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重点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1-08-25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卷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 1. 原始社会末期,私有制和阶级产生,最终国家形成,人类文明产生。人类文明产生之初呈

    现的基本特点是(   )

    A、同一地点扩散,多元一体 B、基本独立发展,明显多元 C、都是大河文明,中央集权 D、都是城市国家,商业发达
  • 2. 东亚、南亚文明与西亚、北非、南欧文明,都以农畜牧经济文化为起点,从而产生国家和文明,从奴隶制小邦开始,发展为奴隶制帝国。发展到后来,内部关系和外部关系都日益复杂,文明地区的分区分界逐渐失去意义。这说明(   )
    A、不同文明区域发展道路相同 B、早期文明普遍存在奴隶制度 C、不同文明区域在交流中携手共进 D、早期文明发展自有内在历史逻辑
  • 3. 中古西欧庄园规模大小不等,有的庄园包括一个或几个村庄,有的则只是一个村庄的一部分。一个典型的庄园一般由封建主的城堡、农奴的农舍群、教堂、耕地、牧场、森林、河流,还有磨坊、烘烤间等组成。这段文字反映了(   )
    A、庄园大体上是一个开放式经济实体 B、庄园大体上是一个以商品经济为主的经济实体 C、庄园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 D、庄园大体上是一个比较发达的经济实体
  • 4. 明代郑和船队在下西洋航行中,除了使用“针路”(罗盘方位)、“更数”(水上里程)等航海技术,还使用了阿拉伯人的“牵星过洋”(星辰定位)技术,从而到达非洲东海岸一些地区。由此可知(   )
    A、阿拉伯人航海技术高超 B、地理环境制约东西方交流 C、中国传统航海技术落后 D、东西航海技术具有互补性
  • 5. 在东非,中国瓷器在千百年以后仍是考古学家触摸得到的,不像成千上万匹中国丝绸无影无踪地消失在湿热的气候里,更令人惊喜的是近年来在东非海岸外沿发现有中国古代沉船。这说明(   )
    A、瓷器受到非洲人喜爱 B、中非交往史源远流长 C、丝绸在非洲较少发现 D、宋以后中非交往增多
  • 6. 玛雅人和阿兹特克人在算术、天文学和历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然而他们的知识传播范围只面向贵族阶层和祭司阶层。西班牙征服者消灭了贵族阶层和祭司阶层后,当地人很快失去了自己的知识与文化。这说明(   )
    A、西班牙征服者破坏了美洲文明 B、印第安人的教育体系不完整 C、美洲文明发展具有严重封闭性 D、文明的传承需要多阶层参与
  • 7. 中世纪后期,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垄断香料贸易引起了一些欧洲人极大的不满。他们热切地寻找能直接抵达东方的途径,以分享这笔厚利。由此可见,地理大发现的现实原因是(   )
    A、西欧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B、欧洲对东方商品的渴求 C、垄断贸易引发激烈的商业竞争 D、奥斯曼帝国隔断东西方主要商路
  • 8. 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主题是(   )

    A、奴隶贸易的发展 B、交通工具的进步 C、全球联系的加强 D、资本主义的兴起
  • 9. 15世纪下半叶,德国艺术家逐渐减少了从圣徒中选择创作主题。骑士、商队、城市市场、大学生活、士兵行军和野营等场景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作品中。这反映德国( )
    A、理性主义的产生 B、人文主义的兴起 C、宗教改革的开始 D、浪漫主义的发展
  • 10. 马克思说,启蒙思想家“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并且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出国家的自然规律”。启蒙思想家的“理性和经验”基于(   )
    A、君主的权力与党派的信仰 B、权威的判断与历史的传统 C、自然科学进步和资本主义发展 D、民族国家的意志与精神的寄托
  • 11. 英国的发展方式以和缓、平稳、渐进为主要特色,即英国是一个稳重的民族,它注重实际而不耽于空想,长于宽容而不爱走极端。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英国方式”的是(   )
    A、贵族迫使国王签署《大宪章》 B、热衷扩张确立了全球优势 C、“光荣革命”巩固革命成果 D、参加协约国集团对抗德国
  • 12. “日前,无可争辩的和容易解释的事实是,“美好的旧时代”人数众多的小中间阶级已经被工业摧毁,从他们当中一方面分化出富有的资本家,另一方面又分化出贫穷的工人”。这反映了工业革命(   )
    A、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B、改变了社会阶级结构 C、致使贫富矛盾激化 D、推动了垄断组织产生
  • 13. 下为英、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值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表。由表中数据可以推知,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   )

