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生物五年中考三年模拟专题16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试卷更新日期:2021-09-24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砂生槐是西藏高原生态恢复的理想树种,具有较高的生态效益。为初步筛选适合西藏某地区栽培的品种,研究人员测定了4个砂生槐品种幼苗的CO2吸收速率,结果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4种幼苗应在相同光照强度下进行检测 B、砂生槐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C、CO2吸收速率可以反映光合作用速率 D、丁品种砂生槐适合选为该地区极培品种
  • 2. 科学家推测大气中氧气的积累来自于(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化学合成 D、原始大气
  • 3. 下列各项能正确表示光合作用的是(   )

    A、水+二氧化碳 绿 有机物+氧气 B、水+二氧化碳 绿 有机物+二氧化碳 C、水+氧气 绿 有机物+氧气 D、有机物+二氧化碳 绿 水+氧气
  • 4. “蛟龙号”可下潜到深海海底,在约7千米深处发现了一些未知生物。推测这些生物不能进行的生命活动是(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获取营养 D、生长繁殖
  • 5. 位于海淀温泉镇的草莓种植基地,采用“5G智能温室环境控制系统”进行管理。下列管理措施不合理的是(   )

    A、监测土壤含水量,以便合理灌溉 B、监测光照强度,光弱时自动补光 C、监测温度,以及时减小昼夜温差 D、监测二氧化碳浓度,以及时增补
  • 6. 为提高大棚蔬菜的产量,采取了以下措施,其中不能达到目的是(  )
    A、合理施肥 B、适当增加光照 C、适时松土 D、保持棚内温度恒定
  • 7. 通过检测蔬菜大棚中气体含量变化,可初步反映蔬菜的光合速率,应检测的气体是(   )
    A、氮气 B、氧气 C、水蒸气 D、氢气
  • 8. 国槐是北京市市树,古老的国槐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研究者在 6 月的一天内,检测了树龄为 20年、120年和 800年的国槐的光合速率,以评估古槐的生长状况,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可通过二氧化碳吸收速率反映国槐光合速率 B、11:00前,随着光照强度增加,光合速率升高 C、13:00前后光合速率降低,可能与气孔关闭有关 D、800年的国槐合成有机物能力最强,生长最旺盛
  • 9. 利用温室栽培蔬菜,以下措施不利于提高产量的是 (   )
    A、适时浇水,合理施肥 B、定期通入适量二氧化碳 C、及时清除其中的杂草 D、控制白天与夜间的温度相同
  • 10. 为研究大豆叶片衰老过程中光合作用的变化,研究者在大豆叶片充分展开后,持续监测其光合速率及叶绿素含量变化,直至叶片临近脱落为止,结果如下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大豆叶片充分展开约25天后,光合速率逐渐下降 B、大豆叶片叶绿素含量在其充分伸展后并未达到最大 C、叶片接近脱落时,有机物合成速率减少 D、光合速率变化只是由叶绿素含量变化造成
  • 11. 《齐民要术》中提到栽种农作物要“正其行(háng),通其风”,下列对这句话的错误理解是(   )
    A、有利于通风,便于氧气释放,降低有机物的消耗 B、有利于通风,便于二氧化碳的吸收,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C、有利于透光,农作物能够充分利用光能 D、有利于进行灌溉、除草、松土等操作
  • 12. 下列对正常人体或植物生理活动曲线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甲曲线表示人体血液流过肾脏后尿素或无机盐含量的变化 B、图乙曲线BC段血糖含量上升,主要是由于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和吸收 C、图丙为一天内大棚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在a 点打开通风孔是为了给大棚补充氧气 D、图丁曲线AB段表示肺完成一次呼气和吸气的过程
  • 13. 门头沟青白口地区苹果含糖多,口感甘甜。苹果中糖分的合成原料是(    )
    A、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 B、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 C、土壤中的水分和空气中二氧化碳 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有机物
  • 14. 下图为蒙古栎叶龄增长过程中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的变化,根据该图结果可以推测()

    A、叶片中细胞的生长主要在40~160天 B、叶绿素含量随叶片面积增加而降低 C、叶绿素含量提高有助于植物呼吸作用 D、120天后,单位面积叶片光合作用减弱
  • 15. 研究发现,一种通体碧绿的软体动物——海兔,能在取食藻类后,将其叶绿体保留在体内合成有机物。此外,它还取食海葵和水螅等可口的“小点心”。由此推测这种海兔()
    A、属于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B、体内能进行光合作用 C、其结构比海葵更为简单 D、与藻类是合作关系

二、实验探究题

  • 16. 为研究高CO2浓度和遮荫对小麦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见下表。

    组别

    处理

    最大光合速率 μmolm2s1

    呼吸速率 μmolm2s1

    A

    高CO2浓度,自然光照

    38.53

    1.49

    B

       ?  

