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全国版)-生物圈的碳-氧平衡及呼吸作用(2)

试卷更新日期:2021-09-17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蔬菜、水果低温冷藏的目的是(  )
    A、防止水分散失 B、抑制呼吸作用 C、降低光合作用 D、防止细菌侵入
  • 2. “小草依依,踏之何忍”,公园的草坪上经常有这样的提示语,提示人们不要踩踏小草,因为人们在草坪上行走多了,会造成土壤板结,土壤板结直接影响小草生长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壤板结导致小草缺少水 B、土壤板结导致小草缺少无机盐 C、土壤板结导致小草根的呼吸作用减弱 D、土壤板结导致小草缺少有机物
  • 3. 植物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有人说:“ 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生物是“攀附”着植物的茎蔓才站在这个星球上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生成氧气, 对维持大气中碳氧平衡起到了 重要作用 B、绿色植物给其他生物提供了构建自身的材料和生命活动的能量 C、植物体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主要在细胞的线粒体内进行 D、绿色植物在白天只进行光合作用,夜晚只进行呼吸作用
  • 4. “淀粉遇碘变蓝”是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原理。下列实验中没有用到此原理的是(  )
    A、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B、检验种子萌发释放二氧化碳 C、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 D、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 5. 农业生产中常蕴含一些生物学原理,以下前后不相符的是(   )
    A、播种玉米时合理密植——充分利用光照,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B、扞插的枝条常被剪去大量枝叶——减弱蒸腾作用,减少水分散失 C、早春播种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地表——保证种子有充足的氧气进行呼吸作用 D、移栽茄子秧苗时根部带一个土团——保护根毛,为了更好的吸收水分
  • 6. 如图为小麦叶肉细胞内部分代谢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小麦因具①过程故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B、仅②过程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C、①②过程依次在光下与黑暗条件下进行 D、生产上欲使小麦增产,需同时促进①②过程
  • 7. 如图所示实验中,3小时后往瓶里注入清水,打开阀门使瓶内的气体进入试管。试管内澄清石灰水的变化是(  )

    A、甲变浑浊,乙无变化 B、甲无变化,乙变浑浊  C、甲、乙变浑浊 D、甲、乙无变化
  • 8. 为探究绿萝的生理活动,选取生长状况相近的花斑叶绿萝多株,均分为两组,分别置于密闭玻璃箱内进行水培,实验设计及结果如下。

    实验组

    条件

    二氧化碳的变化量

    放置于黑暗处12小时

    Q1

    放置于阳光下12小时

    Q2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叶片的白斑部分不进行光合作用 B、Q1与植株所有细胞有关 C、Q1是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的量 D、Q2是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的量

  • 9. 居里夫人曾经说过: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伟大的魔术。人类对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见证了一 代代科学家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坚忍不拔的科学品质和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到目前为止, 共有 8 次诺贝尔奖的桂冠被从事光合作用研究的 12 名科学家摘取。下列相关经典实验分析不 正确的是( )

     

    A、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的实验中,泥土的重量减少了 90 克,主要是由于土壤中的无机盐 被植物吸收利用了的缘故 B、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的实验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绿色植物可以更新因为动物呼吸变得 污浊了的空气 C、德国科学家萨克斯的实验证明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而光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D、在上述的相关实验中,可以通过测定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二氧化碳的吸收量、氧气的释放量以及有机物的积累量来表示植物实际光合作用的强度
  • 10. 在探究植物呼吸作用实验过程中,图所示实验现象说明了( )

    A、呼吸作用释放能量 B、呼吸作用消耗氧气 C、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D、呼吸作用产生水
  • 11. 甲、乙两地都出产同一品种的苹果。在果树生长期间,两地光照条件和管理措施相同,但昼夜温度有一定差异(如下表)。经测定,乙地苹果的含糖量明显高于甲地:对此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产地

    甲地

    乙地

    白天平均温度(℃)

    34

    34

    晚上平均温度(℃)

