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生物五年中考三年模拟(生物分类及生物的多样性)
试卷更新日期:2021-09-19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生物分类等级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 )A、界 B、门 C、种 D、科2. 下列分类等级中,生物之间亲缘关系最密切的是( )A、门 B、纲 C、科 D、种3. 生物分类从大到小的等级依次是( )A、界、门、纲、目、属、科、种 B、界、门、纲、目、种、科、属 C、界、门、纲、属、科、目、种 D、界、门、纲、目、科、属、种4. 生物多样性不包括( )A、基因(遗传)多样性 B、环境多样性 C、生物种类(物种)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5. 下列分类单位中,包含生物种类最少的是( )A、界 B、纲 C、科 D、种6. 生物多样性不包括( )A、生物种类(物种)的多样性 B、遗传(基因)的多样性 C、生物数量的多样性 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7. 下列有关“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每一个物种只有一种生物 B、一个物种就是一个生物 C、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最远 D、同种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少8. 对野外高大的被子植物进行分类,若需要采集标本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采集的标本可以不包括( )A、根 B、花 C、果实 D、种子9. 袁隆平院士培育杂交水稻利用了( )A、生物分布多样性 B、基因多样性 C、生物种类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10. 生物分类从小到大的等级依次是( )A、门、界、纲、目、属、科、种 B、种、科、属、目、门、纲、界 C、界、门、纲、目、科、属、种 D、种、属、科、目、纲、门、界11. 滇金丝猴是生活在云南的“国家级保护动物”,为保护滇金丝猴,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A、建立滇金丝猴的种质库,以保护滇金丝猴的遗传资源 B、制定法律,禁止人们狩猎或买卖 C、建立自然保护区 D、迁出原地,在动物园中保护12. 下列有关生物分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分类从大到小的等级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B、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种” C、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最远 D、单位越小,所含生物的共同特征越多13. 根据下图中的足印判断,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丙 D、甲和丁14. 每个物种的学名都是由属名和种加词构成,有的还有命名者姓名。月季的学名为“Rosa chinensis Jacquem”,其中 chinensis为( )A、科名 B、属名 C、种加词 D、命名者姓名15. 生物分类的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A、纲、门、界、种、科、属、目 B、种、属、科、目、纲、门、界 C、种、属、目、科、纲、门、界 D、界、门、纲、目、科、属、种16. 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不包括()A、环境污染日渐严重 B、偷猎和乱捕滥杀 C、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D、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
二、综合题
-
17. 阅读下列资料,回答有关生物多样性的问题。
资料一:当前,全球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的形势在持续恶化。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将于2021年10月11日至24日在昆明举办,届时将确定2030年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制定2021~2030年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
资料二:云南是公认的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如图是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于2020年公布的云南植物类群科、属、种的数量柱形图。
(1)、如图提到的生物分类单位中,亲缘关系最密切的是。(2)、被子植物是陆地上分布最广泛的植物类群,从结构与功能上分析,原因是:①被子植物一般都具有非常发达的输导组织,保证了体内水分和营养物质的运输:②。(3)、云南的生物多样性也面临威胁,保护云南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保护的多样性,是保护云南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4)、COP15大会将共商生物多样性保护大计,因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保护生物多样性需要全球性合作。18.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将于今年10月在云南昆明举行。云南是中国生物多样性宝库和西南生态安全屏障,被称为“动物王国”、“植物王国”和“物种基因库”。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云南拥有地球上除海洋和沙漠外的所有生态系统类型,有从热带谷地到高山寒带完整的生态系统系列,这是云南生物多样性中多样性的具体表现。(2)、云南是全球34个物种最丰富且受到威胁最大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目前造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是(填“人类活动影响”或“自然灾害”)。(3)、在云南,每时每刻都有来自大自然的惊喜,不断有濒危动植物被发现。下图是生态摄影师在我省“盈江犀鸟谷”拍摄到的,双角犀鸟雌鸟用其大嘴将洞口封闭缩小准备育雏和雄鸟正在给巢内的雌鸟喂食的罕见图像。从行为获得途径(发生)来看,双角犀鸟的这些行为属于行为、双角犀鸟卵中能发育成雏鸟的结构是。(4)、《中国自然保护纲要》中规定,“对于珍稀濒危物种要严格保护”。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19. 阅读下列资料,回答有关生物多样性的问题。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将于2020年10月在昆明召开。大会主题为“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为迎接大会的召开,云南省于2020年5月22日颁布了《云南的生物多样性》白皮书。书中指出:通过林下特色种植和特色养殖,带动独龙族实现了整族脱贫。开展了黑颈鹤、犀鸟、滇金丝猴等多个珍稀濒危物种的拯救、保护工作。昆明的立体气候造就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下表显示部分生物类群的初步调查结果。
类群
种子植物
哺乳动物
鸟
鱼
已知种数
>3000
>100
>300
>50
