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全国版)-生物与环境的关系(2)

试卷更新日期:2021-09-17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探究“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设计中,正确的变量是(       )
    A、鼠妇的数量 B、光照的强度 C、温度的高低 D、土壤的湿度
  • 2. 河西走廊戈壁滩上生活的蜥蜴体色大都是黄褐色,这种现象说明(      )
    A、环境能够适应生物 B、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C、环境能够影响生物 D、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 3. 甘谷县是闻名中国的“辣椒之乡”,甘谷辣椒以皮质厚、辣味浓、油分多而享有盛誉。影响菜园中一株辣椒生存的环境因素是( )
    A、阳光、水、土壤 B、其他辣椒 C、杂草、害虫 D、以上都是
  • 4. 清江河是滋养恩施土苗儿女的母亲河,自西向东流经我州利川恩施建始等地。某乡镇所辖清江河谷两岸土质相近、降水相当,盛产柑橘,但北岸品质更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此地北岸柑橘品质更优,主要是受光照的影响;光照对植物的分布起决定性的作用 B、柑橘的性状受基因型与环境的共同影响;以上实例说明,生物可以影响和改变环境 C、柑橘以果实为收获物,管理中应适当增施含氮的无机盐 D、柑橘果肉富含维生素C可以防治贫血病;橘树具有保持水土、促进水循环等生态效益
  • 5. 澳洲为控制野兔数量,引入了一种由蚊子传播的病毒。引入病毒初期野兔死亡率很高,随着时间推移,野兔死亡率逐年降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野兔对该病毒的抗性是不可遗传的 B、病毒和野兔是寄生关系 C、病毒对野兔的抗性具有选择作用 D、引入病毒前野兔群体中就存在能抵抗该病毒的个体
  • 6. 在海水中从浅到深依次生活着绿藻、褐藻、红藻,影响藻类分布的非生物因素是(  )
    A、阳光 B、温度 C、 D、土壤
  • 7. 下列各项中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雷鸟的体色到冬天变成白色 B、大雨过后蚯蚓爬出地面 C、森林能净化空气 D、竹节虫和竹枝极为相像
  • 8. 苏辙有“苦寒坏我千竿绿,好雨还催众笋长”的诗句。下列选项中,与该诗句体现的生物与环境关系一致的是(   )
    A、蚯蚓的活动使土壤疏松 B、全球变暖致珊瑚虫死亡 C、蚜虫滋生造成小麦减产 D、野兔泛滥加速草场退化
  • 9. 下列诗句能体现生物之间竞争关系的是(  )
    A、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B、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D、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 10. 下列诗句中能体现生物因素作用的是( )                    
    A、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 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C、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 11. 草原上牛和羊的种间关系是(    )
    A、寄生 B、竞争 C、共生 D、捕食
  • 12. 新疆是我国棉花主产区,某种棉花在新疆种植则产量高、品质更好,绒长,这一变化不能体现(   )
    A、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影响环境 C、环境影响生物 D、性状发生改变
  • 13. 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下列属于受生物因素影响的是(  )

    ①葵花朵朵向太阳  ②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③荒漠中的植被稀少

    ④草盛豆苗稀  ⑤蚂蚁合作搬运食物  ⑥北燕南飞  ⑦草尽狐兔愁

    A、②④⑤⑦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④⑤⑥⑦
  • 14. 袁隆平院士培育出的优质高产水稻为世界粮食问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水稻能在多水环境中生存是因为它体内具有发达的“气腔”,能运输更多的氧气,而大部分曾经与它生活在一起的杂草因体内不具有这种结构,后来就从这个环境中消失了。这体现了水稻和杂草的关系是(   )
    A、合作 B、竞争 C、寄生 D、共生
  • 15. 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大量种植可用于保持水土。骆驼刺能保持水土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A、生物需要适宜环境 B、生物可以适应环境 C、环境可以影响生物 D、生物可以影响环境
  • 16.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影响该现象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
    A、温度 B、光照 C、水分 D、空气
  • 17. 青蛙等两栖动物在冬天要进行冬眠,这种现象说明(   )
    A、环境能够适应生物 B、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C、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D、生物能够躲避敌害
  • 18. 在讨论“探究湿度对鼠妇分布的影响”实验方案时,同学们的下列发言,错误的是(   )
    A、除湿度外,其他实验条件应相同且适宜 B、多次重复实验,可提高实验结论的可信度 C、实验数据与其他人不一致时,可以修改数据 D、实验结束后,将鼠妇放归适合其生存的环境中
  • 19. 2021年是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40周年,参加义务植树已逐渐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40年来,我国森林覆盖率由12%提高到23.04%,既改善了空气质量,美化了环境,又增加了降水量,这说明( )
    A、  环境影响生物 B、生物影响环境 C、生物适应环境 D、生物相互影响
  • 20. 小哲同学发现一种茎很短,叶细小,但地下根却十分发达的植物,该植物的生长环境可能是(    )
    A、森林 B、湿地 C、荒漠 D、湖泊
  • 21. 树林里的温度明显比周围环境低,其原因是(    )
    A、环境能影响生物 B、生物能影响环境 C、大气影响植物生存 D、植物释放出许多氧气
  • 22. 沙漠中有的灌木常寄生在被称为猫爪藤的植物上,寄生灌木对猫爪藤的影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当干旱不严重时,三种影响程度的猫爪藤果实数相同。右图是干旱较严重时,寄生灌木对猫爪藤的影响程度和猫爪藤果实数的关系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寄生灌木与猫爪藤属于生态系统中生物因素之间的关系 B、寄生灌木对猫爪藤果实数的影响,与非生物因素中水的变化相关 C、干旱不严重时,被寄生灌木轻度影响的猫爪藤果实数最多 D、干旱较严重时,被寄生灌木重度影响的猫爪藤果实数最少