    27.78

    2.29

    C

    高CO2浓度,遮荫

    33.3

    1.26

    D

    正常CO2浓度,遮荫

    20.45

    1.28

    (1)、小麦植株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片细胞中的
    (2)、表格中的“?”的处理是
    (3)、比较表中组的数据可以看出,无论是否遮荫,适当增加CO2浓度,均可促进光合作用,但在高CO2浓度下,呼吸速率均会
    (4)、由表中数据可知,组条件最适宜小麦的生长,判断的依据是该条件下小麦的最大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之间的最大,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三、综合题

  • 17. 垂柳和早柳是北京地区常用的造林和绿化树种。为选育优良柳树品种,园林工作者进行相关研究。
    (1)、选取一年生且长势良好的两种柳树枝条,剪成长短一致的茎段进行扦插,得到大量保持母本性状的幼苗,这种生殖方式属于(填“无性”或“有性”)生殖。
    (2)、测定两种柳树幼苗的光合速率,结果如图所示。

    ①光合作用主要在叶肉细胞的中进行。

    ②测定并记录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的量,以此反映光合速率。

    ③据图可知,在定范围内,随光照强度的 , 两种柳树幼苗的光合速率均逐渐增加。在相同光照强度下,的光合速率更高,利于合成更多的 , 因此生长更快,更适合作为造林和绿化树种。

  • 18. 为研究高二氧化碳(CO2)浓度和光照强度对小麦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见下表。

    组别

    处理

    最大光合速率(μmol·m-2·s-1

    呼吸速率(μmol·m-2·s-1

    A

    高CO2浓度,自然光照

    38.53

    1.49

    B

    27.78

    2.29

    C

    高CO2浓度,遮阴

    33.3

    1.26

    D

    正常CO2浓度,遮阴

    20.45

    1.28

    (1)、小麦植株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片细胞中的
    (2)、B组中的“?”的处理是
    (3)、比较表中组的数据可以看出,适当增加CO2浓度,可促进光合作用,同时高CO2浓度下,呼吸速率均会
    (4)、由表中数据可知,组条件小麦产量最高,判断的依据是
  • 19. 下图甲是一所现代化的蔬菜温室大棚,乙是该温棚 24 小时内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情况。

       

    (1)、由图乙可以看出,从早上 6 点到傍晚 18 点,温室内二氧化碳含量逐渐 , 其原因是在光照的 条件下植物的作用消耗二氧化碳;大棚的夜间的温度越低,植物的越弱,消耗的有机物就越少,蔬菜的产量就越高。
    (2)、由上述可知种植大棚蔬菜的原理是_____。
    A、减弱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 B、增强光合作用,减弱呼吸作用 C、增强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 D、减弱光合作用,减弱呼吸作用
    (3)、温室中部分蔬菜常常由于传粉不足而导致结实率低,你的解决办法是
    (4)、下表为某植物不同器官含水量数据统计。由表中数据可知,同种植物不同器官含水量 , 说明水是植物体的组成成分。

    部位

    根尖嫩梢

    树干

    干燥的种子

    肉果类果实

    含水量/%

    60~90

    40~50

    10~14

    60~90

  • 20. 姜是我国传统的药食两用植物,在各地广泛裁培,其食用部分是它的根状茎。
    (1)、人们常用姜的块茎进行繁殖,这种方式属于生殖。随着姜的生长,姜块逐渐膨大,有机物积累逐渐增多,这是作用的结果。
    (2)、进入夏季,温度升高,光照增强,却出现减产现象。技术人员进行实验,探究高温对姜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如图:

    实验中,除温度外,其他条件应。从图1与图2中可以看出,高温对姜叶片的影响是 , 从而导致光合作用

    (3)、姜的种植过程中,人们普遍使用间作套种的方法,如在姜的四周栽培芋头、玉米、向日葵等高大作物,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姜的产量,这其中的原理是
  • 21. 为了探究生长条件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将某品种植物的盆栽苗分成甲、乙两组,置于人工气候室中,甲组模拟白然光照,乙组提供低光照,其他培养条件相同。培养较长一段时间(T)后,测定两组植株叶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光合作用强度(单位时间、面积吸收二氧化碳的量),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判断,光照强度低于a时,影响甲组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是 。该实验中通过单位时间、面积 可以反应光合作用的强度。
    (2)、二氧化碳是通过植物叶片上的 进人植物细胞的。b光照强度下,要使甲组的光合作用强度升高,可以考虑的措施是适当提高

     

    (3)、在实际生产中发现,b光照强度时,植物对二氧化碳的吸收速率反而下降,原因是_。播种乙组植株产生的种子,得到的盆栽苗按照甲组的条件培养T时间后,再测定植株叶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光合作用强度,得到的曲线与甲组的相同。这一结果说明:生物的性状同时受 的控制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