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全国版)-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试卷更新日期:2021-09-17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孙悟同学使用显微镜观察字母“e”装片和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若孙悟同学想看到尽可能多的细胞,应选择的镜头组合为①④ B、可以直接使用③号镜头以尽快找到观察目标 C、字母“e”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 D、若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在视野的左下方,要将物像移到视野正中央,孙悟同学应向左下方移动装片
  • 2. 如图是显微镜结构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光线亮时可使用⑦的平面镜对光 B、使用①转换不同倍数的物镜 C、能放大物像的结构是③④ D、转动⑥可使物像变清晰
  • 3. 在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下列在使用显微镜时出现问题,采取的措施不能解决问题的是(   )
    A、视野中物象偏左方——向右方移动装片 B、环境光线较暗时——选用凹面镜 C、看到物象了但很模糊——调细准焦螺旋 D、看到的物象较小——换高倍物镜或高倍目镜
  • 4. 显微镜是我们观察奇妙微观世界不可缺少的工具。图一为显微镜结构示意图,图二为叶肉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转动⑤,使镜筒缓慢下降,眼睛应看着② B、如物像不清晰,应微调⑥ C、结构⑩内的能量转换器只有一种 D、细胞内物质和能量的变化都和结构⑨密不可分
  • 5.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更好地观察细胞,七(一)班的学生在课堂上了解和使用了显微镜。课后有几位同学饶有兴趣地在讨论,你反对的是(   )
    A、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明亮 B、显微镜看到的物像是倒像 C、显微镜观察的材料一定要薄而透明 D、显微镜放大的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 6. 下列有关显微镜操作(前一项)与操作目的(后一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转动转换器-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 B、调节粗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 C、调节光圈-调节视野的大小 D、调节反光镜-调节物像的大小
  • 7. 下图是该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两个需转动粗准焦螺旋的操作。操作①、②中镜筒的升降情况分别是(   )

    A、上升、下降 B、下降、上升 C、上升、上升 D、下降、下降
  • 8. 显微镜放大倍数的计算方式是(  )
    A、以目镜放大的倍数为准 B、以物镜放大的倍数 C、目镜和物镜倍数之和 D、目镜和物镜倍数之积
  • 9.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则观察到的物像和视野(  )
    A、物像越大,视野范围越大 B、物像越大,视野范围越小 C、物像越小,视野范围越大 D、物像越小,视野范围越小
  • 10. 某同学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根尖永久玻片标本,观察视野如下图所示。若要继续观察其成熟区细胞,下一步操作是(  )

    A、向上移动玻片 B、向下移动玻片 C、更换高倍物镜 D、调节细准焦螺旋
  • 11. 流程图能够帮助你理解某组事件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发生的,它能有效地概括出某过程的各个阶段,或某一程序的各个步骤。下列流程图不合理的是(   )
    A、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过程:卵→幼虫→蛹→成虫 B、青春期的男孩出现遗精的过程:睾丸→输精管→尿道→体外 C、细菌、真菌的培养过程: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冷却→接种→恒温培养 D、对光时光线通过显微镜的路径:反光镜→光圈→通光孔→物镜→镜筒→目镜
  • 12. 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在外界光线太强的情况下宜采用(  )
    A、平面反光镜与大光圈 B、平面反光镜与小光圈 C、凹面反光镜与大光圈 D、凹面反光镜与小光圈
  • 13. 利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视野图像由图甲变为图乙,进行的操作错误的是(  )

    A、转动转换器,更换高倍物镜   B、转动粗准焦螺旋,升降镜筒   C、转动遮光器,使用大的光圈   D、转动反光镜,使用凹面反光
  • 14. 小青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时,看到右图所示的状态。你判断其在玻片标本上的实际状态是(    )

    A、 B、 C、 D、
  • 15. 下图是该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两个需转动粗准焦螺旋的操作。操作①、②中镜筒的升降情况分别是(    )

