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熟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1-08-31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应分类回收利用。生活中废弃的塑料制品、旧轮胎、废纸等属于(   )
    A、单质 B、有机物 C、氧化物 D、无机物
  • 2.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H2的摩尔质量是2g B、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C、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8的微粒: 68 C D、NaHSO4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NaHSO4=Na++H++SO 42-
  • 3.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Na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B、过氧化钠固体呈淡黄色,可用作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 C、HClO显酸性,可用于杀菌消毒 D、Fe(OH)3胶体具有吸附性,可用作净水剂
  • 4. 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   )
    A、胶体的分散质能透过滤纸 B、胶体是纯净物,其他分散系是混合物 C、胶体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D、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
  • 5. 下列有关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称取NaOH固体

    转移溶液

    将乙醇与水分离

    蒸发结晶

    A、A   B、B   C、C   D、D
  • 6. 下列说法正确的的是(   )
    A、用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金属钠 B、用澄清石灰水可鉴别Na2CO3和NaHCO3溶液 C、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 最终生成白色沉淀 D、除去碳酸氢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钠,可用加热的方法
  • 7. N2O是一种有甜味、能溶于水、能助燃的无色气体,它能刺激神经使人发笑,俗称“笑气”;它具有麻醉作用,曾用作牙科麻醉剂。现有等物质的量的笑气和二氧化碳,下列数值不一定相同的是(    )
    A、分子数 B、电子数 C、原子数 D、体积
  • 8. 下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与200mL1mol/LBaCl2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是(   )
    A、100mL2mol/LMgCl2溶液 B、200mL2mol/LNaCl溶液 C、250mL1mol/LAlCl3溶液 D、100mL2mol/LKClO3溶液
  • 9. 工业上制备硝酸过程的一个重要反应为:4NH3+5O2=4NO+6H2O。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O2是还原剂 B、NH3在反应中得到电子 C、氮元素被氧化 D、H2O是氧化产物
  • 10. 下列各组中的两物质相互反应时,若改变反应条件(温度、反应物用量比),化学反应的产物并不改变的是(   )
    A、Na和O2 B、NaOH和CO2 C、Na2O2和CO2 D、Na2CO3和盐酸
  • 11.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gCO2与11.2 L H2O含有相同的原子数 B、1.8 g D2O含有的电子数为0.1NA C、常温常压下,3.2 g氧气所含的分子数是0.1NA D、0.5 mol·L-1 K2SO4溶液中含有的钾离子数是NA
  • 12. 下列有关实验描述正确的是(   )
    A、在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其中含有CO 32- B、要证明某烧碱溶液中可能含有Cl- , 应先加稀盐酸酸化,再滴加AgNO3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其中含有Cl- C、焰色反应时,观察到火焰呈黄色,可以推测肯定含钠元素,可能含钾元素 D、在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盐酸,沉淀不溶解,证明其中含有SO 42-
  • 13. 下列变化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
    A、KClO3→O2 B、H2SO4→BaSO4 C、HCl→Cl2 D、CuO→Cu
  • 14. 将Cl2通入200mL0.5mol·L-1氢氧化钾溶液中,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得到KCl、KClO、KClO3的混合溶液,经测定ClO与ClO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2,则通入的Cl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
    A、0.56L    B、1.68L    C、2.24L    D、1.12L

二、多选题

  • 15. 图中是某硫酸试剂瓶标签上的部分内容。用该硫酸试剂配制50.0 mL 4.6 mol·L-1的稀硫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硫酸化学纯(CP)

    (500 mL)

    化学式:H2SO4

    相对分子质量:98

    质量分数:98%

    密度:1.84 g/mL

    A、该硫酸试剂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8.4 mol·L-1 B、配制50.0 mL 4.6 mol·L-1的稀硫酸需取该硫酸12.5 mL C、配成的4.6 mol·L-1的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24.5% 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稀硫酸的浓度会偏低

