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生物五年中考三年模拟(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试卷更新日期:2021-09-18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正在认真看书的你,突然听到老师喊你的名字。听到老师的声音,需要以下结构参与, 声波传导的正确顺序是(   )

    ①听小骨    ②鼓膜    ③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④外耳道    ⑤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A、①②③④⑤ B、④③①②⑤ C、④①②③⑤ D、④②①③⑤
  • 2. 某同学沉迷于手机游戏,致使眼球的某一结构过度变凸而近视,该结构是图中的(   )

    A、 B、 C、 D、
  • 3. 下图有助于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的是(   )
    A、 B、 C、 D、
  • 4. 下图标注的眼球结构中,能对光线起折射作用的是(   )

    A、 B、 C、 D、
  • 5. 视觉形成过程中,接受光线刺激和产生视觉的部位分别位于(       )
    A、角膜、大脑皮层 B、晶状体、视网膜 C、视网膜、大脑皮层 D、虹膜、视网膜
  • 6. 图耳的结构中,听觉感受器位于(     )

    A、 B、 C、 D、
  • 7. 如图是眼球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晶状体,对光线有折射作用 B、②视网膜,是光的感受器 C、③瞳孔,可调节进入眼内的光线 D、④视神经,形成视觉
  • 8. 长期使用耳机可能损伤对声波敏感的细胞,使听力下降。这些细胞位于(    )
    A、鼓膜 B、耳蜗 C、外耳道 D、半规管
  • 9. 下列属于预防近视的做法是(    )
    A、课间远眺几分钟 B、强光下看书 C、在公交车上看书 D、躺着看手机
  • 10. 耳结构中听小骨的作用是(    )
    A、收集声波 B、传导振动 C、感受刺激 D、产生听觉
  • 11. 人耳能接受声波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的结构是(   )

    A、鼓膜 B、听小骨 C、耳蜗 D、外耳道
  • 12.

    小红沉迷于玩手机游戏,致使其眼球的某一结构曲度过大且不易恢复而患上近视。这一结构是图中的(    )

    A、1 B、2 C、3 D、4
  • 13. 人的听觉感受器位于(    )

    A、外耳道 B、鼓膜 C、听小骨 D、耳蜗
  • 14.

    初中生沉迷于玩手机游戏不仅耽误学业,而且易使眼球的某一结构曲度过大且不易恢复而患上近视,这一结构是图中的(  )

    A、 B、 C、 D、
  • 15. 一只蜜蜂嗡嗡地吵你迎面飞来,你要形成对它的物像和视觉才能看到,物像和视觉形成的部位分别是(   )

    A、大脑皮层和视网膜 B、视网膜和小脑 C、视网膜和大脑皮层 D、脑干和视网膜
  • 16.

    眼球里有一个能灵敏调节曲度的结构,具有折射光线的作用,它是(    )

    A、 B、 C、 D、
  • 17. 听觉形成的途径是(    )

    A、声波→鼓室→听小骨→位听神经→听觉中枢 B、声波→鼓膜→听小骨→听觉中枢 C、声波→鼓膜→听小骨→耳蜗→位听神经→听觉中枢 D、声波→鼓室→耳蜗→位听神经→听觉中枢
  • 18.

    在眼球结构中物像形成于(  )

    A、 B、 C、 D、
  • 19.

    沉迷于上网或电子游戏不仅影响学业,而且会导致眼球的某个结构曲度过大且不能恢复而形成近视.这一结构是如图所示中的(  )

    A、 B、 C、 D、
  • 20. 青少年应注意用眼卫生。下列各项中,不符合用眼卫生要求的是( )

    A、读写姿势要正确 B、看书一小时后要远眺 C、认真做眼保健操 D、在昏暗或强光下看书

二、判断题

  • 21. 下图中途径①表示吃杨梅分泌唾液,途径②表示看杨梅分泌唾液,途径③表示看“杨梅”一词分泌唾液,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途径①神经冲动传导方向表示为:舌黏膜等结构→低级中枢→唾液腺。
    (2)、途径②属于非条件(简单)反射。
    (3)、途径③的神经中枢只位于大脑皮层。
    (4)、途径③反射弧的感受器位于视网膜。

三、填空题

  • 22. 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今年的主题为“关爱青少年眼健康”.目前中小学学生患近视眼的人数逐年增多.预防近视,从小做起.

    (1)、长时间不正确用眼,会影响眼球内的调节功能,容易导致近视.

    (2)、相对于正常视力而言,近视是一种变异.单纯由不良用眼习惯引起的近视能遗传给后代吗?

    (3)、做眼保健操可缓解眼疲劳.当眼保健操音乐响起时,声波经过的各个结构,最终传至大脑,在系统的调节下,同学们开始认真做操,这是一种反射.

    (4)、除了眼保健操外,为预防近视,你还可以怎么做?

