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1-09-27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过程中,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 )A、干冰升华 B、面包变质 C、铁钉生锈 D、铜在潮湿空气里生成铜绿2. 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 )A、动植物的呼吸 B、醋的酿造 C、酒精的燃烧 D、食物的腐烂3.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 B、氧气能助燃,因此,可作燃料 C、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 D、氮气是制造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空气中CO2体积分数达到10%,会导致人呼吸停止,因此,二氧化碳有毒性 B、碳燃烧可生成二氧化碳,但该反应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C、碳具有可燃性,因此,常温下其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D、木炭的吸附作用比活性炭强5. 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区别各组物质的方案,其中不可行的是( )A、通过闻气味的方法来区别CO和CO2 B、通过观察来区别高锰酸钾和氯酸钾 C、用燃着的木条来区别CO、O2、空气 D、用硫酸铜溶液来区别蒸馏水和过氧化氢溶液6. 橄榄石(主要成分Mg2SiO4)可用来生产耐火材料。Mg2SiO4中硅元素的化合价是( )A、-1 B、+2 C、+3 D、+47. 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振荡试管 B、
量筒读数 C、
氢气验纯 D、
验满
8.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化学用语的描述或书写正确的是( )A、2S表示 2个硫元素 B、O3表示3 个氧原子 C、Na2NO3表示硝酸钠 D、OH-表示氢氧根离子9.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铜丝表面的氧化铜与氢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后,铜丝表面变红 B、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C、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对着一块干燥的玻璃片哈气,玻璃片上无明显变化10. 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物质中,物质所属类别错误的是( )选项
物质
物质类别
A
氮气
单质
B
二氧化氮
氧化物
C
冰水混合物
混合物
D
氨
化合物
A、A B、B C、C D、D1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石油是一种清洁能源,也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B、当燃气灶火焰出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时,可增大灶具进风口 C、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可以灭火 D、镁与盐酸的反应是吸收热量的反应12. 下列关于CaCO3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组成:由一个钙元素、一个碳元素和三个氧元素组成 B、性质:能与稀硫酸反应 C、用途:煅烧可制得氢氧化钙 D、制取:用生石灰与水反应13. 为探究二氧化碳能否和水反应,用四朵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完成下图四个实验。实验I、Ⅳ中小花变红,实验Ⅱ、Ⅲ中小花不变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Ⅰ、Ⅱ说明醋酸可以使小花变红 B、实验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小花变红 C、实验Ⅱ、Ⅲ、Ⅳ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D、上述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和醋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1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原子的核电荷数 B、钾元素与氧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C、分子可以由不同的原子构成 D、由于核电荷数等于质子数,所以原子不显电性15. 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相应的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
方案
实验
目的
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
证明分子不断运动
制取少量炭黑
A、A B、B C、C D、D16. 如图是元素X的一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粒子可表示为X+ B、X 是金属元素 C、该粒子最外电子层是相对稳定结构 D、X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17. 如图所示装置是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实验时,只要取用极少量的红磷,就可减少污染且不影响实验结果 B、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 C、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弹簧夹,观察现象 D、最终瓶中剩余的气体是纯净的氮气18. 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A、Zn + 2HCl= ZnCl2+H2↑ B、2Fe + 3CuSO4= Fe2(SO4)3+ 3Cu C、Ca(OH)2+ CO2 = CaCO3+ H2O D、KClO3 KCl+O2↑1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道化学反应的快慢 B、用X来生成阻燃剂(Sb2O5)的反应为∶X+2H2O2=Sb2O5+2H2O,X的化学式是SbO2 C、14g碳和32g 氧气反应,可生成46g二氧化碳 D、根据化学方程式可计算出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20. 下列实验中,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到相应结论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把硫在空气中点燃,再伸进充满氧气的集气瓶里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SO2 , 在氧气中燃烧生成SO3
B
用拇指堵住集满CH4的试管口,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
发出尖锐爆鸣声
试管中CH4不纯
C
在螺旋状细铁丝下端系一根火柴,点燃火柴至快燃尽时,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里
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在氧气里点燃细铁丝,反应生成氧化铁