    23

    13

    A、两地果树白天制造的有机物总量基本相同 B、乙地夜间温度低,果树分解的有机物较少 C、甲地夜间温度高,果树制造的有机物较多 D、乙地果树积累的有机物总量比甲地果树多
  • 12. 下列关于绿色植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呼吸作用在叶绿体中进行 B、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可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C、只有叶肉细胞才能进行呼吸作用 D、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增加降水
  • 13. 日常生活中,人们采取的下列措施与其目的不一致的是(  )
    A、农田排涝——促进根部的呼吸作用 B、冷藏蔬果——抑制蔬果的呼吸作用 C、田间松土——抑制农作物的呼吸作用 D、晾晒粮食——抑制粮食的呼吸作用
  • 14. 下列栽培蔬菜的措施,利用了呼吸作用原理的是(   )
    A、中耕松土 B、带土移栽 C、合理密植 D、延长光照
  • 15. 下列有关大棚蔬菜种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向大棚中通入“气肥”,目的是提高氧气量以增产        B、适当施加有机肥,可提高蔬菜对有机物的吸收量 C、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可提高蔬菜的光合作用速率 D、只要加大蔬菜的种植密度,就可提高蔬菜的产量
  • 16. 某兴趣小组研究发现,番茄的生长与温度有密切的关系。他们将番茄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先持续光照12小时,再置于黑暗中12小时。实验结果如下表:

    温度(℃)

    10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吸收二氧化碳(毫克/小时)

    1.75

    2.50

    3.15

    3.85

    3.50

    3.00

    黑暗下释放二氧化碳(毫克/小时)

    0.75

    1.10

    1.60

    2.25

    3.00

    3.50

    依据表中数据计算可知,番茄一天累积有机物最多时温度是(  )

    A、15℃ B、20℃ C、25℃ D、30℃
  • 17. 下图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的①和②可表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条件 B、海尔蒙特通过实验说明了阳光和柳树生长的关系 C、图1中A可表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 D、绿色植物生产的有机物仅用以满足自身的生长需要
  • 18. 卧室不宜摆放过多绿植,其原因是(    )
    A、植物生长需要阳光 B、植物会导致室温过高 C、植物呼吸消耗氧气 D、植物散发的香味太浓

二、判断题

  • 19. 将燃烧的蜡烛伸入盛有萌发种子的密闭瓶内,火焰熄灭说明呼吸作用释放出了二氧化碳。

三、实验探究题

  • 20. 高等植物叶片制造的有机物大部分运输到果实、种子和根等部位,叶片是有机物的“源”,果实、种子和根等部位是有机物的“库”。某科研团队利用棉花植株研究了“库”的变化对“源”的影响。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淀粉是暂时储存的光合产物,其在叶肉细胞中的合成场所是。叶片制造的有机物经由“源”运输到“库”。
    (2)、已知叶片制造的有机物运输到果实等部位被利用和储存。因此去除棉花植株的果实后,叶片中有机物的输出量 , 进而有机物在叶片中
    (3)、为进一步研究棉花植株去除果实后对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选取至少有10个果实的植株,按不同比例去除果实,一段时间后,测定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用二氧化碳固定速率相对值表示),结果如图。据图可知随着去除果实百分率的提高,叶片光合作用强度。本实验的空白对照组是

    (4)、综合(2)和(3)可推测,会抑制叶片光合作用强度。

四、综合题

  • 21. 精准扶贫是资阳市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该项工作开展以来,我市因地制宜成功建成多个沃柑生产基地,开展休闲采摘,带动旅游观光农业的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生产中大多选用香橙、红橘等做砧木进行沃柑的嫁接培育。沃柑在生长过程中常受到橘小实蝇的危害。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一所示的繁殖方式属于 , 成功的关键是使①和②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2)、橘小实蝇蛹的颜色由对基因(A、 a)控制。为研究桔小实蝇蛹色的遗传规律,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

     

    (注:F1表示第1组杂交的子代;×表示杂交)

    实验组别

    亲代

    子代

    白色

    褐色

    1

    白色褐色

    0只

    238只

    2

    F1褐色×F1褐色

    92只

    274只

    橘小实蝇蛹的白色与褐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由数据可知隐性性状是(选填“白色”或“褐色" )。白蛹橘小实蝇的基因组成是。 图二所示的橘小实蝇的发育顺序是(用图二中的数字和箭头表示)。

    (3)、进入夏季,温度升高,光照增强,却出现减产现象。请你根据所学相关知识,帮农民伯伯提出一条在农业生产上提高沃柑产量的建议:
  • 22. 早在2017年1月10日,我国农业部就已正式批准对“开封县花生”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1)、花生是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花生油主要来自种子结构中的
    (2)、农谚说“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肥料的作用主要是给植物的生长提供无机盐。无机盐主要通过根尖的吸收。
    (3)、花生植株开花后追施氮肥,能否增加产量呢?将试验田中的花生植株均分为若干组,并给予不同施氨量。两周后,同时测量各组1小时每平方米叶片中有机物积累量,结果如图所示。

