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全国版)-生物的变异

试卷更新日期:2021-09-17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说明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变异现象。下列有关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的变异都能遗传给后代 B、没有变异,生物就不可能不断进化 C、自然选择保留的变异永远都是有利于该生物生存的 D、大花生的种子种在贫痛的土壤中,后代得到“小花生”的种子,这是可遗传变异
  • 2. 普通甜椒的种子经过太空漫游后播种,再经过选择,培育成产量高、果形大,营养丰富的太空椒,这种育种方法能够改变性状的根本原因是(   )
    A、种子的大小发生了改变 B、种子的内部结构发生了改变 C、种子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D、种子的生活环境发生了改变
  • 3. 2019年我国嫦娥四号着陆器在月球登陆,它所携带的棉花种子也成功发芽,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棉花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是由种子自身光合作用合成的 B、棉花种子萌发时胚芽首先突破种皮,发育成茎和叶 C、若在太空射线的照射下棉花种子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则这种改变是可以遗传的 D、为探究棉花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光,可用等量的棉花种子和玉米种子进行对照实验
  • 4. “一日三餐,米香弥漫,饱食者当常忆袁公。”这是网友对袁隆平院士的追忆。袁隆平院士为了解决几亿人的温饱问题而毕生研究的科技项目是(  )
    A、杂交水稻 B、小麦 C、克隆羊 D、太空椒
  • 5. 下列现象属于可遗传的变异是(  )
    A、野外工作者肤色较黑 B、无光条件下长出的蒜苗是黄白色 C、近亲结婚导致的白化病 D、爱美人士美容手术后变成高鼻梁
  • 6. 新冠病毒和流感病毒一样,非常容易发生变异,在疫情严重的某国发现传染性更强的新冠病毒变异病毒,下列关于新冠病毒变异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该病毒的变异是不利变异 B、所有变异一定会使病毒传染性增强   C、该病毒的变异不可以遗传  D、该变异过程中一定有遗传物质的改变
  • 7. 袁隆平院士被国内外尊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他所培育的高产水稻品种已在世界多地种植。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稻田中生物数量多,所以稻田是一个生态系统 B、稻田要人工除草,说明该生态系统没有自动调节能力 C、“阳光→水稻→害虫→青蛙”构成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D、杂交水稻的高产性状是可遗传的变异
  • 8. 下图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一是转基因技术的实验研究,①应将受精卵注入丙鼠的子宫中 B、图一实验研究的生物性状是鼠的个体大小,②应使用显微注射器 C、图二中大花生果实长度平均值大于小花生的,是环境不同引起的 D、图二实验应挑选大小花生各5枚,分别测定花生果实长轴的长度
  • 9. 澳洲为控制野兔数量,引入了一种由蚊子传播的病毒。引入病毒初期野兔死亡率很高,随着时间推移,野兔死亡率逐年降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野兔对该病毒的抗性是不可遗传的 B、病毒和野兔是寄生关系 C、病毒对野兔的抗性具有选择作用 D、引入病毒前野兔群体中就存在能抵抗该病毒的个体
  • 10. 现代生物技术在农业、食品、医药等领域中广泛应用。下列实例与采用的生物技术搭配不正确的是(  )
    A、把控制合成胰岛素的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内,使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转基因技术 B、太空中的射线引起普通甜椒种子的基因发生改变——诱变育种 C、绵羊“多莉”的诞生——克隆技术 D、试管婴儿——组织培养
  • 11. 下列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
    A、经人工选择繁育的高产奶牛 B、同种玉米因土壤肥沃程度不同,长势有所不同 C、某人的肤色夏天较黑,冬天较白 D、由于昼夜温差,新疆的哈密瓜特别甜
  • 12. 经神舟飞船搭载后,选育出的新品种番茄比普通番茄个大,口感好,其实质是改变了番茄的(    )
    A、细胞数目 B、遗传物质 C、营养物质 D、细胞大小
  • 13. 袁隆平院士把毕生心血献给了杂交水稻,下列关于杂交育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有性生殖,新品种的基因组成没有发生改变 B、属于有性生殖,新品种的基因组成发生了改变 C、属于无性生殖,新品种的基因组成没有发生改变 D、属于无性生殖,新品种的基因组成发生了改变
  • 14. 达尔文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观察到不同种类的地雀,部分雀喙的形状与它们的食性入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雀喙形状
    a喙短而粗

    b喙长而细

    c喙大小适中
    食物来源坚果和种子昆虫种子和昆虫
    A、三种雀喙不同的地省都是由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 B、b雀喙形状在以坚果和种子为食物的环境中属有利变异 C、以昆虫为食的地雀,喙长而细有利于啄开树皮捕食昆虫 D、三种雀喙形状的形成是生物与环境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二、综合题

  • 15. 据《科技日报》2020年4月15日报道,由袁隆平院士领衔的科技团队在耐盐碱水稻(俗称“海水稻”)研究方面取得新突破。袁隆平院士介绍道,他们还将不断挖掘水稻耐盐碱基因,将其转育到第三代超级稻上,培育出既耐盐碱又高产的“海水稻。该技术成功后将使我国大片荒芜的盐碱地变成粮仓。请分析作答:
    (1)、根据子叶数目对植物分类,海水稻属于植物,其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中。
    (2)、海水稻能在盐碱地生长,盐碱地在生态因素中属于
    (3)、若将海水稻的耐盐碱基因转育到第三代超级稻上,要培育出既耐盐碱又高产的“海水稻”,除了用转基因技术外还可以用常用的育种的方法进行培育。
  •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据日前报道,日本政府正式决定两年后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水排入大海,此决定立刻遭到国际社会的谴责和质疑。

    核污水含有放射性物质,如被人类或其他生物体吸入,将长期残存体内。在海洋环境中,放射性物质通过食物链可能被富集人类一旦食用被污染的鱼类,放射性物质就会进入人体,可能对DNA产生影响,并造成基因损害。

    如果福岛核电站核污水被排入海洋,从排放之日起57天内,放射性物质将扩散至太平洋大半区域,十年后将蔓延全球海域,全球都将会有风险。

    (1)、海洋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组成。
    (2)、核污水中的放射性物质属于影响海洋生物的。(填“非生物因素”或“生物因素”)
    (3)、放射性物质可能影响人类的DNA,造成基因损害。由此导致遗传物质的变化所引起的变异属于。(填“可遗传的变异”或“不遗传的变异”)
    (4)、上述材料体现了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5)、生态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问题,作为地球上的一员,你以哪些实际行动来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写出一点即可)
  • 17. 图为能在茫茫宇宙中做长期飞行的“宇宙飞船”简化模型图,在封闭的宇航微型生态系统中,可以实现基本的有机物、氧气的自给自足。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宇航微型生态系统中,分解罐中的细菌、真菌可将动植物遗体分解成无机物供植物重新利用。由此可见,腐生微生物对生态系统中的(填“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交流”)起着重要的作用。
    (2)、宇航员等生物通过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以作为飞船中的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写文字表达式)的原料。
    (3)、飞船中的被子植物根尖的区是其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4)、2020年,中国成功发射嫦娥五号探测器,历经23天,成功携带月壤和水稻、首蓿、燕麦、拟南芥种子等三十余种实验材料返回地球。科学家期待着从中选育出“中国原创”的新品种。月球返回的种子,经过太空诱变获得新性状,这属于(填“可遗传”或“不可遗传”)的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