四、综合题

  • 23.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爱护眼睛已成为我们的共识。请回答。(在[    ]填序号)

    (1)、图甲是眼球结构示意图。欣赏风景时,进入眼球的光线经过[①]等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最终在形成视觉。
    (2)、图乙表示某校2017年人学学生三年的近视率调查结果,其变化趋势是
    (3)、下列不符合科学用眼的行为是( )
    A、看书距离妥恰当 B、用眼太久娶远眺 C、网络游戏玩不停 D、哏保健操正确做
  • 24. 司机对信号灯和交通标志的关注是行车安全的重要环节。请据图分析并回答。

    (1)、信号灯光线进入眼球到达视网膜前依次经过的结构是(填写结构名称):

    (2)、与中午相比,光线暗淡的傍晚,司机的瞳孔状态是乙图中的。          
    (3)、要看清远处的交通标志,主要需要调节眼球的[]的曲度。
    (4)、绿灯转黄灯或红灯时,司机迅速踩下刹车,该反射的感受器位于[] , 其产生神经冲动后,神经冲动将被传递到形成视觉。该反射的类型属于
  • 25. 李想的爸爸是一名交警。他觉得爸爸是平凡工作岗位上的英雄,烈日下,寒风里,迎朝阳,送晨曦,在变幻的红绿灯下,站在小小的岗台上,预防事故,惩治违法,无畏无私为人民维护稳定保平安。下面是李想的爸爸夜间工作中寻常的一幕,结合图回答问题:

    (1)、李警官看到一辆行驶不稳的摩托车由远而近驶来,摩托车反射的光线,通过折射作用在甲图(填标号)上形成物像,最终在大脑皮层形成视觉。
    (2)、驾驶员看到“靠边停车”的交通手势后将车停下,这属于反射。
    (3)、李警官细心地发现该摩托车驾驶员的手臂有轻微擦伤, 但血流已自行停止,这主要是血液中作用的结果。
    (4)、检查车辆时,李警官不慎被车后备箱内的尖锐物品刺到手指,他立刻缩手。请用图乙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出缩手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
  • 26. 红灯停,绿灯行,斑马线避让行人已经成为文明行车的新法规,交通法规对于酒驾的惩罚力度越来越大,酒驾司机越来越少,文明开车已成习惯。青岛峰会期间交警更是加大了执法力度,对于外地车辆还需停车安检。请据图作答:

    (1)、当司机看到交警查车,并从远处开向交警时图甲眼睛中的[4]的变化是 , 近视眼患者成像于[]前方,需要戴矫正。
    (2)、6月13号上合峰会刚落下帷幕,十级台风袭击了岛城,一时间电闪雷鸣,天气一下子黑下来,部分老师和学生被困在学校里。天刚变黑的过程中图甲中[3]的变化是。雷声刺激了图乙中的[] , 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到形成听觉。遇到巨大声响应该张嘴(捂不捂耳朵),这样做是为了疏通[] , 保证[]内外气压相同。
  • 27. 瞧,下图是英姿飒爽的“卡通警察”!请据图回答:


    (1)、“卡通警察”进入我们眼球形成物像的正确顺序是。最终在形成视觉。

     ①瞳孔②玻璃体③角膜④晶状体⑤视网膜

    (2)、我们按照温馨提示,骑电动车走非机动车道,这属于反射,这一系列动作主要是在的调节下完成的。
    (3)、“经灯停,绿灯行”,从行为的获得途径看,属于行为,交通法规是个宝,人人都要遵守好!
  • 28.

    在中小学生中,近视的现象相当普遍.专家认为:除遗传因素外,近视主要与用眼时间过长、读写姿势不正确、光线不适宜等环境因素有关.调查某中学学生视力状况,数据如图9,请回答问题:

    (1)、分析图片,可以看出学生近视率变化的趋势是 ,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至少答一点)

    (2)、相对于正常视力而言,近视是一种变异.数据表明,这种变异除遗传因素外,因素影响更大.

    (3)、交通信号,主要靠视觉来感知.在路口遇到红灯,立即停止前行,这是一种反射,完成该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 . 不闯红灯,是安全出行的保障.

    (4)、预防近视,要做到

  • 29. 瞧!图是英姿飒爽的“卡通警察”!请据图回答:

    (1)、“卡通警察”进入我们眼球形成物像顺序是

    ①瞳孔 ②玻璃体 ③角膜 ④晶状体 ⑤视网膜

    (2)、人体完成图中右手势动作时,肱二头肌处于状态.
    (3)、我们按照温馨提示,骑电动车按道行驶,这属于反射,这一系列动作主要是在的调节下完成的.
    (4)、“红灯停、绿灯行”,从行为的获得途径看,属于行为,交通法规是个宝,人人都要遵守好!
  • 30. 我们每天的生活总是与生物学知识密切相关的:吃饭、学习、运动等.请回答:

    (1)、色、香、味俱全的食物总让我们垂涎欲滴.看到食物分泌唾液的反射类型是 . 唾液中含唾液淀粉酶,能对食物中的进行初步的消化.