    ①由图中曲线可知,在一定范围内,施氮量越高,有机物积累量越多。当施氮量超过kg/hm2时,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有机物积累量反而下降。可见,合理施用氮肥能提高有机物的积累量,增加产量。

    ②气孔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经测定,H点时叶片气孔张开程度最大,请从这一角度分析此时有机物积累量最多的原因

  • 23. 有研究表明,运动不仅能提高身体机能,还能促进海马体神经元的生成,进而改善记忆力。(注:海马体位于大脑底部)

    (1)、运动能促进“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简称BDNF)的分泌。BDNF可以促进神经元生成,如图所示。a表示细胞的分裂和过程。此过程中,细胞吸收的营养物质一部分参与细胞的作用,释放能量;另一部分转变成组成细胞的物质。
    (2)、新的神经元主要通过(填“①”或“②”)与其他神经元建立联系,形成复杂的网络,这个网络是人体内信息传递和处理的结构基础。
    (3)、运动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4)、跑步时如何躲避障碍物呢?障碍物反射的光线进入眼睛后,物像信息由上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获得,通过传给大脑,大脑下达的指令传到肌肉,肌肉收缩并牵动骨绕活动,完成躲避动作。
  • 24. 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继享誉世界的超级杂交水稻之后,由袁隆平院士领衔的科技团队在耐盐碱水稻研究方面又取得了新突破,该技术的成功可使大片的盐碱地变成粮仓,这无疑是对国家和世界作出了重大贡献。图中的甲图是水稻的生长发育过程简图,乙图是水稻受精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中,水稻从b发育为c必须经历两个生理过程之后,乙图中所示结构(填序号)将发育成谷粒。
    (2)、储存在大米中的主要营养物质——淀粉,来自水稻进行的作用。
    (3)、刚收割回来的稻谷堆放一起,经过一个晚上,谷堆会发热,原因是稻谷进行作用,释放了能量。
  • 25. 花生是我省重要的油料作物。种植过程中要经过泡种、起垄和播种等环节,生长过程要进行科学的田间管理,简要的培育过程如图。

    (1)、花生果实中通常有2~4粒种子,是因为雌蕊的子房中通常含有;花生油主要来自于种子的
    (2)、花生进行泡种和浅播处理是为了保证萌发过程中的供应,浸泡后种子会出现发热现象,这是由于造成的。
    (3)、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需经运输到花生的叶中被利用。花生种植时一般不需要施加氮肥,原因是。为促进花生幼苗发育和开花,应适当追加含的无机盐。
    (4)、花生的叶片正面颜色比背面深是因为。起垄播种能保证后期“正其行,通其风”,主要是考虑到环境中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5)、研究人员以花生为实验材料,分别进行了三组不同实验处理:甲组提供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乙组提供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倍增环境;丙组先在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倍增环境中培养60天,测量前7天转入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整个过程其他条件均适宜,67天后测量,结果如图2。

    乙组光合作用速率比甲组高说明;丙组光合作用速率比甲组低说明

  • 26. “碳中和”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或生态系统中二氧化碳的收支相抵,即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与吸收量相当。某项目式学习小组搜集了如下两图所示资料。请分析作答。

                  图1  碳循环示意图

                  图2 二氧化碳排放量统计图

    (1)、在图1中,大气中二氧化碳直接来源于过程(填编号),完成过程①的生物是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绿色植物通过过程④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维持平衡。
    (2)、图2显示 1963-2019 年间,无论全球还是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都。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大于 , 已经出现超过生物圈的趋势,导致增强,全球气候变暖。
    (3)、我国政府提出力争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请从以下两方面对自己的日常行为各提一条要求。

    Ⅰ.增加二氧化碳吸收:

    Ⅱ.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 27. 关注健康,修建大棚发展有机农业成大势所趋。有机农业生产中,常采用施有机肥、调节温度和光照等措施,高效获取绿色健康蔬菜。请据此回答:
    (1)、绿色健康蔬菜的获取,利用了植物制造有机物。
    (2)、有机肥富含有机物,经分解产生水和 , 可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3)、夜间降低大棚温度,可降低植物 , 减少消耗,从而提高产量。
    (4)、若遇阴雨天气,为保证作物产量,可采取的措施有:(答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