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岑溪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文)期中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1-09-25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

  • 1. 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在春秋战国国家走向统一的时代,讲求“耕战”,富国强兵,“满足”秦实现统一的理论是(    )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墨家思想
  • 2. 战国时期,儒家学说和墨家学说在民间广为流行,形成了“非儒即墨”的局面。但主要诸侯国的统治者却纷纷采用法家学说,兴起了变法运动。官方采取与民间不同的态度(   )
    A、是因为儒家思想不利于巩固统治 B、是出于实现统一全国目标的需要 C、是出于应对政治军事形势的需要 D、是出于建立和谐社会目标的需要
  • 3. 人类自古便喜欢仰望天空。每逢日食,现代人不分阵营,不论信仰,纷纷驻足观看这宇宙奇观。历史上,西汉宣帝年间发生一次日食时,宣帝即刻下诏说:“皇天见异,以戒朕躬,是朕之不逮、吏之不称也。”汉宣帝的认识和做法体现了哪种主张(   )
    A、独尊儒术 B、大一统 C、天人感应 D、君权神授
  • 4. 儒家思想能够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与它自身的不断改造和发展有密切关系,主要表现在(   )
    ①孔子提出“仁”的思想
    ②荀子主张礼法并施
    ③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④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5. 魏晋时期,以何晏、王弼为代表的贵族名士崇尚无关国计民生的清谈,影响代风气。人们痛陈其害:“何晏、王强之罪,深于桀、纣。”今天国家主席习近平多次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下列思想最接近习近平主席的是(   )
    A、程朱理学思想主张 B、陆九渊的心学思想 C、王阳明的心学主张 D、明末清初经世致用
  • 6. 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其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该思想是(   )
    A、经世致用和发展工商业的思想 B、君民共主思想 C、自由平等思想 D、重农抑商思想
  • 7. 在我国古代儒家思想中,反对“率兽食人”的暴政、强调“民为贵”的民本主义与“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等级观念和“牧民”思想共存共生。这种共生意味着:儒家思想的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是一种思想体系中相互呼应、彼此补充的两种特质。其特定价值内涵同源于 (    )
    A、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 B、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D、自然经济为主的经济基础
  • 8. 下表是《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数据,由此可以得出(    )

    类别

    数学

    天文历法气象

    地学

    化学

    农学

    机械

    水利

    轻工

    兵器

    项数

    22

    25

    25

    9

    25

    7

    7

    8

    9

    A、儒家思想重人伦轻科技 B、科举制度推动科技发展 C、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世界 D、中国古代科技为农业服务
  • 9. 明代小说《说唐》、《杨家将传》中,樊梨花与穆桂英以武艺压倒夫婿,并挂帅出征;清代小说《再生缘》中,女主角易釵为弁,文武双全。这反映出(    )

    A、明清时期小说创作的繁荣 B、文字狱影响到思想文化的发展 C、民间对正统社会秩序的抗议 D、商品经济发展促进了男女平等
  • 10. 《论元曲中妇女形象的反抗精神》指出:“在关汉卿的笔下,写的最出色的就是一些普通的妇女形象”,如“以自己的美丽、勇敢与机智设计营救同行姐妹的赵盼儿;有胆有识、巧扮渔妇智赚杨衙内势力金牌的谭记儿;力图摆脱奴婢的悲惨地位、敢于在贵族的婚宴上闹婚的燕燕”等。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元曲发展渐显衰落趋势 B、关汉卿为妇女们打抱不平 C、文人素养影响文学创作 D、文学发展呈现世俗化趋势
  • 11. 有学者认为《海国图志》为以后的变法思潮的勃兴提供了重要的事实依据和思想材料,但他并没有要中国学习西方制度的意思。此观点表明《海国图志》(   )
    A、缺少近代化色彩 B、未突破传统政治局限 C、不够系统和完善 D、继承了封建专制思想
  • 12. 杨宁一在《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中提出:“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失败,民族危机迫在眉睫。朝野士大夫不得不放弃洋务制器兴国的迷梦,开始了更深层次的思考。”这次“思考”的“层次”变化是(   )
    A、从技术到器物 B、从制度到思想 C、从制度到文化 D、从器物到制度
  • 13. 对中西学的态度是区分近代中国不同政治派别的依据之一。下列言论属于维新派的是(  )

