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第一、二单元测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1-09-24 类型: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20题,每题2分,计40分。)
-
1.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既阐明了中国梦的核心价值,也指明了中国梦的动力源泉。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角度来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小志:“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完全靠自己。”
②小新:“一个人有远大的理想,就会给社会的发展注入动力。”
③小武:“社会的发展需要每个人积极参与。”
④小贤:“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A、①④ B、②④ C、③④ D、②③2. 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实现这一过程的途径是( )A、③老师的教诲 ④法律的惩罚 B、③老师的教诲 ④规则的制约 C、③老师的教诲 ④道德的谴责 D、③老师的教诲 ④社会的关爱3. 某公司申请冻结另一公司名下1600余万元资金,而另一公司第一时间报警,并称该公司上当了,与其签约的并不是本公司人员和公司行为。在网上看到这种事情,作为网民应该( )A、第一时间谴责双方占用公共资源,达到为自己做宣传的目的 B、马上进行转发,并和网友揣测、发表事情产生的可能性原因 C、理智看待,查看官方网站信息,关注事态发展 D、依法办事,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4. 材料一材料二
材料体现了“分享服务”和“共享经济”,它们都是借助互联网技术打造出的新商业模式。这体现了( )
A、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 B、网络为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C、网络促进民主政治进步 D、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5. 八年级学生小方被网络世界吸引,不仅在家时沉迷于网络游戏,就连出门在外也手机不离手,刷微信,玩游戏。为此,他的学习成绩急剧下降,身心健康也深受影响。小方的经历警示我们( )A、抵制网络诱惑,绝对不能玩网络游戏 B、加强网络管理,禁止未成年人上网 C、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合理利用网络 D、网络有利于身心健康,要善于发挥网络的优势6. 传播学者克罗斯提出一个谣言公式:谣言=(事件的)重要性×(事件的)模糊性÷公众批判能力。由此可见,终结网络谣言( )①小秦:“国家要限制网络发展,让谣言无处遁形。”
②小妮:“政府要及时公开信息,让谣言止于真相。”
③小钟:“公众要提高鉴别能力,让谣言止于智者。”
④小花:“个人要拒信网络言论,让谣言无法传播。”
A、①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②7. 生活的细节之处,往往能反映城市治理的精度、社会发展的温度。前段时间,江苏无锡火车站受到不少网友点赞,一张写着“无健康码由此进入”的提示牌,为使用老人机、手机没电无微信、不会操作、无手机等人士提供了温馨的解决方案。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网络发展导致老年人被时代抛弃,我们应该拒绝网络 B、细节彰显社会温度,精细化治理体现温暖关爱 C、温暖善举,耐心帮助,让老年人的生活有了坚实的依靠 D、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要考虑他人的内心感受8. 生活中随处可见以下“严禁”标志,每个人都要自觉遵守,这说明( )A、有秩序的社会环境需要社会规则来维护 B、这些规定限制了人们的自由 C、因为人们不自觉,才产生了这些严禁标志 D、这些标志可以视情况来确定是否遵守9. 下列有关社会秩序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②社会秩序限制了人们的自由
③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④维护社会秩序是国家的事,与我们每个社会成员无关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10. 生活中,有一些人对于规则的态度是“我就不遵守”。在他们眼中,只看中自己是否自由、便利。这些人没有认识到( )A、自由和规则是可以分开的 B、自由就是随心所欲,不受社会规则的约束 C、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D、遵守规则就会失去自由11. “敬人者,人恒敬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言必信,行必果”……这些经典的话语告诉我们为人处世的道理有( )①尊重他人,平等待人②换位思考,与人为善③诚信做人,言而有信④公平正义,服务社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2. 针对下表中的“微行为”,最恰当的“微点评”是( )序号
微行为
微点评
①
有序停放共享单车
遵守公共秩序
②
公共汽车上主动为孕妇让座
关爱他人
③
