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1-09-02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20年贵州生态日的主题为“践行生态文明,守护绿水青山”。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随意丢弃生活垃圾 B、露天焚烧废弃塑料 C、增加植被覆盖面积 D、肆意开采矿产资源
  • 2. 今年8月20日,长江洪水暴涨,洪峰过境给我们学校造成较大损失。下列相关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水淹广场 B、浊水沉沙 C、水退清淤 D、消毒杀菌
  • 3.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完成实验的基本保障。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检查气密性 B、点燃酒精灯 C、倾倒液体 D、取用固体
  • 4.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糖水 B、豆奶 C、新鲜空气 D、冰水共存物
  • 5. 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中的氧气易溶于水才能使鱼类生存 B、空气中主要成分的含量相对比较稳定 C、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D、空气中氮气的化学性质比氧气活泼
  • 6. 安全事故无小事。如图是一种危险化学品警示标记,在运输时应张贴该标记的是(   )

    A、食盐 B、酒精 C、浓硫酸 D、烟花爆竹
  • 7. 物质的性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不相对应的是(   )
    A、氮气:不活泼→保护气 B、氧气:助燃性→医疗急救 C、氦气:密度小→探空气球 D、铜:导电性→电线电缆
  • 8. 下列有关蜡烛燃烧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燃烧时火焰分为三层 C、吹灭时冒出一股白烟 D、燃烧时有lfo黑烟且放热
  • 9. 下列化学变化属于氧化反应,但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氢气+氯气→氯化氢 B、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C、甲烷+氧气→水+二氧化碳 D、木炭+氧气→二氧化碳
  • 10. 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氮 D、PM2.5
  • 11. 练习量取液体时,某同学仰视读数为42mL,他倒出量筒里的部分水后,俯视读数为28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水的体积(   )
    A、等于14mL B、大于14mL C、小于14mL D、无法确定
  • 12. 如图所示是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对比实验,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左瓶蓝紫色火焰,右瓶淡蓝色火焰 B、对比可知燃烧的现象与氧气含量有关 C、瓶中水可吸收生成物以防污染空气 D、对比可知,氧气含量不同生成物可能不同
  • 13. 作好笔记及时巩固是学习化学的必要方法,某同学的以下记录有错误的是(   )
    A、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B、木炭燃烧、动植物呼吸、铁生锈都属于氧化反应 C、人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更高 D、用托盘天平准确称出一支钢笔的质量是25.35g
  • 14. 下列实验操作中的“先”“后”顺序错误的是(   )
    A、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握住容器外壁,后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 B、给试管中的药品加热时,先预热,后集中火焰加热 C、连接装置时,先将导管润湿,再稍用力转动插入橡胶塞 D、仪器洗涤时,先将试管中废液倒掉,再加水振荡
  • 15. 小刘用已调平的托盘天平称取18.2g食盐,他的以下操作错误的是(   )
    A、称量前在两端的托盘垫上相同的纸 B、称量中用镊子夹取砝码 C、称量中天平向左偏,在右盘中加砝码 D、称量毕砝码归盒游码回零
  • 16. 下列推理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的反应,因此燃烧都是氧化反应 B、能用排水法收集呼出的气体,说明人呼出的气体易溶于水 C、将燃着的木条伸入呼出气体中较快熄灭,说明其中CO2含量比空气中高 D、化学变化常伴随变色、气体、沉淀等,产生气体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二、填空题

  • 17.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础,按要求完成:
    (1)、写出元素符号或名称:铝 、Na
    (2)、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①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②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③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 18. 空气可谓无处不在,但人类对其组成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1)、拉瓦锡最先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由和氧气组成。
    (2)、饼干在空气中变软,是因为空气中有
    (3)、老师课堂上用如图所示的改进装置(比教材上多了电加热棒)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1/5。

    ①实验中用红磷而不用木炭或硫粉,原因是

    ②实验中观察到红磷燃烧的现象是产生

    ③增加电加热棒点燃红磷,比原装置的优点有(填序号)