    A、“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 B、“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者” C、“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 D、“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
  • 14. 从梁启超的“新民”、谭嗣同的“新人”到鲁迅的“改造国民性”,到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斗私批修”“破四旧”“灵魂深处爆发革命”,提倡所谓“纯粹的人、高尚的人、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构成了理解当代中国社会的一条最主要的思想线索。这条线索是(   )
    A、思想观念对政治变革的影响 B、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解放作用 C、只有改造人才能改造社会 D、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历程
  • 15. 新文化运动认为,人们反对专制,争取民主,就必须从“奴性”逻辑中解放出来,不盲从一切权威的,被人们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东西。其主要意图是(   )
    A、推翻儒学地位 B、批判封建礼教本质 C、宣扬科学精神 D、倡导西方普世价值
  • 16. “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讲到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政体。……外人断不能瓜分我中国,只怕中国人自己瓜分起来,那就不可救了!所以我们定要由平民革命,建国民政府。”这一观点属于孙中山的(   )
    A、民族主义理论 B、民权主义理论 C、民生主义理论 D、民本主义理论
  • 17. 有学者认为,能够有效推动中国现代化的政治体制,应该符合三个条件:一是具有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二是具有相当的市场导向性;三是具有制度创新的能力。下列关于中国近现代史上四种政治模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百日维新模式——缺乏转化为开明权威体制的制度创新能力 B、孙中山模式——既具有市场导向性又具有权威整合能力 C、毛泽东模式——国家全面控制社会但基本上排斥市场导向 D、邓小平模式——既有权威整合的强大能力又有市场导向性
  • 18. 毛泽东认为:“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正是基于这一认识,他在20世纪20年代创造性地提出了(    )
    A、土地革命路线 B、“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C、国共合作方针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19. 毛泽东说:“如果我们能够普遍地彻底地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就获得了足以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的条件。”“最基本的条件”是指(   )
    A、农民阶级的支持和拥护 B、农村革命根据地巩固 C、红军的衣食得到保障 D、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 20. “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给这句民间谚语赋予了时代精神而传遍神州,家喻户晓。这反映了邓小平怎样的思想( )

    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②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A、①③④ B、②⑧④ C、①④ D、①③
  • 21. 歌曲《走进新时代》唱道:“……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歌词内容,分别对应了中共三代领导人,以三代领导人为核心所形成的理论成果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分别是在下列哪次会议上确定的(   )
    A、遵义会议、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 B、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 C、遵义会议、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 D、中共七大、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六大
  • 22. 中国重大科技成就中,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是(  )
    A、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B、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 C、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 D、研制成功“银河”巨型计算机系统
  • 23. 下列对“双百方针”中“百家争鸣”的正确理解是(   )
    A、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 B、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C、政治上不同派别进行争论,自由发展 D、类似于战国时期的众多学说的自由讨论
  • 24. “1977年毛后的领导转变了方针。为了现代化,国家重视专甚于红,重新建立为国选拔人才的传统制度。”(费正清《美国与中国》)这种“制度”具体是指(   )
    A、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恢复高校考试招生制度 C、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D、推进九年义务制教育

二、非选择题:(共52分,其中25题20分,26题20分,27题12分)

  • 25. 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志士仁人开始探讨西学的文化内核和价值基础,推动了中国的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世纪中期,中国官绅承受西方所加的冲击,并被迫采取应变的对策。19世纪后半期,中国先知先觉之士认识到中国正面临数千年来一个巨大的变局,将产生一个从所未见的创新机运。

    ——摘自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

    材料二:甲午战后的几年,是中国思想界的一个很重要转折期,从这时开始,中国才比较正规地迈进到自觉理智地向外国学习的历史进程。国人对西学的领悟从感性的“力”的浅层次,深入到理性的“智”的层次,并进而引起了西方思想文化和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第一次大融合。

    ——摘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材料三:1917-1923年的思想革命,代表了中国对西方冲击的第三阶段回应,这一阶段的思想觉醒,标志了从传统的中国基础向完全西化的进一步转变。但它的主要成功,在于引进了西方的思想和推毁了中国的传统,而不是创造了新的思想体系和新的哲学学派。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中期,官绅为应对“变局”提出的策略;19世纪后半期,先知先觉之士抢抓“新机运”的表现。以此判断时代的主题。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人对西学的领悟由感性到理性转变的原因;指出西方思想文化和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第,次大融合的成果,并说明时代赋子先进知识分子的新的历史使命。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使民众思想觉醒的介质及典型事件。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近代思想变化的特点。
  • 26. 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果,是引领中国人民不断前进的旗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用我们三民主义的口号和法国革命的口号来比较……平等和我们的民权主义相同,因为民权主义是提倡人民在政治之地位都是平等的,要打破君权,使人人都是平等的,所以说民权是和平等相对等的。

    ——孙中山《三民主义》(1924年)

    材料二:毛泽东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方面,超过了他的同事。……毛泽东认为,如果你对事物有所了解,你就能够并且应该照那样做,但是你的经验和你实践的结果,应该引导你对你所知道的东西加以再认识。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材料三:邓小平同志部分讲话的名称和时间

    讲话名称

    时间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1984年6月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

    1985年10月

    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1992年1月、2月

    ——《邓小平文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对民权的认识有何变化。联系时代背景,简析其原因。
    (2)、说明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方面”作出的重大贡献。
    (3)、根据材料三,指出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实践成果。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三大思想理论的认识。
  •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20世纪70年代初期,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说:“就中国人来说,几千年来,比世界上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他们显示出这种在政治、文化上统一的本领,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截至17世纪的千余年间,中国人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方面都远远走在世界其他民族的前面,对人类文明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正如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所说,此时的中国“走在那些创造出著名的‘希腊奇迹’的传奇式人物的前面,和拥有古代西方世界全部文化财富的阿拉伯人并驾齐驱,并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着一个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

    ——摘编自张西平《向世界说明中华文化的现代价值》

    根据材料,提取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任意一条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材料的观点(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逻辑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