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1-08-16 类型:期末考试
一、梳理与探究 学校举行“汉语文化节”活动,请你参与,完成问题。
-
1. 读下面的海报文案(节选),完成(1)-(3)小题。
让我们相聚“汉语文化节”
在gèn①________古浩瀚的汉语长河中
áo②________游采撷咀嚼
重温历久弥新的汉语文化
续写中华文明的鸿篇巨制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①②
(2)、为“咀嚼”的“嚼”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A、jiáo B、jué C、jiào(3)、参考[课内链接],结合语境,解释海报文案中加点的词。[课内链接]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陋室铭》 )
①弥:②鸿:
2. 请填写与“花”有关的古诗文名句辑录单。古诗文名句
情韵、哲思
①当窗理云鬓,。(《木兰诗》)
恢复女儿装束
② , 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花木恋春
③商女不知亡国恨,。(杜牧《泊秦淮》)
历史兴衰之感
④有约不来过夜半,。(赵师秀《约客》)
排遣寂寞情怀
⑤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莲,。(周敦颐《爱莲说》)
以花喻人
⑥ , 。(陆游《游山西村》)
豁然开朗的境界
⑦ ,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
无私奉献的精神
3. 请你运用对联知识,选出“鲜响声断续”的下联( )A、林静风光好 B、山光半绕门 C、竹动影参差 D、山空鸟语多二、阅读与鉴赏(53分)
-
4. 班级组建了“名著欣赏”文学部落,请你参与,完成任务。(1)、【任务1】以下是《海底两万里》部分内容的配图,请你选择一幅,简述相关情节。
我选( ),
(2)、[任务二]罗曼·罗兰说:“在这努力追求的过程中,我们觉得生命有意义,活着有价值。”请从下列人物中选择一位,结合名著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A.祥子(《骆驼祥子》)
B.梁生宝(《创业史》)
C.哈利.谢顿(《基地》)
我选( ),
5. 文学类文本阅读哑巴与春天
迟子建
①最惧怕春风的,莫过于积雪了。
②春风像一把巨大的笤帚,悠然扫着大地的积雪。它一天天地扫下去,积雪就变薄了。这时云雀来了,阳光的触角也变得柔软了,冰河激情地迸裂,流水之声悠然重现,嫩绿的草穿顶破向阳山坡的腐殖土,达子香花如朝霞一般,东一簇西一簇地点染着山林,春天有声有色地来了。
③我的童年春光记忆,是与一个老哑巴联系在一起的。
④在一个偏僻而又冷寂的小镇,一个有缺陷的生命,他的名字就像秋日蝴蝶的羽翼一样脆弱,渐渐地被风和寒冷给摧折了。没人记得他的本名,大家都叫他老哑巴。他有四五十岁的样子,出奇地黑,出奇地瘦,脖子长长的,那上面裸露的青筋常让我联想到是几条蚯蚓横七竖八地匍匐在那里。老哑巴在生产队里喂牲口,一早一晚的,常能听见他铡草的声音,嚓——嚓嚓,那声音像女人用刀刮着新鲜的鱼鳞,又像男人抡着锐利的斧子在劈柴。我和小伙伴去生产队的伴去生产队的草垛躲猫猫时,常常能看见他。老哑巴用铁耙子从草垛搂下一捆一捆的草,拎到锄刀旁。本来这草是没有生气的。但因为有一扇铡刀横在那儿,就觉得这草是活物,而老哑巴成了刽子手,他的那双手令人胆寒。我们见着老哑巴,就老是想逃跑。可他误以为我们把草垛蹬散,他会提我们问责,为了表示支持我们躲猫猫,他挥舞着双臂,摇着头,做出无所谓的姿态。见我们仍惊惶地不敢靠前,他就本能地大张着嘴,想通过呼喊挽留我们。但见他喉结急剧蠕动,嗓子里发出“呃呃"如被噎住似的沉重的气促声,却说不出一句话来。
⑤老哑巴是勤恳的,他除了铡草、喂牲口之外,还把生产队的场院打扫得干干净净。冬天打扫的是雪,夏天打扫的是草屑、废纸和雨天时牲畜从田间带回的泥土。他晚上就住在挨着牲口棚的一间小屋里。也许人哑了,连鼾声都发不出来,人们说他睡觉时无声无息的。老哑巴很爱花,春天时,他在场院的围栏旁播上几行花籽,到了夏天,五颜六色的花不仅把暗淡陈旧的围栏装点出了生机,还把蜜蜂和蝴蝶也招来了。就是那些过路的人见了那些花儿,也要多望上几眼,说,这老哑巴种的花可真鲜亮啊,他娶不上媳妇,一定是把花当媳妇给伺候和爱惜着了!
