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生物9月联考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1-09-18 类型:高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下列关于生物体中水和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叶绿素中的Mg2+能调节类囊体膜两侧的渗透压 B、细胞内外的K+浓度差的维持通过主动运输实现 C、小麦种子在晒干过程中散失的水分主要是细胞内的自由水 D、水分子以被动运输的方式由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转移
  • 2.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的生物膜系统中有的区域能生成水,有的区域会消耗水 B、所有生物的分泌蛋白都需要有关细胞器的加工和运输 C、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时细胞膜面积有所增大 D、细胞分化过程中某些细胞器的数量可能会增多
  • 3. 科学家从一种迁徙鸟类眼睛里的感光细胞中分离出一种名为隐花色素4的蛋白质(CRY4),该蛋白质具有作为光依赖性磁罗盘所需的磁性潜质,是迁徙动物“导航设备”的组成部分。CRY4能参与光驱动的化学反应,该反应诱导的量子效应或能放大磁信号,使鸟类完成空间定向和迁徙路线导航。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CRY4中含有铁元素,因此才具有磁性潜质 B、CRY4基因只存在于迁徙鸟类的感光细胞中 C、迁徙鸟类眼里的非感光细胞中可能无法合成CRY4 D、只有鸟类眼里的感光细胞中才能成功分离出CRY4
  • 4. 下列有关生物学研究和实验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时,应将A液、B液混匀之后再使用 B、探究某种酶的最适温度时,提前进行预实验可以减小实验误差 C、在研究草履虫的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后,科学家构建了物理模型 D、鉴定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物中有酒精时,要用到酸化的重铬酸钾
  • 5. 下列有关酶、ATP与细胞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酶和ATP都是细胞中可以重复利用的物质 B、酶的合成与加工过程都需要内质网的参与 C、少数酶的元素组成和ATP元素组成完全相同 D、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时需要ATP提供能量
  • 6. 将新鲜、等量且足量的苹果果肉分别置于不同О2浓度的密闭容器中,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1小时后测定的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如表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O2浓度(%)

    0

    1

    2

    3

    5

    7

    10

    15

    20

    25

    О2吸收量(mol)

    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8

    CO2释放量(mol)