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友善待人
④
考试作弊
可避免父母批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 观察漫画,回答问题。(1)、由漫画中其他乘客的表情中可得知,文明有礼( )A、更容易获得他人认可 B、会使人变得优雅得体 C、是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D、体现了民族的尊严(2)、由漫画中让座人的言行可知他具有的良好品质是( )①谦让②善良③仪表端庄④举止文明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14. 小明在学习了法律的有关知识后制作了相应的思维导图,但导图中有一处错误。导图中错误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15. 下面一组漫画反映了一个共同的主题。你认为这一主题是( )A、人们的行为都是不自觉的 B、增强法律意识,远离违法犯罪 C、违反法律,必然受到刑罚处罚 D、社会生活需要强制性规则维持16. 右图表明了违法行为和犯罪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选项中不能用类似图示表示的有( )A、主刑——拘留 B、刑罚——主刑 C、附加刑——驱逐出境 D、社会规则——法律17. 中学生小强和小西在学校操场玩耍时,小强不慎致小西受伤,双方家长就赔偿事宜产生纠纷。对此,可以采用的解决方式有( )①相互谅解,进行协商②有关部门参与调解③提起行政诉讼④提起民事诉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8. 在社会生活中,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下列属于法律服务机构的有( )①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
②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③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
④妇联、消费者协会A、①④ B、③④ C、②③ D、②④19. 下面漫画《不归路》给我们的警示是( )①人一旦违法,必将受到刑罚处罚
②要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
③只吸毒,不抢劫,就不会走上不归路
④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二、非选择题(本部分共4题,计60分。)
-
20. 【融入社会生活】
在西安一些学校的入学教育上,学校鼓励新生把自己的手机交给家长。西安的不少中小学校也在一定程度上规定并限制了在校期间使用手机。围绕“初中学生是否可以携带智能手机进学校”这一话题,同学们展开了讨论,并列举了如下事实。
同学们争论激烈,谁也不能完全说服谁。那么,如何兴利除弊破解这一难题呢?请你给学校和同学们提出建议。(每个角度至少一点)
21. 【漫画赏析】下面是小阳搜集的一组漫画,请你赏析。
【秩序与规则】
针对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是否佩戴安全头盔,西安交警连续开展了半个月的“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坚持劝导提示与执法查纠相结合,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督促摩托车、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规范佩戴安全头盔。
(1)、三幅漫画共同体现了一种什么行为?(2)、青少年养成这种行为对我们的成长有什么意义?(3)、对不佩戴安全头盔的驾乘人员进行劝导,应该注意哪些劝导技巧?22. 【社会生活讲道德】运用所学知识,简要写出下列俗语所蕴含的道理。
(1)、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3)、法网恢恢,疏而不漏(4)、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23. 【学法守法用法】小文是道德与法治课代表,他组织同学们开展有关“让青春远离不良诱惑”知识的探究性学习。下面是他们探究的部分内容,请你参与。
【数据整理】某市对青少年犯罪情况进行统计:2017年青少年犯罪占26%;2018年青少年犯罪占31%;2019年青少年犯罪占34%;2020年青少年犯罪占38%。
【案例分析】某职业学校16岁学生林某,自从结识了社会上几个游手好闲的“朋友”后,逐渐变得无心学习,迷恋网络游戏,经常逃学旷课,夜不归宿。经学校多次教育,林某仍不思悔改,受到学校的纪律处分。他从学校毕业后,因盗窃财物、参与赌博被公安机关拘留。后来,因伙同他人绑架一名小学生致其重伤,并向其家人索要人民币数万元,林某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7年。
(1)、为了直观地展示材料中的信息,请你用表格的形式归纳整理。(提示:别忘记标题哦!)(4分)(2)、从相关数据对比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3)、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小恶到大恶再到罪恶,其实只有一步之遥”的理解。(4)、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请你给同龄人提出几条合理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