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金昌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1-09-15 类型:期末考试
一、字词书写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我们循着淡淡的墨香,去探寻课文中的现代人物轨迹,感受各种情怀。读杨振宁的《邓稼先》,我们感动于邓稼先鞠躬尽cuì ▲ 为国献身的精神;读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我们看到了鲁迅对长妈妈从憎( ▲ )恶到怀念的转变,从而体会到鲁迅先生对于旧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怜悯;读陆定一的《老山界》,我们了解到红军在征服这座“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所听到的有如山泉呜咽( ▲ ),波涛澎湃声响,惊异于红军“一不怕死,二不怕苦”的长征精神;读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我们感慨于作者和广袤东北大地的默qì ▲ 在国难之后流亡关内,心中满怀的对国土沦丧的压抑之感和对故土的深深眷恋之情……不管是名人大事,还是凡人小事,他们的魅力点缀着我们的人生星空。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鞠躬尽cuì 默qì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憎(A.zēng B.zèng)恶() 呜咽(A.yān B.yè)()
二、选择题
-
2. 下列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新时期,我们要怀着目空一切的豪情与壮志去搏击长空,翱翔天际。 B、易中天老师演讲中时时旁征博引,妙语连珠,简直令同学们目不暇接。 C、这次春游,一出发他们就各行其是 , 一点统一行动的意思都没有。 D、张三整天就会讲些骇人听闻的话,不可信的。3. 汉字,是当今世界最美的文字之一,写好汉字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汉字有篆体、隶体、草体、行体、楷体等字体。以“和”字为例,A为篆体,为行体,为楷体。
三、语言表达
-
4. 下面是同学在“倡导低碳生活”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整理的资料,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
①当前,快递行业的过度包装日益渐渐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②过度包装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快递到了消费者手中,包装材料绝大部分都会垃圾。③特别是胶带、塑料泡沫这一类难降解、难处理的垃圾,不但容易造成环境污染问题,还增加了垃圾处理环节的工作量。④因此,政府把快递行业过度包装问题开展治理整顿作为一项紧迫的工作任务。
(1)、第①处成分赘余,应把删去。(2)、第②处成分残缺,应在后添加。(3)、第③处语序不当,应将与互换位置。(4)、第④处结构混乱,可在后添加。5. 下图是网上书店购书流程图,请你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下图所示的网上购书流程。四、句子默写
-
6. 小文读到《孟子》经典名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小语发现,这个学期读到的诗歌可以完美印证,你试试看!
天下家国,天下之本在国,那是王安石《登飞来峰》中 , 的伟大抱负;杜牧在《泊秦淮》时“ , ”的忧患,是李商隐在《贾生》中对汉文帝“ , ”的遗憾、愤慨;国之本在家,那是李白在《春夜洛城闻笛》时“ , ”的乡思,是木兰辞却高官放弃厚禄“ , ”的惦念;是龚定庵在《己亥杂诗》里 , 的情怀。
五、名著阅读
-
7. 祥子是小说《骆驼祥子》中的主要人物形象。请你简介一下祥子性格特点的前后变化及其变化的原因。8. 老舍为什么以“骆驼祥子”来给小说命名?请说说你的理解。
六、现代文阅读
-
9. 现代文阅读。
昂贵的阳光
贾玲芳
①在澳大利亚墨尔本的一栋海边花园楼房里,住着一位孤单的老人--贝蒂·哈里斯太太。因为她不愿去养老院,而唯一的亲人——侄子哈特,已经一个月没来看望她了。
②满屋的灰尘,每天只喝两顿稀粥,许久没见过明媚的阳光,贝蒂·哈里斯太太的生活陷入了孤独和无助。她时常躺在床上叹息,感觉自己快油尽灯枯了。
③一天下午,有人敲门,贝蒂吃力地爬起来,摸索着开了门。站在门外的不是侄子哈特,而是一个笑意盈盈的陌生女人。“太太,您好!我叫珍妮,和丈夫刚搬过来,住在您对面的楼里,以后请多多关照!”珍妮热情地自我介绍。