    A、上升、下降 B、下降、上升 C、上升、上升 D、下降、下降
  • 16. 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视野中出现一个明显的不规则黑点,若要判断该黑点的来源,首先应该(     )
    A、移动装片,观察变化 B、转动目镜,观察变化 C、更换物镜,检查镜头 D、擦拭反光镜,观察变化
  • 17. 下列实验探究过程中,操作过程或现象正确的是( )
    A、“练习使用显微镜”,物镜低倍换高倍后,为使图像更清晰,微调粗准焦螺旋 B、“制作和观察洋葱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滴加碘液能更清楚的观察叶绿体 C、“探究温度和湿度对霉菌生长的影响”,面包片在空气中暴露20-30分钟,使霉菌的孢子落到面包片上 D、“双缩脲检测蛋白质”,现象是与稀释蛋清液呈褪色反应
  • 18. 玻片上写有字母“qb”,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  )
    A、bq B、dp C、pd D、qb
  • 19. 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如果物像不清晰应调节(  )
    A、转换器 B、遮光器 C、粗准焦螺旋 D、细准焦螺旋
  • 20. 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时,在不更换目镜的情况下,依次观察到如图甲和图乙的视野,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观察图乙所用的物镜比观察图甲的物镜短     B、要从图甲转换成图乙视野应先将玻片往右上方移动     C、图甲中出现“A”所示情况的原因是玻片未擦干净       D、图甲视野中草履虫的纤毛区分度不高,可尝试转换发较小光圈进行观察
  • 21. 用显微镜观察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玻片标本时,目镜不变,物镜由10×转换成40×,视野的变化是(  )
    A、变亮 B、细胞数目增多       C、颜色变深 D、标本图像范围变小
  • 22. 某同学使用显微镜对光时,无论怎么调节遮光器和反光镜,视野始终漆黑一片,其原因可能是( )
    A、反光镜上有个污点 B、目镜的放大倍数太大 C、镜筒离载物台太远 D、物镜没有对准通光孔
  • 23. 使用显微镜时,经常会遇到以下情形,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物镜由4×换成40×,则视野更亮 B、对光时,若环境光线太强,应选用大光圈、平面镜 C、视野中看到了物像,要使物像更加清晰应调节粗准焦螺旋 D、视野中看到一个黑色污点,向上移动玻片标本,污点向下移动,则污点在玻片标本上
  • 24. 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在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初步断定这个污点可能在目镜上,也可能在玻片上。判断其位置的最简单操作是(   )
    A、更换目镜 B、转动目镜 C、转换物镜 D、调节反光镜
  • 25. 图中甲、乙分别是显微镜结构及观察到的洋葱根尖细胞分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能放大物像的结构是②④ B、图乙中⑦是由染色体和蛋白质组成 C、若观察时视野较暗,可调节图甲的③ D、低倍镜下要使物像更加清晰,应调节图甲的⑥
  • 26. 小邱用同一台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三次,每次仅调节物镜和准焦螺旋,结果如图所示图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视野最暗的是② B、正确观察顺序是③②① C、观察图③时不能调节粗准焦螺旋 D、要使视野亮度增加,可将显微镜移至明亮处
  • 27. 在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如果将物镜由低倍转换为高倍,则视野中的细胞数量变化和视野亮度变化分别是(   )
    A、细胞数量增加、视野变亮 B、细胞数量减少、视野变暗 C、细胞数量增加、视野变暗 D、细胞数量减少、视野变亮
  • 28. 用显微镜观察时,要将如图中视野甲转换为视野乙,下列操作合理的是(   )