二、实验探究题

  • 23. 火龙果是一种常见的热带水果,营养丰富。某科研小组为探究火龙果的抗旱能力,选择健康且生长一致的一年生火龙果盆栽苗 200 盆,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 2 组。对照组正常浇水(隔 3 天每盆浇水 500 mL),实验组干旱处理(不浇水)。第 112 天(16 周)分别检测各项指标,结果统计如下表。请分析作答。

    组别

    0 天

    第 112 天

    土壤含水量

    (%)

    茎 含水量

    (%)

    土壤含水量

    (%)

    茎 含水量

    (%)

    根长

    (cm)

    根数

    (条)

    对照组

    80.6

    89.5

    81.7

    88.3

    26.7

    16.7

    实验组

    81.4

    89.1

    15.6

    79.3

    41.7

    32.8

    (1)、本实验的变量是。每组有苗 100 盆,统计各项指标时应计算检测数据的;如果盆数过少,会影响
    (2)、第 112 天实验组的土壤含水量下降到 15.6%,火龙果茎含水量下降到 , 表明茎的失水程度较土壤的(填“轻”或“重”)。
    (3)、经干旱处理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火龙果的根长、根数 , 扩大了根与土壤的 , 从而使根尖的区可吸收更多水分,以适应干旱环境。
    (4)、实验证明火龙果具有的特性,可在某些干旱地区试验种植。
  • 24. 空心菜具有较强的污水净化能力。为研究空心菜与环境的关系,研究小组在年最高温度39℃的某地进行了系列探究。

    实验一:探究“温度对空心菜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甲。

    实验二:探究“空心菜对池塘水体中含氮总量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乙。

     

    (1)、分析图甲结果,可得出:

    ①四组实验中,空心菜的植株增长随温度升高而

    ②四组实验中,空心菜植株在℃条件下增长最快。

    (2)、为进一步探究空心菜植株增长的最适温度,应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设置一系列温度梯度,该温度范围

    (3)、实验二设置“不种植空心菜组”的目的是
    (4)、根据图乙,可知空心菜能够池塘水体中含氮总量。
    (5)、综合以上实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25. 众所周知,对我国乃至世界历史影响深远的“丝绸之路”,源于小小的家蚕。自从学习了家蚕的生殖和发育后,小林就开始养蚕。他发现家蚕所结的茧有时会出现厚薄不均匀的情况。通过查阅资料得知,这样的蚕茧叫“薄头茧”,会影响蚕茧的出丝率。为了探究形成“薄头茧”的原因。

    小林和几位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将300只同一品种、大小相似的健康蚕宝宝随机平均分为六组,进行了两次平行实验,每次实验用三组进行。除光线外,其他实验条件均保持一效,实验结果见下表:

    实验处理

    光线明亮而不均匀

    光线明亮而均匀

    光线暗而均匀

    第一次实验分组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薄头茧”所占百分比

    15.48%

    7.5%

    4.92%

    第二次实验分组

    第四组

    第五组

    第六组

    “薄头茧”所占百分比

    17.17%

    8.85%

    4.50%

    平均发生率

    16.33%

    8.18%

    4.71%

    请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回答:

    (1)、分析以上实验,你推测小林他们探究的问题是?其中,第一组与第二组对照,变量是;第二组与第三组对照,变量是
    (2)、在这一实验中,除要使蚕宝宝的月龄、大小、实验时间相同外,还要保持其他实验条件(如等)相同,目的是
    (3)、同学们进行了两次平行实验,实验结果取两次的平均值,这有什么意义?
    (4)、根据实验结果,你认为应如何降低“薄头茧”的发生率呢?