④蓬头散发的贝蒂冷漠地应了一声,随即关上了门。她对外界的一切都丧失了兴趣,即使是新邻居,因为她可能很快就要离开这个世界了。
⑤让贝蒂没想到的是,第二天,珍妮又来敲门。
⑥“太太,能把您的窗户打开吗?我们想借点阳光。”珍妮委婉地提出请求。“我的窗户挡住你们的阳光了吗?”贝蒂有些生气,斜眼看着这个故意“找碴儿”的珍妮。
⑦“是的,太太,您看,您的房子挡住了我家的窗户。如果您不开窗,我们的房子就照不到阳光。”珍妮无奈地摊开双手,笑意依然。
⑧珍妮住的楼房低矮,只有借助贝蒂家的窗户,才能享受到阳光的温暖。曾经的住户找贝蒂交流过,都被她冷冷地回绝了。但这个珍妮不一样,笑容明净,温柔和善,令人不忍拒绝。
⑨“哦,可以啊!我行动不便,你进来开窗户吧!”贝蒂回头看看凌乱的房间,有些不好意思。
⑩“太太,如果您不介意,我来帮您收拾房间吧!”珍妮抢在了贝蒂前面开口。珍妮用了整整一天时间,把贝蒂的房子收拾得整洁如新,还让丈夫帮贝蒂修整了花圃。
⑪看着透过树木洒在窗台上摇曳的阳光,贝蒂眼里露出了少有的喜悦,精神状态明显好了起来。
⑫“原来阳光也会跳舞,谢谢你!”她向珍妮表示真诚的谢意。珍妮看着脸上溢满阳光的贝蒂,会心地笑了。
⑬一天早上,贝蒂喝了点粥,坐在花园的木椅上晒太阳,珍妮走过来跟她聊天。
⑭阳光下,贝蒂的碗里剩下的一点粥,越发显得清亮。珍妮鼻子有些发酸,略思忖,说道:“太太,我还想借下您的阳光。”
⑮“我又有哪遮住你了吗?”贝蒂有些疑惑。
⑯“我和丈夫以前有个习惯,喜欢在阳光下用餐,您看我们家餐厅根本没有窗户,能借您的阳光用餐吗?”珍妮指了指自家的餐厅。
⑰丈夫去世,亲人离弃,虽然住在宽大的房子里,贝蒂的世界却变得逼仄、灰暗,她拒绝见任何人,更是很久未与人共用过餐了。珍妮的话像一团燃烧的火,瞬间温暖了她冰凉孤寂的心。
⑱“当然可以。”贝蒂爽快地答应。
⑲从此,在贝蒂的花园里,三个人沐浴着阳光,围着一个用树冠做的餐桌用餐。贝蒂终于不再只是喝粥,而是吃到了珍妮精心制作的美食。饭后,珍妮夫妇还会推着贝蒂到海边吹风,陪她聊天。
⑳日子像春日的阳光一样惬意,贝蒂的精神一天比一天好,还让珍妮丈夫教她下棋,有时还会逗逗珍妮家那只同样喜欢借阳光的小猫咪。
㉑随后的几年,珍妮每天都来“借”贝蒂的阳光,贝蒂也享受着“借”给珍妮的阳光。那一天,贝蒂沐浴着阳光,安详地走完一生,那年她95岁。
㉒几个月后,一位律师找到了珍妮。“夫人,有份文件需要您签字。”律师递给珍妮一份遗嘱。“遗嘱?”“是的,这是贝蒂太太临终前立的,之前继承人是侄子哈特,后来改成您了。现在,她那栋价值1250万美元的房子属于您了。”
㉓贝蒂在遗嘱中阐述了自己的理由:因珍妮馈赠了我美好的阳光,我的全部房产由她继承,这是她应得的,其他任何人都没权利拥有它。
(1)、(情节·梳理)请根据对文章的理解,完成下面的表格。
珍妮到来之前,→珍妮借阳光,贝蒂有些生气。→→珍妮夫妇陪同贝蒂用餐,
(2)、(语句·鉴赏)“珍妮的话像一团燃烧的火,瞬间温暖了她冰凉孤寂的心。”请从修辞角度赏析这句话。
(3)、(标题·分析)阳光是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但是本文的标题为《昂贵的阳光》,你怎么理解“昂贵”?结合全文,试着揣摩作者的想法。
(4)、(构思·讨论)小说的最后,贝蒂“阐述了自己的理由”一段,同学们在这里产生了分歧,各持己见。你支持谁的观点,说说理由。(可以从情节、人物形象、主题等方面考虑)
小珍:小说讲究含蓄美,不应该保留。
小贝:从小说情节和人物角度来说,应该保留。
10.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的“二十四节气 ”
①“大雪寒梅迎风狂”。12月7日我们迎来了申遗成功后的第一个节气——大雪。自11月30日,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以来,已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国节气倍受瞩目。
②“二十四节气”是千年智慧的结晶。据记载,二十四节气首次完整出现于汉代《淮南子·天文训》,其中部分名称早已出现于先秦典籍中。
③民俗专家介绍,中国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④日常的日历(月份牌)上,总有两套历法系统同时呈现。一套是现在全世界通用的公历,另一套标注着农历。可以看到,农历的十五或十六总是对应着满月,而新月和满月在公历的日子中似乎是随意浮动的,没有什么明显的规律。但很明显,农历的二十四节气在公历中的日子相当固定,在通常情况下,至多出入一两天:每年夏至总在公历6月21日左右,每年冬至总是在公历12月21日左右。能够清楚解释上述特点形成原因的人,相信会很少。而此次申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的二十四节气,是我们阴阳合历中的阳历成分,是对太阳在黄道上的周年视运动(实际上是地球的周年运动)的描述,所以二十四节气在公历中的日子才会如此固定。