    1

    0.8

    0.6

    0.5

    0.4

    0.5

    0.6

    0.7

    0.8

    0.8

    A、O2浓度为0时,苹果果肉细胞中没有ATP和[H]生成 B、O2浓度为3%时,苹果果肉细胞产生酒精的速率最大 C、随着О2浓度的不断增高,苹果果肉细胞对O2的消耗量也持续增加 D、当密闭容器中O2浓度达到5%后,苹果果肉细胞就只进行有氧呼吸
  • 7. 若不考虑变异,下列有关哺乳动物精子与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分裂后期细胞质的分裂都是均等的 B、都有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着丝点(粒)分裂 C、染色体都在分裂后期加倍后再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 D、一个性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生殖细胞都有两种类型
  • 8. 某雌雄同株植物的花色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S和s控制,且只有含S基因的花粉能完成受精作用。含s基因的花粉虽然能正常萌发,但往往只延伸到花柱的中部,花粉管细胞就开始发生凋亡而停止生长,无法完成受精作用。不考虑变异,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与该植物花色有关的基因型有3种 B、该植物的花色可能只有1种表现型 C、s基因的表达产物可能与花粉管细胞的凋亡有关 D、基因型为Ss的植株自由交配2代,F2中SS占3/4
  • 9. 某科研小组在格里菲思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了相关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活菌甲是不会使鼠死亡的S型肺炎双球菌 B、从鼠2血液中分离出的活菌都是S型 C、该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D、从鼠5体内只能分离出活菌乙
  • 10. 研究发现,RNA聚合酶运行过快会与DNA聚合酶“撞车”而使DNA折断,引发细胞癌变。一种特殊酶类RECQL5可以吸附到RNA聚合酶上减缓其运行速度,扮演“刹车”的角色,从而抑制癌症发生.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都能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 B、“撞车”现象最有可能发生在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的间期 C、RECQL5可能会使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速率减慢 D、发生“撞车”现象的细胞完成细胞周期所需时间可能会变短
  • 11. 图a~d表示不同细胞中所含染色体的行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a细胞可能是单倍体生物的体细胞,此时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 B、若图b表示精细胞,则形成该细胞的生物体细胞中有6个染色体组 C、图c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形成该细胞的生物一定是二倍体 D、形成图d细胞的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目可能是一个或两个
  • 12. 研究发现,生活在青藏高原的夏尔巴人线粒体中G3745A基因和T4216C基因发生了突变,使机体在能量代谢过程中提高了对氧气的利用效率,减少氧气的消耗。而位于常染色体上的EPAS1,EGLN1等9个基因则通过适量增加血红蛋白浓度进一步增强了血液运输О的能力。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发生突变后的G3745A基因中碱基数目一定减少 B、上述11个基因的遗传都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C、突变后的G3745A基因和T4216C基因可能提高了有关酶的活性 D、EPAS1、EGLN1等9个基因通过不断合成血红蛋白来增加其浓度
  • 13. 如图所示为甲、乙,丙、丁四种单基因遗传病(有关基因均位于染色体上,不考虑性染色体的同源区段)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丙三种遗传病可能都是隐性遗传病 B、人群中女性患甲病的人数高于女性患乙病的人数 C、对家族中有乙病病史的适婚青年,应建议其生女孩 D、丁病不可能由隐性致病基因控制,丁图中的健康人均为纯合子
  • 14. 科学家通过对大量恐龙化石进行分析后发现,非鸟恐龙多样性从7600万年前就已经开始下降。他们认为,这种下降与较古老物种灭绝速率上升有关,这说明恐龙难以适应变化的环境。而小行星撞击地球以及全球气候变冷则是加剧了恐龙灭绝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非鸟恐龙多样性下降的过程中恐龙没有发生进化 B、非鸟恐龙的灭绝说明自然选择直接作用的是基因 C、非鸟恐龙多样性的下降加速了非鸟恐龙的灭绝 D、非鸟恐龙的进化速度太过缓慢导致其最终灭绝
  • 15. 肝脏是机体参与血糖调节的主要器官,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作用于肝细胞后会被立即灭活 B、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增加导致运入肝脏的葡萄糖增多 C、血糖浓度较低时,肝细胞会分泌肝糖原补充血糖 D、脂肪细胞的表面没有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受体
  • 16. 味觉是由溶解性化学物质刺激味觉感受器而最终在大脑皮层形成的感觉。研究表明,在拔除牙齿等手术引起周围神经损伤后,进行咀嚼等重复性温和运动可以逐渐增强受刺激组织的敏感性,使人的味觉得到改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拔除牙齿等手术破坏了形成味觉的反射弧 B、味觉的改善过程中可能有新的反射弧形成 C、咀嚼等重复性温和运动只能促进原有神经通路的恢复 D、味觉形成过程中有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 17. 李斯特菌是一种胞内寄生菌,实验小组为探讨TNF-α基因对李斯特菌引起的免疫应答的影响,给TNF-α基因敲除小鼠和野生型小鼠分别注射适量的李斯特菌,一段时间后检测两组小鼠体内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的数量,结果如图所示。据此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敲除TNF-α基因使得小鼠的免疫系统对靶细胞的杀伤能力增强 B、敲除TNF-α基因的小鼠在初次免疫时可形成更多的记忆细胞 C、TNF-α基因表达产物会影响到B淋巴细胞内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小鼠只需要依靠细胞免疫就能完全彻底清除入侵的李斯特菌
  • 18. 将豌豆黄化幼苗顶芽下段切取2cm,将其中1cm从中间纵剖开。已知幼茎内部薄壁细胞吸水能力大于外侧表皮细胞。实验组顶芽下段用浓度为10ppm的生长素溶液处理,对照组用清水处理,一段时间后,顶芽下段形状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对照组茎段内侧的薄壁细胞的长度可能大于实验组 B、实验所用的生长素溶液的浓度必须为最适浓度 C、生长素对茎段内侧的薄壁细胞生长无促进作用 D、生长素浓度越大茎段顶端向内弯曲的程度越大
  • 19. 研究发现,火山活动驱使了野火事件强度的增加。野火事件在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对植被的干扰和影响到达顶峰,在短时间内快速摧毁了原有的陆地植被系统,促进了我国西南地区植被系统从热带雨林到滨海草地的演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火山岩上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B、滨海草地最终一定会演替成热带雨林 C、热带雨林的恢复力稳定性比滨海草地高 D、热带雨林的营养结构比滨海草地更复杂
  • 20. “网红”亚洲象群从老家西双版纳出发一路北上,迁移近500公里到达昆明。中央和云南各地采取了多种措施保障人象安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象群的迁移利于寻找新的觅食地和资源,不利于基因交流 B、人类活动会影响野生动物,野生动物的活动不会影响人类 C、关注亚洲象的栖息地和食物结构变化有利于避免人象冲突 D、需严厉打击越界活动的亚洲象群,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综合题

