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考数学真题汇编(近五年)3 函数

试卷更新日期:2021-08-20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如图是老北京城一些地点的分布示意图.在图中,分别以正东、正北方向为 x 轴、 y 轴的正方向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有如下四个结论:  

    ①当表示天安门的点的坐标为(0,0),表示广安门的点的坐标为( 63 )时,表示左安门的点的坐标为(5, 6 );②当表示天安门的点的坐标为(0,0),表示广安门的点的坐标为( 126 )时,表示左安门的点的坐标为(10, 12 );③当表示天安门的点的坐标为(1,1),表示广安门的点的坐标为( 115 )时,表示左安门的点的坐标为( 1111 );④当表示天安门的点的坐标为( 1.51.5 ),表示广安门的点的坐标为( 16.57.5 )时,表示左安门的点的坐标为( 16.516.5 ).上述结论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④
  • 2. 如图,用绳子围成周长为 10m 的矩形,记矩形的一边长为 xm ,它的邻边长为 ym ,矩形的面积为 Sm2 .当 x 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 yS 都随 x 的变化而变化,则 yxSx 满足的函数关系分别是(    )

    A、一次函数关系,二次函数关系 B、反比例函数关系,二次函数关系 C、一次函数关系,反比例函数关系 D、反比例函数关系,一次函数关系
  • 3. 有一个装有水的容器,如图所示.容器内的水面高度是10cm,现向容器内注水,并同时开始计时,在注水过程中,水面高度以每秒0.2cm的速度匀速增加,则容器注满水之前,容器内的水面高度与对应的注水时间满足的函数关系是(    )

    A、正比例函数关系 B、一次函数关系 C、二次函数关系 D、反比例函数关系
  • 4. 跳台滑雪是冬季奥运会比赛项目之一.运动员起跳后的飞行路线可以看作是抛物线的一部分,运动员起跳后的竖直高度 y (单位: m )与水平距离 x (单位: m )近似满足函数关系 y=ax2+bx+ca0 ).下图记录了某运动员起跳后的 xy 的三组数据,根据上述函数模型和数据,可推断出该运动员起跳后飞行到最高点时,水平距离为(   )

    A、10m B、15m C、20m D、22.5m
  • 5. 小苏和小林在如图1所示的跑道上进行4×50米折返跑.在整个过程中,跑步者距起跑线的距离y(单位:m)与跑步时间t(单位:s)的对应关系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两人从起跑线同时出发,同时到达终点 B、小苏跑全程的平均速度大于小林跑全程的平均速度 C、小苏前15s跑过的路程大于小林前15s跑过的路程 D、小林在跑最后100m的过程中,与小苏相遇2次
  • 6.

    如图,直线m⊥n,在某平面直角坐标系中,x轴∥m,y轴∥n,点A的坐标为(﹣4,2),点B的坐标为(2,﹣4),则坐标原点为(  )

    A、O1 B、O2 C、O3 D、O4

二、填空题

  • 7.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若反比例函数 y=kx(k0) 的图象经过点 A(12) 和点 B(1m) ,则 m 的值为
  • 8.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直线 y=x 与双曲线 y=mx 交于A,B两点.若点A,B的纵坐标分别为 y1,y2 ,则 y1+y2 的值为
  • 9.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点 A (ab) (a>0b>0) 在双曲线 y=k1x 上.点 A 关于 x 轴的对称点 B 在双曲线 y=k2x 上,则 k1+k2 的值为.
  • 10.   2017年,部分国家及经济体在全球的创新综合排名、创新产出排名和创新效率排名情况如图所示,中国创新综合排名全球第22,创新效率排名全球第


三、综合题

  • 1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点 (1m) 和点 (3n) 在抛物线 y=ax2+bx(a>0) 上.
    (1)、若 m=3n=15 ,求该抛物线的对称轴;
    (2)、已知点 (1y1)(2y2)(4y3) 在该抛物线上.若 mn<0 ,比较 y1y2y3 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 1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函数 y=kxx>0 )的图象 G 经过点 A (4,1),直线 ly=14x+b 与图象 G 交于点 B ,与 y 轴交于点 C
    (1)、求 k 的值;
    (2)、横、纵坐标都是整数的点叫做整点.记图象 G 在点 AB 之间的部分与线段 OAOCBC 围成的区域(不含边界)为 W

    ①当 b=1 时,直接写出区域 W 内的整点个数;

    ②若区域 W 内恰有4个整点,结合函数图象,求 b 的取值范围.

