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1-08-17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人们普遍认可的生命起源所经历的过程依次为(   )
    A、无机物→有机物→原始生命 B、有机物→无机物→原始生命 C、原始生命→有机物→无机物 D、原始生命→无机物→有机物
  • 2.

    如图所示,某一化石采集队,在甲、乙、丙三个不同地层内挖掘到许多化石.这些地层中的化石按从简单到复杂排列的应该是(    )

    A、丙、甲、乙 B、丙、乙、甲 C、甲、乙、丙 D、乙、甲、丙
  • 3. 每年春季是青蛙的繁殖季节,一只雌青蛙产卵约4000~5000个,卵受精后只有少数能发育为成蛙。按照达尔文的进化学说,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生存斗争 B、过度繁殖 C、适者生存 D、遗传和变异
  • 4. 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原始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逐渐演变而来的 B、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C、为了应对天敌,枯叶蝶产生了形似枯叶的变异 D、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 5. 近年来,抗生素的滥用致使很多致病细菌具有一定的耐药性.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分析,耐药细菌越来越多的主要原因是(    )

    A、细菌繁殖的后代很多,抗生素用量不够 B、抗生素诱导细菌定向发生了耐药性变异 C、抗生素选择了发生耐药变异的个体生存下来 D、耐药细菌繁殖能力比不耐药细菌繁殖能力强
  • 6. 在人类进化阶段中,脑容量最大的是( )

    A、南方古猿 B、能人 C、直立人 D、智人
  • 7. 如图为某校内西府海棠的标识牌,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花是其进行分类的依据之一 B、西府海棠属于裸子植物 C、属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D、蔷薇科的植物都属于苹果属
  • 8. 下列植物中按照进化顺序,最早出现根、茎、叶分化的是(  )
    A、水绵 B、玉米 C、葫芦藓 D、肾蕨
  • 9. 下列属于种子植物的一组是(  )

    ①木棉树;②葫芦藓;③桫椤;④西瓜;⑤银杏;⑥紫菜

    A、①④⑤ B、①②③ C、②④⑥ D、③⑤⑥
  • 10. 绿色植物与人类关系密切,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海带、裙带菜等各种藻类植物释放的氧气是大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 B、葫芦鲜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C、生长在水田、池塘中的满江红属于蕨类植物,是一种优良的绿肥和饲料 D、杨树、卷柏等种子植物是很好的绿化树种
  • 11. 下列有关动物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水螅的身体是由两层细胞及其围成的一个消化腔组成 B、河蚌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骨骼 C、乌龟在陆地上产卵,生殖和发育摆脱了水的限制 D、蝗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
  • 12. 地球上最先登陆的脊椎动物是(    )
    A、古代鱼类 B、古代爬行动物 C、古代两栖动物 D、古代鸟类
  • 13. 某动物园引进了东北虎、大熊猫、斑马、白袋鼠、丹顶鹤等野生动物,小明对上述动物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梳理总结,你认同的是(  )
    A、从呼吸方式上看,都是用鳃呼吸 B、从生殖上看,都是胎生 C、从体温调节上看,都属于恒温动物 D、从内部结构上看,都是无脊椎动物
  • 14. 下列有关动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应该彻底消灭对人危害很大的鼠类 B、前肢变为翼是鸟类适于飞行的唯一特征 C、鱿鱼、娃娃鱼、鳄鱼和鲸鱼都不属于鱼类 D、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生活的动物是两栖动物
  • 15. 下列关于不同动物的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因果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鱼有鳃——水中生活 B、蛇的体表有角质的鳞片——陆地干燥的环境 C、蚯蚓身体分节——湿润的土壤 D、家兔有发达的大脑——陆地复杂的环境
  • 16. 生活中有“春兰秋菊,南橘北梨”之说。造成这种差异的因素依次是(  )
    A、光和温度 B、温度和水分 C、水分和光 D、土壤和温度
  • 17. 下列各项中,能构成生态系统的是(   )
    A、草原中的全部植物 B、一个池塘 C、农田中的全部庄稼 D、树林中的全部昆虫及它们的食物
  • 18. 高残留农药在下列食物链中正确累积的是( )

    A、植物→真菌→田鼠→蛇 B、植物→田鼠→蛇→猫头鹰 C、阳光→草→野兔→狐狸 D、黄鼠狼→蛇→田鼠→植物
  • 19.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食物链(网)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一条食物链通常是由生产者开始的 B、食物链(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C、一个生态系统中可以有多条食物链 D、食物网仅表达了生物之间的数量关系
  • 20. 一片草原由于干旱使得草都死亡,下列生物中受害最轻的是(   )
    A、昆虫 B、 C、蘑菇 D、
  • 21. 在下列几组食物中,人类选取哪一组食物,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损失最少(  )
    A、米和水果蔬菜 B、牛奶和肉类 C、土豆和牛肉 D、蛋类和鱼虾
  • 22. 如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简图,图中的甲、乙、丙各代表(  )

     

    A、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 B、甲为消费者,乙为消费者,丙为生产者 C、甲为分解者,乙为生产者,丙为消费者 D、甲为生产者,乙为分解者,丙为消费者
  • 23. 下列各项中,有关生物与环境所蕴含的科学知识不相对应的是(   )
    A、“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了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该食物链可以表示为“蝉→螳螂→黄雀” C、“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形象地说明生物影响环境 D、“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间的竞争关系
  • 24.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森林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 B、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就是指阳光、温度、水等非生物因素。 C、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D、草原生态系统调节能力最强。
  • 25. 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环境条件,也是限制世界人口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是(   )
    A、粮食 B、 C、土地 D、能源
  • 26. 造成全球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和缓解温室效应危机的重要措施分别是(    )