⑥有一年春天,生产队接到一个任务,要为一座大城市的花园挖上几千株的达子香花。活儿来得太急,人手不够,队长让老哑巴也跟着上山了。老哑巴很高兴,因为他是爱花的。达子香花才开,它们把山峦映得红一片粉一片的。人们说老哑巴看待花的眼神是挖花的人中最温柔的。晚上,社员们就宿在山上的帐篷里。由于那顶帐篷只有一道长长的通铺,男女只能睡在一起。队长本想在通铺中央挂上一块布帘,使男女分开,但帐篷里没有帘子。于是,队长就让老哑巴充当帘子,睡在中间,他的左侧是一溜儿女人,右侧则是清一色的男人。老哑巴开始抗议着,他一次次地从中央地带爬起,但又一次次地在大家的嬉笑声中被按回原处。后来,他终于安静了。后半夜,有人起夜时,听见了老哑巴发出的隐约哭声。
⑦从山上归来后,老哑巴还在生产队里铡草。一早一晚的,仍能听见铡刀“嚓——嚓嚓”的声响,只不过声音不如以往清脆,不是铡刀钝了,就是他的气力不比从前了。那一年,他没有在场院的围栏前种花,也不爱打扫院子,常蜷在个角落里打瞌睡。队长嫌他老了,学会偷懒了,打发了他。他从哪里来,是没人知道的,就像我们不知他扛着行李卷又会到哪里去一样。我们的小镇仍如从前一样,经历着人间的生离死别和大自然的风霜雨雪,达子香花依然在春天时静悄悄地绽放,依然有接替老哑巴的人一早一晚地为牲口铡着草料,但我们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原来这小镇是少了一个沉默的人——
⑧一个永远无法在春天中歌唱的人!
(选自《迟子建散文精选》)
(1)、[内容梳理]请参考示例,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概括老哑巴的行为。(写两个)
[示例]因为老哑巴是勤恳的,所以他在生产队里喂牲口,一早一晚常能听见他铡草的声音,还把生产队的场院打扫得干干净净。
(2)、[语言品味]自选角度,赏析第④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3)、[写法探究]文中“达子香花”多次出现,耐人寻味。其中第②段和第⑦段写“达子香花”分别有什么作用?请简析。
(4)、[主旨感悟]根据语境,结合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对话。
文章最后说“老哑巴”是“一个永远无法在春天中歌唱的人”。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含义的?
6. 实用类文本阅读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701班准备开展“英雄人物故事会”主题活动。同学们正搜集、整理材料,做好前期准备。请你参与,完成问题。
[材料一]
2019年6月3日,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的盐碱地,袁隆平科研团队在这里试种下“海水稻”伴随着大型机械的轰鸣,稻苗在这片曾经寸草不生的荒地上扎下了根。未来,黄沙戈壁将“变身”成碧绿良田。一切好似梦境。而这个造梦者,就是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一直以来,袁隆平心中有两个梦:“禾下乘凉梦” 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他不仅让中国人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还为世界粮食供给作出杰出贡献。
(选自《英雄的礼赞奋进的凯歌一致 敬共和国勋章、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
[材料二]
从2005年与费俊龙执行神舟六号载人飞行任务,到2013年担任指令长,与航天员张晓光、王亚平共同上天,聂海胜是首位以将军身份进入太空的中国航天员。如今,再次担任指令长,与刘伯明、汤洪波组队,这是他的第三次飞天之旅。聂海胜在进行空间站任务模拟失重环境水下训练时也曾表示:水槽训练0.4个大气压在10米的水下,服装又那么重,不管握一个手啊,弯一个臂啊,卸一个螺丝,安装一个什么东西都要付出很大的体力。我训练过程中,对我的心肺功能、上肢力量,就是一个锻炼的过程。官方曾如此评价聂海胜:当同龄人经历正常的生理衰退时,他的航天生理功能始终保持在优良等级,骨骼代谢变化不大,出色的心肺和心血管功能更是普通人无法相比。出色的身体机能,必然出自高度的自律和超常规的系统训练,这也是年近60岁的聂将军能够第三次飞天的“硬实力”。
(选自《“飞将军”三巡太空——聂海胜》 )
[材料三]