    年代

    1870

    1896-1900

    1913

    比例

    78%

    74%

    72%

    A、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盛极而衰 B、世界各地的工业化有所发展 C、世界各国工业发展差距明显缩小 D、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 14. 马克思在总结法国1848年革命经验时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必须摧毁和打碎旧国家机器的结论,但是对“打碎”的含义没有加以具体的阐述。1871年,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详细阐述了打碎旧国家机器的理论:“铲除旧政府权力的纯粹压迫机关,将旧政府权力的合理职能交给社会的公仆。”这说明(   )
    A、《共产党宣言》为国际工人运动提供了指南 B、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国际工人运动中逐步完善 C、无产阶级革命的首要任务是摧毁旧的国家机器 D、巴黎公社失败根源在于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
  • 15. 近代以来,亚、非、拉美许多地区形成了单一经济,如印度和埃及的棉花、东南亚的橡胶和锡、非洲的黄金和铜、中美洲的热带水果、古巴的蔗糖等。其历史根源是(   )
    A、新航路的开辟促进全球商品流通 B、三角贸易推动区域资源优势互补 C、亚、非、拉美国家注重发展民族经济 D、欧美列强大力推行殖民主义政策
  • 16. “自1900年,德国统治精英内部一直企图占领法国、比利时、俄罗斯的领土,并且在非洲和海外挑战英国的殖民地······面对国内社会民主党势力日益强大,可能把帝国推向民主共和的局面,萨拉热窝暗杀正好为德国宣战找到了借口。”这反映了德国发动一战主要是由于(   )
    A、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B、国内民主势力强大 C、法西斯势力的上台 D、英德商业竞争激烈
  • 17. 丘吉尔在他的《二战回忆录》中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悲剧本来是很容易避兔的,善良的软弱强化了邪恶的刻毒。”丘吉尔这句话的意思是(   )
    A、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没有必然性 B、二战的发生绥靖政策有重大责任 C、小国的软弱助长了希特勒的野心 D、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是法西斯
  • 18. 苏德战争爆发后,德国多次要求日军自远东夹击苏联,但日本参谋总长杉山元认为:日本的大部分兵力,现在正用于中国,北上实际上办不到。苏联得到日本暂缓“北进”的情报后,先后从远东地区西调近70万人,在保卫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等战役的关键时刻,发挥了巨大作用。这充分说明(   )
    A、中国战场对反法西斯战争的支援 B、中国是抗击日军的唯一战场 C、苏联避免两线作战取得对德胜利 D、日本国小力弱难以进攻苏联
  • 19. 《联合国宪章》中明确提出,“重申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以及男女与大小各国平等权利之信念”“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依据之友好关系”。上述原则的提出(   )
    A、改变了战后国际秩序 B、加速了殖民体系瓦解 C、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 D、缩小了全球贫富差距
  • 20. 苏联经济学家普列奥布拉斯基认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工业化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在俄国这样一个生产力水平低下,小生产者占优势的国家里,“社会主义原始积累”的资金不能依靠掠夺殖民地,只能把小生产者当作“殖民地”。为此,苏俄(联)政府实行(   )
    A、余粮征集制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 D、新经济体制
  • 21. 冷战时代确实是个“漫长的和平”时代,在这个时代里,美苏关系可以说有其最低限度的共同利益,特别是在危机中将此置于最优先地位。“共同利益”是指(   )
    A、避免美苏战争 B、争夺世界霸权 C、坚持冷战对抗 D、维护世界和平
  • 22. 1981年里根上台后,颁布行政命令,以“收益高于成本”原则审核现行管制企业的规章,撤销和放宽了60多项管制条例。此后,联邦政府将原先负责的食品券和抚养未成年子女家庭补助等40多项补助项目交给州和地方政府承担,减轻社会保障责任。这表明美国联邦政府(   )
    A、减少国家干预,减轻政府负担 B、放松经济管制,恢复自由放任 C、放弃社保责任,缩减福利规模 D、扩大政府职能,转移福利开支
  • 23. 苏联从20世纪70年代起在美苏冷战中处于攻势地位,苏联2/3的外汇收入来自向西方出口石油及油气产品,同时又大量进口西方的机械设备、粮食和食品,投入到高精尖武器的研发中。这一状况(   )
    A、促进了苏联经济的转型升级 B、有力推动社会主义阵营壮大 C、强化了固有体制存在的弊端 D、体现出苏联改革的辉煌成果
  • 24. 下图主题是“2018年的奔牛节开始了,特朗普牛带着“美国保护主义”冲向贸易伙伴”。其反映的实质是(   )