    (2)、听到铃声,同学们迅速进入教室.耳廓收集铃声声波,引起的振动,传导到内耳,最终在大脑皮层的产生听觉.

    (3)、做上肢伸展运动时,肘关节处于伸肘状态,参与完成伸肘活动的结构有骨、关节和三个部分共同完成的.

  • 31. 人体从外界获得信息,最主要来源于视觉,其次是听觉,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1)、夜盲症患者是由于体内缺乏维生素 , 患者应多吃等食物.

    (2)、小帅迷恋网络游戏,视力急速下降,经医生检查他患近视,近视的主要原因是眼球前径或晶状体的曲度 , 他应佩戴透镜加以矫正.

    (3)、当眼保健操音乐想起时,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 , 它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最终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产生听觉.

    (4)、为预防近视,除了做眼保健操外,你还可以怎么做?

  • 32.

    瞧!如图是英姿飒爽的“卡通警察”!请据图回答:

    (1)、“卡通警察”进入我们眼球形成物像顺序是[]。

    ①瞳孔 ②玻璃体 ③角膜 ④晶状体 ⑤视网膜

    (2)、人体完成图中右手势动作时,肱二头肌处于 状态。

    (3)、我们按照温馨提示,骑电动车按道行驶,这属于反射,这一系列动作主要是在的调节下完成的。

    (4)、“红灯停、绿灯行”,从行为的获得途径看,属于行为,交通法规是个宝,人人都要遵守好!

  • 33.

    考场上,小兰同学信心百倍,听到开考铃声响起,立即挥笔疾书.据图回答:

    (1)、她能够看到试卷上的字,首先由于试卷反射的光线进入眼球,经过[③]→[②]瞳孔→[④]→玻璃体等的折射作用,在[⑦]上形成物像.

    (2)、她能够听到开考的铃声,是因为声波引起[⑪]的振动,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上传,最终在皮层上产生“铃声响了,可以答题了”的想法.

  • 34. 小明上学途中,发现一只流浪狗向自己扑过来,他吓得转身就跑.请完成以下流程图,并解释这一现象:

    (1)、光线折射作用→→视神经→视觉中枢…→躯体运动中枢→脊髓→支配肌肉的神经末梢→与奔跑有关的肌肉交替收缩和舒张.

    (2)、完成该活动的结构基础是 . 与奔跑有关的肌肉及其支配其收缩的神经末梢共同组成的结构是 . 视觉中枢和躯体运动中枢都位于

  • 35.

    如图是反射的神经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和生活经验回答问题:

    (1)、反射的神经结构是 , 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是(用箭头和序号表示).

    (2)、若将[②]处切断,用针刺[⑤],(填“有”或“无”)形成反射;(填“有”或“无”)产生痛觉.

    (3)、语文课上,某同学感觉尿意,面对着课堂的精彩,却坚持下课后才去厕所,这说明排尿反射的神经冲动由[③]上传至[⑥] , 并受其控制.

    (4)、音乐欣赏课,一曲《二泉映月》使你流下泪水,这种反应属于反射,此时,接受声波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的感受器是

    (5)、上体育课的时候,某同学一个漂亮的三步上篮,将球准确地送入篮筐,在此过程中起到平衡和协调作用的中枢神经结构是[⑦]

  • 36. 马路上,一辆汽车超速行驶,值勤交警立即发现了异常,果断地拦下该车。

    (1)、该车进入交警的视线,在交警的眼球形成影像的顺序是。(按正确顺序填写下列结构的序号)

    ①玻璃体       ②角膜       ③晶状体       ④瞳孔       ⑤视网膜    

    (2)、交警拦下该车后,礼貌地向司机敬了个礼。敬礼的手臂动作符合杠杆原理,起支点作用的是(骨骼肌、骨、关节)。

    (3)、酒精测试仪的吹嘴是一次性的,从预防传染病发生的角度分析,这种措施是为了

    (4)、从酒精测试情况看,交警怀疑司机是醉酒驾驶,因而要求司机做抽血检验,医生从司机前臂的一条“青筋”抽取了血液,该“青筋”属于(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 37.

    “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是中小学生远离交通事故,保障人身安全的重要行为.请据下列图示,结合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1)、行人通过人行横道,要按人行横道灯的指示通行.当你在通过人行横道线前,看到人行横道红灯亮时,应该停留在人行横道线前等待,在这一过程中,交通信号灯发出的光线主要经过[]的折射,形成物像,刺激[]上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视神经传递到 , 形成视觉.

    (2)、“为救护车让道”是交通文明的基本准则.当你听到远处救护车的鸣笛声时,尽管是绿灯亮也要等到救护车过后再择机行走,在这一过程中,救护车的“鸣笛声”刺激[]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听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相关中枢形成听觉.

    (3)、通过人行横道时,由大脑皮层相关神经中枢产生神经冲动,传递到脊髓中相应的神经中枢后,再经[d]传递到相应的肌肉而完成相关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