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物质科学03空气
试卷更新日期:2021-08-20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某只含铁、氧两种元素的样品A,高温时与足量的CO充分反应,生成的气体被足量澄清石灰水吸收,测得沉淀的质量与原样品A质量相等,如果A中只含两种物质,则A中一定含有( )A、FeO B、Fe2O3 C、Fe D、Fe3O42. 一定温度下,向ag FeCl3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溶液的质量与加入NaOH固体的质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Fe(OH)3沉淀完全时消耗NaOH的质量为ng B、P点对应的溶液中NaOH达到饱和状态 C、m=c-a D、生成Fe(OH)3的质量为(n-b+a)g3. 图像能直观体现化学中的各种变化关系,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 )A、向混有少量硫酸铜的盐酸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 B、向装有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的烧杯中加入铁粉至过量 C、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 D、向一定量的氯化镁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4. 一定温度下,向ag FeCl3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溶液的质量与加入NaOH固体的质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P点对应的溶液中NaOH达到饱和状态 B、加入 ngNaOH时,NaOH固体和FeCl3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C、m>c-a D、生成Fe(OH)3的质量为(b-a)g5. 工业上可利用石灰石和废铜屑等原料生产国画石青颜料。石青的化学式是aCuCO3·bCu(OH)2 , 已知Cu(OH)2和CuCO3都能受热分解,分别生成两种常见的氧化物(其中有一种氧化物相同),且Cu(OH)2的分解温度为66℃到68℃,CuCO3的分解温度为200℃到220℃。现取34.6g石青样品,对样品固体进行热分解实验,测定剩余固体质量与分解温度之间关系如图。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0℃~66℃固体质量没有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是未达到反应所需温度 B、m=24 C、在A,B,C,D四点处固体物质中的铜元素的质量均为19.2g D、若将mg剩余固体继续加热到更高的温度,发现固体质量减少了2.4g后质量不再改变,这说明固体物质中的氧元素已全部转化为氧气除去6. 在一密闭容器中有A、B、C三种物质,A是一种氧化物。加热充分反应后,各物质质量变化如表所示。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
物 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1.4
7
31.6
0
反应后的质量/g
待测
26.7
0
3.2
A、反应后待测A的质量为8.7g B、D可能是单质,C一定是化合物 C、组成物质C的元素种类一定比物质B多 D、反应过程中C剩余15.8g时,容器中B的质量为13.35g7. 在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相关数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3.1 B、物质甲与丁质量比为14:85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8. 向一定量的硝酸铜、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加入5.6g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称得固体14g。向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滤液中一定不含有硝酸银 B、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铜 C、滤出的固体中含有银7.6g D、滤出的固体中含有铜6.4g9. 将10g氧化铜粉末加入到100g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微热到氧化铜全部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ag铁粉,使溶液中的溶质完全反应后,过滤,将滤渣在低温下烘干,得到干燥固体质量仍然为ag,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稀硫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2.25% B、滤渣中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铁 C、加入铁粉后有红色固体产生,还有少量气泡产生 D、a的取值范围:a≥810. 向一定质量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遂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0%的Na2CO3溶液。反应过程中加入的Na2CO3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oa段表示生成气体的过程 B、a点溶液中的溶质有2种 C、c点溶液的pH>7 D、x值为10.611. 现有一份氧元素质量分数为90%的过氧化氢溶液,加入MnO2充分反应,得到液体的质量为90g(不考虑操作过程中液体的损失),则生成氧气的质量是( )A、4.8 B、5.2g C、10g D、10.8g12. 相同质量的 Mg、Fe 分别与稀盐酸作用,产生 H2 的质量 m(H2)与加入稀盐酸的体积V(稀盐酸)关系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13. 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俗称双氧水,在放置过程中会缓慢分解。某 100g 30%的双氧水放置一段时间后,经实验测定其溶质质量分数变为 25%,则分解掉的过氧化氢的质量是( )A、6.56g B、5.67g C、5.3g D、5g14. 天平两边各放质量相等的烧杯,分别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硫酸,此时天平平衡。然后在两边的烧杯中各加入下列物质,充分反应后天平仍保持平衡的是( )①10克铁和10克氧化铁