  • 21. 地膜覆盖,是指生产中用农用塑料薄膜覆盖地表的一种措施,可有效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促进作物对水分的吸收和生长发育。下图1表示采用地膜种植的棉花叶片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图2是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的测定装置图(图中烧杯内溶液:探究光合作用时为二氧化碳缓冲液;探究呼吸作用时为NaOH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棉花叶片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的点是(填图中的标号),表示光饱和点的是(填图中的标号)。图中Ⅲ点对应光照强度下,叶肉细胞中O2的移动方向是
    (2)、图2装置中小烧杯内的NaOH溶液的作用是。有研究人员提出用图2装置测定植物呼吸速率时,为了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还需设置对照组,请你参照图2装置,给出对照组的设计方案
    (3)、研究人员测得在20℃,适宜光照条件下,图2装置中植物吸收CO2的速率为1.5mg/h;20℃,黑暗条件下,氧气充足时,图2装置中植物释放CO2的速率为0.5mg/h,若在20℃给该植物12h光照,12h黑暗,则该植物24小时内积累的葡萄糖的量是mg(小数点后保留两位)。
  • 22. 鳝鱼(其性别决定为XY型)是一种常见的淡水食用鱼,雌鱼常会发生性反转而转变为雄鱼研究发现鳝鱼的常染色体上有性别转换基因,隐性基因在纯合(dd)时导致雌鱼转化为不可育雄鱼,但在雄鱼中没有性转变效应。鳝鱼的肤色有黄色和青色之分,由一对等位基因B和b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不考虑Y染色体)。将某亲代黄色雌鱼与黄色雄鱼杂交得F1 , F1中雌鱼:雄鱼=1:3,且雌鱼全为黄色,雄鱼有青色和黄色两种。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鳝鱼肤色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判断依据为:
    (2)、写出亲本鳝鱼的基因型:雌鱼 , 雄鱼
    (3)、F1中雄鱼的基因型有种,让F1中雌、雄鱼自由交配得到F2 , F2中雌、雄鱼的性别之比为 , F2雄鱼中可育鳝鱼的比例为
  • 23. 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共有条食物链,袋獾与蛇的种间关系是
    (2)、灰仓鼠的气味可以为袋獾的捕食提供信息。
    (3)、下表为食物链“植物→灰仓鼠→鹰”中各营养级一年间的能量流动情况(单位:107kJ·a-1)。

    种群

    同化的总能量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呼吸消耗

    传递给分解者

    传递给下一营养级

    未被利用的能量

    植物

    69.5

    7.0

    19.0

    45.5

    灰仓鼠

    1.0

    4.5

    3.5

    1.0

    2.5

    微量不计

    据表分析,植物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kJ·a-1。能量从植物到灰仓鼠的传递效率为%(小数点后保留一位)。

