交于点 C(03)D(40) ,点 P(mn) 是线段 CD 上的一个动点.当点 O(00)E(m0)P(mn) 的“最佳间距”取到最大值时,求此时点P的坐标.
  • 27. 课堂上,老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图1,在 ABC 中, AD 平分 BACBC 于点D,且 AB+BD=AC .求证: ABC=2ACB .小明的方法是:如图2,在 AC 上截取 AE ,使 AE=AB ,连接 DE ,构造全等三角形来证明结论.

         

    (1)、小天提出,如果把小明的方法叫做“截长法”,那么还可以用“补短法”通过延长线段 AB 构造全等三角形进行证明.辅助线的画法是:延长 AB 至F,使 BF= , 连接 DF .请补全小天提出的辅助线的画法,并在图1中画出相应的辅助线;
    (2)、小芸通过探究,将老师所给的问题做了进一步的拓展,给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的问题:如图3,点D在 ABC 的内部, ADBDCD 分别平分 BACABCACB ,且 AB+BD=AC .求证: ABC=2ACB .请你解答小芸提出的这个问题;
    (3)、小东将老师所给问题中的一个条件和结论进行交换,得到的命题如下:如果在 ABC 中, ABC=2ACB ,点D在边 BC 上, AB+BD=AC ,那么 AD 平分 BAC .小东判断这个命题也是真命题,老师说小东的判断是正确的.请你利用图4对这个命题进行证明.

         

  • 28.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直线 y=kx+3x轴的负半轴交于点A , 与y轴交于点B.点C在第四象限, BCBA ,且 BC=BA

    (1)、点B的坐标为 , 点C的横坐标为
    (2)、设 BCx轴交于点D , 连接 AC ,过点CCEx 轴于点E . 若射线 AO 平分 BAC ,用等式表示线段 ADCE 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 29.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对于任意两点 M(x1y1)N(x2y2) ,定义如下:点M与点N的“直角距离”为 |x1x2|+|y1y2| ,记作 dMN .例如:点 M(15)N(72) 的“直角距离” dMN=|17|+|52|=9
    (1)、已知点 P1(10)P2(3212)P3(1214)P4(1212) ,则在这四个点中,与原点O的“直角距离”等于1的点是
    (2)、如图,已知点 A(10)B(01) ,根据定义可知线段 AB 上的任意一点与原点O的“直角距离”都等于1.若点P与原点O的“直角距离” dOP=1 ,请在图中将所有满足条件的点P组成的图形补全;

    (3)、已知直线 y=kx+2 ,点 C(t0)x轴上的一个动点.

    ①当 t=3 时,若直线 y=kx+2 上存在点D , 满足 dCD=1 ,求k的取值范围;

    ②当 k=2 时,直线 y=kx+2x轴,y轴分别交于点EF . 若线段 EF 上任意一点H都满足 1dCH4 ,直接写出t的取值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