②10克铜和10克氧化铜
③5.6克铁和6.5克锌
④6.5克锌和6.3克氧化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④ D、③④15. 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直至过量。如图横坐标表示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根据图像判断,纵坐标可能表示( )A、硫酸钡沉淀的质量 B、溶液中溶剂的质量 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D、溶液的pH16. 在已平衡的天平两边分别放一个等质量的烧杯,烧杯中装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在左边烧杯中加入5.6g金属铁,在右边烧杯中加入5.5g镁和铜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则右边烧杯中加入的混合物中镁和铜的质量比为( )A、36∶19 B、12∶43 C、24∶31 D、13∶4217. 实验室常用燃烧的方法测定有机物的组成。现取3.2g某有机物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则该有机物中( )A、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 B、只含有C、H两种元素,不含有O元素 C、C、H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9 D、一定含有C、H两种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18.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相应的实验现象或结果的是( )A、甲图表示分别向相同质量的Mg、Al粉末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B、乙图表示水电解器接通直流电进行水的电解 C、丙图表示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不断加入生石灰 D、丁图表示向pH=3的稀硫酸中不断加入氯化钡固体19. 小浔利用如图中装置进行“硫燃烧”实验,探究硫分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开始时先点燃酒精灯①,然后用气卿鼓入空气,再点燃酒精灯② B、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Na2SO3和H2O C、该实验装置的优点之一是在同一装置中可以观察两个不同的实验现象 D、实验中可以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氢氧化钾溶液20. 下列图象中,其对应变化关系错误的是( )A、图①表示加热一定量碳酸氢铵,试管中固体的质量变化 B、图②向稀硫酸中不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C、图③向一定量的烧碱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D、图④向一定量的CuSO4溶液中加NaOH溶液二、填空题
-
21. 易拉罐的主要成分是铝镁合金(已知其他杂质不溶于酸也不与稀硫酸反应),为了测定易拉罐铝镁合金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小科开展了如图甲的实验,实验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资料:氢氧化铝是一种白色沉淀,可与氢氧化钠反应:Al(OH)3+NaOH=NaAlO2+2H2O,氢氧化镁不与氢氧化钠反应。
(1)、操作①表示的物质分离方法是。(2)、当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为cg时,充分反应后,溶液乙中的溶质为(填化学式)。(3)、根据实验数据,该易拉罐中铝元素和镁元素的质量比为(用mA和mB表示)。22. 为响应国务院颁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某科研小组开展了不同pH的酸雨对三种植物叶绿素含量影响的研究,其研究结果如图所示。(1)、随着酸雨pH的降低,叶绿素含量受影响程度最大的植物是。(2)、长期酸雨不仅破坏植被,还会使生物种类减少,造成生态系统的能力降低。23. 小李用盐酸与碳酸钙粉末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提示:CaCO3+2HCl=CaCl2+H2O+CO2↑)。(1)、根据实验目的,小李必须测量的数据是 。A、锥形瓶质量 B、气球质量 C、反应前整个反应装置(包括里边的物质)质量 D、反应后整个反应装置(包括里边的物质)质量(2)、将反应装置放在天平左盘,使天平平衡后,再将碳酸钙粉末倒入锥形瓶中。反应结束后,气球鼓起,天平向右倾斜。小李按规范操作重新实验,得到相同结果。请你帮他分析原因:。(3)、反应结束后,锥形瓶中无固体剩余,则生成气体质量为g,所得溶液中生成物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只需写出最终的计算表达式)。24. 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充分加热24g含氧化铜的碱式碳酸铜固体,若反应前后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之比为3∶4,则该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之和为g。