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生物五年中考三年模拟(脊椎动物①)

试卷更新日期:2021-09-19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我国特有的爬行动物翡翠龙蜥,没有的特征是(  )
    A、体内有脊柱 B、用肺呼吸       C、体温恒定 D、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 2. 下列不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   )
    A、涡虫 B、蜗牛 C、螃蟹 D、野兔
  • 3. 下列关于脊椎动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体温恒定 B、胎生哺乳 C、用肺呼吸 D、有脊柱
  • 4. 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最主要的区别是(   )
    A、体表是否被毛 B、是否用鳃呼吸 C、体温是否恒定 D、体内有无脊柱
  • 5. 我国特有的珍稀爬行动物是( )
    A、长臂猿 B、扬子鳄 C、蟾蜍 D、家鸽
  • 6. 脊椎动物的共同特征是(    )
    A、胎生、哺乳 B、体表被毛 C、用肺呼吸 D、有脊柱
  • 7. 下列关于脊椎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B、两栖动物的生殖过程不受水的限制 C、爬行动物体表被毛 D、鸟的体温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 8. 有关两栖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受精过程不受水的限制 B、幼体生活在水中 C、终生用肺呼吸 D、体温恒定
  • 9. 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密切,其呼吸器官是(   )

    A、 B、 C、鳃丝 D、鳞片
  • 10. 下列关于脊椎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鱼、青蛙和蛇都属于脊椎动物 B、脊椎动物体内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C、脊椎动物都用肺呼吸 D、脊椎动物中的鸟类和哺乳类体温恒定
  • 11. 扬子鳄属于爬行动物,原因不包括(      )
    A、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 B、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C、能在水中游泳 D、用肺呼吸
  • 12. 在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鱼类特有的主要特征是(    )
    A、终生生活在水中 B、用鳃呼吸 C、身体背部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D、用鳍游泳

二、综合题

  • 13. 根据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我国华南某地区现有苔藓植物约24种,蕨类植物约26种,种子植物约107科;动物中鸟类约154种、爬行类约12种,其他动物有39种。

    资料二:云南某区域内拥有众多的珍稀、濒危鸟类。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有6种,二级保护鸟类有8种。

    (1)、资料一中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多样性。
    (2)、图中[②]所表示的动物类群是。图中的这五类动物与其他类群的动物相比,较为复杂、高等,明显的区别是体内具有
    (3)、在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中,有一种鸟每年深秋季节都会迁徙到该地区越冬,冬天结束后又回到北方繁衍生息。从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此种鸟的行为属于行为。结合资料二,你认为要保护好鸟类资源,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 14. 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我国南海三沙市水质优良,种类繁多的珊瑚虫在这里生长、繁衍,经过漫长的年代,形成了大片珊瑚礁。珊期礁生物群落是海洋环境中种类最丰富,多样性程度最高的生物群落,美丽的珊瑚礁、多种鱼、虾、贝、海藻等海洋生物,共同构成了美丽的水下景观。

    资料二:全球红树林树种约40多种,中国分布有24种,我国海南省的东寡港就有19种,红树林里天然食物丰富,是鱼、虾、蟹等水生生物集居繁衍和候鸟等飞禽栖息越冬的好地方。

    (1)、资料二中“全球红树林树种约40多种,我国分布有24种,海南省的东寨港就有19种”这句话体现了的多样性。
    (2)、若将鱼、虾、贝、珊瑚虫分成两类,其依据是体内有无。水生动物“鱼和虾”的呼吸器官是
    (3)、红树林是候鸟等飞禽栖息越冬的好地方。从行为获得(产生)的途径来看,鸟类的迁徙行为属于行为。
    (4)、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
  • 15. 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

    资料二:多种多样的生物是全人类共有的宝贵财富。生物多样性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药物、燃料等生活必需品以及大量的工业原料。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多保护一个物种,就是为人类多留一份财富,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多做一份贡献。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共同的责任。

    (1)、资料一中,属于被子植物的是 , 属于脊椎动物的是。(填字母)
    (2)、D属于动物,特点是:体表覆盖着角质的鳞片,用呼吸,在陆地上产卵。
    (3)、资料二告诉我们保护生物多样性意义重大,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共同的责任。那么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