    A、霸权主义依然盛行 B、区域集团化受到排战 C、逆全球化现象泛起 D、经济多极化不断加强
  • 25. “构建公平正义的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加强对全世界的民族认同。······事实上,世界是由不同的民族组成,每个民族都是平等的,所形成的独特的民族标识是无价的。”基于这一认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着重(   )
    A、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B、提升科技研发水平 C、加深公共卫生合作 D、增强文明交流互鉴

二、非选择题:(本卷共3题,第26题14分,第27题20分,第28题16分,共50分)

  • 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内长期流行的一种观点认为,在当时雅典40多万人口中,只有万人享有公民权,其中经常出席公民大会的人数只占公民总数的1/6左右,其余9/10的居民,包括奴隶、外邦人和占人口一半的妇女,都被剥夺了民主权利,该观点认为雅典民主仅仅是奴隶主阶级的少数人民主。

    ——程汉大《雅典宪政的特点及其局限性》

    材料二:1787年宪法确立的三权分立制和联邦制开创了世界一先例,它有利于维护美国的独立、统一和经济发展。但是,土著居民印第安人和处在南方种植园奴隶制下的广大黑人不能享有这些基本人权,南北不同经济体制之间的矛盾并未解决。

    ——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三:杰克逊总统实行强迫印第安人西迁的政策,印第安人在迁徙中约减少了三分之一的人口。美国的大陆扩张是建立在印第安人的坟场上。

    ——杨生茂、陆镜生《美国史新编》

    (1)、根据材料一,概括“雅典民主仅仅是奴隶主阶级的少数人民主”这一观点的理由。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开创的三权分立制与联邦制分别是如何运行的?
    (3)、根据材料二、三,指出美国资产阶级民主和人权局限性的表现。
  •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处于欧洲上升时期的人们对黄金的渴望近乎到了癫狂。仅1545~1560年间,西班牙每年从新大陆就运回黄金5500公斤,白银246000公斤。在这次世界范围内的财富大迁移过程中,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了无可争辩的运输队,而荷兰和英国则成为这次财富大迁移的最终受益者。

    ——摘编自方舟《从海洋开始人生的冒险家们》

    材料二:

    ——据张芝联等《世界历史地图集》

    材料三:1945~1949年,民族独立浪潮在亚洲兴起,90%以上的亚洲地区建立了独立的民族国家。1950~1959年,这一浪潮从亚洲向北非延伸……1960~1975年,非洲成为民族解放运动的主战场,亚洲的独立国家体系进一步扩大。至20世纪末,殖民体系彻底瓦解。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大学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殖民掠夺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分析西方国家对非洲殖民扩张的变化,并结合欧洲经济发展说明成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意义。
  • 2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G8(八国集团)是传统的工业化大国“俱乐部”。随着新的重要经济体的崛起,国际舞台上既有G8+5,即八国集团与五个发展中大国非正式对话的形式(由G8发出邀请,五个发展中大国被动接受);又有G20(二十国集团),即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国家之间平等协调机制。此外,以金砖国家为代表,新兴大国也在事关全球治理、维护发展中国家权益等问题上积极进行协商配合。

    --陈伟光、曾楚宏《新型大国关系与全球治理结构》

    材料二:由于19世纪末欧洲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均居于优势地位,欧洲人自然会这样认为:他们的卓越地位来源于其文明的优越性,而这又反映出他们作为一个种族的优越性。他们深信上帝创造的人是不同的,它将白人造得更聪明,所以白人能指导劳动,能指引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劣等种族。这样就有了“白人的责任”这一概念-用理想主义的责任来掩盖当时帝国主义的一种说教。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2017年11月30日至12月3日,中国共产党在北京举办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全球政党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来自120多个国家200多个政党和政党组织的领导人齐聚北京,共商大计。这次大会名为“中国共产党与业界政党高层对话会:政党的责任”。媒体报道:这样的大场面,在世界政党史上可谓罕见。在中共十九大后开这样的会是非同寻常的,也是内涵深刻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中国推行全球治理模式治理理念……推行全球治理模式、治理理念的伟大尝试,是中国全球治理政策的核心价值观念。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当前国际形势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欧洲与当今中国对全球治理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