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下学期(五四学制)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1-08-19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 1. 结束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局面,重新统一全国的是(    )
    A、秦灭六国 B、西晋灭吴 C、隋灭陈朝 D、元灭南宋
  • 2. 唐朝是我国诗歌的黄金年代,唐诗风格各样,题材广泛,展示了广阔的生活画卷。下列诗句最能反映“开元盛世”景象的是(   )
    A、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康俱丰实
  • 3. 古代的日本、朝鲜等国仿照我国的科举制度选任官员,近代西方文官制度的产生也借鉴了我国科举制度的一些办法。这些主要说明(   )
    A、朝鲜、日本的政治制度落后 B、科举制度有利于人才的选拔 C、隋唐时期中国领先于世界 D、科举制度优于西方政治制度
  • 4. 2020年4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印度总理莫迪在武汉举行非正式会晤。掀开了中印关系的新篇章,进一步促进了中印经济文化交流。我国早在唐朝就有一位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杰出贡献的使者,他是(   )
    A、张骞 B、玄奘 C、鉴真 D、郑和
  • 5. 假如你穿越时空来到北宋,下列情景有可能遇到的是(    )
    A、占城稻在黄河流域广泛种植 B、辛弃疾的词作传唱大江南北 C、人们可以在瓦子中观看京剧 D、四川地区已开始使用“交子”
  • 6. 《东京梦华录》记载:“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50余座,中瓦子莲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数千人。”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学习和接受了汉族先进的文化 B、北方人迁到江南,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C、城市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D、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推行“重本抑末”政策
  • 7. 《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下列史实能在此书中查到的是(    )
    A、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 B、战国七雄 C、元灭南宋 D、大兴文字狱
  • 8.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表明戚继光的志向是(   )
    A、平定东南沿海的倭寇 B、赶走荷兰殖民者 C、击退沙俄侵略者 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 9. 某校开展以“古代辉煌灿烂的科技文化”为主题的手抄报展示活动,某班的手抄报内容是:毕昇与活字印刷术、关汉卿与《窦娥冤》。与此科技文化成果对应的历史时期是(   )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 10. 如图所反映的这部书是中国历史上一部重要的科学技术著作,其特点是图文并茂、注重实际、重视实践。外国学者称这部书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这部书”是(   )

    A、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B、明朝时期一部手工业生产技术专著 C、明代中后期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 D、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科技巨著
  • 11. 明代李时珍撰写的《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在国内得到广泛传播,清代康熙年间组织人力对疆土进行全面测量,绘成《皇舆全览图》,至今仍有很大参考价值;清代修建的圆明园,集中外建筑,园林艺术之大成,被誉为“万园之园”据此可知,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利益于( )
    A、国家力量的支持 B、社会的急剧转 C、西方科技的传入 D、民族关系的和谐
  • 12. 有人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八股之害等于焚书”是说二者从根本上都(   )
    A、钳制了人们的思想 B、不利于文化教育的发展 C、对人民实行暴政 D、引发了文字狱
  • 13. 1629年,李自成起义并且提出“均田免赋”“平买平卖”等口号,获得广大人民的欢迎; 1643年,李自成在襄阳称新顺王;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1644年5月17 日,李自成在湖北通城县遭到当地乡勇误杀。材料反映了李自成起义的(   )
    A、原因 B、过程 C、结果 D、影响
  • 14. 2020年,某校七年级历史活动课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搜集了明太祖废除丞相、明成祖设立东厂,雍正设立军机处等方面的资料。由此可知,研究性学习的主题可能是(   )
    A、明朝的经济的发展 B、历史上有作为的皇帝 C、君主专制的强化 D、统一多民族的巩固
  • 15. 青花瓷是瓷器名品,其底色是蒙古人崇尚的白色,青蓝色花纹受伊斯兰文化影响,制作花纹的颜料“钴蓝”由波斯商人带来,它的花纹既有汉人推崇的梅兰竹菊、蒙古人喜欢的牡丹、芍药,也有西亚文化的葡萄藤。青花瓷的这些特性表明(  )
    A、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 B、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是相互影响的 C、中华文明长期处于世界文明发展前列 D、中华文明是经久不衰、绵延不断的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计35分)

  • 16. 我国古代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经历了一个形成、发展、巩固、强化的过程。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

    材料二:从本质上看,宋代只不过是残唐五代的延续,宋代之所以国祚长久,没有短命而亡,只是因为宋太祖断绝了武人专政的传统……

    ------许倬云《大国霸业的兴废》

    材料三:元朝建立后,忽必烈在汉族知识分子的帮助下,参照中原历代王朝的统治方式,逐步确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统编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四:下图

    材料五:(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只是传达抄写皇帝的旨意,而不能把自己的意见夹杂进去)。

    ——赵翼《檐曝杂记》

    (1)、写出右图所示制度的名称及完善的朝代。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太祖为断绝“武人专政的传统”采取的政策及这一政策的作用。
    (3)、材料三中的“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行政管理上具体表现为什么制度?在中央负责监察的是哪一机构?
    (4)、材料四反映的是哪一朝代的中央官僚结构?这种局面是从哪位皇帝在位时开始的?
    (5)、结合材料五和所学知识军机处是哪位皇帝设置的?起到了什么作用?
    (6)、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总体趋势。
  • 17. 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问题。

    材并一:唐中前期,北方各民族以“天可汗”称呼唐天子,有视唐天子为北方各民族之共主、这些民族建立的政权都是唐帝国的地方政权的重要意义。唐帝国也册封这些民族的首领, 封他们为帝国的官吏。……促进了多民族的发展和交融。

    ——改编自《唐朝民族政策研究》

    材料二:两宋时期,若干少数民族政权与汉族中央王朝长期并立。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关 系的历史进程是在和战交错的复杂场景中曲折发展。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各少数民 族政权在建立之初,都主动接受中原封建文化,仿效中原实行汉制,加快了本民族的封建化进 程。

    ——改编自《中国历代战争之两宋烽烟》

    材料三:1771年,西迁的蒙古族土尔扈特部,因不堪忍受沙皇俄国的控制和压迫,在杰 出首领渥巴锡的领导下,战胜重重困难,返回新疆,得到清政府的妥善安置。

    ——统编版七年级下册教材

    (1)、依据材料一,指出唐朝处理民族关系所采用的方式。材料反映了唐朝怎样的民族政策?

    (2)、根据材料一二,列举两宋时期“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关系的历史进程是在和战交错的 复杂场景中曲折发展”的具体事例。你是如何看待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和”的?
    (3)、材料三反映了清朝政府对回归的土尔扈特部怎样的态度?举例说明清朝对边疆地区 是如何加强管辖的。
  • 1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汉、唐、北宋时期南北方人口情况表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材料二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发生了什么变化?
    (2)、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3)、这对我们当前经济的发展有何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