  • 13.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x2﹣4x+3与x轴交于点A、B(点A在点B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C.
    (1)、求直线BC的表达式;
    (2)、垂直于y轴的直线l与抛物线交于点P(x1 , y1),Q(x2 , y2),与直线BC交于点N(x3 , y3),若x1<x2<x3 , 结合函数的图象,求x1+x2+x3的取值范围.
  • 14.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一次函数 y=kx+b(k0) 的图象由函数 y=12x 的图象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
    (1)、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当 x>2 时,对于 x 的每一个值,函数 y=mx(m0) 的值大于一次函数 y=kx+b 的值,直接写出 m 的取值范围.
  • 15.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的点P和图形M,给出如下的定义:若在图形M上存在一点Q,使得P、Q两点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1,则称P为图形M的关联点.

    (1)、当⊙O的半径为2时,

    ①在点P112 ,0),P21232 ),P352 ,0)中,⊙O的关联点是

    ②点P在直线y=﹣x上,若P为⊙O的关联点,求点P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

    (2)、⊙C的圆心在x轴上,半径为2,直线y=﹣x+1与x轴、y轴交于点A、B.若线段AB上的所有点都是⊙C的关联点,直接写出圆心C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

  • 16. 小云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一个函数 y=16|x|(x2x+1)(x2) .下面是小云对其探究的过程,请补充完整:
    (1)、当 2x<0 时,对于函数 y1=|x| ,即 y1=x ,当 2x<0 时, y1 随x的增大而 , 且 y1>0 ;对于函数 y2=x2x+1 ,当 2x<0 时, y2 随x的增大而 , 且 y2>0 ;结合上述分析,进一步探究发现,对于函数 y ,当 2x<0 时,y随x的增大而
    (2)、当 x0 时,对于函数 y ,当 x0 时,y与x的几组对应值如下表:

    x

    0

    12

    1

    32

    2

    52

    3

    y

    0

    116

    16

    716

    1

    9548

    72

    综合上表,进一步探究发现,当 x0 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画出当 x0 时的函数y的图象.

    (3)、过点(0,m)( m>0 )作平行于x轴的直线l,结合(1)(2)的分析,解决问题:若直线l与函数 y=16|x|(x2x+1)(x2) 的图象有两个交点,则m的最大值是
  • 17.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一次函数 y=kx+b(k0) 的图象由函数 y=x 的图象平移得到,且经过点(1,2).
    (1)、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当 x>1 时,对于 x 的每一个值,函数 y=mx(m0) 的值大于一次函数 y=kx+b 的值,直接写出 m 的取值范围.
  • 18. 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的图形 MN ,给出如下定义: P 为图形 M 上任意一点, Q 为图形 N 上任意一点,如果 PQ 两点间的距离有最小值,那么称这个最小值为图形 MN 间的“闭距离”,记作 dMN ).

    已知点 A2 ,6), B22 ), C (6, 2 ).

    (1)、求 d (点 OABC );
    (2)、记函数 y=kx1x1k0 )的图象为图形 G ,若 dGABC=1 ,直接写出 k 的取值范围;
    (3)、T 的圆心为 Tt , 0),半径为1.若 dTABC=1 ,直接写出t的取值范围.
  • 19.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抛物线 y=ax2+bx1ay 轴交于点A,将点A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点B,点B在抛物线上.
    (1)、求点B的坐标(用含 a 的式子表示);
    (2)、求抛物线的对称轴;
    (3)、已知点 P(121a)Q(22) .若抛物线与线段PQ恰有一个公共点,结合函数图象,求 a 的取值范围.
  • 20.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直线 y=4x+4x 轴、 y 轴分别交于点 AB ,抛物线 y=ax2+bx3a 经过点 A ,将点 B 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点 C
    (1)、求点 C 的坐标;
    (2)、求抛物线的对称轴;
    (3)、若抛物线与线段 BC 恰有一个公共点,结合函数图象,求 a 的取值范围.
  • 2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直线ly=kx+1(k0) 与直线 x=k ,直线 y=k 分别交于点A,B,直线 x=k 与直线 y=k 交于点 C
    (1)、求直线 ly 轴的交点坐标;
    (2)、横、纵坐标都是整数的点叫做整点.记线段 ABBCCA 围成的区域(不含边界)为 W

    ①当 k=2 时,结合函数图象,求区域 W 内的整点个数;

    ②若区域 W 内没有整点,直接写出 k 的取值范围.

  • 22. 国家创新指数是反映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和创新竞争力的综合指数.对国家创新指数得分排名前40的国家的有关数据进行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下面给出了部分信息:

    a.国家创新指数得分的频数分布直方图(数据分成7组:

    30≤x<40,40≤x<50,50≤x<60,60≤x<70,70≤x<80,80≤x<90,90≤x≤100);

    b.国家创新指数得分在60≤x<70这一组的是:61.7   62.4   63.6   65.9   66.4   68.5   69.1   69.3   69.5

    c.40个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国家创新指数得分情况统计图:

    d.中国的国家创新指数得分为69.5.