(1)、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包括三个层次:①生物种类的多样性:②基因的多样性;③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上表直接体现的层次是(填序号)。(2)、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除上表所列出的类群外,还有个类群;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 , 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3)、生物的生存离不开一定的环境,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最重要的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即保护的多样性,这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4)、保护黑颈鹤、犀鸟、滇金丝猴等珍稀动物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20. 高黎贡山地处云南西北部,以丰富的植被和多种珍稀濒危动植物而闻名于世。回答下列问题:(1)、高黎贡山保存着约5700多种高等植物,1100余种脊椎动物,这是生物种类(物种)多样性的具体表现,而生物种类多样性是由多样性决定的,因此,高黎贡山又被誉为“世界物种基因库”。(2)、高黎贡山的多种珍稀濒危动植物中有很多本地特有种,如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怒江金丝猴(又称黑仰鼻猴),这些动植物在维持的稳定中起着重要作用,保护这些动植物的有效措施是。(3)、利用高樂贡山丰富的生物资源,当地政府大力扶持农民发展养蜂产业,小蜜蜂为脱贫攻坚做出了大贡献。蜜蜂是营群体生活的动物,其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这种行为属于行为。蜜蜂属于节肢动物,体表有坚韧的 , 身体和附肢都分节。蜜蜂在采蠻的同时还能帮助植物传粉,有利于植物的繁殖,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丰收。21. 根据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中国新闻周刊》2019年6月2日报道,今年1月草地贪夜蛾首次被发现入侵云南,后相继在西南、华南地区出现,同时快速向广西、贵州等地迁飞蔓延。草地贪夜蛾是一种原产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杂食性害虫,其幼虫可大量啃食玉米、水稻等多种农作物,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此事件引起了农业部的高度重视,目前按照科学方法进行防治的地块,虫害已经得到有效控制。
(1)、草地贪夜蛾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属于动物。(2)、草地贪夜蛾的发育要经过卵→幼虫→成虫四个时期,这种发育属于发育。(3)、草地贪夜蛾原产于美洲,进入我国后,由于缺乏天敌而大量繁殖,这种现象叫(填“生物入侵”或“物种引进”)。(4)、草地贪夜蛾具有很强的迁徙能力,它所具有的这种迁徙行为是生来就有的、由其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从行为的获得途径(发生)来看,该行为属于行为。22. 阅读下列资料,分析回答有关生物多样性的问题。资料一:“我们的生物多样性,我们的食物,我们的健康”,是2019年5月22日第25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生物多样性为人类生存和福祉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资源,同时也为包括减緩和适应气候变化、恢复生态系统、清洁水源和缓解贫困等在内的其他可持续发展目标作出了贡献。
资料二:昆明西山森林公园分布有167个科、594个属、1086种灌乔木,药用植物也多达90余种。除了常见的云南松、华山松等外,还有滇油杉、滇紫荆、云南樟等珍稀树种。
资料三:云南省委、省政府紧扣“努力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战略定位,守住了云南的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筑牢了我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为2020年全球瞩目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在昆明举行和当好东道主做准备。
(1)、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包括(答出1点即可)。(2)、我国有“裸子植物的故乡”的美称,资料中提到的就属于裸子植物。保护滇油杉、滇紫荆、云南樟等珍稀树种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3)、“守住云南的青山绿水”,最重要的是保护(填“生物种类”“基因”或“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这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4)、在如何进一步“守住云南的蓝天白云,打赢蓝天保卫战”方面,请你给省委省政府提出一条建议。。23. 科学家对全球一些生态系统多样性价值的估价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问题:生态系统
海洋
热带雨林
其他森林
草地
湿地
农田
单位面积价值(美元/hm2·a)
252
2007
302
232
14785
92
(1)、单位面积湿地的价值(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农田,这为“退耕还湖”策略的科学性提供了依据。(2)、若热带雨林变成单一的经济林,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会(填“增强”或“减弱”),导致其多样性价值大幅度下降。(3)、建立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4)、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建立了全国唯一的“中国西南野生生物资源库”,收集了两万多种种质资源。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它在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5)、“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请列举在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方面的具体行动:。24. 阅读下列资料,分析回答有关生物的多样性的问题.饲养家蚕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勤劳智慧的中华人民取桑椹,去果皮,用种子繁殖桑苗,采摘桑叶喂养家蚕,用蚕宝宝吐出的丝织成美丽的丝绸,骆驼驮运丝绸制品穿越茫茫戈壁滩,开辟了横贯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
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倡议构想的提出,让家蚕和桑树这两个小小的物种所演绎的人类文明史诗,以及古丝绸之路上的驼铃声,又仿佛回响在人们的耳畔.
(1)、桑树属于被子植物,依据是其种子外面有包被着.(2)、家蚕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为提高吐丝量,可设法延长其中的时期.(3)、有“沙漠之舟”美称的骆驼耐饥耐渴、善走沙漠,这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填“适应”或“影响”).骆驼独特的外部形态和生理功能,是通过遗传、变异和长期 , 不断进化的结果.(4)、生物圈中生活着包括家蚕、桑树和骆驼在内在数百万种生物,每个物种都有存在的价值.请结合所学的知识,说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25. 请根据下列资料回答问题:资料一:鳞脚蜗牛身长只有4.5厘米,却堪称世界上最硬核生物。其腹足上生满鳞片一样的薄片,覆盖着一层含铁的化合物,宛若穿了一件铁鳞甲。它只生活于印度洋大洋底的三个热泉喷口上。由于人们在热泉附近采矿,它成为了首个因采矿威胁而被宣告濒危的深海动物。
资料二:2019年初,蝗灾在红海两岸的沙漠地带初现端倪。时至今日,这场25年以来最严重的蝗灾已绵延到东非和西南亚地区,对粮食和农业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回顾蝗灾爆发的机制不难发现,蝗灾肆虐往往伴随着大规模的森林砍伐与耕地开垦。由此带来的水资源失调和生物多样性丧失,让蝗灾的爆发失去了最后的防线。
(1)、由资料一可知,导致鳞脚蜗牛濒临灭绝的原因是遭到破坏。(2)、由资料二可知,使水资源失调、生物多样性丧失,让蝗灾的爆发失去了最后防线的原因是。(3)、由此可见,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的多样性。(4)、为控制当前愈演愈烈的蝗灾,在不破坏当地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请为当地政府出谋划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