他出生于1964年,父母靠种田维持生计,家大口阔,日子过得很拮据,粮食往往不够吃。虽然家境贫寒,但父母从不耽误他的学习,想尽一切办法供他读书。他也没有辜负父母,学习非常刻苦,没有钱买课外资料,那就吃透课本内容。1983年 高中毕业时,赶上空军招飞,他瞒着家人,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报了名,没想到各项考核和体检全都顺利过关。1998年3月,经过层层筛选,他被选拔为中国首批航天员。学习理论知识时,他明显有些吃力,离开校园10多年的他像备战高考一样,没日没夜地学,家里成了他的学习室,客厅到卧室到处堆满了学习资料,甚至连墙上都贴满了背记的纸条。他不断充实大脑,扩充知识,就在今年春天,57岁的他获得了上海交通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博士研究生学位。他就是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航天员聂海胜。
(选自《“神十二”要飞了,这届航天员成长背景不简单!》)
[材料四]
还记得吗?1957年,我要从重庆的大学分配到这儿,是您陪着我,脸贴着地图,手指顺着密密麻麻的细线,找了很久,才找到地图上这么一个小点点。当时您叹了口气说:“孩子,你到那儿,是要吃苦的呀……
我说:“我年轻,我还有一把小提琴。
没想到的是,为了我,为了帮我带小孩,把您也拖到了安江。
最后,受累吃苦的,是妈妈您哪!您哪里走得惯乡间的田埂!我总记得,每次都要小孙孙牵着您的手,您才敢走过屋前屋后的田间小道。
(选自袁隆平《妈妈,稻子熟了》)
(1)、在进行材料筛选和归类时,资料搜集组发现上面四则材料是从 和 两方面来介绍英雄人物的。(2)、资料筛选组打算舍弃[材料三]和[材料四]。请你根据活动主题,说服他们保留[材料三]和[材料四]。(“温馨提示”供参考)温馨提示:搜集的资料要紧扣活动主题,具有丰富性、典型性,能体现人物特点。
(3)、[任务一]补全聂海胜的人物履历。出生(1964年)→(1)(1983年)→被选拔为中国首批航天员(1998年)→执行神舟六号载人飞行任务(2005年)→担任指令长(2013年)→(2)(2021年春天)
[任务二]在讲述聂海胜的英雄故事时,你觉得应将哪个时间股作为重点?请从下列选项中选择一项,简述理由。
A.1964年-1983年
B.1983年-1998年
C.2005年-2021年
我选( ),理由:。
7. 文言文阅读[甲]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 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节选自《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六)
[乙]
黄州故县张熬子,行止如狂人,见人辄驾云:“放火贼!”稍知书,见纸辄书郑谷①《雪》
诗。人使力作,终日不辞。时从人乞,予之钱,不受。冬夏一布褐② , 三十年不易,然近之不觉有垢秽气。其实③如此,至于土人④所言,则有其异者,盖不可知也。
(节选自《东坡志林》)
【注释】①郑谷:唐代诗人。②布褐:粗布枪子。③实:实际情况。④土人:当地人。
[初读.释文意]
(1)、参考表格中的方法,解释加点的词。方法
文言词句
助读材料
解释
积累迁移法
稍知书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论语>十二章》)
查阅词典法
终日不辞
①公辞,口供:②言词,词句;③推辞,不接受:④告别。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①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②冬夏一布褐,三十年不易,然近之不觉有垢秽气。
(3)、赏析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①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②黄州故县张憨子,行止如狂人,见人辄骂云:“放火贼!
(4)、两文中的画横线句都写到了对生活中怪事(奇人)的看法。请结合内容,分别谈谈作者在其中寄寓的道理。8. 古诗阅读春夜闻笛①
[唐]李益
寒山②吹笛唤春归,迁客③相看泪满衣。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注释】①本诗写于诗人谪迁江淮时。②寒山:在今江苏徐州市东南。③迁客:被降职到外地的官员。
(1)、诗歌描绘了、、南雁北飞三个画面。(2)、在为这首诗配画时,有同学认为应该把“雁”作为画的主体,也有同学认为应该把“迁客”作为主体。请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三、表达与交流( 46分)