    (以上数据来源于《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8)》)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的国家创新指数得分排名世界第
    (2)、在40个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国家创新指数得分情况统计图中,包括中国在内的少数几个国家所对应的点位于虚线 l1 的上方.请在图中用“ ”圈出代表中国的点;
    (3)、在国家创新指数得分比中国高的国家中,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最小值约为万美元;(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4)、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①相比于点A,B所代表的国家,中国的国家创新指数得分还有一定差距,中国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任务,进一步提高国家综合创新能力;

    ②相比于点B,C所代表的国家,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还有一定差距,中国提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进一步提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 23. 如图,P是 AB 与弦AB所围成的图形的外部的一定点,C是 AB 上一动点,连接PC交弦AB于点D.

    小腾根据学习函数的经验,对线段PC,PD,AD的长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究.

    下面是小腾的探究过程,请补充完整:

    (1)、对于点C在 AB 上的不同位置,画图、测量,得到了线段PC,PD,AD的长度 的几组值,如下表:

    位置1

    位置2

    位置3

    位置4

    位置5

    位置6

    位置7

    位置8

    PC/cm

    3.44

    3.30

    3.07

    2.70

    2.25

    2.25

    2.64

    2.83

    PD/cm

    3.44

    2.69

    2.00

    1.36

    0.96

    1.13

    2.00

    2.83

    AD/cm

    0.00

    0.78

    1.54

    2.30

    3.01

    4.00

    5.11

    6.00

    在PC,PD,AD的长度这三个量中,确定的长度是自变量,的长度和的长度都是这个自变量的函数;

    (2)、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画出(1)中所确定的函数的图象;

    (3)、结合函数图象,解决问题:当PC=2PD时,AD的长度约为cm.
  • 24.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函数y= kx (x>0)的图象与直线y=x﹣2交于点A(3,m).

    (1)、求k、m的值;
    (2)、已知点P(n,n)(n>0),过点P作平行于x轴的直线,交直线y=x﹣2于点M,过点P作平行于y轴的直线,交函数y= kx (x>0)的图象于点N.

    ①当n=1时,判断线段PM与PN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②若PN≥PM,结合函数的图象,直接写出n的取值范围.

  • 25.

    已知y是x的函数,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x>0,下表是y与x的几组对应值:

    x

    1

    2

    3

    5

    7

    9

    y

    1.98

    3.95

    2.63

    1.58

    1.13

    0.88

    小腾根据学习函数的经验,利用上述表格所反映出的y与x之间的变化规律,对该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进行了探究.

    下面是小腾的探究过程,请补充完整:

    (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描出了以上表格中各对对应值为坐标的点,根据描出的点,画出该函数的图象;

    (2)、根据画出的函数图象,写出:

    ①x=4对应的函数值y约为

    ②该函数的一条性质:

  • 26.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mx2﹣2mx+m﹣1(m>0)与x轴的交点为A,B.

    (1)、求抛物线的顶点坐标;

    (2)、

    横、纵坐标都是整数的点叫做整点.

    ①当m=1时,求线段AB上整点的个数;

    ②若抛物线在点A,B之间的部分与线段AB所围成的区域内(包括边界)恰有6个整点,结合函数的图象,求m的取值范围.

  • 27.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过点A(﹣6,0)的直线l1与直线l2:y=2x相交于点B(m,4).

    (1)、求直线l1的表达式;

    (2)、过动点P(n,0)且垂于x轴的直线与l1 , l2的交点分别为C,D,当点C位于点D上方时,写出n的取值范围.

  • 28.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 M(x1,y1),N(x2,y2) 为抛物线 y=ax2+bx+c(a>0) 上任意两点,其中 x1<x2
    (1)、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 x=1 ,当 x1,x2 为何值时, y1=y2=c;
    (2)、设抛物线的对称轴为 x=t .若对于 x1+x2>3 ,都有 y1<y2 ,求t的取值范围.
  • 29. 如图, QAB 与弦 AB 所围成的图形的内部的一定点, P 是弦 AB 上一动点,连接 PQ 并延长交 AB 于点 C ,连接 AC .已知 AB=6cm ,设 AP 两点间的距离为 x   cmPC 两点间的距离为 y1cmAC 两点间的距离为 y2cm

    小腾根据学习函数的经验,分别对函数 y1y2 随自变量 x 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进行了探究.

    下面是小腾的探究过程,请补充完整:

    (1)、按照下表中自变量 x 的值进行取点、画图、测量,分别得到了 y1y2x 的几组对应值;

    x/cm

    0

    1

    2

    3

    4

    5

    6

    y1/cm

    5.62

    4.67

    3.76

    2.65

    3.18

    4.37

    y2/cm

    5.62

    5.59

    5.53

    5.42

    5.19

    4.73

    4.11

    (2)、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描出补全后的表中各组数值所对应的点( xy1 ),( xy2 ),并画出函数 y1y2 的图象;

    (3)、结合函数图象,解决问题:当 APC 为等腰三角形时, AP 的长度约为 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