D
点燃某无色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
产生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珠
该无色气体为氢气
A、A B、B C、C D、D二、填空题
-
21. 认识物质的性质及其用途,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1)、在沼气、石墨、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物质中,可用作电极的是;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2)、写出一氧化碳的一种用途及其对应性质∶用途 , 性质。22. 用化学用语表示。(1)、钡元素;(2)、氯化铝;(3)、4个水分子。23. 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是我们共同关注的问题。(1)、化石燃料主要包括天然气、石油和。(2)、将石油加热炼制,可得到的产品是(填标号)。
A.煤焦油 B.沥青 C.汽油 D.煤油
(3)、埋于海底,将来可能会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是。(4)、为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科学家采取新技术,将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C2H4)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4. 人类的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1)、下图是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在以上示意图中,自来水厂使用的净水方法有。(填标号)
A.煮沸 B.吸附 C.蒸馏 D.过滤 E.沉淀
(2)、区分软水和硬水常用的物质是。(3)、现要过滤一瓶浑浊的河水,除要用到铁架台(带铁圈)、玻璃棒、烧杯外,还需要的仪器是;过滤中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三靠”中的其中“一靠”是指玻璃棒下端要轻靠三层滤纸处,而不能靠在单层滤纸处,这样操作的原因是。(4)、如图所示是水的电解实验。试管a中的气体是。(5)、下列反应中,能用来确定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是(填标号)。A.电解水 B.H2O与CO2反应 C.H2与O2反应
25. 认识物质的组成,并从微观的角度来了解物质的构成和化学反应,都是重要的学习化学的方法。(1)、从宏观组成的角度看,氯化钠由组成;从微观的角度看,氯化钠由(写微粒名称)构成。(2)、水蒸发为水蒸气,所占体积变大,从分子角度看,是因为。(3)、下图表示氢气与氯气反应的微观过程(图中大圆圈表示氯原子,小圆圈表示氢原子)。水分子之间的间隙变大①请在 A、B 中画出相应的微观粒子图。
②该反应所属基本反应类型是。
26. 取用药品应注意操作规范。(1)、取用粉末状固体时,先使试管 ,用 把药品送至试管底部,再直立试管。(2)、某同学向量筒倾倒液体时的操作如图,纠正其中的两处不正确: , 。三、综合题
-
27. 在A、B、C、D、E、M、N等物质中,通常状况下,A是有还原性的单质,B、C、M是无色气体,E是一切生命体内都含有的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存在如下转化关系∶ ①A+ Fe2O3→ N+M;② D→ E + M;③A +B → C。请回答:(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A;(2)、写出反应①、③的化学方程式∶
①;
③。
四、计算题
-
28. 碳酸锂(Li2CO3)可用于制备锂电池正极材料。请计算∶(1)、Li2CO3中,碳、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2)、Li2CO3中,锂元素的质量分数是(计算结果精确到 0. 1%)。(3)、多少kgLi2CO3中含有28kg锂元素?(要求写出计算过程)。29. 写出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计算在实验室中制取8.8g二氧化碳,需要碳酸钙的质量至少是多少?
五、实验题
-
30. 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1)、仪器①②的名称是∶ ①;②。(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标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其中转化为氧气的氧元素与高锰酸钾中氧元素的质量之比是。(3)、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实验操作如下∶①点燃酒精灯并收集气体;②熄灭酒精灯;③加入药品并固定仪器;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从水槽中撤出导管。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标号)。
A③④①②⑤ B④③①②⑤ C④③①⑤② D①②④④
(4)、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当用C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时,导管要伸至接近集气瓶底部,原因是。(5)、检查装置B的气密性的方法是∶连接好装置,先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再 , 静置,若观察到说明气密性良好。31. 实验室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装置如下图所示∶(1)、实验前,应先通入一氧化碳将装置内的空气排干净,然后再加热,这样操作的目的是。(2)、实验中,A 处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 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2. 质量守恒定律的定量研究对学习化学具有重要意义。(1)、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装置如图所示。I先将锥形瓶(包括玻璃管、橡胶塞、药品、气球等)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
II把橡胶塞的玻璃管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迅速用橡胶塞将锥形瓶塞紧,观察现象。
①实验中,锥形瓶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气球的作用是。
③反应后,待锥形瓶冷却,再次放到托盘天平上称量,托盘天平仍然平衡,请从微观角度解释红磷燃烧前后天平平衡的原因。
(2)、小明和小红同学分别取一根用砂纸打磨干净的长镁条和石棉网,将其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质量(第一次称量)。在石棉网上方点燃镁条,待镁条燃烧后,将其产物与石棉网一起称量(第二次称量)。①镁条燃烧的现象是。
②小明和小红同学的第二次称量结果不同。
A小明同学的第二次称量质量减轻,原因是。
B小红同学的第二次称量质量增大,原因是。
33. 请你参与以下“燃烧条件“的探究。(1)、(提出问题)物质燃烧需要什么条件?(提出假设)
假设1:温度达到着火点;
假设2:。
假设3:。
(2)、(设计实验)请设计并完成以下验证假设的实验方案。限选的实验用品是∶棉花、坩埚钳、烧杯、酒精灯、铜片、热水、蜡烛、红磷、酒精、白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热水,并在烧杯上放一片铜片,铜片两端分别放一小块与
假设1成立
假设2成立
假设3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