25. 镁铝水滑石(Mg2Al(OH)6Cl•xH2O)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新材料,它在高温下完全分解为MgO、Al2O3、HCl和水蒸气。用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以确定其化学式。(1)、若只通过测定装置C、D的增重来确定x,则装置的连接顺序为。(按气流方向,用接口字母表示)(2)、加热前先通N2以排尽装置中的空气,称取C、D的初始质量后,再持续通入N2。对通N2的作用描述错误的是( )。A、加热前通N2 , 为排尽装置中的空气 B、持续通N2 , 为将产生的气体被C,D完全吸收 C、持续通N2 , 为防止倒吸 D、持续通N2 , 为防止氧化镁氧化铝和氧气反应(3)、完全分解后测得C增重3.65g、D增重9.90g,则x=。(4)、上述水滑石在空气中放置时易发生反应生成[Mg2Al(OH)6Cl1—2y(CO3)y·zH2O],该生成物能发生类似的热分解反应,现以此物为样品,用(2)中连接的装置和试剂进行实验测定z,除测定D的增重外,至少还需测定( )A样品的质量 B装置C的增重
C样品的质量和装置C的增重 D样品分解后残余物的质量
26. 已知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质量均为mg的钠、镁、锌三种金属分别与25g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反应。(1)、由于金属的量不确定,产生的氢气的质量大小有多种可能(不考虑镁与水的反应),如镁、锌产生氢气的质量相同且都小于钠产生的氢气质量的情况表示为Na>Mg=Zn。请按以上表示,写出所有可能情况。(2)、试确定,当产生的氢气的质量大小为Na>Mg=Zn时,m的取值范围是。三、实验探究题
-
27. 某未知气体x可能含有CO、CH4中的一种或两种,某同学设计如图实验进行探究。查阅资料:加热时,CH4能与CuO反应生成Cu、CO2和H2O。(1)、气体X成分的猜想与探究
猜想1:只有CO;
猜想2:只有CH4;
猜想3:既有CO又有CH4
①实验时,先往装置中通一段时间的N2 , 再通入气体X后加热,实验中有下列变化:
变化1:A中玻璃管内黑色粉末逐渐变红:
变化2:B瓶增重;
变化3:C中出现浑浊。
根据变化(填“1”、“2”或“3”),可知猜想1不成立:
②根据上述变化仍无法确定气体x的成分,该小组同学还测定B瓶增重的质量为b,C瓶增重的质量为c,(不考虑c中水分的蒸发)该小组通过计算得出该结论气体X的成分是CO、CH4的混合物,请用b、c进行计算并列式。
(2)、讨论和反思①c中用Ba(OH)2溶液而不用Ca(OH)2溶液的原因是;
②从环保的角度,该装置还应进行的改进是。
28. 某兴趣小组开展“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探究实验。【实验方案】
实验1:按图1所示装置,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实验2:按图2所示装置,在集气瓶内壁用水均匀涂上铁粉除氧剂(其中辅助成分不干扰实验),利用铁锈蚀原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现象分析】
(1)、实验1中红磷燃烧熄灭后,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K,水能倒吸入集气瓶的原因是。(2)、连接数字传感器,测得实验1、实验2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分别如图3、图4所示。依据图3、图4信息,(选填“实验1”或“实验2”)的测定方法更准确。(3)、结合你的学习经验,若要寻找红磷或铁粉除氧剂的替代物,用图1或图2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该替代物应满足的条件是。(写出一点即可)(4)、【拓展延伸】实验结束后,小明认为:只要有氧气存在,红磷的温度达到着火点时就能燃烧。请分析该结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29. 实验室有两瓶标签模糊的药品(编号A和B),其中一瓶是碳酸钠,另一瓶是碳酸钾;现要将两种药品区别开来,小金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一: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分别将两种待检药品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并用天平测得干燥管及管内物质反应前后的质量,其质量差如表所示。
实验二:利用如图乙所示装置,分别将两种待检药品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并用量筒测出排出水的体积,其体积值如表所示。
待检药品
干燥管及管内物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
1克A
m1
1克B
m2
待检药品
排出水的体积
1克A
V1
1克B
V2
(1)、写出碳酸钠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若m1<m2 , V1<V2 , 则待检药品A是。(3)、两次实验结束后,锥形瓶内都会有二氧化碳残留。试分析此现象对两次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一中,“干燥管及管内物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下同);实验二中,“排出水的体积”。30. 实验室中有一种含有纯碱、小苏打和少量水的固体粉末样品。为了测定其中小苏打的含量,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如图所示装置(部分固定装置已略去)进行实验。已知:①该装置气密性良好,A、C、D中所装药品足量且能完全吸收相关物质;
②碱石灰是CaO与NaOH的固体混合物;
③加热条件下,纯碱稳定不分解,小苏打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探究过程如下:
Ⅰ.称量样品和已装入相关药品的装置C、D的质量,分别为:m、m1、m2;
Ⅱ.将质量为m的样品装入B玻璃管中,按图连接好装置,关闭弹簧夹,给玻璃管加热;
Ⅲ.待玻璃管中样品完全反应,打开弹簧夹通空气,再熄灭酒精灯,直到玻璃管冷却;