三、综合题

  • 26. 生物从无到有、到如今种类繁多,经历了漫长的进化过程,该过程中进化与适应观、结构与功能观等生命观念体现得淋漓尽致。请作答:
    (1)、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 , 它们汇集到原始海洋中经过漫长岁月才形成原始生命,最终进化成现在的生命,其中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
    (2)、关于进化的原因,以洞穴生活的墨西哥脂鲤盲鱼(如图)种群出现为例说明:脂鲤有很强的繁殖能力,它们为了获得足够的食物和空间进行 , 脂鲤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变异是的(填“定向”或“不定向”);正常脂鲤遗传时变异产生了盲鱼,而盲鱼在洞穴生活中是有利变异更容易生存,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下一代,最终形成新的种群。

    (3)、各种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各自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和;在现存的生物中,有许多非常简单、低等的生物并没有在进化过程中绝灭,而且分布还非常广泛,为什么?
    (4)、生物的适应性普遍存在,请填表。

    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

    特征适应点解读

    ①:小肠(具有何结构,答一条)

    与消化和吸收功能相适应

    ②:蛔虫体表有角质层

    能防止人体消化液侵蚀,适于生活

    (5)、生物通过使得生命在生物圈中世代相续、生生不息,而生物的进化又使得生命不断发展。从“进化和适应观”来说,你如何看待现在紧张的学习和生活?(答一条)
  • 27. 阅读以下两则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要料一:2021年5月22日,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于长沙病逝,享年91岁,生前他带领团队研发的海水稻实现了“向中国百万亩盐碱地要粮”的愿景,海水稻是耐盐碱水稻的俗称,能生长在海边滩涂等盐(碱)浓度在0.3%以上的盐碱地,具有抗病虫、耐盐碱、不需施肥三大特性,2017年中国科学院夏新所带领的团队成功研发出巨型稻,替袁老实现了“天下乘凉”的梦想,“巨型稻”平均株高超过1.8米,茎杆壮实,直径粗约1厘米,抗病虫、抗倒伏能力强,还能为鱼类、蛙类等稻田养殖动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实现与青蛙、鱼、等“和谐共处”的生态种养新模式,大大提高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数料二:图一中A、B、C、D表示水稻的不同结构层次,图二、图三分别表示稻花(两性花)和稻谷的基本结构。

     

    (1)、从植物体结构层次上来看,稻谷属于图一中[]层次(“[]”填图中字母,“_”填名称)。
    (2)、图三稻谷中④是新植物体的幼体,是由图二①中的精子与②中的结合之后发育而来。
    (3)、在巨型稻农田生态系统中,光照、温度、青蛙、鱼类等影响巨型稻生活的因素统称为
    (4)、巨型稻的茎杆直径能达约1厘米,但不能像很多树木一样不断增粗,这是因为水稻的茎
    (5)、海水稻能在海边滩涂等盐碱地生长,你推测其不需要施肥的原因是
  • 2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江西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珍稀物种在各地频繁出现,数量也逐渐增多。2018年12月在靖安县拍摄到20多只中华秋沙鸭,这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第三纪冰川期残存下来的物种,数量极其稀少;2021年4月在九岭山保护区发现我国濒危植物——野生大黄花虾脊兰。虾脊兰花色有白、玫瑰红、蓝、紫等多种,可用块茎人工繁殖。

    材料二:今年五一假期,来自上海、天津,南昌等地的近20名学生,在江西省生态学会和省科学院的专家指导下,开展了鄱阳湖生态研学活动。同学们体验了鄱阳湖江豚保护工作。在湖滩草洲上认识了芦苇、蓬蒿、苔草等湿地植物 , 对鄱阳湖越冬候鸟有了感性认识。

    (1)、中华秋沙鸭是越冬候鸟,属于(填“恒温”成“变温”)动物。
    (2)、材料中描述虾脊兰具有多种花色,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多样性,用块茎繁殖的方式属于(填“有性”或“无性”)生殖。
    (3)、根据材料中划线部分的内容,可知湖滩草洲属于生态系统。
    (4)、从行为的获得途径判断,候鸟来鄱阳湖越冬属于行为。
    (5)、江西生态环境持续向好,频繁出现珍稀物种,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