⑤“二十四节气”是鲜活的农耕指南。“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远在春秋时代,中国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四个节气。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经完全确立。在农业生产上至今我们还遵循着很多农谚,调节休息和劳作。比如“春不种,秋无收”“立夏勿下雨,犁耙倒挂起”“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寒露到霜降,种麦莫慌张”等,依然是我们生产生活的重要坐标。
⑥“二十四节气”不仅影响农业生产,还关乎人们的日常生活。民间积累了大量的气象谚语、生活谚语,用来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虽然大家可能说不出具体都有哪些节气,但节气的理念深入人心,什么季节做什么事等,都是大有学问。更重要的是它已经上升到文化、信仰理念的层面,是一种中华民族传承至今的生态文明观。
⑦二十四节气的成功申遗只是其保护的阶段性成果,它的保护、传承、利用与弘扬应是全体中国人长期、艰巨、共同的任务。实践中,可以对二十四节气与健康养生的关系、二十四节气对物候研究的意义、二十四节气相关民俗节庆活动等进行发掘,丰富这一遗产的传承方式。据悉“二十四节气”还有望进入小学课程,成为培养孩子认知自然万物的时间坐标,遵循这些规律才能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阅读全文,说说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二十四节气的?(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第①段有什么作用?(3)、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④段划线句的表达作用。(4)、阅读第⑥段,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在农业生产上至今我们还遵循着很多农谚,调节休息和劳作。
七、课内阅读
-
1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卖油翁
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康肃忿然(忿然:气愤的样子) B、以我酌油知之(舀取,这里指倒入) C、笑而遣之(遣:派遣) D、公亦以此自矜(自矜:自夸)(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尝射于家圃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B、尔安敢轻吾射 惟手熟尔 C、但手熟尔 但当涉猎 D、徐以杓酌油沥之 蒙辞以军中多务(3)、下面对文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意思是:“老翁见他射出十支箭能射中八九支,但是对此微微点点头。” B、“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意思是:“陈尧咨问道:‘你也懂得射箭吗?我射箭难道不精湛吗?’” C、“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意思是:“老翁竟然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将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然后)慢慢地用勺舀起油滴入葫芦,油从铜钱孔注入,而铜钱没有被沾湿。” D、“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意思是:“康肃公擅长射箭,当世没有第二个人可以媲美,他也因此而自夸。”(4)、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在写法上详略得当,详写了康肃公的射箭技艺,而对卖油翁的精湛技艺做了比较粗略的描述。 B、“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这句话寥寥数语,便将卖油翁当时的表情和心理活动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C、文末写道“康肃笑而遣之”,康肃公的“笑”中有会意,有尴尬,也有自嘲,“笑”和“遣”也表现了陈尧咨通达爽快的一面。 D、作者借卖油翁对康肃公说的“无他,但手熟尔”,以及卖油翁对自己的评价“我亦无他,惟手熟尔”,意在说明熟能生巧的道理。八、诗歌鉴赏
-
12.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中“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的画面。(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九、作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