Ⅳ.再次称量装置C、D的质量,分别为m3、m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C中所装药品为。(2)、依据实验所得数据计算,该样品中小苏打的质量分数为(用相关字母表示)。(3)、误差分析。按上述实验步骤测得该样品中小苏打的质量分数(填“偏大”“偏小”或“准确”),理由是。31. 如图所示为气体X(纯净物)与氧化铜反应制取铜的实验装置,回答问题:(1)、在对A中氧化铜进行加热前,需要先通一段时间的气体X,其目的是。(2)、若实验中,观察到A中黑色氧化铜粉末变红,B中无水硫酸铜无明显现象, 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通入的气体X为。(3)、查阅资料得知:①气体X与氧化铜反应处生成铜外还可能生成氧化亚铜(Cu2O);
②铜和氧化亚铜均为不溶于水的红色固体,
③Cu2O + H2SO4=CuSO 4+ Cu +H2O。
小乐为了探究反应所得红色固体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一
取20g红色固体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硫酸
红色固体可能是氧化亚铜也可能是铜和氧化亚铜
步骤二
将步骤一反应所得的混合物经过滤、洗涤、干燥并称量剩余红色固体质量
剩余红色固体质量为12g
20g红色固体中,铜和氧化亚铜的质量比为。
32. 工业生产的氢氧化钠常含有碳酸钠杂质.为测定某样品中氢氧化钠纯度,某同学称量了m克氢氧化钠样品,设计以下实验.已知装置气密性良好,假设每一步反应都完全。实验步骤:
①打开弹簧夹a,先对装置A/B/C(已接入)通入空气一会
②关闭弹簧夹a,接上装置D和E,此时D装置的总质量为m1;
③打开弹簧夹c,把硫酸滴入样品中,直到B中不再有气泡冒出后,再次测量D装置的总质量为m2
(1)、步骤①中通入空气,可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那么起到主要作用的试剂是。(从图中实验装置中选择)(2)、根据生成的CO2质量可以计算出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最后求得样品中氢氧化钠的纯度。根据实验中测得的数据,计算出氢氧化钠样品纯度为。(3)、有同学提出应该在AB间接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洗气瓶,CD间接入有无水硫酸铜粉末的U型管,请问他这样改进的目的是。(4)、数据分析后认为测得的结果偏大,造成该误差的原因可能是。四、解答题
-
33. 实验室现有一瓶水垢样品,其成分为氢氧化镁和碳酸钙,已知:氢氧化镁受热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g(OH)2 MgO+H2O;碳酸钙高温下分解。某兴趣小组为测定其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取12.9g水垢样品加热,加热过程中剩余固体的质量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分析并计算:(1)、x的值为多少?(2)、当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0%,此时剩余固体处于图中的段。(填“ab”、“bc”、“cd”或“de”)(3)、Mg(OH)2受热分解生成的水的质量为g。(4)、水垢样品中Mg(OH)2的质量分数为多少?(结果精确到0.%)34. 在一烧杯中盛有 100 克 BaCl2和 HCl 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 10%的 Na2CO3 溶液,混合溶液的质量与所滴入的 Na2CO3溶液的质量关系图象如图所示。(1)、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先后看到的明显实验现象是。(2)、求原溶液中 BaCl2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3)、图中 CD 段的斜率比BC 段大,请你简要分析原因。35. 某同学对Fe2O3做了如图探究活动,已知4.64克黑色粉末中只含一种物质,氯气在水溶液中能将Fe2+转变为Fe3+ , 且每一步都充分反应。(1)、已知无色气体是一种常见的气体,则右图中可用于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发生装置为(选填字母代号) 。(2)、写出过程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过程④生成红褐色沉淀的质量为g。36. 实验室有一瓶碳酸钙和氯化钙粉末组成的均匀混合物, 小龙与小科利用该混合物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1)、小龙:利用如图装置,将定质量的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反应。为了收集一瓶较为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需要在时开始收集气体。(2)、小科用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和该混合物反应(所得溶液均为不饱和溶液),三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请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算。
实验组别
一
二
三
稀盐酸质量(g)
100. 0
100. 0
100. 0
混合物质量(g)
3.0
6.0
9.0
所得溶液质量(g)
101. 9
103. 8
105. 0
剩余固体质量(g)
0
0
a
求混合物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要求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1位小数)。
(3)、写出表中a的值为。37. 根据下面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请回答:(1)、操作①的名称为。(2)、求原混合物中炭粉的质量。(3)、求反应后所得溶液A的溶质质量分数。(4)、请分析溶液A与溶液B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