三、计算题

  • 16. 按要求进行计算,直接写出计算结果:
    (1)、等质量的NH3和H2S中,氢原子的个数比是
    (2)、在相同状况下,等质量的SO2与O2的体积比为 , 密度比为
    (3)、加热13.7 g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固体混合物,使碳酸氢钠完全分解,混合物质量减少了3.1 g,则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
    (4)、某溶液中只含有Na+、Al3+、Cl-、SO 42- 四种离子,已知前三种离子的个数比为3:1:2,则溶液中Al3+和SO 42- 的离子个数比为

四、填空题

  • 17.               
    (1)、以下物质:①KCl晶体  ②液态醋酸  ③氨水  ④熔融NaCl  ⑤蔗糖  ⑥液氯  ⑦CO2;现状态下能导电的是(填序号,下同);属于电解质的是;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2)、选择下列实验方法分离物质,将分离方法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A.萃取分液  B.升华  C.结晶  D.过滤  E.蒸馏  F.分液

    ①用四氯化碳提取溴水中的溴单质

    ②从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液中获得硝酸钾

    ③分离水和汽油的混合物

    ④分离CCl4(沸点为76.76℃)和甲苯(沸点为110.6℃)的混合物

    (3)、配制450 mL0.2 mol · L-1CuSO4溶液,需称取g CuSO4·5H2O。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

五、综合题

  • 18. 图中A~K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金属单质,A、B、E的焰色反应均为黄色;常温常压下C、D、F、G、K是气体,其中C、D、K为非金属单质,且C为黄绿色;它们之间有如图转化关系。(反应中生成的部分产物已经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E的化学式:;G的化学式: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 19.             
    (1)、I.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测定Na2CO3和NaCl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图实验。

    甲同学取一定质量(x g)的样品,用上图示装置测定CO2的质量。反应前先打开弹簧夹,通入一段时间的N2 , 然后关闭弹簧夹,接上总质量为m g的干燥管,再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滴加稀硫酸进行反应。待锥形瓶中不再有气泡产生,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打开弹簧夹,再通入一段时间的N2.然后取下干燥管称得其质量为n g。

    ①仪器a的名称是 , 洗气瓶b中盛放的液体是。(写名称)

    ②锥形瓶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两次通入N2的作用分别是

    (2)、乙同学用图中所示方法和步骤进行实验:

    乙同学测得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

    (3)、II.某学生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利用氯气与潮湿的消石灰反应制取少量漂白粉(这是一个放热反应),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装置C的作用是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漂白粉将在U形管中产生,此实验所得漂白粉的有效成分偏低,该学生经分析并查阅资料发现,主要原因是在U形管中还存在两个副反应。

    ①温度较高时氯气与消石灰反应生成Ca(ClO3)2 , 为避免此副反应的发生,需控制B的温度在0~5℃,可采取的措施是

    ②为避免另一副反应的发生,可将装置作何改进

  • 20. ClO2是一种杀菌消毒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ClO2实验室制法是:2KClO3+H2C2O4+H2SO4=2ClO2↑+K2SO4+2CO2↑+2H2O,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中还原产物的化学式是 , 被氧化的元素是(填元素符号)。
    (2)、用双线桥标出上述反应的电子转移情况
    (3)、若反应共产生了8.96 L(标准状况)气体,则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4)、将ClO2溶于水得到溶液,为测定其浓度,进行以下实验操作:

    步骤1:取待测ClO2溶液20.00 mL于锥形瓶中;

    步骤2:用稀H2SO4调节溶液pH<2.0,加入足量的KI晶体充分反应;

    步骤3:加入几滴淀粉溶液,逐滴加入0.1 mol·L-1的Na2S2O3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Na2S2O3溶液20.00 mL;已知:2ClO2+10KI+4H2SO4=2KCl+5I2+4K2SO4+4H2O,I2+2Na2S2O3=Na2S4O6+2NaI;试计算溶液中ClO2的物质的量浓度(写出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