    A不必待到冷却便可打开止水夹        B避免因燃烧匙伸入缓慢而造成误差

    C不用过量的红磷而节约药品          D减少生成物逸散而污染空气

  • 19. 根据物质性质的不同,可将其鉴别。请用简单可行的方法鉴别各组物质。
    (1)、铜和银:可根据(填性质)不同区别开。
    (2)、酒精与盐水:用的方法鉴别。
    (3)、欲鉴别氧气、二氧化碳、空气三瓶气体,简单可行的方法是(填序号)。

    A 扇闻气味     B 分别测气体密度     C 观察颜色     D 伸入燃着的木条

  • 20.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是一个有趣的实验,请完成有关问题:

    (1)、甲同学实验如图所示,观察到铁丝燃烧的明显现象,铁丝绕成螺旋状的作用是;该实验明显不正确之处是
    (2)、乙同学做实验时,铁丝没燃起来,可能的原因是
    (3)、丙同学用老师给的“纳米铁粉”在空气中稍加热便剧烈燃烧,并产生一种红色固体。结合甲的实验,丙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有(填序号)。

    A 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对反应有影响               B 物质间能否反应与温度无关

    C 相同的反应物在不同条件下生成物可能不同

  • 21. 以下是初中化学常用仪器,请按要求回答:

    (1)、图中可以用A直接加热的是(填序号)
    (2)、写仪器名称:过滤时必需的一种仪器是;从广口瓶中取用固体用
    (3)、若用图中的仪器完成“量取8mL水加热至沸腾”,还需要补充的仪器是;实验后发现玻璃仪器破裂,其可能的原因是(选填序号)。

    A 用外焰加热        B 量取时失误,水太多        C 加热前没擦干外壁的水

    D 加热过程中没有时而上下移动      E 加热时容器底部接触灯芯

三、综合题

  • 22. 阅读关于氯酸钾和臭氧的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①氯酸钾是一种白色晶体,②能溶于水,③常温下稳定,具有强氧化性。④用于炸药、鞭炮、导弹推进剂等。⑤当加热到356℃时,氯酸钾熔化,⑥继而分解产生氧气,⑦因此,实验室也可用它来制取氧气。

    材料二:臭氧(O3)是一种具有青草味的淡蓝色气体,吸入少量对人体有益,吸入过量对人体健康有危害,较高浓度的臭氧对植物也是有害的。臭氧很不稳定,达到270℃高温时,可立即转化为氧气。氧气通过电击可变为臭氧。

    (1)、对氯酸钾的描述属于物理性质的有(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学变化的有
    (2)、臭氧是

    A 混合物           B 纯净物           C 稀有气体 D 氧气

    (3)、通过阅读以上材料, 以下理解错误的是

    A臭氧可供动、植物呼吸

    B将燃着的木条伸入臭氧中,木条燃烧更旺

    C了解物质的性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它

  • 23. 小明发现,薯片等膨化食品包装里大多充满了气体,他对包装里为什么要充气体及气体是什么产生了兴趣,欲一探究竟,请你参与探究并完成问题。

    (查阅资料)充气的作用:①增加耐压性;②防氧化延长保质期。

    (1)、若仅为了作用①,生产厂家从成本考虑,适合充入的气体是

    A 氧气       B 氮气       C 二氧化碳       D 干燥空气

    (2)、(提出问题)包装里充的是什么气体?

    (猜想假设)猜想1:空气;    猜想2:氮气;    猜想3:二氧化碳;

    (设计实验)为了确定是哪种气体,小明设计如下实验:

    剪开包装,将一根燃着的小木条伸入其中,观察到 , 说明猜想1不成立。小明认为此时还不能确定气体是什么,因为

    (3)、用注射器另抽取包装里的气体,注入澄清石灰水中并振荡,观察到 , 说明猜想成立。
    (4)、(反思交流)经过实验与思考,小明对包装里的气体有以下认识:

    包装里气体不可能是氧气;包装里的气体应该具有等特点。

四、计算题

  • 24. 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工业上分离空气制氧气。已知实验室加热16g高锰酸钾可制得氧气约1.6g,且该条件下32g氧气的体积为22.4L。若某工作环境中需要输入33600L氧气。
    (1)、若由分离空气来提供所需氧气,则需空气体积多少m3 ?
    (2)、若加热高锰酸钾来提供所需氧气,至少需要高锰酸钾多少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