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1-08-17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不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   )
    A、能运动 B、能呼吸 C、生活需要营养 D、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 2. 以下生物体不是由细胞构成的是(   )
    A、感冒病毒 B、生石花 C、小狗 D、蘑菇
  • 3.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该诗句描述的生命现象主要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

    A、生物能够由小长大 B、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C、生物能够繁殖后代 D、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 4. 新型冠状病毒将它的遗传物质RNA释放至细胞内,在细胞内复制出新的RNA及产生蛋白质外壳,组装成新的冠状病毒颗粒,每个被感染的细胞会产生成千上万个病毒颗粒。据此叙述,人们认为病毒是生物,主要原因是(   )
    A、是由细胞构成的 B、能遗传和变异 C、能使人生病 D、能繁殖
  • 5. 班主任通过各种线上方式了解寒假期间班内学生的所在区域及健康状况,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   )
    A、实验法 B、观察法 C、调查法 D、比较法
  • 6. 你认为下列哪一组生物归类是正确的(   )
    A、蝗虫、蚂蚁、麻雀为空中飞行的动物 B、猪、鸡、鸭、鹅为家禽 C、牛、马、羊为植食动物 D、鲫鱼、荷花为水生动物
  • 7. 科学家对马里亚纳海沟(深度为11022米)进行考察,发现有鱼虾,但没有绿色植物,这是因为(  )
    A、太冷 B、太热 C、无空气 D、无阳光
  • 8.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种现象的生态因素是(   )
    A、温度 B、土壤 C、 D、阳光
  • 9. 稻田中的杂草和稻秧争夺阳光、养料和水分,体现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   )
    A、捕食关系 B、合作关系 C、竞争关系 D、互助关系
  • 10. “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这句话直接说明了(   )
    A、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B、人为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C、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D、生物因素对非生物的影响
  • 11. 下列成语中,说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 12. 一位同学猜想:绿色植物需要沙子才能更健康地生长。为了证明她的猜想,她准备了两盆植物,其中一盆所处的环境和条件如下图所示,则另一盆所处环境和条件应该是 ( )

    A、 B、 C、 D、
  • 13.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一片树林 B、一群金鱼 C、一块农田 D、一个湖泊
  • 14. 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是由(   )组成的
    A、所有生物组成的 B、生态系统有机物积累的速度 C、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的 D、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的
  • 15. 为了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不仅要把塑料等难以降解的垃圾带离南极,还需要粪便等生活垃圾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 )
    A、缺少生产者 B、没有消费者 C、分解者很少 D、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
  • 16. 下列各组生物中全部为生产者的一组是(  )
    A、蘑菇、酵母菌 B、芦荟、大肠杆菌 C、水稻、海带 D、蜘蛛、绵羊
  • 17. 一般卧室里不能摆放过多的植物过夜,这是因为(   )
    A、植物的生长需要营养 B、植物要生长 C、植物会释放过多的氧气 D、植物要呼吸会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
  • 18. 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下列食物链的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

    A、草→兔→狼 B、草←兔←狼 C、阳光→草→兔→狼 D、兔→草→狼
  • 19. 在由草原、鹿和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如果将狼全部捕杀,鹿的数量将会(   )
    A、迅速上升 B、缓慢上升 C、保持相对稳定 D、先迅速上升后急剧下降
  • 20. 生物圈的范围包括(   )
    A、大气圈底部、水圈全部、岩石圈表面 B、大气圈、水圈、岩石圈表面 C、大气圈底部、水圈大部、岩石圈表面 D、大气圈、水圈、岩石圈
  • 21.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森林生态系统 B、海洋生态系统 C、草原生态系统 D、生物圈
  • 22. 生态系统多种多样,其中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
    A、草原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 C、海洋生态系统 D、农田生态系统
  • 23. 2008年贺州市遭受罕见的冰冻灾害,造成某些植物死亡,这种现象说明(   )
    A、  生物能影响环境 B、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活 C、生物能适应环境 D、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
  • 24. 下列各种生物的习性或特征中,属于生物对温度的适应的组合是(   )

    ①动物的冬眠 ②蛾类的趋光性 ③植物的垂直分布 ④鱼类的季节洄游 ⑤仙人掌叶变为刺 ⑥猫、狗换毛

    A、①②③④ B、①③⑤⑥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⑥
  • 25. 为探究光对玉米发芽的影响,肖聪同学设计了一组对照实验,在甲和乙两个花盆中种了玉米,并对光、温度和水加以控制,下表中①、②两处分别是(  )