    A、调节粗准焦螺旋 B、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 C、将低倍物镜转换为高倍物镜 D、移动玻片标本
  • 29. 绘制流程图是帮助我们理解生物学概念和过程的有效方法。下列流程图正确的是(   )
    A、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取镜和安放→观察→放置玻片标本→对光→收镜 B、生物分类单位从小到大的等级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C、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的顺序: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D、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鱼类动物→鸟类动物→两栖类动物→爬行类动物→哺乳类动物
  • 30. 如图示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时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几个视野,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观察到视野④后,该同学向右上方移动装片可观察到视野② B、要使视野①变清晰,需要转动粗准焦螺旋 C、按照正确的操作顺序,该同学观察到的视野依次是③④②①⑤ D、由②到⑤的过程中先后经历了转动转换器、调节细准焦螺旋
  • 31. 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时,发现视野中有异物,换上高倍物镜后,异物仍在。据此判断,异物不可能在(    )
    A、目镜上 B、物镜上 C、材料中 D、载玻片上
  • 32. 显微镜是打开微观世界的钥匙,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差异 B、借助显微镜可以认识新冠病毒的细胞结构 C、低倍镜换到高倍镜,视野中细胞数目减少 D、向右移动玻片时,可使物像同步向左移动
  • 33. 下列关于生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步骤为:制备培养基高温灭菌、接种、恒温培养 B、为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较多的细胞,应转动转换器换用较大倍数的物镜 C、为观察叶片组织,制作临时切片时应选用最薄的切片,并用碘液染色 D、一只健康的水蚤可用于探究清水和不同体积分数的酒精对其心率的影响

二、填空题

  • 34. 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5×、物镜为40×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倍。

三、双选题

  • 35. 某同学使显微镜观察蚕豆叶下表皮,图甲为显微镜结构图,乙图为低倍镜下观察到的一个视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光线较暗时需用结构③的凹面一侧对光 B、看见图像但不够清晰只能调节结构④      C、转动结构②可转换不同倍数的物镜 D、放大观察结构⑥时应先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四、实验探究题

  • 36. 生物学实验课制作和观察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用于一般调节的是粗准焦螺(填字母),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简下降时,眼睛应该注结构(填字母),免压碎玻片。观察标本时,应先选用(选

    填“高倍”或“低倍”)物镜进行观察。

    (2)、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先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盖盖玻片时,应让盖玻片的一侧接触 , 然后再缓慢盖上。口腔上皮细胞颜色较浅,不易观察,为提高实验效果,可以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 , 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后再观察。
    (3)、如果口腔上皮细胞偏在视野的左下方,此时应该将载玻片往方移动,直至将细胞移至视野中央。如果视野较暗,则可以通过使得视野变亮。
  • 37. 观察和实验是科学探究最基本的方法。下图为实验室常用的一种普通光学显微镜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显微镜对光操作中,转动[] , 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直到目镜内可以看到一个圆形的光屏,叫作视野。([]填序号,填结构名称)
    (2)、在“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中,要用碘酒进行染色处理,碘酒处理的标本,在显微镜下可以更清晰地观察到。该结构在生物的遗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3)、在“探究种子呼吸过程释放热量”实验中,在A、B两个保温瓶中分别放入等量的萌发科子和干种子,插入温度计,倒置,观察它们在相同条件下24小时后的温度变化。写出该探究实验作出的假设。

五、综合题

  • 38. 西瓜果实成熟后期可能出现开裂现象,科研人员对此开展研究。
    (1)、西瓜的抗裂与易裂是一对。科研人员将抗裂和易裂西瓜进行杂交,子一代全部为抗裂西瓜,表明为隐性性状。西瓜的开裂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用A、a表示),则子一代抗裂个体的基因组成为
    (2)、用观察两种西瓜果皮的切片,视野如下图。与抗裂西瓜相比,易裂西瓜的果皮细胞体积大,细胞层数该结构特点可能是其易裂的原因之一。

    (3)、在种植抗裂西瓜过程中,若在果实成熟后期大量浇水,也容易开裂,这说明生物的性状也受的影响。
  • 39. 显微镜是科学探究过程中常用的一种观察仪器,它能帮助我们从宏观世界走进微观世界。据图回答问题。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图1所示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倍。
    (2)、图2是显微镜下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物像。从甲图调整到乙图,使物像更清晰,需转动图1中的(填字母)。
    (3)、图3是酵母菌染色后在显微镜下呈现的物像,除了淀粉粒被染成蓝色外,被染上颜色的结构还有c(填结构名称)。
    (4)、下列实验中需要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是(填序号)。该实验需要用染色。

    ①观察蚯蚓②观察青蛙的形态结构

    ③观察鸡卵的结构④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