  • 24. 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长纤维作物之一,黄麻在全世界的产量和种植面积仅次于棉花,享有“金色纤维”之称,在麻纺工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沤麻是获取黄麻纤维的重要步骤,主要是在潮湿环境中利用一些细菌的作用分解黄麻韧皮部的果胶,从而将麻纤维释放出来,以便于后续处理。实验小组尝试从收割后的黄麻地里分离出高效分解果胶的细菌,应选用以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来筛选目的菌。有同学建议先将土壤悬液接种到液体选择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再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中进行筛选,这样做的好处是。若要筛选纤维素分解菌,则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染液,以方便挑选目的菌株。
    (2)、小华同学在使用高压蒸汽灭菌锅对培养基进行灭菌时,压力达到设定要求,而锅内并没有达到相应温度,最可能的原因是。培养基灭菌后,小华用平板划线法分离土壤浸出液中的目的菌,划线的某个平板培养后,第一划线区域的划线上均不间断地长满了菌落,第二划线区域的第一条线上无菌落,其他划线上有菌落。造成划线无菌落的不当操作可能有(答2点)。
    (3)、分离出目的菌后,某同学尝试用海藻酸钠对目的菌固定化,以便于重复使用,结果凝胶珠难以成形,导致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固定化细胞失败后,该同学又尝试分离目的菌中分解果胶的酶,他可以采用的方法有(答2种)。
  • 25. 近期,一篇有关“公鼠怀孕”的科研论文遭到了大量非科学的讨论攻击,并被“骂”上了微博热搜。“公鼠怀孕”是科研工作者利用一项成熟的生物技术进行的一场成功的动物实验。实验的具体步骤如下:首先,研究人员通过手术将阉割的近交系雄性大鼠和近交系雌性大鼠连接起来,形成了一对异性连接共生体。第二,8周后研究人员对雄性共生体进行子宫移植。第三,待恢复后,将囊胚期胚胎移植到雄性共生体的移植子宫和雌性共生体的原生子宫中。最后,胚胎在雄性共生体的移植子宫内发育成熟后剖腹取出。“公鼠怀孕”实验的成功说明移植胚胎在染色体性别为雄性的联体雄性共生体大鼠的移植子宫里,具有发育成熟的可能性。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研究人员选择近交雄性大鼠和近交雌性大鼠来构建异性连接共生体的好处是。将雄性大鼠进行阉割的目的是
    (2)、胚胎移植前需要对异性连接共生体注射激素,使其具备接受外来胚胎的生理状态。用于进行移植的胚胎可以从受孕初期的雌性大鼠体内分离,也可以通过技术在体外获得。
    (3)、一些观点认为,“公鼠怀孕”背后实验动物代价太大,实验价值低,且有不符合伦理规范的嫌疑。关于这些质疑,研究人员在实验时就已经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来减少实验动物的痛苦,这些措施可能是
    (4)、雄性激素不敏感综合征是一种性连锁遗传病,是引起男性假两性畸形的病因之一,在染色体核型为46,XY的人中发病。该病的主要特点是患者血浆雄激素浓度正常,但靶组织对雄性激素缺乏反应或反应不全,结果导致患者男性特征部分或完全丧失,病人呈现女性外观。从激素作用过程来看导致该病的原因可能是

三、实验题

  • 26. 糖皮质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中束状带分泌的一类甾体激素。糖皮质激素的分泌调节也具有和甲状腺激素调节类似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存在分级调节和负反馈调节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小组同学向小白鼠注射促糖皮质激素,会使下丘脑分泌的促糖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填“增加”“不变”或“减少”)。
    (2)、两位同学对(1)中现象的解释有不同观点,同学甲认为,这是促糖皮质激素直接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的结果;同学乙认为,这是促糖皮质激素通过促进肾上腺皮质分泌糖皮质激素,进而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的结果。丙同学欲设计实验确定甲、乙两位同学谁的观点正确。请你帮助他完成实验设计并预测实验结果。

    实验步骤:

    ①将生理状况相同的小白鼠均分为A、B两组,测定两组小鼠血液中促糖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

    ③向A、B两组小白鼠注射等量的适宜浓度的促糖皮质激素。

    ④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培养小鼠并作观测,一段时间后,再次测定两组动物血液中促糖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通过计算、比较

    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若 , 则同学甲的观点正确。

    ②若 , 则同学乙的观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