    A、煤、石油、天然气大量燃烧;营造森林绿地 B、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的大量产生;种植苔藓类植物吸收二氧化硫 C、人造含氟制冷剂的泄漏;采用无氟制冷剂 D、汽车和工厂排放的废气和烟尘;收取排污费,限令整改
  • 27. 许多食品在制作过程中要利用到细菌或真菌,下列食品的制作利用细菌的是(   )
    A、泡菜 B、豆豉 C、米酒 D、酱油
  • 28. 科学家将鱼的抗冻蛋白基因转入番茄中,使番茄的耐寒能力得到提高.下面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运用的是克隆技术;

    ②可以说明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③运用的是转基因技术;

    ④可以说明基因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 29. 下列有关克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对好的菊花品种进行扦插 B、取植物的花粉进行组织培养,产生幼苗 C、由一个受精的鸟卵培育成一只鸟 D、取牛的体细胞培育成一头小牛
  • 30. 下列关于生物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食品发酵技术是运用微生物对食品原料进行加工制作出新型食品的方法 B、转基因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 C、葡萄酒和米酒的酿造过程先后需要利用多种微生物进行发酵 D、食品保存的原理是杀死食品中的微生物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二、综合题

  • 31. 如图示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请据图回答:

    (1)、鸟类和[②]类都是由[①]进化来的。
    (2)、裸子植物和[③]植物的共同祖先是蕨类植物。
    (3)、生物进化的研究方法有多种,其中比较重要的方法之一是比较法,科学家通过对不同年代地层中的纵向比较,以及对现存生物的横向比较等方法,推断出了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4)、科学家发现在某小岛上的一种啄木鸟,其喙长分布如甲图,而其唯一的食物是一种生活在树干中的昆虫。这种昆虫在树干中的深度分布如乙图。根据曲线可知,这种啄木鸟鸟喙的长度多数为cm左右,而昆虫在树洞中的深度多数在7cm左右。鸟喙长短的差异,在遗传学上称为

     

    (5)、鸟喙的啄木鸟更易生存下来,根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推断,这种啄木鸟鸟喙的进化趋势是。可见, 因素和生物的导致了生物的进化。
  • 32. 综合运用:如图所示为某稻田生态系统示意图,与传统稻田管理相比,引鸭入田,实现了稻鸭共育,增加了农业生态经济效益。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在稻田中的青蛙体色大多是青绿色的这样不易被天敌发现。此事例反映出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2)、稻田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有条,青蛙与昆虫间的关系是 , 青蛙体内的能量最终来自;除光、空气、水、温度外,影响水稻产量的非生物因素还有土壤中的
    (3)、引鸭入田,利用鸭对的防治,减少了化学药物的使用,节约了生产成本,减轻了环境污染;鸭产生的粪便,富含有机物,经土壤微生物分解为无机物后又被生产者利用,可见,鸭还能促进稻田生态系统的
    (4)、若此稻田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则如图所示曲线____最能表示出该生态系统中昆虫的数量变化。
    A、 B、 C、 D、
    (5)、科研小组为研究某种不易分解的有毒物质对稻田的影响,测定土壤及其中一条食物链中各生物体内该有毒物质的含量如表所示。据表分析生物体内有毒物质在食物链中变化的规律:

    检测的食物链:水稻→昆虫→鸭

    生物及环境因素(kg)

    土壤

    水稻

    昆虫

    有毒的物质含量(mg)

    0.02

    0.57

    1.98

    10.3

三、资料分析题

  • 33. 资料分析:资料一:红树林是重要的海洋生态系统,也是一片“金树林”。只见一群白鹭慵懒地舒展翅膀悠闲地伫立在郁郁葱葱的树冠上。深扎水中的根系和树干成为螃蟹、鱼、虾、贝类、螺和昆虫等动物攀附和觅食的乐园。

    资料二:近年来圆明园内湖水水量明显减少。针对此种情况,工作人员在春秋两季从京密引水补给圆明园。但是水中氮、磷含量相对较高,水质容易恶化,甚至爆发了“水华”。为解决圆明园“水华”等水生态问题,北京市环保部门采取了“食藻虫引导水生态修复技术”,该技术路径如图所示。

    注:沉水植物对氮、磷的吸收率高,易于清捞,能抑制藻类生长

    (1)、资料一中,红树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果实呈倒梨形,据此判断红树属于种子植物中的植物白鹭孵卵、育雏,从行为的获得途径来看,属于行为。
    (2)、若资料一中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污染,在“水生藻类→虾→小鱼→白鹭”这条食物链中,体内重金属含量最多的生物是 , 白鹭和小鱼之间的关系是
    (3)、资料二中“水华”的发生说明生态系统的是有限的。
    (4)、资料二中的食藻虫身体和四肢都分节,体表有外骨骼,属于;第3步引入的生物中,鱼与其他动物在分类上属于两个类群,其依据是体内
    (5)、分析资料二中“食藻虫引导水生态修复技术”路径图可知

    ①投放食藻虫后,采集水样观察,水中藻类数量会

    ②一段时间后,水中氮、磷含量减少,是因为

    ③引入的微生物是水生态系统中的者,能够促进物质循环。

四、实验探究题

  • 34.

    如图为探究酸奶的制作条件的实验过程图,请据图回答:

    (1)、实验中设置实验乙的目的是

    (2)、实验过程中需要清洗烧杯等实验器材,并进行加热处理,目的是

    (3)、冷却后,加入酸奶并搅拌的目的是 . 某同学做实验时未冷却就加入酸奶,他能成功制成酸奶吗 , 原因是

    (4)、该实验中,设置的变量是 . 你推测甲、乙两组实验中的玻璃瓶放在30℃的条件下放置4~6小时后最有可能制成酸奶的是

    (5)、该实验是为了探究酸奶的制作需要在条件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