    花盆

    阳光

    温度

    向阳处

    20℃

    充足

    暗室

    A、20℃、不充足 B、20℃、充足 C、30℃、不充足 D、30℃、充足
  • 26.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相对稳定的这是因为:(  )
    A、生物之间相互制约 B、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C、生产者总是数量最多 D、人工控制的结果
  • 27. 蜜蜂找到蜜源后,会在空中跳“8”字舞或圆圈舞,指引同伴到相应地点采蜜,这体现了蜜蜂之间的(   )
    A、合作关系 B、捕食关系 C、寄生关系 D、共生关系
  • 28. 人在剧烈运动后会大量地出汗,这属于生物的哪个特征(  )
    A、对刺激作出反应 B、排除体内的废物 C、在进行呼吸 D、吸收营养物质
  • 29. 一块农田里,影响一棵小麦生活的生物因素是(        )
    A、杂草 B、田鼠 C、蚯蚓 D、A,B,C项和其它小麦
  • 30. 某地大量捕杀青蛙,结果虫灾暴发,粮食减产,造成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环境污染 B、消费者减少 C、食物链被破坏 D、缺水干旱

二、综合题

  • 31. 下图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

    (1)、该生态系统的组成,除了图中的生物以外,还应包括
    (2)、图中有条食物链,请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
    (3)、若人们大量捕捉青蛙,则该生态系统会发生的变化是 , 这可能导致生态平衡被破坏。
    (4)、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和物质是沿着 传递的。在这个生态系统中,能量最终来源于
    (5)、人们为减少害虫的数量,不断喷洒农药,图中的农药残留较多。
  • 32. 下表是某小组的调查报告,根据报告回答下列问题。

    班级

    七年级三班

    组别

    调查人

    李平、宋轩、刘红

    时间

    2016年6月10日

    地点

    吉昌公园

    天气

    A

    C

    水草、荷花

    B

    E

    河虾、泥鳅、鲤鱼、

    D

    杨树、柳树、一串红

    F

    蚂蚁、蚜虫、猴子

    (1)、写出C—F代表的生物种类:

    C;D;E;F

    (2)、A和B的分类依据是;C和D的分类依据是
  • 33. 某生态系统有五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在某段时间分别测得这五种生物(A,B,C,D,E)体内所含有的DDT的总量是B<E<C<D<A,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该食物链中,营养级别最高的生物为
    (2)、这条食物链可表示为
    (3)、生物体内DDT的积累是通过这条途径来实现的,营养级别越高,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越

三、实验探究题

  • 34. 为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请利用如下实验用具及材料进行实验:10只鼠妇,湿土,铁盘,纸板,玻璃板。请回答下列问题: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另一侧盖上玻璃板,在盘内形成两种环境,观察鼠妇对环境的选择。
    (4)、实施计划:将鼠妇放入实验装置里,两侧的中央各放入只鼠妇。每分钟统计一次两种环境里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最后要计算全班各组的
    (5)、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只用1只鼠妇行吗?为什么?答:

四、资料分析题

  • 35. 近年来,全国绿化委员会组织了“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公益行动。公众在互联网上领养一棵虚拟的小树苗,通过步行、网络支付等减少碳排放量的行为来精心呵护自己的树苗,待这棵虚拟的树苗长大后,阿拉善基金会就会在内蒙古阿拉善沙漠地区种植一棵真实的梭梭。到目前为止,此行动已经在阿拉善地区种下一百多万株梭梭。
    (1)、梭梭可以生活在沙漠中,又能固定流沙,这体现了它既能环境,又能环境。
    (2)、从生态学角度分析,在阿拉善沙漠生态系统中,梭梭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它们属于;当地牧民饲养的骆驼、羊等以梭梭为食,属于;除此之外不可缺少的生物成分还有 , 它们可以把有机物分解为、水和无机盐。
    (3)、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沙漠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比较 , 这是因为
    (4)、在阿拉善地区流传着“老鼠吃骆驼”的说法。老鼠啃食梭梭的根部。当老鼠大量增加时,梭梭会大量死亡,造成骆驼食物减少。阿拉善地区老鼠与骆驼的关系是。为了灭鼠,工作人员想了很多办法。他们得知宁夏利用银狐防治鼠害效果非常好,希望将银狐引进阿拉善治鼠,关于此治鼠方法的食物链是。工作人员计划先评估银狐可能对阿拉善地区生态安全的影响,然后再决定是否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